科學是對已知世界進行的總結、歸納和認證。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還有許多既成事實、未知世界,用現有的科學手段無法解釋。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了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獎勵他在闡明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功能上的開拓性研究。細胞自噬理論由來已久,大隅良典的精巧實驗,讓人們意識、懂得了它的重要性。
細胞裡大部分具有功能的物質,都存在細胞質裡,這裡發生的反應很多,也在不停產生垃圾和廢物。自噬作用就是細胞在缺乏營養和能量時,通過降解毒性蛋白等體內多餘的垃圾物質,來提供營養和能量,相應的阻止細胞損傷,減緩凋亡進程。一言以蔽之,就是細胞飢餓的時候,能把自己體內無用或有害物質自行吃掉,來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人類的衰老與疾病,跟細胞自噬作用息息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包括自噬作用在內的細胞系統,尤其是負責清除異常蛋白及細胞器的系統,效率降低,逐步喪失功能, 致使有害物質在體內大量累積,最終引發衰老與疾病。細胞自噬是體內清理衰老蛋白,保持細胞年輕活力的重要方法。自噬理論的關鍵就是「細胞飢餓」! 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辟穀」養生,正是自噬理論的主要途徑,某種意義上講,這次等於「辟穀」獲得了人類生命科學的諾貝爾醫學獎!
辟穀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中華傳統養生方式,歷史悠久。現存最早的辟穀資料是長沙馬王堆出土文物《卻穀食氣》,它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和《導引圖》寫在同一幅簾書上。我國的老子、莊子、孔子、孟子也分別提出了恬淡無欲,回到嬰兒狀態;節飲食,養正氣,輕富貴;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養心莫善於寡慾的主張。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使自己進入辟穀狀態。
辟穀不是生生讓人餓著,而是有一定程序,需要一定的方法。(一臻)辟穀,結合古今中外文化精髓,獨創一套最安全最有效的適合現代人調養身體的辟穀方式。流程簡化,有專業辟穀師帶領,十幾分鐘將胃口閉合,只喝水,不吃任何東西,正常工作生活,7天,14天,21天......啟動人體自愈力,提高免疫力。(一臻)辟穀期間,不受外力幹擾,五臟自主通調,陰陽自然平衡。日常生活中積存在體內的垃圾毒素變廢為寶,成為辟穀期間的能量來源之一,被很好的消化、利用,四高,腫瘤及200多種疾病都可以得到調理,有效率95%以上。(一臻)辟穀後,氣血通暢,容顏美麗,即可讓肥胖者瘦身又可使消瘦者增重,塑體塑形,實為一舉多得的自然養生良法。
許多宗教為「明心見性」「體悟真理」而進行辟穀。例如釋迦牟尼、耶酥和穆默德都有辟穀數天,以悟道的記載。(一臻)辟穀不受語言,宗教、學識、年齡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輕鬆自在的進入辟穀狀態。千年前的中華文明被現代科學驗證,是在呼喚更多的人回歸自然。(一臻)辟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更多的益處無以言表。《抱樸子內篇·雜應》中有如是記載:餘數見斷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誠然,每年進行幾次(一臻)辟穀,可有效保障我們清淨身心,健康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