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組蛋白疫苗已經設計完成:正在動物體內進行測試

2020-12-06 澎湃新聞

2月1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會議上介紹稱,在疫苗研發方面,我國已經開展了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疫苗等多條技術路線的研發。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科研攻關組成立伊始,就將疫苗的研發作為重中之重的主攻方向,組織了全國優勢單位進行聯合攻關,加速推進疫苗研發。由於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病原體,疫苗研發難度比較大、周期比較長。為確保儘早研發成功,在科研攻關應急項目中我們並行安排了多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病毒載體疫苗、DNA疫苗等並行推進,切實保障成功率。同時在聯防聯控機制下,積極協調多個部門給予疫苗研發團隊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使研發工作進度更加緊湊、更加高效。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嚴景華在會上介紹,疫苗研發有很多策略,各種疫苗有各自的特點、優點和缺點,它們都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單位是科學院團隊,我們承擔的工作是重組的蛋白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是把一個病原體最有效的抗原成份基因拿出來,進行體外重組,表達蛋白,然後製成疫苗。這種疫苗不需要場所,比如病毒特徵的滅活苗需要一個相應生物安全等級的場所。目前這個疫苗進展非常順利,我們團隊這兩年做MERS疫苗,在疫苗設計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好的結果。新冠病毒來了以後,我們很快把這個策略和方法用在新冠病毒疫苗的設計,目前我們已經設計完成了這個疫苗,現在已經在動物體內進行測試,看看免疫效果,還要進行安全性評價。現在正在做的工作還有生產工藝研發的過程。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嚴景華還談到了疫苗研發過程,她表示,這次是非常不尋常的,不尋常體現在哪兒呢?我們立項之後,科技部、科學院、中檢院、藥審中心全程跟蹤,有專員隨時溝通,積極加快疫苗研發的速度。所有科研人員在一線夜以繼日地幹這個事情,大家承擔著責任和壓力。過去我們是串聯的方式,比如一個試驗結束看看結果後再進行第二個試驗,現在我們把這樣的周期變成並聯的方式,很多試驗在同步推進,爭取疫苗早日上市。

嚴景華最後強調,、冠狀病毒疫苗在全世界還沒有一個上市的疫苗,也就是說缺乏經驗,也缺乏疫苗的風險評估,所以新冠疫苗對科研人員是一個挑戰,要充分證明風險和收益,因為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的,必須安全有效,所以安全是重中之重,希望在各方面支持下儘快上市,但是要保證安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又一技術路線,中國研發新冠重組蛋白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據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官方公號消息,6月1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飛龍科馬共同研發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這是繼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類型的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之後,又一種新的技術路線研製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中科院嚴景華:新冠病毒重組蛋白疫苗已在動物體內測試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景華表示,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承擔的工作是重組蛋白疫苗,現已開始在動物體內測試,查看免疫效果、進行安全性評價,並在進行生產工藝研發。「各種疫苗有各自特點、優點和缺點,是相輔相成的。」嚴景華介紹,重組蛋白疫苗是將一個病原體最有效的抗原成份基因拿出進行體外重組,然後製成疫苗。
  • 「蟄伏」三十年,基因疫苗技術正在進行最終測試階段
    她在會議上介紹了她一直研究的全新疫苗方法,雖處於早期階段,卻具有不錯前景。這次會議其實是偶然決定的。「我在去的時候以為我將會是唯一有這個新想法的人,但還有其他六個人也提出了同一想法,」現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的富勒博士表示道,她正在研究新冠病毒的疫苗。如果其他的實驗室也得到同樣的結果,那麼她的研究結果就不是偶髮結果了。
  • 「蟄伏」三十年,基因疫苗技術正在進行最終測試階段
    而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出現對於這項仍處於實驗階段的技術而言是一個進入最終測試階段的機會。如今,一些針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疫苗正在通過臨床試驗取得進展,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Moderna,Inovio Pharmaceutials和瑞康(Pfizer)都在研發基因疫苗。批判者們指出,Moderna和Inovio在此之前從未製造成功任何藥品或疫苗。
  • 22家機構17個新冠疫苗項目正在研發,誰將是疫情解藥?
    又是哪種疫苗或將率先完成研發上市?十幾款產品圍剿新冠病毒,先頭部隊已經開展動物實驗自疫情迅速擴散以來,已經有十幾家企業和機構開始進行新冠病毒相關的疫苗研發。其中進展較快的部分企業已經完成了早期研究,進入到了動物實驗階段。
  • 中國團隊開發重組蛋白新冠疫苗,在非人靈長類模型中證實預防潛力
    在非人靈長類等動物模型中完成的實驗表明,這款疫苗能誘發強烈的針對SARS-CoV-2的保護性免疫應答和病毒中和抗體。在設計疫苗時,為了在激發最大的免疫原性同時,儘可能減少潛在的副作用,研究人員設想找出最小的刺突蛋白片段作為抗原。 在本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S蛋白的多個不同部分製作了多款候選疫苗,經過測試和比較,他們最終確認,相比S蛋白的細胞外結構域蛋白(ECD)、S1亞基和S2亞基,RBD作為免疫原有最大的病毒中和活性。
  • 《Science》報導新冠疫苗突破:美科學家繪製出S蛋白超清結構,測試...
    這是科學家首次通過冷凍電鏡對新冠病毒 S 蛋白結構進行詳細觀察和解析。繪製冠狀病毒被稱為 S 蛋白的詳細結構,是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開發相關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基於這一突破,該研究團隊正在進行新冠病毒相關疫苗的測試工作。
  • 美軍自研鐵蛋白載體新冠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
    USAMRDC指揮官塔利準指出,美軍研發機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努力推動新冠感染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美軍科學家正在協助支持美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這一全球衛生挑戰。美軍科研人員從二十多個疫苗原型中篩選出在臨床前研究中最有希望引起抗體反應的候選疫苗。
  • 高福:疫苗還有諸多未知 未來可考慮測試多靶標組合功效
    新冠疫情持續近一年來,人類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全球的科研人員就開發出了多種疫苗,其中一些已經完成後期臨床試驗,並報告了積極的研究結果。有效的疫苗已經成為當下控制新冠大流行病的迫切需求,人們期待疫苗可以幫助全球經濟生活回歸正常狀態。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人們把目光投向疫苗,鍾南山說「疫苗是解決新冠肺炎最根本的東西,最終形成群體免疫是靠疫苗」。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秦川表示,在國內,科技攻關組同步部署了5條技術路線進行疫苗研發,目前已有8種疫苗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進行有效性評價,部分疫苗的有效性評價工作已經完成。  那麼,什麼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人們把目光投向疫苗,鍾南山說「疫苗是解決新冠肺炎最根本的東西,最終形成群體免疫是靠疫苗」。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秦川表示,在國內,科技攻關組同步部署了5條技術路線進行疫苗研發,目前已有8種疫苗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進行有效性評價,部分疫苗的有效性評價工作已經完成。
  • 中國科學家開發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作者:王之康 應厚非7月29日,《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顯示,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款重組蛋白候選新冠疫苗,在非人靈長類等動物模型中完成的實驗表明,這款疫苗能誘發強烈的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性免疫應答和病毒中和抗體。
  • 中國新冠疫苗已經注射進人體!誰是第一批探路者?
    試驗的目的,就是測試和評價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種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以複製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為載體,可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抗原。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是這樣解釋它的原理:在「學習」病毒的前提下,對病毒進行「手術」,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個我們需要的載體病毒,並注入人體產生免疫。
  • 愛滋疫苗新突破?動物試驗激發強烈免疫反應 這回納米顆粒又立功了
    ,並在動物試驗中激發了強大的抗愛滋病毒抗體反應。這種穩定的Env蛋白被安裝在類病毒顆粒上模擬整個病毒,在小鼠和兔子體內引發了強烈的抗HIV抗體反應。基於這一策略的候選疫苗目前正在猴子身上進行試驗。「我們認為這種新方法是解決HIV疫苗設計長期存在的問題的一種通用方法,」首席研究員、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綜合結構與計算生物學副教授Jiang Zhu說。
  • 國產新冠疫苗目前進展如何?產能有多大?
    原標題:國產新冠疫苗目前進展如何?產能有多大?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12月2日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孫春蘭在調研中指出,下一步要做好新冠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
  • 烏國或將成為首個「中國疫苗」獲得者
    【原標題】:烏茲別克斯坦可能針對冠狀病毒進行臨床試驗近日,烏茲別克斯坦創新發展部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代表就重組冠狀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進行了會談該公司開發的疫苗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是一種冠狀病毒表面抗原的工程基因蛋白,與腺病毒和滅活疫苗相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受損身體中的工程基因蛋白將產生針對病毒的抗體。
  • 美開展新冠疫苗動物實驗 小鼠接種產生大量針對性抗體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開展貼片式新冠疫苗動物實驗,小鼠接種產生大量針對性抗體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新開發一種通過微針陣列遞送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測試表明,小鼠接種後產生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數量足以中和病毒。研究人員4月2日在《E生物醫學》(EBioMedicine)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新疫苗的研發得益於此前他們在SARS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研究中獲得的豐富經驗。此前研究他們發現一種特殊的蛋白——刺突蛋白對於誘導免疫至關重要,該發現為此次新疫苗研發奠定了基礎。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mRNA只是合成蛋白質的媒介,在我們體內也會存在,mRNA在細胞質中完成工作,按道理來說很快會被體內核酸酶清除,儘管《science》近期報導活的新冠病毒RNA可能會反轉錄到人體DNA(參見下方文獻),但是對於對於人造的mRNA是否會發生這種情況,希望疫苗公司已經對此疑慮和安全性進行了系統的確證之後才上市的,但是對於長期的安全性的驗證是不能保證的,畢竟是第一次
  • 因新冠而將提前誕生的世界首例mRNA疫苗 | 商周專欄
    截至目前,已有54種新冠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另外至少還有87種正在進行臨床前的動物實驗 [1]。在新冠疫苗的研發裡,美國的Codagenix公司的研發人員通過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組進行改造,產生了減毒的新冠病毒,這個減毒活疫苗目前已經進入了一期臨床試驗階段。
  • 教育部: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3條技術路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在3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教育部從春節就開始動員有研究優勢的廈門大學、四川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科研團隊,重點從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3條技術路線並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