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會議上介紹稱,在疫苗研發方面,我國已經開展了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疫苗等多條技術路線的研發。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科研攻關組成立伊始,就將疫苗的研發作為重中之重的主攻方向,組織了全國優勢單位進行聯合攻關,加速推進疫苗研發。由於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病原體,疫苗研發難度比較大、周期比較長。為確保儘早研發成功,在科研攻關應急項目中我們並行安排了多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病毒載體疫苗、DNA疫苗等並行推進,切實保障成功率。同時在聯防聯控機制下,積極協調多個部門給予疫苗研發團隊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使研發工作進度更加緊湊、更加高效。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嚴景華在會上介紹,疫苗研發有很多策略,各種疫苗有各自的特點、優點和缺點,它們都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單位是科學院團隊,我們承擔的工作是重組的蛋白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是把一個病原體最有效的抗原成份基因拿出來,進行體外重組,表達蛋白,然後製成疫苗。這種疫苗不需要場所,比如病毒特徵的滅活苗需要一個相應生物安全等級的場所。目前這個疫苗進展非常順利,我們團隊這兩年做MERS疫苗,在疫苗設計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好的結果。新冠病毒來了以後,我們很快把這個策略和方法用在新冠病毒疫苗的設計,目前我們已經設計完成了這個疫苗,現在已經在動物體內進行測試,看看免疫效果,還要進行安全性評價。現在正在做的工作還有生產工藝研發的過程。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嚴景華還談到了疫苗研發過程,她表示,這次是非常不尋常的,不尋常體現在哪兒呢?我們立項之後,科技部、科學院、中檢院、藥審中心全程跟蹤,有專員隨時溝通,積極加快疫苗研發的速度。所有科研人員在一線夜以繼日地幹這個事情,大家承擔著責任和壓力。過去我們是串聯的方式,比如一個試驗結束看看結果後再進行第二個試驗,現在我們把這樣的周期變成並聯的方式,很多試驗在同步推進,爭取疫苗早日上市。
嚴景華最後強調,、冠狀病毒疫苗在全世界還沒有一個上市的疫苗,也就是說缺乏經驗,也缺乏疫苗的風險評估,所以新冠疫苗對科研人員是一個挑戰,要充分證明風險和收益,因為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的,必須安全有效,所以安全是重中之重,希望在各方面支持下儘快上市,但是要保證安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