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愛與信任不可負 天七教師傾情陪伴學生「不打折」

2020-12-01 中國網

中國網4月20日訊(王宋玲)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春節的「步伐」,人們被迫「宅」在家裡,學校延期開學,為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人民教師紛紛當起了「主播」。「昔日的書聲琅琅餘音繞梁,三尺講臺諄諄教誨,正以另一種方式上演。」儘管天府第七中學的老師們第一次接觸網絡直播,但面對直播鏡頭他們依舊輕鬆自如,即便是在家線上教學也絲毫沒有懈怠,用堅定的信念踐行責任擔當,不忘初心使命。

郭君:溫暖善良的暖心大姐姐

「相信只要用心,定能克服學習途中的魑魅魍魎。」郭君是位將盡職盡責演繹到淋漓盡致的老師,她隨時隨地可以抽出自己私人空間細細分析學生錯題的原因,並總結規律。疫情期間的一次「雲考試」中,由於還處於初高學習銜接的適應期,一位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所下降,陷入深深的迷茫和無助。郭君及時發現了學生的異常情緒,她隔著雲端溫柔地開導學生,耐心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給出對應的解決策略。

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郭君還陪著班上書寫不規範的學生打卡練字,經過她耐心的指導和陪伴,一個多月下來,學生的書寫不僅有了明顯提升,還從中找到了學習的成就感。

劉思楊:智慧與趣味並存的化學引路人

劉思楊是天七首屆初高融合課程的開拓者,是智慧與趣味並存的化學引路人。疫情防控期間,因為創新開拓的首屆初高融合課程知識連貫性強、備課量大,從2月16日開始,劉思楊便每天從清早到晚間都紮根在電腦面前,梳理所有一手資料。經過不懈努力,她整理得到了寶貴的一手知識。

在了解到家長和學生對學科知識銜接有不少擔憂後,她提前給孩子們梳理了線上學習期間的所有內容,一個字一個符號地敲打,一份50餘頁的珍貴「禮物」如期送到學生手中……「默默付出,用敬業精神、紮實的專業理論水平以及有趣的靈魂,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高度肯定和喜愛。」天七相關負責人稱讚道。

金曉雪:熱情活力的女超人

金曉雪一直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疫情防控期間,她深知「時間」對初三學生的重要性。「良好的備課質量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翻閱資料,系統地梳理知識框架,把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提前做一遍,她堅持「把課備到位」。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她創造性地發起基礎闖關王排行活動,並堅持每天統計學生的分數,雷打不動地到學生群和家長群「放榜」。

同時,金曉雪發起「為基礎正名」的倡議,與同學們線上齊誦原創詩歌《頌基礎》,呼籲學生把「基礎」當作修煉自我的朋友。「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要對課堂抱有敬畏之心。」金曉雪說,儘管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她儘量讓屏幕對面的同學們能感受到自己的活力和熱情,並以這份熱情感染每一位學生積極向上。

姚遠:細緻敬業的新晉奶爸

學校裡,姚遠是嚴謹教學的老師,是學生眼中的大哥哥。生活中,他剛晉升為一名奶爸。寶寶出生時,因為放不下班級裡的同學們,身上肩負著多重責任的他只在醫院陪伴了妻兒三天,便回歸教學崗位。

線上教學期間,姚遠每天備課、批改作業、及時給學生反饋當日在線學習情況。隨時「潛入」各學科網課直播現場,進行課堂出勤和紀律監督,每周利用休息時間召開例行班幹部會議,姚遠用實際行動陪伴著同學們。同時,他不斷研究線上教學的師生互動方式,總結網課的經驗教訓,以便給學生更流暢學習體驗。此外,他還與家長交流,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遇到的困難。「既為人師,亦為人父。」他滿心歡喜,也倍加努力。

唐人傑:愛生如子寬嚴有度的「唐爸爸」

「做慢教育,把教學做實,讓教育發光。」這是唐人傑一直在探索的教育理想。線上複課期間,唐人傑很快適應了新的教學環境。教學過程中他積極調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互動方式,使線上課堂的邏輯性和現場感越來越強,「孩子們的思維打開了,課堂就會更高效。」唐老師越來越流暢的線上教學,讓孩子們越來越好學、樂學、善學。

雲端教學的每一天,從晨光微曦到暮色降臨,唐人傑陪伴著孩子們走過成長的每一個精彩瞬間。針對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健康、心理、思想等方面問題,他廣泛搜羅正能量文字、圖片、視頻等,及時給予學生引導。同時,唐人傑前瞻性地組織實施了《感恩平安,問好世界》等主題班會,促使學生反思如何更好地與自然、世界、生命、成長、家人、祖國、災難、未來等連接。對班上春節隨父母返鄉武漢、直面疫情的學生,他第一時間進行溝通交流、排憂解難、噓寒問暖,並平復班級其他學生情緒,讓學生倍感溫暖。

楊真靜:「方法總比困難多」的萊克西老師

「有趣的知識增加了」系列就是「萊克西」老師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法寶之一。教會知識、教會方法、教導學識,線上教學期間,楊真靜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搶麥」的動力,讓課堂有趣、多樣且充實。為解決線上教學話題操練頻率驟減的問題,她變換練習方式,給了同學們更多的空間去發揮才藝自導自演。

線上教學期間,作為主任導師的她,將學生德育工作與學科教學緊緊結合。深挖學科話題與學生生活的關係,讓課堂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解決自制力、家庭溝通等問題。

廖夢錚:細膩溫柔的暖心「小仙女」

還未開始正式進行網絡授課,廖夢錚就敏銳地察覺到班級學生的無助與迷茫,通過寫信的方式,她溫柔地鼓勵著每一位孩子。「課堂進階,語文的前方是詩歌,是星辰大海,也是腳踏實地。」線上授課初期,廖夢錚有些忐忑,每次的備課稿都經過多次修改反覆打磨,正如她平時所說:「課堂就是自己的戰場,必須要為孩子們準備好每一堂課。」

課堂背後,是她剪不斷的牽掛。疫情鎖不住春風,距離隔不斷她與孩子們的交流。每晚廖夢錚都會抽兩個小時的時間抽查知識點,並告訴學生如何聽好網課。隻言片語的背後藏著她的關愛、她的鼓勵,她就是每一位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他們,是眾多勤勞智慧『天七人』的縮影,抗『疫』期間,每一位『天七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毫不懈怠。」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師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錚錚誓言,儘管不能陪伴在同學們身邊,但他們仍然日夜守護,不忘教育初心,工作不打折扣,為學生傾盡所有的陪伴和愛意!

相關焦點

  • 唯愛成長營開營,為獨撫媽媽賦能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少韓)7月24日上午,由廣東省山海源慈善基金會主辦的唯愛成長營活動在清遠正式啟動,並用5天的時間,通過圍繞生命歷程、自我接納、情緒管理、藝術手工、藝術繪畫等主題的課程,為20位獨撫媽媽賦能。在課程結束後,所有參與培訓的媽媽被聘為山海源慈善基金會「種子教師」,通過她們的力量再去支持更多需要幫助的獨撫媽媽。
  • 天府七中吳君直老師:匠心育桃李,讓數學開出火熱的思維之花
    」「集團優秀教師」等榮譽,所帶班級曾被評為「綿陽市先進班集體」。教學藝術的研究者不管是在市重點中學、綿陽的私立名校,還是在天府七中,他總是能找到獨特的教學角度,引導學生開啟一個神奇而瑰麗的數學世界。來到天府七中以後,作為教學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老師更是深入探索教學藝術,積極總結教學規律,讓數學煥發「火熱的思考」。吳老師將引導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和技能作為教學的第一任務。
  • 老教師:不要對學生太負責!為什麼
    但現實中,有些老教師卻會勸新教師不要太負責,這是為什麼呢?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位老教師的分析,供大家參考。1、太負責的老師會引起家長的反感負責的老師每天會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積極和家長聯繫,讓家長一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很多家長不理解,覺得老師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這個世界》:願深情不辜負,真情永陪伴
    我翻出了我曾經給她寫的一百三十七封情書,發黃的紙張,鋼筆留下的字跡,仿佛又帶著我回到了十六年前。 用我這十六年來的記憶,還有我心中依然炙熱的血液,寫這本書送給她,作為見證我們情感的記錄。我想,這或許是一份最好的禮物。愛情的開始,三少為木子寫下一百多封情書。
  • 《散文》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可負君
    曾經忍受了被遺棄的心理創傷,淪為街頭靠撿拾垃圾生存的流浪狗,忍受饑寒交迫和被人類無情地打罵,哪怕有的人根本沒有把它們當成一條生命去對待,但當有人真正去關心它,寧可再去受傷仍會忘記過去的傷痛(狗狗的記憶力是極好的),完全去相信和依賴人類,這樣的信任是多麼可貴呀!雖不是人類,卻做到了」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可負君!「呵呵!
  • 浙二眼科專家倪海龍:預防孩子近視 陪伴與信任缺一不可
    真不明白為什麼現在小學生近視率這麼高?相信這是不少家長的困惑,如今,身邊戴眼鏡的孩子明顯越來越多了,而且也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重度化」發展趨勢。近視防控,家長除了監督,還有什麼可以做?我想講述陪伴與信任的故事。就在上個周末,我去了趟北京,這是自今年疫情以來我的第一次出省,我實現了很早前對她的承諾,陪伴我的孩子去北京上大學報到。
  • 毒蜂襲來女校長救學生自己卻身負重傷 已透析兩次
    9月23日,中秋節假期的第二天,本該享受假期的艾豔萍還躺在病床上,幾天前她因為保護學生被黃腳蜂嚴重蜇傷,目前已做了兩次透析,病情已趨於好轉。艾豔萍校長和林小兵老師帶領六年級二班學生正在校門口有序地開展清掃。  突然一大群黃角蜂從樹上衝向人群,正在樹下清掃的三名學生遇到了襲擊。
  • 一名人民教師,七名學生,是她給了大山孩子一個新的希望
    冬天的東北大地,一片蕭索,一場小雪過後,操場上立馬就感覺被洗淨了一樣,在午後的陽光裡,梁老師一如既往的鎖好教師們,踩著自己的小單車,沿著這條路,去每個同學家裡家訪,她叫梁淑華,今年54歲,一名人民教師,七名學生,是她給了大山孩子一個新的希望。
  • 認識你的孩子-生命之輪轉動,陪伴他們度過轉變期
    難以兩全的是,陪伴孩子的時間常常不能得以保證,也沒有很多精力來教育他們,最後導致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也於心有愧,心甘情願地幫他們收拾殘局,以儘量滿足無止境的物質要求。可是父母所給予的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嗎?未必,其實所需要的只不過是一份生活的陪伴而已。每一位父母都曾經是幼稚的孩童,也會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經歷、忍受並走出同樣的混亂期,而後逐漸成長為有擔當的大人。
  • 一堂作文課揭開學生內心秘密 她花盡心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她在教學中踐行著自己的木桶理論——排名最後的那名學生取得的成績,決定著全班同學的進步程度。一堂作文課揭開學生內心秘密雷鳴是宜昌市實驗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上網課後,雷鳴發現,班上50名學生,有20多名學生,父母都在抗疫一線忙碌,他們有的是醫護人員、有的是警察,還有公務員和社區幹部……上網課,沒有家長的陪伴與督促,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 天七學子首戰英國物理挑戰賽獲佳績
    天府七中參與本次比賽的學生為初二和部分初三年級學生。在與各國參賽學生同臺競技中,天七學子23人獲得全球金獎,78人獲得全球銀獎,158人獲得全球銅獎!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四川省物理學會專家的指導下,在名優教師的帶領下,天七物理組在課程建設、「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等方面不斷探索。不僅將著力於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還將引導學生傳承科學理性精神與批判思維,同時也將注意學生創新意識的挖掘與培育,以給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先進的教育教學資源。
  • 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境界 做新時代的「築夢人」
    長期以來我們都是以「紅燭」和「春蠶」形容教師,強調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吐絲結繭,到死方盡的自我犧牲和無私奉獻,但往往忽視了一點,就是「紅燭」「春蠶」付出的幸福感,以及受益對象的感恩心。以提升幸福感為基礎,教師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升境界。 追逐學生信任的幸福感 學生信任是成為一個教師的初始境界。
  •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七度空間閃耀學院獎創意盛典
    6月26日,  為了嘉獎優秀學生創意,  學院獎創意盛典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舉行!在這一過程中,七度空間不僅收穫了用年輕人的審美傾情遴選出的好創意,更是在七度空間元氣獵奇官一次次主動而深入的傳播中,使七度空間真正走進學生中間,和學生們玩在了一起,讓七度空間比任何一屆學院獎都更得大學生的「歡心」,為七度空間沉澱了更多的品牌忠實粉絲。可以說,七度空間元氣獵奇官的成立,是七度空間與學院獎合作的又一重要的裡程碑,助力七度空間煥發出新的品牌活力。
  • 北師大李芒課堂很安靜教師努力講學生專心學是金課的典型特徵之一
    「以學生為中心」,是相對於「以教師為中心」的,意在讓老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的思維發展放在首位,而並非只是完成教學任務。這也是為什麼王珏老師說「以學生為中心已經out」了,應該直接把理念改為「以學生思維發展為中心」的原因!
  • 經廣飛|海南航空&白雲機場傾情推出暑期學生專屬特惠!
    書海裡披荊斬棘這麼久總要出去浪一浪海南航空攜手白雲機場傾情推出 暑期學生出行關愛產品 無論是去海南體驗海島風情還是遊覽國內其他城市風光都有優惠送給你>廣州往返國內其他城市航線折上95折海南航空暑期學生出行關愛產品
  • 師者|美術教師送學生「一片宇宙」:整整花費140小時繪製
    師者|美術教師送學生「一片宇宙」:整整花費140小時繪製 澎湃新聞記者 戴越 2019-09-10 16:09 來源:
  • 教師在教學過程安排上,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那麼,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我想通過多年的教學來分析以下幾個方面。1 營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形成的教學氛圍民主,寬容和理解是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先決條件。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曾說:「民主像一座搭在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民主的程度越高,這座連通心靈的橋就越堅固、越寬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營造民主與和諧的氛圍,尊重學生的主觀地位,讓學生自由地發展。
  • 女教師因體罰學生被解除職務 曾給學生下跪道歉
    「教師十不準」第三條規定:「(教師)不準諷刺、挖苦、歧視、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五華區教育局決定,在全區教育系統內對昆三十中通報批評;責成昆三十中領導班子對學校教師隊伍的管理問題進行全面反思,作出深刻的書面檢查;責成昆三十中依規對李萍老師進行處罰,並上報區教育局。
  • 這些刷爆朋友圈的教師故事告訴你我:教師的青春,無關年齡
    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些刷爆朋友圈的教師故事向我們詮釋著什麼是青春青春是經歷灰頭土臉和跌跌撞撞後依然對前方目標的篤信青春是穿過荊棘仍不會停下腳步的堅韌青春是心中像火一樣燃燒、從未熄滅的鬥志青春是迎著一切向前衝不回頭、不認輸的勇氣無論身處什麼時代
  • 南充七中教師到涼山州美姑縣送教
    2020年12月6日至15日,南充七中教師王媛媛、吳國華應四川省教師繼續教育西華師範大學培訓中心的邀請,參加2020年深度貧困縣項目中小學送教下鄉及美姑縣中小學教師素質能力提升項目活動。王媛媛老師給美姑縣民族中學的孩子們帶去了一堂《中國畫的筆墨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