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20日訊(王宋玲)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春節的「步伐」,人們被迫「宅」在家裡,學校延期開學,為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人民教師紛紛當起了「主播」。「昔日的書聲琅琅餘音繞梁,三尺講臺諄諄教誨,正以另一種方式上演。」儘管天府第七中學的老師們第一次接觸網絡直播,但面對直播鏡頭他們依舊輕鬆自如,即便是在家線上教學也絲毫沒有懈怠,用堅定的信念踐行責任擔當,不忘初心使命。
郭君:溫暖善良的暖心大姐姐
「相信只要用心,定能克服學習途中的魑魅魍魎。」郭君是位將盡職盡責演繹到淋漓盡致的老師,她隨時隨地可以抽出自己私人空間細細分析學生錯題的原因,並總結規律。疫情期間的一次「雲考試」中,由於還處於初高學習銜接的適應期,一位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所下降,陷入深深的迷茫和無助。郭君及時發現了學生的異常情緒,她隔著雲端溫柔地開導學生,耐心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給出對應的解決策略。
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郭君還陪著班上書寫不規範的學生打卡練字,經過她耐心的指導和陪伴,一個多月下來,學生的書寫不僅有了明顯提升,還從中找到了學習的成就感。
劉思楊:智慧與趣味並存的化學引路人
劉思楊是天七首屆初高融合課程的開拓者,是智慧與趣味並存的化學引路人。疫情防控期間,因為創新開拓的首屆初高融合課程知識連貫性強、備課量大,從2月16日開始,劉思楊便每天從清早到晚間都紮根在電腦面前,梳理所有一手資料。經過不懈努力,她整理得到了寶貴的一手知識。
在了解到家長和學生對學科知識銜接有不少擔憂後,她提前給孩子們梳理了線上學習期間的所有內容,一個字一個符號地敲打,一份50餘頁的珍貴「禮物」如期送到學生手中……「默默付出,用敬業精神、紮實的專業理論水平以及有趣的靈魂,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高度肯定和喜愛。」天七相關負責人稱讚道。
金曉雪:熱情活力的女超人
金曉雪一直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疫情防控期間,她深知「時間」對初三學生的重要性。「良好的備課質量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翻閱資料,系統地梳理知識框架,把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提前做一遍,她堅持「把課備到位」。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她創造性地發起基礎闖關王排行活動,並堅持每天統計學生的分數,雷打不動地到學生群和家長群「放榜」。
同時,金曉雪發起「為基礎正名」的倡議,與同學們線上齊誦原創詩歌《頌基礎》,呼籲學生把「基礎」當作修煉自我的朋友。「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要對課堂抱有敬畏之心。」金曉雪說,儘管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她儘量讓屏幕對面的同學們能感受到自己的活力和熱情,並以這份熱情感染每一位學生積極向上。
姚遠:細緻敬業的新晉奶爸
學校裡,姚遠是嚴謹教學的老師,是學生眼中的大哥哥。生活中,他剛晉升為一名奶爸。寶寶出生時,因為放不下班級裡的同學們,身上肩負著多重責任的他只在醫院陪伴了妻兒三天,便回歸教學崗位。
線上教學期間,姚遠每天備課、批改作業、及時給學生反饋當日在線學習情況。隨時「潛入」各學科網課直播現場,進行課堂出勤和紀律監督,每周利用休息時間召開例行班幹部會議,姚遠用實際行動陪伴著同學們。同時,他不斷研究線上教學的師生互動方式,總結網課的經驗教訓,以便給學生更流暢學習體驗。此外,他還與家長交流,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遇到的困難。「既為人師,亦為人父。」他滿心歡喜,也倍加努力。
唐人傑:愛生如子寬嚴有度的「唐爸爸」
「做慢教育,把教學做實,讓教育發光。」這是唐人傑一直在探索的教育理想。線上複課期間,唐人傑很快適應了新的教學環境。教學過程中他積極調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互動方式,使線上課堂的邏輯性和現場感越來越強,「孩子們的思維打開了,課堂就會更高效。」唐老師越來越流暢的線上教學,讓孩子們越來越好學、樂學、善學。
雲端教學的每一天,從晨光微曦到暮色降臨,唐人傑陪伴著孩子們走過成長的每一個精彩瞬間。針對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健康、心理、思想等方面問題,他廣泛搜羅正能量文字、圖片、視頻等,及時給予學生引導。同時,唐人傑前瞻性地組織實施了《感恩平安,問好世界》等主題班會,促使學生反思如何更好地與自然、世界、生命、成長、家人、祖國、災難、未來等連接。對班上春節隨父母返鄉武漢、直面疫情的學生,他第一時間進行溝通交流、排憂解難、噓寒問暖,並平復班級其他學生情緒,讓學生倍感溫暖。
楊真靜:「方法總比困難多」的萊克西老師
「有趣的知識增加了」系列就是「萊克西」老師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法寶之一。教會知識、教會方法、教導學識,線上教學期間,楊真靜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搶麥」的動力,讓課堂有趣、多樣且充實。為解決線上教學話題操練頻率驟減的問題,她變換練習方式,給了同學們更多的空間去發揮才藝自導自演。
線上教學期間,作為主任導師的她,將學生德育工作與學科教學緊緊結合。深挖學科話題與學生生活的關係,讓課堂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解決自制力、家庭溝通等問題。
廖夢錚:細膩溫柔的暖心「小仙女」
還未開始正式進行網絡授課,廖夢錚就敏銳地察覺到班級學生的無助與迷茫,通過寫信的方式,她溫柔地鼓勵著每一位孩子。「課堂進階,語文的前方是詩歌,是星辰大海,也是腳踏實地。」線上授課初期,廖夢錚有些忐忑,每次的備課稿都經過多次修改反覆打磨,正如她平時所說:「課堂就是自己的戰場,必須要為孩子們準備好每一堂課。」
課堂背後,是她剪不斷的牽掛。疫情鎖不住春風,距離隔不斷她與孩子們的交流。每晚廖夢錚都會抽兩個小時的時間抽查知識點,並告訴學生如何聽好網課。隻言片語的背後藏著她的關愛、她的鼓勵,她就是每一位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他們,是眾多勤勞智慧『天七人』的縮影,抗『疫』期間,每一位『天七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毫不懈怠。」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師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錚錚誓言,儘管不能陪伴在同學們身邊,但他們仍然日夜守護,不忘教育初心,工作不打折扣,為學生傾盡所有的陪伴和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