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劇照
被譽為「年度逆天神片」的好萊塢科幻大作《地心引力》,自19日上映以來口碑與票房都在節節高升之中。不過,該片一些表現太空環境的細節引起了網友吐槽,他們認為其中存在著違反物理定律的硬傷,「足以氣死物理老師!」事實上,該片請了在美國航空航天局供職15年的科學家凱文·格雷澤擔當顧問,但格雷澤的一些同行也不斷指出,電影裡有不少違背天體物理學和太空人常識的錯誤。
挑刺一:桑德拉·布洛克美過頭了
《地心引力》講述了醫學工程師(桑德拉·布洛克飾)和太空人(喬治·克魯尼飾)的太空逃生故事。桑德拉·布洛克在片中的演技獲得了媒體與觀眾的廣泛認可,但在科學家們看來,她實在有些美過頭了。美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就表示,且不說為何要讓一名醫學工程師去維修哈勃望遠鏡,「最簡單的一點,在無重力的情況下,她的頭髮竟然不會漂浮,好看但太不實際。」
此外,布洛克穿著背心底褲從臃腫的太空衣中掙脫出來的畫面十分性感,但科幻小說《與月球失之交臂》的作者傑弗瑞·克魯傑卻對這個養眼畫面並不「感冒」:「真正的太空人從太空回來會渾身是汗,他們的衣服會被穿成『尿布』。」
挑刺二:用滅火器冒險沒必要
因為返回艙失去動力漂浮在太空中,走投無路的桑德拉·布洛克依靠一個滅火器的動力,登上了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整個過程令人無比揪心。
而在傑弗瑞·克魯傑看來,這完全沒有必要。「太空人的太空服上通常會有一個被稱作『SAFER』的小背包,這個背包可以使他們回到空間站,布洛克的角色沒有裝備這個小背包很令人吃驚,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配備。」
此外,他還指出,布洛克在逃生的過程中頻繁使用太空手套,事實上,太空人極少會使用太空手套,因為「手套的握力非常有限,在使用後,即便過了一天,手臂仍會十分疼痛,不可能像布洛克這樣完全沒事。」
挑刺三:從哈勃飛不到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任務組負責人瑞伯·思科威爾指出了影片最大的硬傷———喬治·克魯尼利用身上的噴氣背包,帶著同伴從太空望遠鏡飛向國際空間站,根本不可能發生。「事實上,哈勃望遠鏡與空間站各自所處的軌道相距甚遠。從這點到另一點,所需的能量即便是宇宙飛船載滿燃料都無法做到。」瑞伯還說,克魯尼所用的噴氣背包看起來像是MMU(載人機動裝置),早已經過時了。
曾多次參與哈勃望遠鏡維修行動的太空人麥可·馬西莫也指出了這個問題:「讓兩人從哈勃飛向空間站,就好比在加勒比海上把某個海盜扔下船,讓他自己遊去倫敦一樣荒謬。」
挑刺四:喬治·克魯尼可以不犧牲
男主角喬治·克魯尼出場時間不多,影片開始半小時不到就犧牲了。克魯尼告訴布洛克,說她腳下的繩子拉不動兩個人,為此解開系帶墜入了太空,把生的機會留給了同伴。其實,這位英雄太空人可以不用死。眾所周知,在太空中物體呈失重狀態,即便克魯尼是個大胖子,布洛克也只要輕輕一帶就能把他拉回身邊,根本不會有持續的引力把他拖走。即便放手,他也只會飄在原地不動而已。美國天文學家菲爾·普雷特在自己的網站上對影片出現這個常識性錯誤表示「極為遺憾」。
對於這些「挑刺」,本片科學顧問凱文·格雷澤認為,如果拍電影要做到科學層面上的完全精準,結果往往會糟蹋了故事本身,在電影人看來,「真實」遠沒有「好看」重要,他們的目的只是讓這個故事整體看上去儘量可信即可。據《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