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定律,揭露了社會和人性,值得深思

2020-12-03 探索九州通

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各種跟風和輿論幾乎成為了一種日常。然而,這不禁讓小編想起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猴子定律。

猴子定律是這樣的。他們把五個猴子放在一個大籠子裡面,裡面有一個梯子,上面放著香蕉。每當有一個猴子爬上去拿香蕉的時候,實驗人員就會用冷水潑其他的猴子,這樣反覆幾次之後,只要有猴子想爬上去拿香蕉,其他四隻猴子就會毆打那一隻想要上去的猴子。就這樣沒過多久,就算梯子上的香蕉再怎麼誘人,也不會有猴子上去拿了。

如果說,到目前為止這個實驗就結束了的話,那麼也只能證明當少數人觸碰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時候,大多數的人就會壓制那一小部分,這也是一種社會的正常現象。如果這小部分能夠強大到戰勝大部分的時候,那這個利益就可以由小部分獨享了。然而,這個實驗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結束。接著,實驗人員帶走了一隻猴子,然後重新放進去一隻新猴子。新猴子進去後,自然想去拿香蕉。然後就被另外四隻猴子毆打了一頓。被打的猴子自然很茫然,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打,但是他知道了,這個香蕉不能動。

然後,實驗人員有換了一隻猴子進來。跟之前一樣,如此,再接著換。直到最後,原來的五隻猴子都被換出來了,裡面留著的是五隻沒有被澆過冷水的猴子。但是這五隻猴子,也都不會去拿香蕉。但其實,這五隻猴子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不能拿香蕉,只是知道大家都這麼做,所以自己也這樣做了。這個實驗直接證明了社會群體的影響。

從很早以前的搶鹽事件,到後來的大蒜,綠豆事件等。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大肆收購然後囤積起來。有人知道,是因為聽說要漲價,還有的人,連原因都不知道就跟著做了。然而, 這種盲目的跟風不就正是這群猴子嘛?因為大家都在做,人云亦云的事情屢見不鮮。根據這個理論,讓我們來思考一下為何輿論總能瞬間就爆炸開來?為何很多事情越說越真卻到最後才發現是假象?這其實就像這個香蕉一樣。香蕉就是事情的真相,這是實驗人員放在這裡然後做的實驗。如果猴子們能夠發現,也就不會發展到後來的猴子連為啥都不知道。所以說,跟風是愚蠢的做法,要看清事情的真相,再去考慮你要做的行為。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電影《天空之眼》是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值得深思)
    《天空之眼》值得一看,道德悖論,看熱血片的心態進去看了一部倫理片。可能上帝視角的習慣,從頭到尾沒有在我心裡產生悖論,許是歷事太多頭頂無事早疲乏了,不是快餐類的文化少有了。一個悖論,是救一個人還是救一群人?每一個無辜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很寫實,很現實。
  • 《盲井》揭露了七八十年代底層社會的黑暗,現實永遠比電影更可怕
    上映於2003年,影片講述的是七八十年代煤礦業存在不法謀取利益行為,以及貧窮引發的社會現象,也正因為此片赤裸裸的揭露了社會的黑暗,以致一直處在禁片的行列!影片的色調灰暗陰冷,破舊的小城和骯髒的煤礦以及濃重的方言,都真實地展現了弱勢群體生存的環境,也正是因為對貧困的恐懼,農民工唐朝陽(王雙寶 飾)和宋金明(李易祥 飾)為騙取賠償金不惜殺人,然後以「家人」名義向礦長索要賠償。殺人本是件可怕的事,但到了他們的手裡變成了談笑間便可取人性命的家常便飯,然後冷漠地扔掉骨灰和遺物去尋歡作樂!
  • 東野圭吾經典語錄:句句發人深思,批判社會現實,揭露人性面紗
    東野圭吾的作品文筆質樸,並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和高深莫測的語言,平鋪直敘並不讓人覺得乏味,因為他的寫作思路縝密。作品主題多數反應對社會現狀的批判以及人性的揭露,每部作品都值得讀者反思血淋淋的現實問題。讀他的作品總會讓人內心猛一緊,即使是這樣,卻總給讀者希望。黑暗裡卻有陽光,這就是東野圭吾的獨特之處。
  • 生活需要「無限猴子定律「
    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無限猴子定律」,也有很多人對「無限猴子定律」保持質疑。事實上,無限猴子定律已經被人類在現實中證實了,而人類本身就是定律中的猴子,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這個定律最系統的闡釋。現實中的無限猴子定律更類似於猴子們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每一代都堅持不懈的為「打出一本《哈姆雷特》」而努力。受到「篩選」和「累積」雙重作用的影響,那些不符合規則的內容被刪除,符合規則的被留下,並成為下一代猴子「打字」的基礎。
  • 《猴子》是一部將社會關懷與人性關懷相結合的優秀作品
    尤其是在各國原本競爭激烈但最終被它拿下的國際最佳影片中,很多未能獲獎的參賽作品都值得一看。《猴子》好嗎?因此,作為一部代表哥倫比亞角逐奧斯卡的影片,雖然《猴子》未能進入十強名單,吸引了2019年上半年日本舞蹈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的關注。
  • 9.2高分《寄生蟲》直擊殘酷現實,揭露人性的惡!
    電影推薦原因一、兩個家庭,兩種階層該片以兩個家庭的對抗反映出了最大的社會現實問題:貧富差距。窮人有著窮人的生存法則和思維習慣,富人有著富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法。窮人為了生存,骨子裡的欲望呼之欲出,可以暴露人性最大的惡,無所不用其極,欺騙、侵佔、殺人……富人精緻的生活,鄙夷著低階層的窮人,眼中的不屑,眼中的輕蔑,都極大地展現了富人的自私自大與不善。該片不得不說是非常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通過人物的社會性格,思維方式將現實中的社會問題展現無遺。優秀的電影總是需要將社會的問題得以解剖,尤其是反映社會矛盾,社會問題的電影。
  • 《猴子》失序社會的現代寓言
    Monos在西班牙文裡意指猴子,生物學上猴子有著非常嚴格且分明的社會組織架構,等級森嚴,更迭靠的並非世襲,而是蠻力,勝者為王。《猴子》以片名隱喻少年們之間的關係,也暗諷披上高等生物外衣的人類其實依舊與猴沒有不同,並將社會縮小集中至這個小型兵團裡,用野蠻、原始的風格從群體談至個體,更談論社會和政治,用瘋狂而抽象的表現,幾乎帶有奇幻色彩的手法加深故事寓言性,尤其對照哥倫比亞本身武裝與政府對立的歷史,乃至現況,甚是諷刺。再加上無從得知的「時間」,讓人猜不透《猴子》究竟是發生於過去還是現代?又或許在未來?
  • 無限猴子定律——時間空間足夠猴子們就能創造一切
    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無限猴子定律」,也有很多人對「無限猴子定律」保持質疑。「無限猴子定律」與「薛丁格的貓」「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愛因斯坦的光線」等並居十大思想實驗,所謂思想實驗即用想像力去進行,而在現實中基本(或暫時)無法去實現的實驗。
  •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心理學實驗,揭露了醜陋的人性
    對於人性的看法,個體的社會經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
  • 三十而已大結局:現實社會最該看透的事情讓我們深思
    三個不同階層的三十歲姑娘,生動詮釋了這個年齡的悲和喜。如今大結局曝光,更是惹得人們一片唏噓:許幻山煙花廠爆炸,鋃鐺入獄,顧佳賣了房替他還債。而後兩人離婚,顧佳帶著兒子離開了上海,去茶山重新啟航;鍾曉芹經過沉澱和反思,結束了姐弟戀,和陳嶼甜蜜復婚;王漫妮既沒和相親主任在一起,也拒絕了海王的複合請求,去國外深造,獨自美麗。
  • 驚人的三大成功定律!(值得深思)
    如果你想取得成功,你一定要好好領悟這「驚人的三大成功定律!」1、荷花定律一個池塘裡的荷花,每天都會以前一天的2倍數量在開放,到第30天,荷花將開滿整個池塘。那麼,請問:「在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第15天?錯,是第29天!
  • 無限猴子定律
    假設有一隻猴子,它坐在電腦前隨機敲鍵盤,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它就能敲出一整部《哈姆雷特》,或者任何一篇其他文章。這個事情發生的概率雖然很低很低,但只要它一直進行下去,就一定會發生。數學原理不需要贅述。但是,數學佬是個槓精,我要質疑著名的「無限猴子定律」。我們可以用數學語言來描述這件事。
  •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心理學定律,讓你洞悉人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性,是一個很寬泛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又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人性的不同可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觀感,它的醜陋有時會顛覆人類三觀,可突如其來的人性溫暖又能把人送進天堂。今天,不妨就來好好的洞悉一下人性究竟受哪些定律的約束。
  • 斯坦福監獄試驗揭露醜陋人性:為什麼人類要作惡?
    原標題:斯坦福監獄試驗揭露醜陋人性:為什麼人類要作惡? 人類歷史上進行了很多次臭名昭著的人體試驗,這些試驗違背了人性的正常倫理,卻將人性的本質醜惡揭露在世人面前。
  • 西班牙驚悚大片《飢餓站臺》,殘酷的人性實驗,真實的社會影射!
    01電影介紹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的牢房裡,電影更多的講的是扭曲的社會寓言,直擊了人性深處那最黑暗的一面。低成本小製作,電影的場景簡單,出鏡人物甚少,故事設定卻很引人入勝,看完之餘還能有不少對社會以及人性的思考。不自覺的讓人聯想到奉俊昊的《雪國列車》、《寄生蟲》等作品。333層的監獄,每層都住著2個人,不知是不是湊巧,剛好666人。
  • 電影《寄生蟲》中,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細節?
    《寄生蟲》是一部獲得無數獎勵的影視劇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也是社會現實主義的一部作品,體現了社會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下面從幾個方面給大家回答,朋友們可以做一個參考:一、《寄生蟲》中的父親基澤在家庭中的地位
  • 堅信常識科學擁抱人性良知,遠離宣傳的欺瞞和謊言
    在充斥著各類宣傳機器與各種欺瞞謊言的社會裡,只有堅信常識科學並擁抱人性良知,才能遠離這些烏煙瘴氣的欺瞞和謊言,並保留做人的最後一點點底色。常言道: 每當你認識那類人多一點,你的人性就少一點。所謂常識科學就是人類社會數千年來在自然科學上和社會科學上已被無數的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反覆證明了的普通知識。
  • 驚人的12個社會定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驚人的12個社會定律,比風水還準100倍!人生天地間,總有一些定律真言,它們最簡單,卻又最真實、深刻!有時你對它們一笑而過,它們卻讓你刻骨銘心!
  • 哲思| 15個簡單卻驚人的社會定律 (受益匪淺)
    4、不完美定律生活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從來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過於完美的感情,只發生在童話和想像中,現實的常態,除了平淡,就是千瘡百孔與劫後重生。7、加減定律30歲之前,要學會做加法,提高閱歷和見識,不斷充實自己,無論是知識儲備還是內涵修養。40歲之後,開始學會做減法,減去世故浮躁,減去壓力和衝動。
  • 猴子吃香蕉與人類社會
    某大學人類社會行為學系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