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拿下三個「第一」,請收下來自海陸空的央企好消息!

2021-01-16 央廣網

2021年伊始科技創新領域中央企業已經捷報頻傳最近幾天

三個來自海陸空的「第一」刷屏了他們分別是世界首臺!國內首飛!海底首個!今天小新帶你一起認識他們

世界首臺!

620公裡時速高溫超導高速磁浮樣車下線

1月13日

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

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

正式下線啟用

設計時速620公裡

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項目位於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驗證段全長165米,由中國中車、中國中鐵、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協同攻關研發。

高溫超導磁浮技術具有自懸浮、自導向、自穩定特徵,適合未來的真空管道交通運輸,高溫超導磁浮列車在低真空狀態下,理論預計速度可高於時速1000公裡。

「黑科技」感滿滿的高溫超導磁浮列車

能實現「永不脫軌」還能「無人駕駛」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一個人就能徒手推動它!

自懸浮 | 它能「永不脫軌」

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車頭採用流線設計,形狀如子彈頭。不同於高鐵靠車載電源驅動在鋼軌上「奔跑」,該樣車懸浮在永磁軌道上,軌道中間鋪有直線電機,在車子底部裝有超導懸浮裝置替代了車輪,整個車體離軌道尚有10毫米左右的空隙。

是的,它在靜止的狀態下,也可以獨自「懸浮」!

自懸浮、自穩定、自導向,是它最大的特點。列車底部安裝有超導體,軌道則是永磁體,在液氮的作用下,兩者產生了「若即若離、又不離不棄」的「釘扎」特性。

和我們小時候玩兒的磁鐵一樣,同性相斥,車體自然就會浮起來。這種「自懸浮」,純粹利用物理特性,不需要額外的能源。而只要超導態存在,不論對車輛施加上下左右任何一個方向的力,這個系統都能自動把車體「拉回來」。

目前,世界上只有這輛樣車具備這種「自懸浮」的「超能力」。以日本正在建設的「低溫超導磁懸浮」為例,這種車輛跑起來類似飛機起飛,必須先「助跑」一段距離,才能產生磁力,車體才可以浮起來。

輕量化 | 一個人推動一輛火車

在啟用儀式現場,參與研發的鄧自剛教授打趣地對現場的小夥伴說,你推推列車看看?

一輛重達十幾噸的列車,推它?帶著好奇,小夥伴真的用力一推,然後……車跑了!

以一人之力推動一輛火車,這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它在靜止狀態下是浮起來的,和軌道之間沒有摩擦阻力,這也是它能跑得快的原因。

其次,它整車車體採用的是碳纖維材料,重量比現在的高鐵列車要輕50%左右。這是因為列車懸浮能力是一定的,因此要求車體必須輕量化,車體越輕,能搭建的乘客也越多。也因為如此,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會比現有的高鐵列車車體更小。

無人駕駛 | 動力系統藏在軌道上面

試驗線上,在兩根永磁體軌道中間,盤繞著一圈圈橘紅色的線圈。這又是什麼?

這是直線電機,是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的動力系統。相較於傳統的旋轉電機,直線電機的驅動力更大,因此列車能跑出更快的速度。除此之外,相較於傳統的高鐵列車,樣車的車頭「頭型」更長,在沒有輪軌之間的摩擦阻力之後,剩下的就是空氣阻力,車頭更長,空氣阻力更小。

走進車廂內部,車頭前方是一排簡單的操控臺。車頭上面是沒有動力系統的。車輛運行將完全依靠地面電腦遠程控制直線電機,實現無人駕駛。直線電機的驅動力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後,從而實現列車的減速、剎車。不過,列車車頭仍然設置了一排控制按鈕。車上還是會有管理人員,監控列車的實時運行,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實施緊急制動。

不僅「黑科技感」滿滿

高溫超導磁浮列車也是優越性滿滿

高溫超導磁浮列車的優越性

節能:懸浮和導向不需要主動控制、不需要車載電源,系統相對簡單。懸浮和導向只需用廉價的液氮(77 K)冷卻,空氣中78 %是氮氣。

環保:高溫超導磁懸浮能靜止懸浮,完全無噪音;永磁軌道產生的是靜磁場,乘客接觸的地方磁場為零,無電磁汙染。

高速:懸浮高度(10~30 mm)可根據需要設計,可用於從靜止至低、中、高速和超高速運行。與其它磁懸浮技術比較,更適合真空管道交通運輸(大於1000 km/h)。

安全:懸浮力隨懸浮高度的降低成指數函數增加,垂直方向無需控制的情況下也能保證運行安全。自穩定的導向系統在水平方向也可以保證運行安全。

舒適:高溫超導體的特殊的「釘扎力」保持車體上下左右穩定,是任何交通工具都難以達到的平穩性。乘客乘坐時體會到的是「沒有感覺的感覺」。

運行成本低:與德國的常導磁懸浮車和日本用液氦的低溫超導磁懸浮車比較,具有系統重量輕,結構簡單,製造和運行成本低的優點。

▲ 未來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效果圖

該技術擬先在大氣環境下實現工程化預期運行速度目標值大於600 km/h可望創造在大氣環境下陸地交通的速度新紀錄下一步計劃結合未來真空管道技術遠期向1000km/h以上的速度值突破從而構建陸地交通運輸的全新模式引發軌道交通發展的前瞻性、顛覆性變革。

國內首飛!

我國一型高空高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首飛

1月11日

我國一型高空高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WJ-700(獵鷹)圓滿完成首飛試驗

WJ-700無人機

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公司牽頭研製

WJ-700無人機採用了多項先進技術航時、航程和載重等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同等噸位量級無人機的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該型號無人機聚焦未來5至10年內國內和國際市場使用需求,集高空、高速、長航時和大載重能力於一身,具備防區外對地攻擊、反艦、反輻射等空對面精確打擊作戰和廣域偵察監視作戰能力,可在高威脅戰場環境下遂行多樣化作戰任務。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先進無人機裝備的拳頭產品,是目前國際少有、國內唯一的一款高空高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將開創無人機作戰使用的新樣式。後續完成各項系統級試驗驗證後將正式投入作戰應用。

此次首飛成功驗證了該無人機系統設計的正確性、合理性及各系統工作的協調性邁出了無人機產品化的堅實一步必將為國內無人裝備的發展突破提供重要支撐

海底首個!

全國首個海底數據艙揭幕

1月10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聯合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公司打造的全國首個海底數據艙在珠海高欄港揭幕標誌著我國大數據中心走進了海洋時代。

「海底數據中心項目(Project UDC)」是將伺服器等網際網路設施安裝在帶有先進冷卻功能的海底密閉的壓力容器中,用海底複合纜供電、並將數據回傳至網際網路;海底數據中心(UDC)通過與海水進行熱交換,利用巨量流動海水對網際網路設施進行散熱,有效節約了能源、資源,並且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2020年底由廣船國際和海蘭信聯合建造的首個綠色海底數據中心示範項目罐體在廣船國際成功建成並進行水下性能測試廣船國際利用在海洋裝備領域的技術優勢主要承擔了保護數據中心並能承受海底高壓的圓筒形罐體建造和起到關鍵作用的冷卻系統的管路設計和製作並負責完成了整個海底數據艙的安裝

圓筒形罐體是海底數據艙的「胎盤」,其密封性能是確保數據中心能否在海底正常運行的根本。罐體下沉至海底之後,將要長期承受巨大的海水壓力,因此必須確保其製造精度和強度。而冷卻系統則是海底數據艙實現降溫功能的「散熱器」,是海底數據艙完成熱交換的核心環節,其建造難點主要在於要在圓筒形罐體有限的空間內實現管路的設計優化。

中央企業不斷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努力當好技術創新主力軍、排頭兵把解決「卡脖子」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讓我們一起期待越來越多的央企創新成果問世越來越多的「第一」擦亮中國品牌。

相關焦點

  • 好消息!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包攬全部第一!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中總是發生著一些我們不知道和理解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你有聽說卻不了解,而我卻可以讓你知道這些千奇百怪的事件,關注我每天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信息和你前所未見的新聞,今天和大家說說好消息!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包攬全部第一!
  • 目前中國排名第一的央企是什麼級別?
    央企主要是指國務院直屬或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中央國有企業。這些央企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關係國家經濟命脈或涉及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比如能源、電力、通信等;二是規模大,基本上都是百億級、千億級甚至萬億級的企業,很多都是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企業,實力非常雄厚;三是工資高,門檻高,上述央企的工資待遇普遍高於一般企業,向來是就業熱門,因此進入門檻也非常高,總部機關至少985、211碩士以上學歷,分公司或基層公司多數也要求重點大學一本以上學歷
  • 2021年第一天,三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確實,2021年的第一天,依然有接連不斷的壞消息,就說三個吧。第一個壞消息,一場新的戰爭,又開始了。說「又開始」,可能還不太準確。因為這場戰爭,一直就沒結束過。最新的導火索,12月30日,葉門亞丁機場,發生大爆炸。當時,剛組建的葉門新政府,乘坐專機剛從沙特返回臨時首都亞丁。
  • 挪威戰役:戰爭史上第一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
    為此,德國制定出「威悉河演習」計劃:德國海陸空三軍做好佔領挪威的準備,同時佔領丹麥,作為必要的跳板和運輸線的保障。德軍第一階段,奪取挪威港口和機場,第二階段,向內陸進攻,佔領挪威全境,同時準備反擊英法等國為救援挪威而進行的登陸作戰。為保證達成戰役目的,德國海軍出動了幾乎全部的水面艦艇部隊,空軍出動了6個航空師和2個空降師,陸軍出動了5個步兵師。
  • 我的世界:種子輸入「I Hate mojang」,來自禁忌的懲罰請收好
    我的世界:種子輸入「I Hate mojang」,來自禁忌的懲罰請收好 很早之前,我的世界便有了種子地圖
  • 諾基亞貝爾:合資央企領跑5G
    在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96家央企中,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諾基亞貝爾)身份有些特殊。作為諾基亞與中國華信郵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信郵電)組建的合資企業,諾基亞貝爾有著天然的混改基因,堪稱直屬央企中的一支合資「獨苗」。 合資央企,自有其獨特的定位與使命。
  • 虎牙巔峰全明星血色狂刷千萬,拿下五個小組第一
    在剛剛結束的虎牙巔峰全明星決賽中,憑藉著「血色秋楓」(血色工會號)臨近尾聲的一波發力,進入就決賽的五位血色工會主播紛紛兵不血刃獲得了各個小組的第一名,此次全明星賽共設立了13個獎項,血色工會佔領了將近一半的獎項,實力毋庸置疑。
  • 3個月進帳超23億,背靠小米,中國機器人公司拿下三個第一
    得益於產品實力,數據顯示,九號機器人在雙十一期間表現優異,不僅在1日至11日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3億元,相比2019年雙十一增幅超77%;而且還在京東、天貓和蘇寧的相關類目中拿下三個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九號機器人除了交上了一份雙十一亮眼成績單之外,該公司在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也非常出色。
  • 請收下這套戰「疫」表情包
    請收下這套戰「疫」表情包 2020-03-05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8個「央企入桂」項目籤約落戶南寧
    原標題:18個「央企入桂」項目籤約落戶南寧  總投資約1442億元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在南寧新設廣西區域總部及投資公司、中航建設集團等企業投資建設的中國-東協數字經濟產業園落戶青秀區、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建設南寧「零公裡」空港產業園項目……7月10日,南寧市舉行「央企入桂」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現場籤約項目共18
  • 央企整合風再次颳起 六大央企重組機會浮出水面
    在央企整合、國企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中糧系」上市公司股價一度遭遇資金爆炒,分析指出,中糧集團為國家首批試點央企改革的標的,未來相關上市公司加速改革提升效率與活力預期強烈,值得關注。而招商輪船當前在資本市場上的最大亮點,仍然被認為來自於央企整合。銀河證券認為,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航運主業持續低迷,為行業提供了自上而下的宏觀背景,以及自下而上的改革動力。
  • 東航承辦央企抗疫先進報告會
    聽眾聆聽報告一個個挺身而出的集體,一群群攻堅克難的職工,一次次捨生忘死的衝鋒……報告會上,中建集團尹典、國機集團孫天慧、中國石化王興啟、中國電信楊天路、國家電網王波、東航集團楊韜等6名來自全國抗疫先進集體和中央企業抗疫先進集體的代表
  • 央企2020年重組整合「三路並進」:裝備製造、化工、海工裝備等專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央企2020年重組整合「三路並進」 裝備製造、化工、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提速,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2020年央企兼併重組路線圖「落定」。《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獲悉,國資委將細化政策落地,持續推進央企兼併重組步伐,在堅持「市場化」基礎上,2020年央企兼併重組重點將在重複投資、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領域,下一步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將提速,還將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 二戰爆發前,波蘭膽敢放話三天之內拿下德國,確實有這個實力
    大家都知道,在開戰前,進攻波蘭的精銳部隊來自德國,但不知道的是,在德國入侵之前,波蘭信誓旦旦說自己在三天之內消滅德國,結果大家也知道,波蘭被德國狠狠踐踏,這句話成為笑柄,然而,美國表示,看看波蘭的兵力,是真的有著這個實力,二戰前的波蘭究竟有多強?
  • 土地市場現低潮,「三道紅線」下房企拿地分化
    12月2日,在北京市月內首場土拍上,央企背景的電建地產以57.95億元的總價拿下了海澱區地塊,為當日共133億元的成交總額貢獻了逾4成。 不止如此,11月份深圳備受關注的兩場土拍上,電建地產皆有所斬獲。
  • 新央企南水北調集團正式成立 透露出三個信號!
    如此體量巨大的一個新央企成立,國務院總理做出重要批示,副總理親自出席成立大會,又由部級官員擔任法人,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南水北調集團的成立,將對我國水生態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透露出3個積極的信號: 1 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將加快 早在2002年,南水北調工程開工之時,《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就明確了未來我國水資源配置的格局,也就是業內常說的「四橫三縱」。
  • 請收下這份小貼士
    請收下這份小貼士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2020-11-27 14:06 來源:澎湃新聞
  • 鐵路總公司或成「第一央企」 盛光祖仍為正部級
    央企為啥牛?前身就很牛  「現在有115家超大的、經營性的非金融央企由我們監管。」國資委一位副調研員近日告訴華商報記者:「我們和一般部委管理是有區別的。像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不分所有制,對所有企業都有指導權,他們是政府機構。而我們是直屬特設機構,代表國家對獲得授權的那部分國有資產行使股東權力,相當於老闆僱的經理人。」
  • 中電科等央企與無錫市籤下750億元大單
    無錫各地區與中航、中電科等有關央企籤署了35項合作協議,籤約金額達750.8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22個,籤約金額為515.8億元;投融資類項目5個,籤約金額為117億元;城建類項目8個,籤約金額118億元。
  • 保利牽手中絲,央企重組接二連三,下一個是誰?
    記者發現,今年6月以來,央企重組動作頻頻,央企之間、央企與地方國企之間整合不斷,讓資產市場充滿了期待。集團現擁有二級公司26家,國內參股企業40餘家,在海外設立貿易機構4個,共有員工2000餘人。交易的另一方保利集團,在資本市場上可謂大名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