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業績翻一番,這家房企憑什麼?|千億揭秘【第40期】

2020-12-08 騰訊網

億翰標杆50,簡稱E50,由億翰智庫選取的50家A+H股極具代表性的標杆房企組成

億翰成長30,簡稱G30,由億翰智庫選取的30家A+H股極具成長潛力的中小房企組成

億翰智庫將重點以E50和G30為樣本進行上市房企系列研究。

千億揭秘

千億揭秘是基於E50房企推出的企業深度研究系列,億翰智庫將持續跟蹤、深度剖析企業戰略和策略動態。

引言

正榮地產不管是從成立時間還是從上市時間,都算是一家年輕的房企,但是追本溯源,卻又有著20多年的房地產開發歷史。近幾年來,正榮地產規模增長迅速,並且盈利能力提升,同時財務結構在不斷地優化,我們認為正榮這種有質量的增長模式主要源自區域深耕以及高運營效率。

作為正榮集團房地產開發的上市平臺,正榮地產用區域深耕和高運營效率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質量發展的房企範本。本文將從正榮地產的區域深耕以及高效運營兩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正榮模式」的特色,以供借鑑。

目錄

一、持續+擴張式投資形成兩大深耕區域

1、持續投資,積蓄規模增長的力量

2、由點及面,策略性擴張

二、高運營效率為規模增長提速

三、區域深耕與高效運營並行,正榮地產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一、持續+擴張式投資形成兩大深耕區域

正榮地產近幾年銷售業績穩定增長,2018年銷售業績突破千億,2019年同比增長21%達到1307億元,2020年銷售目標1400億元,截至2020年10月末,銷售金額為1097.7億元,目標完成率為78.4%。2017-2019年正榮地產的銷售業績表現看企業銷售業績主要來自於兩大區域——海峽西岸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其中海峽西岸地區是自正榮集團成立以來,重點發展的區域,而長三角地區是2013年進入的,目前也已歷經7個年頭。

從銷售業績佔比來看,2017年兩個地區的銷售金額佔比相近,但海峽西岸銷售面積更甚一籌;2018年以後,隨著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穩步推進,以及正榮在長三角地區的持續投資,長三角地區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的佔比繼續提升,截至2019年,長三角地區的銷售金額佔比達55%,銷售面積佔比為47%,而海峽西岸銷售金額和面積的佔比分別是24%和28%。總體上,長三角地區是貢獻銷售業績的主要區域,海峽西岸次之,兩個區域合計貢獻了近80%的銷售金額。

從銷售業績增速看,長三角地區2017-2019年的銷售金額分別是317、570和722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分別是80%與27%。海峽西岸2017-2019年的銷售金額分別是295、278和317億元,2018年銷售金額有小幅下降,但是2019年又恢復了增長。

正榮地產的投資布局是以「1+6+X」為戰略指引,土儲分布在長三角、海峽西岸、華中、華西、環渤海以及珠三角等全國範圍內的六大區域。2019年末,正榮地產的土地儲備總量為2615萬平方米,除珠三角和華西地區土儲相對較少外,其他四個區域的土儲相對均衡。但是從前文可知,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地區的銷售業績異常亮眼,我們認為企業在這兩個區域優異的業績表現源自企業對這兩個區域的持續性投資和區域內的策略性擴張。

1、持續投資,積蓄規模增長的力量

正榮地產在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地區的銷售業績穩定增長與企業的持續投資密切相關。正因為企業源源不斷的投入,所以才換來業績的不斷增長。

2017-2019年正榮地產的新增土儲有起有伏,但是在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地區的新增土儲佔比一直居於六大區域的前列。2017-2019年長三角地區新增土儲分別為344、473和160萬平米,在總土儲中佔比分別為48%、42%和29%;海峽西岸地區的新增土儲分別是199、281、188萬平米,佔比28%、25%和34%。

除了區域層面持續投資外,在深耕區域的內部,企業對核心城市的投資也未曾間斷。

正榮地產2013年提出的「145X」戰略中,「5」指的是四個核心業務區域內的五個核心城市,這5個核心城市分別是天津、上海、南京、福州、武漢。2016年正榮對「145X」戰略進行了調整,將武漢替換為蘇州。2019年,正榮地產的戰略已由原來的「145X」演變為「1+6+X」,即1個總部,6大區域,多個項目。按照正榮地產的深耕邏輯,我們認為以前強調的核心城市,現在仍然處於核心地位。

在過去的6大核心城市中,上海、南京和蘇州屬於長三角地區,福州屬於海峽西岸地區。如果單看正榮地產在核心城市的投資容易發現,正榮對核心城市的投資具有良好的持續性

具體來看,在長三角地區,蘇州和南京是正榮較早進入的兩個城市,2017-2019年,正榮地產在長三角地區中的8個城市有新增土儲,但是在深耕的邏輯下,正榮對蘇州和南京的投資不僅力度大,而且未間斷。同樣,在海峽西岸地區,對福州也持續投資,以保障業績的增長。除了核心城市外,其它城市則持續地補充庫存,保證業務正常運轉。我們認為對於選定的城市,持續投資,加強城市深耕力度,有助於提升深耕成色。

2、由點及面,策略性擴張

截止2019年末,正榮地產的土儲分布於30個城市(2020年中期已布局34個城市)。與同規模的房企相比,正榮地產進入的城市相對較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一昧深耕,不尋找向外擴張的機會。實際上,正榮地產也在不斷擴大深耕半徑,即以核心城市為中心,向核心城市周邊擴張,由點及面,實現區域內深耕式發展。

在長三角區域,正榮地產2013年已進入南京和蘇州和上海,截至2019年末,正榮在長三角區域內還布局了嘉興、滁州、徐州、合肥、無錫和六安等城市。

從地理位置上看,正榮地產傾向於以核心城市為中心,然後向核心城市周邊擴張,例如深耕南京多年,之後進入毗鄰南京的滁州;以上海為核心,2017年將業務版圖擴張之嘉興;同理,先進入合肥,然後布局六安等。

圖表:正榮地產在長三角地區布局的城市分布

數據來源:億翰智庫、企業年報

在海峽西岸地區,也是同樣的布局邏輯。新進入的城市與已深耕的城市位置相近,形成了線狀或團狀的布局特色。

圖表:正榮地產在海峽西岸地區布局的城市分布

數據來源:億翰智庫、企業年報

總體上,正榮地產是以區域深耕為主,在區域內以核心城市為中心,通過對核心城市的持續投資,以及向核心城市周邊外擴,從而夯實深耕在城市以及區域內的地位。我們認為這種的深耕型打法,一方面可以受惠於核心城市建立的品牌效應,另一方面與核心城市毗鄰,便於管理,也有助於形成規模效應。

二、高運營效率為規模增長提速

正榮地產的另一個優勢標籤是運營效率高,這是推進企業規模增長的另一利器。

從企業2019年年報可以看到,正榮地產的項目平均首次開售周期已縮減至7個月,同時平均首次開售去化率提升至70%。數據層面,我們同樣發現,正榮地產2015-2019年的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總體呈上升趨勢,2019年末企業的存貨周轉率達到了0.3084,在E50組合中,正榮地產的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分別位居行業的24和27位。

我們認為正榮地產所呈現的高運營效率一方面是企業在不斷地優化自身的組織架構另一方面則是三類投資特徵為高運營提供了支撐

投資端的支撐主要包括:

一是企業在投資拿地方面有嚴格的標準,例如不拿麻煩地。在拿地環節獲取優質地塊,那麼後續施工環節將順利進展,有助於項目快速運轉。

二是企業新增的地塊體量適中,為快周轉提供了條件。根據億翰智庫的統計,正榮地產新增的地塊中,較少地塊超過20萬平以上。地塊面積小,則相對易於運轉,有助於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

三是企業布局的城市中,以強二線及以上能級城市為主。城市基礎好,為企業的出貨去化提供了需求端的支撐。

三、區域深耕與高效運營並行,正榮地產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前文提到正榮地產的兩大主要特徵,一是區域深耕,二是高效運營,那麼區域深耕和高效運營的模式下,正榮地產實現了怎樣的增長?

第一、規模提升。正榮集團2018年實現千億,實現千億後,2019年銷售業績持續提升,銷售金額同比增長21%,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1%。

第二、利潤增長。規模增長的同時,正榮地產的盈利能力也有明顯的提升。首先,營業收入穩步提升,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至325.6億元;其次,毛利潤率保持在20%以上,淨利潤率和歸母淨利潤率小幅增長。

第三財務質量優化首先,上市後的正榮地產融資渠道增加,先後發行了資產支持證券、優先票據、優先永續資本證券等。融資渠道增加的同時,企業的融資成本有所下行,融資成本由2016年的8.5%,下降至2019年的7.5%。其次,正榮地產債務方面淨負債率已經下行並控制在100%以下水平。同時,規模的增長使得企業的現金增加,企業的償債能力也隨之增強,現金短債比持續高於1,可以全面覆蓋短期有息負債。

結語

深耕是一種發展模式,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通過區域深耕,實現規模增長,利潤增厚。從眾多房企的規模擴張路徑看,龍光集團、建業地產和濱江集團等典型的區域深耕房企都實現了千億規模。正榮也不例外,在區域深耕的大框架下,輔之以高效運營,從而實現了多個維度的提質增效。

2019年是正榮新三年戰略的開局之年,2020年是攻堅之年。企業的新三年戰略提到,要實現規模、利潤和財務結構等三個維度的高質量發展。實際上,我們看到區域深耕和高效運營的發展模式已給企業帶去了一定的成效。

當然,有質量的增長不僅是正榮地產的選擇,在2020年中期業績會上,還有其他的房企也紛紛標榜未來的目標是實現有效益的增長。或許「區域深耕+高效運營」的正榮模式可供其他房企借鑑。

圖表E50企業樣本展示:

圖表G30企業樣本展示:

特別推薦 ●

相關焦點

  • 2020,千億級房企又「上新」了!
    有統計顯示,年初40家房企所定的全年銷售目標平均增速不足14%,為近年來新低。儘管壓力重重,仍有不少房企加速邁入千億陣營。克而瑞數據顯示,從全口徑銷售額來看,2020年千億房企數量達到43家,較2019年增加9家。
  • 重磅| 2017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第42期】
    原標題:重磅 | 2017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第42期】 - 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金額TOP200 - 中型企業加速趕超,競爭最為膠著,並構成未來幾年突破千億的後備軍團。TOP30門檻值達699億元,同比增長63%。中梁地產憑藉三四線布局,2017年銷售金額達751億元,排名上升至第25位,是TOP30中上升最快的房企。藍光發展和泰禾集團2017年也進入了TOP30的行列。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 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1月14日,華僑城發布2020年業績,全年實現合同銷售額1051億元,成為年內第8家新晉千億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此前,已經有龍光、佳兆業、禹洲、合景泰富、時代中國、中駿和新力先後宣布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後來者的加入,讓2020年千億房企陣容進一步擴大,截至2021年1月14日,已經有37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元。
  • 為什麼這家小房企拿了一幅宅地,就讓杭州未來科技城上了...
    記者隨機採訪杭州部分房企和業內人士,綜合他們的觀點,今年儘管遭遇疫情,但受全球大環境影響,國內地產、金融、煤炭、鐵礦石等行業業績逐漸恢復,房地產市場整體容量波動不大,房企銷售情況向好,年底房企手中有錢,花出去比拿在手上每天付利息要好,因此近期房企基本都在找機會買地;杭州土地市場熱度一直很高,眾安最近在杭州都搶不到地,此次敢於高價拿地,在其他房企看來實屬迫於無奈之舉
  • 千億房企融資大戲:旭輝、藍光發力美元債 去槓桿大考
    除了各家上市房企密集披露年度經營業績外,事關規模擴張的融資大戲似乎一刻也不能耽擱。1月12日,旭輝集團公告公司境外發行2027年到期的4.19億美元優先票據,年利率4.375%,意在對現有債務再融資,也就是「借新還舊」。地產密探詳細查閱了旭輝上市以來發債公告,發現上述融資利率可謂創新近年來新低。
  • 鎂刻·年報深讀|千億預備成員華發股份:業績增幅近6成 淨利增速4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在衝千億規模的房企陣營中,華發股份算是表現搶眼的一家,其2019年錄得了多個漂亮的單項數據。比如,業績增幅近6成,個別區域房地產業務毛利率高達53.37%,在手現金達260.8億元,而華發股份的市值還只有142億元。這家珠海本地的老牌國企並沒有完成2019年的銷售目標,甚至未達千億,並且負債依舊居高不下,但資本市場似乎對這張答卷還算滿意。
  • 股票投資一年翻一倍容易,三年翻一倍難,你是如何理解的?
    一年翻一倍容易,三年翻一倍難,這句話體現了投機與價值投資之間的最大區別。同時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讀過大量的投資書籍就會知道查理芒格曾經說過40歲之前沒有價值投資,就是這個意思。當前很多投資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8%-12%之間,已經屬於非常高的了,但想要實現一年翻倍,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硬核底盤半年千億,金茂勁現七大內生強動力
    7月首個港股開市日,資本市場對於中國房企上半年業績表現作出了第一反應。內房股全線上揚,金茂股價大漲13.76%。6月最後一天下午,易居2020數據資產大會以直播方式在線上舉行。克爾瑞線上發布中國房企1-6月銷售業績TOP200,在線觀看人數63.4萬。
  • 又一家房企要來上海,田永盛履新中奧地產執行總裁
    大家開始知道這家公司,一方面是因為其與上海的諸多龍頭籤訂了戰略合作。如中梁、新城、弘陽總部,都出現了中奧管理團隊的身影。負責了龍湖上海第一個住宅項目灩瀾山,也負責了第一個商業項目虹橋天街,這個超40萬方的商業綜合體,如今已是大虹橋核心地標之一。再後來他作為副總經理分管大運營,也是龍湖最早一批運營總之一,當年市場上各房企爭相挖獵。2016年,在龍湖8年修煉圓滿後,他加入正榮地產,任蘇州公司總經理。
  • 丁鋒:打造濱州北部增長極 工業產值三年翻一番
    丁鋒說,今年無棣縣在更高站位上謀劃發展,確立了打造「濱州北部增長極」的高標杆,無棣將以鑫嶽、魯北、三嶽、魯渝博創4家重點企業總產值到2022年比2019年翻一番為支撐,帶動全縣工業總產值三年翻一番,今年地區生產總值排名向全省第二方陣衝刺,為「富強濱州」全面成勢貢獻無棣力量。
  • 房企合作開發趨勢深化,平衡規模和增長質量是關鍵
    我們通過對房企銷售數據統計分析發現,2016-2019年TOP100房企加權平均銷售權益持續走低,2019年僅為73.5%,較2018年下降6.8個百分點。降幅也達到近三年的最高,呈現持續擴大的趨勢,可見市場環境的變化倒逼房企加強合作。
  • 前10月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排行榜發布 弘陽地產位列第十一
    從中房網監測的42家房企銷售情況來看,弘陽地產的全年銷售目標完成率排名第11位,超過了陽光城、寶龍等房企。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業績普遍增長乏力。業績增速排在前列的弘陽,這背後是「雙輪雙翼」戰略模式助力,以及長期深耕長三角奠定的優良基礎。
  • 房企減員的重災區在哪裡?
    走過擴張期,房企正處於自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型階段。近三年,不斷有房企被曝出裁員消息。市場傳言真假難辨,但行業人員優化大潮確實正在襲來。在此背景之下,房地產行業人員優化大潮成因有哪些?房企減員的重災區在哪裡? 當前,行業整體走入穩步發展期。
  • 【天風地產】旭輝控股(884.HK):新生代千億房企 擴土儲調結構助...
    公司上市後持續保持高速發展,成功於2017年突破全年合同銷售金額1040億,正式位列千億房企並躋身全國TOP15。公司的發展根據戰略規劃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福建區域性房企(2000-2004):作為閩系開發商,公司房地產開發從廈門起家,為福建區域性房企,由於累積了成功的房地產開發經驗公司開始逐步嘗試省外布局,2002年公司地產業務北上覆蓋至上海、北京。
  • 藍鯨論劍|決戰成渝城市群,東原等渝派房企近身「格鬥」難出山城
    渝派房企成長路徑:2016年起勢、2018年爆發從房企陸續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儘管2018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加碼,但渝派房企依舊實現了「大豐收」。這一年,渝派房企的業績集體出現了大幅增長。其中,龍湖依舊穩坐頭把交椅,金科全年銷售額為1188億元,同比增長81%,位列第二。
  • 某房企規定獎金不得超過年薪的5倍後,內部反應強烈...典型粵系房企...
    恰逢近期華發也新鮮公布了董監高層級的薪酬管理條例,趁著這一波也為大家帶來一份《粵系房企薪酬報告》,揭秘一個真實的粵系房企世界。 薪酬體系則是從過去地產系統的28級擴展為50級,40-45是城市總級別,45以上的集團領導級別。 豔姐此前也拿到了一份顯示了萬科1-40級的薪酬表,表格中只體現了各個層級的月發標準,按此前的消息來看,這份40級的月薪設計標準應該是城市公司層面的。
  • 《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盈利能力維度榜單解讀
    2020年中期,A股上市樣本房企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率高於10%的企業共有14家,但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19家,多家房企掉出扣非淨利率10%的門檻。在近一年多的複雜行業背景下,企業盈利能力遭受嚴峻考驗,多家房企盈利水平大幅下滑,其中不乏像泰禾這樣的千億房企。
  • TOP30房企沉浮榜:有人浮遊而上,有人積羽沉舟
    經歷同樣的疫情考驗,房企成績單不盡相同。有的房企逆市突圍,依然取得了可觀增長;也有房企未能經受不疫情衝擊,在業績上開始「掉落」。鋒面New根據公開數據梳理出2020年上半年TOP30房企業績沉浮榜,復盤各家房企「抗疫」表現。
  • 市相| 年底房企眾生相:馬太效應加劇 節流降槓桿成常態
    年初,受疫情影響,地產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房企分化加劇,競爭日益激烈,不僅如此,「三道紅線」壓頂,降負債、降槓桿的壓力同樣不小。銷售提升:千億軍團再擴容房企陣營分化近日,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億翰智庫等多家研究機構發布的1~11月房企銷售業績TOP100榜。
  • 「三條紅線」下加速資金回籠 房企前11月銷售整體優於預期
    財聯社(廣州,記者 陳業)日前,各房企陸續交出了2020年前11月的銷售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1-11月,碧桂園、萬科、融創等龍頭房企銷售額同比均有小幅增長。與此同時,部分千億或即將邁入千億門檻的房企,銷售同比錄得較大增幅。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龍光、禹洲、中駿、時代中國四家房企平均銷售增幅同比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