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地方」經濟圈 寧德核電助力周邊經濟發展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2018年,柏洋村集體財政收入已超過600萬元,其中有530多萬元跟寧德核電項目有關。加上工業、農業和養殖業,柏洋村2018年實現社會生產總值23.5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30元。」5月16日下午,福建省福鼎市寧德市硤門畲族鄉柏洋村黨委書記王周齊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房租經濟富了柏洋村

  記者了解到,在寧德核電項目入駐前,柏洋村收入來源主要是種植蘑菇、食用菌、茶葉加工等。由於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累計負債43萬元,村集體經濟陷入困境,是遠近聞名的「赤貧村」。

  隨著寧德核電項目的入駐,柏洋村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柏洋村距寧德核電站僅5公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該村抓住核電站建設加快、員工增加之機,參與投資建設核電站員工宿營基地,不但使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還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2018年,柏洋村集體財政收入中,村集體房租收入佔了絕大部分,加上村民們自有的房租等收入,去年全村僅為寧德核電提供服務的房租收入有700多萬元。現在,一戶村民靠著出租房子和煮麵條,一個月就能有3萬多元的收入,一年能賺30多萬元。

  王周齊告訴記者,該村有13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80多戶經商,100多戶村民入股企業分紅,實現了農民變工人、商人、股東的「三大轉變」。已成立了福建柏洋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福建新柏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規劃新建柏洋酒店、永和苑(寧德核電承包商營地)、加油站、農村客運站、農貿綜合市場和水鄉漁村等項目。

  「將來計劃打造一個寧德核電配套產業園區,形成「以產帶村、以村促產」的互動發展模式。」王周齊表示。

  與柏洋村同樣受益於寧德核電項目的還有太姥山鎮備灣自然村。

  和茶產業穩了備灣村

  在寧德核電站建設之初,為了保護備灣村的支柱產業,項目留下了200餘畝茶園,並在2008年協助備灣村成立了福鼎市榮發園林服務有限公司,吸納當地村民就業,負責茶園的運營、管理、清潔養護。

  榮發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祖榮提起寧德核電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他說,榮發園林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以備灣村村民為基礎,輻射周邊各村。現在公司有固定員工71人,臨時工200多人,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充分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有力支撐,也對和睦周邊關係起到了積極作用。

  「所以寧德核電將這片茶園出產的有機茶葉稱之為『和茶』,而且寧德核電站也是全球唯一擁有白茶茶園的電站。」 寧德核電副總經理馬剛接過話茬說。

  「核電+地方」經濟圈

  馬剛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寧德核電一期四臺機組工程總投資約512億元。作為福建省有史以來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寧德核電項目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果明顯。

 

  「據統計,寧德核電一期工程建設期間累計拉動社會總產出增長1824多億元,拉動GDP增長約620億元,核電基地各家單位已累計向地方納稅33多億元。基地內人員高峰期有26000多名,最少時也有12000多人,上萬人的吃、穿、住、行及其他各類消費,對福鼎市經濟發展發揮了一定的拉動作用。全部運營後每年可拉動社會總產出增長296多億元,拉動GDP增長約160億元。」馬剛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馬剛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為充分發揮地源優勢,整合基地周邊旅遊資源,2017年,福鼎市太姥山鎮、硤門鄉,福鼎市牛郎崗旅遊服務有限公司、鳳凰假日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分別與公司籤署《寧德核電工業旅遊開發項目框架協議》。當年8月7日,寧德核電基地正式啟動「工業旅遊」項目,並迎來了「首批遊客」。截至目前,近萬餘社會公眾以工業旅遊形式進入寧德核電站,親身體驗核電站工作和生活環境。2019年1月份,寧德核電工業旅遊項目進入福建省首批工業旅遊示範培育名單。

  與此同時,寧德核電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也一直予以支持和幫助。如支持東埕村經太姥山鎮至動車站沿線路燈維護項目、硤門鄉至漁井村路燈修建項目、牛欄剛旅遊景區東側停車場建設項目,柏洋高速路口開通建設項目,都為當地基礎設施的完善,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拉動作用。

  2018年寧德核電創造全年上網電量317.32億度的歷史新高,據測算,寧德核電一期四臺機組年發電量約322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相當於減少標煤消耗99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0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4.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8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7.3萬公頃。

  而且,近幾年測量結果表明寧德核電廠周邊大氣環境、陸地環境、海洋環境輻射水平與電站運行前基本一致,整體處於環境輻射本底漲落範圍內,沒有發現異常。居民在核電站附近生活一年增加的劑量,相當於食用2~3個香蕉所增加的劑量,核電廠對居民的影響微乎其微,保證了核電站是安全環保的。

  

相關焦點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核電,已然成為山東綠色轉型的選擇,而這個發力點正在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介紹,市裝備製造、通訊電子、現代物流等產業發達,具有實現核能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所須的廠址資源、技術資源、裝備支援和人才資源等優勢。「在高起點、差異化發展核電產業、探索核能綜合利用的同時,我市及周邊地區有序匯集了採用先進成熟技術的優質核能項目。」
  • 核電站周邊有什麼?我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發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棟棟)8月7日,在中廣核第七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上,由公益組織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支持發布的《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正式發布,這是我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
  • 核電如何做到安全高效又環保?中國核電給出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不斷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如何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
  • 「核電之王」中廣核
    一、行業狀況 核電是一種清潔能源,具有環保性、經濟可靠性及高效性的特點,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核電增長受全球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不斷加強的環保意識及化石燃料價格及供應波動驅動。
  • 電廠周邊居民每年接受輻射量與一根煙相當!中國核電「國家名片...
    電廠周邊居民每年接受輻射量與一根煙相當!中國核電「國家名片」如何煉成? 每經記者在參加「與共和國共成長·新媒體走進新國企」——「核鑄強國夢」主題活動時,實地探訪了中核集團和國家電投建設和運營的多個核電項目,以及正在開展核電自主研發工作的核工程設計機構,親身體驗到了中國核電是如何保證安全、領先的發展水平。
  • 專訪海鹽縣長:發展核電須邁過與公眾溝通門檻
    那麼,未來核電項目的上馬是否也會遭遇「民意綁架」?政府與人民在重大項目上怎樣做有效溝通?環球網記者近日採訪了到京參加中國國際核工業展的浙江省海鹽縣縣長章劍。他表示,一些項目因環境問題而引發老百姓與政府之間的對立,政府首先應做自我反省。很多矛盾並不是項目本身不好,而是因為地方政府事先與老百姓溝通不夠,實際上,核電總體上是一種安全、清潔的能源,對發展當地經濟及改善空氣品質都有正面的影響。
  • 逐條批駁《核電將毀滅中國》:為何中國一定要發展核電
    對於這篇網文中更多的荒謬之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日推薦來自「核電那些事」微信公眾號(hediannaxieshi)的一篇文章——《如果核電毀滅中國,為何中國還要堅持發展核電?》,該文今天剛剛新鮮出爐,系統闡述了中國堅持發展核電的理由。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對人類生存、發展、進步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進入21世紀後,人們更加注重生存環境和生存空間的質量。大量燃用化石能源產生的溫室效應、酸雨現象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化石能源經長期開採,其資源日趨枯竭,已不足以支撐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尋找替代能源的過程中,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核能的應用,而核能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核能發電。
  • 核電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全世界50%以上的煤炭是中國人消耗的,但伴隨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火電漸漸被「打入冷宮」,清潔、經濟的核電將更具吸引力。今年,或許是中國的「核電年」。早先5、6月時,國務院多部委不約而同地密集調研國內核電項目與企業。
  • 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 核電進入積極快速發展期...
    目前我國核電利用水平顯著低於世界均值,截至2018年,全球核電裝機/發電量在總裝機/發電量中佔比為7%、10%,我國僅為2.4%、3.6%,伴隨三門核電等三代核電機組相繼投運,我國核電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雖然居民對核電建設有著多種擔心,但未來隨著技術提升和居民意識的轉變,中國核電行業仍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發展核電怎樣破解鄰避難題
    英國作為低碳概念的發起國之一,多年來積極推動低碳能源,而核電能大幅減少碳排放,讓國民認識到發展核電對確保英國經濟低碳化至關重要。大部分民眾知道減少碳排放對緩解全球變暖大有好處,核電建設才更順暢。著名的民調機構益普索-莫裡(Ipsos-MORI)高管羅伯特·奈特說:「關於核事故的記憶是短暫的,日本距離英國又如此遙遠,英國公眾更關心家門口的能源供應安全,放棄核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做到。」
  • 「核」諧發展 秦山核電續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秦山核電是我國最大的核電基地,也是中國大陸核電的發源地和我國核電「走出去」的先行地,被譽為「國之光榮」。1985年,伴隨著開山的巨響,秦山核電開始建造,中國核電的歷史也從這裡拉開帷幕。秦山核電在三十五年的建設發展中,將水、土壤、空氣、海產品等都作為環境核輻射監測的取樣對象。
  • 16起核電事件通報,工人誤操作、誤碰,致反應堆運行異常,甚至停堆...
    從秦山核電站起步,中國核電事業歷經30年發展,如今核電發電量仍保持高速增長。據10月1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9月份全國核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8.1%。但由於「不了解」以及各種原因,不少人仍然會「談核色變」。一個典型的觀點就是:發展核電是好事,但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門口。
  • 核電基地建成珊瑚保育區,大亞灣又飲了「頭啖湯」
    本屆開放日以「海底種珊瑚,雲遊核電站」為主題,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廣大網友共同見證了「大亞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正式揭牌並完成首批斷枝珊瑚苗圃培育。▲大亞灣核電基地大亞灣核電基地位於美麗的南海之濱——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嶺澳核電站二期共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
  • 核電發展概述
    核電是核能發電的簡稱,是利用核能發電產生的電能。利用核能發電有利於優化國家或區域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安全性和經濟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統計,截至2011年1月底,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有442座,運行核電站主要分布在北美、亞洲和歐洲,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量的16%;正在建設的核電機組有65座,其中我國有30座。
  • 從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看煙臺「核力」
    同時,海陽核電還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並開展了海水淡化實踐。2019年11月15日,海陽核電核能清潔供熱工程一期項目向周邊70萬平方米、73個小區供熱,相當於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成為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2009—**年核電行業銷售收入及增長率變化趨勢  可見,我國核電行業需求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且增幅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內陸核電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發展環境是極為有利的。我們分析認為,特別是隨著內陸地區經濟加快發展,未來電力供需缺口增大,尤其是湘贛鄂三省,未來能源消費總量及人均能耗在數量上將有顯著提升,因此建議國家在核電布局上,需要在沿海核電建設的基礎上,發展內陸核電。
  • 核電基地周邊海域水質如何?企業在核電站海底種珊瑚
    (下稱中廣核)再次開創行業先河,直播「核電站海底種珊瑚」,讓核電基地更加透明。8月7日在大亞灣核電基地舉行的中廣核第八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活動上,全國首個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揭牌。在一批珊瑚斷枝「入住」海底培育苗圃後,中廣核將在海底接入視頻信號,40位認領斷枝的珊瑚保育官以及廣大網友後續可以線上觀察珊瑚的生長情況,見證受損的珊瑚重獲新生,從斷枝變成獨立的珊瑚。
  • 核電基地周邊海域水質如何?中廣核直播「核電站海底種珊瑚」
    核電基地周邊海域水質如何?(下稱中廣核)再次開創行業先河,直播「核電站海底種珊瑚」,讓核電基地更加透明。據介紹,由於大亞灣核電公司長期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在整個核電基地陸地及周邊海域形成了物種豐富的生態圈。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潛愛等公益組織於2019年發布的《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顯示,大亞灣核電基地11公裡蜿蜒的海岸線為珊瑚提供了安居港灣,是一座「天然」的珊瑚保育基地。
  • 核電工程項目有個檢察工作站
    為貫徹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昌江黎族自治縣檢察院派駐核電工程項目檢察工作站幹警充分發揮黨員先鋒隊的示範作用,強化服務大局意識,圍繞海南省檢察院出臺的《關於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八條措施》,積極開展各項工作,以「四堅持、四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