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發展概述

2020-11-25 中國人大網

  核能也叫原子能,是原子核發生裂變或聚變反應時產生的能量,廣泛運用於工業、軍事等領域。核電是核能發電的簡稱,是利用核能發電產生的電能。利用核能發電有利於優化國家或區域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安全性和經濟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統計,截至2011年1月底,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有442座,運行核電站主要分布在北美、亞洲和歐洲,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量的16%;正在建設的核電機組有65座,其中我國有30座。我國目前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有13座,位列世界第11,裝機容量1116.9萬千瓦時,佔我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16%,年發電量相當於3172萬噸煤的發電量。

  一、核電站的工作原理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來生產電能的發電站。目前,商業運行中的核電站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發電。核電站一般分為兩部分:利用原子核裂變產生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核電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化學元素鈾和鈽。目前運行和在建的核電站類型主要是壓水堆核電站、重水堆核電站、沸水堆核電站、快堆核電站、氣冷堆核電站等。

  壓水堆核電站是使用加壓輕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且水在堆內不沸騰,利用熱中子引起鏈式反應的熱中子反應堆,我國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秦山第一核電站、秦山第二核電站和田灣核電站均屬這種堆型。重水堆核電站使用輕水作冷卻劑、重水作慢化劑,且水在堆內不沸騰,同樣是利用熱中子引起鏈式反應的熱中子反應堆,我國秦山第三核電站屬於這種堆型。沸水堆核電站使用輕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但水在堆內沸騰,利用熱中子引起鏈式反應的熱中子反應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屬於這種堆型。快堆核電站是由快中子引起鏈式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核反應堆,我國從俄羅斯引進的、將建在福建三明的核電站屬於這種堆型。氣冷堆核電站是以氣體(二氧化碳或氦氣)作為冷卻劑,由熱中子引起鏈式反應的熱中子反應堆,到目前為止發展了天然鈾石墨氣冷堆、改進型氣冷堆和高溫氣冷堆等三種堆型,我國將建的石島灣核電站屬於高溫氣冷堆。我國運行和在建的核電站主要是壓水堆核電站。

  壓水堆核電站一般有三個迴路:一迴路(反應堆裝置)、二迴路(汽輪發電機系統)和三迴路(循環水系統)。核燃料在反應堆中發生特殊形式的「燃燒」,產生熱量來加熱一迴路的冷卻劑,被加熱的冷卻劑在主泵的推動下進入蒸汽發生器,加熱二迴路的水,使之變成蒸汽,然後又被主泵送回堆芯重新加熱。這樣不斷循環稱為一迴路。蒸汽通過管路進入汽輪機,推動汽輪發電機做功發電,然後進入冷凝器,冷卻成水返回蒸汽發生器,這樣的汽水循環過程稱為二迴路。三迴路使用海水或淡水,它的作用是在冷凝器中冷卻二迴路蒸汽使之變回冷凝水。

  為了保證核電站的安全,在設計上還考慮了很多安全設施,包括:自動停堆系統、反應堆超壓保護系統、應急堆芯注硼系統、應急堆芯冷卻系統、應急給水系統、放射性物質包容系統及與之配套的應急供電和冷卻通風系統等。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安全系統執行了相關功能,比如,自動停堆、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啟動等,但是由於發生了9級地震和海嘯,相關系統由於水淹不可用而出現了全廠斷電和喪失最終熱阱。

  根據我國核安全法規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建議,我國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過程都嚴格貫徹「縱深防禦」的原則,從設備、措施等方面提供多層次的重疊保護,確保放射性物質能有效地包容起來而不發生洩漏。「縱深防禦」包括以下五道防線: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確保核電站的設備精良和安全培訓;加強運行管理和監督,及時排除故障;設計提供多層次安全系統和保護系統,防止設備故障和人為差錯釀成事故;啟用核電站安全系統,加強事故中的電站管理,防止事故擴大化;啟動廠內外應急響應計劃,努力減輕事故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二、兩次重大核事故及經驗反饋

   由於核電站系統自身的複雜性和人類認識的局限性,在福島核事故之前曾發生過兩次重大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發生的美國三哩島事故對環境的影響不大。1986年4月26日發生的車諾比事故,真正讓人們認識到核電站的潛在威脅。事故中,有237名職業人員受到有臨床效應的超劑量輻照,其中134人呈現急性輻照病症兆,28人在3個月內死亡。在1986年至1987年期間參加事故處理的20萬人員接受的平均輻照劑量約為100毫西弗,其中約10%的人受到的輻照劑量為250毫西弗,少數人員受到的輻照劑量大於500毫西弗。事故後,從半徑30公裡的禁區撤離的116000名居民中約有10%的人受到的輻照劑量大於50毫西弗,少於5%的居民受到大於100毫西弗的輻照劑量。人類短期受到低於100毫西弗的輻照劑量基本沒有危害。調查表明,導致車諾比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設計上的缺陷(正功率係數、無安全殼等)和人員失誤(嚴重違反規程)。車諾比核事故是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起核事故(福島核事故由於缺乏具體數據,目前還無法進行準確評估)。

  通過對核事故的總結和反思,發展了許多新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理念。車諾比事故後,IAEA的國際核安全諮詢組提出核安全文化的概念,並於1991年發表《安全文化》報告,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同時,世界核運營者意識到,任何一起核事故都會對其他核電站造成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各核運營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有效的經驗反饋,建立核安全文化,防止核事故的發生。1989年5月,全球144個核運營單位在莫斯科籤署了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憲章,旨在提高全球核電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新一代核電技術及其展望

  核電經過近6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並積累了大量的運行經驗。新設計的核電機組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增加專設安全設施的配置來增強機組安全性,以法國的EPR核電機組和俄羅斯的VVER核電機組為代表;二是大量採用非能動的專設安全設施來增強機組安全性,以美國的AP1000核電機組為代表。法國EPR採用「加」的設計理念,即用增加冗餘度來提高安全性,安全系統由兩個系列增加到四個系列,同時也增加了安全系統的複雜性,為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美國AP1000安全系統採用「非能動」的設計理念,更好地達到「簡化」的設計方針,安全系統利用物質的自然特性(重力、自然循環、壓縮氣體的能量等),不需要泵、交流電源以及相應的通風、冷卻水等支持系統,大大簡化了安全系統,降低了人為錯誤。俄羅斯VVER核電機組設計理念與法國EPR類似。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再次引起人們對核電安全風險的關注,這將推動人類對新技術的不斷探索,目的是使核能變得越來越安全、清潔、高效。(作者: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

相關焦點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第一部分 核電行業發展分析第一章 核電及其發展介紹  第一節 核電概論    一、核電的特點    二、核電的安全性    三、核電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核電站概述    一、核電站類型    二、核電站的優點    三、核電站的原理
  • 關注丨2020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核網|核行業必讀的公眾號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近日,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了《2020-2025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等一些列報告,本文對其主要內容進行簡要概述。1核電行業發展階段情況目前我國核電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中國核電裝機容量0.88億千瓦。
  • 核電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6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並要求核電裝備「要在國際市場樹立中國製造新形象」,在參觀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明確提出,我國未來要大規模發展核電。我們不妨看看核電在歷史上走過的路。能源危機誘發核電擴張核能來源於核反應時原子核釋放的能量。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成功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產生可控的核裂變鏈式反應。
  • 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 核電進入積極快速發展期...
    目前我國核電利用水平顯著低於世界均值,截至2018年,全球核電裝機/發電量在總裝機/發電量中佔比為7%、10%,我國僅為2.4%、3.6%,伴隨三門核電等三代核電機組相繼投運,我國核電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雖然居民對核電建設有著多種擔心,但未來隨著技術提升和居民意識的轉變,中國核電行業仍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加大核電安全技術裝備研發力度,加快建設核電安全標準法規體系,提高核事故應急管理和響應能。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在多年核電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核電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核電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核電+地方」經濟圈 寧德核電助力周邊經濟發展
    已成立了福建柏洋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福建新柏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規劃新建柏洋酒店、永和苑(寧德核電承包商營地)、加油站、農村客運站、農貿綜合市場和水鄉漁村等項目。  「將來計劃打造一個寧德核電配套產業園區,形成「以產帶村、以村促產」的互動發展模式。」王周齊表示。  與柏洋村同樣受益於寧德核電項目的還有太姥山鎮備灣自然村。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核電按下「重啟鍵」,自主三代核電迎來批量化建設,核電產業發展步入全新階段。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介紹,近年來,伴隨我國核電自主化發展,核電成套裝備製造能力不斷提升,已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技術研發設計和裝備製造能力。發展核電產業十幾年來,我市在核電技術研發和裝備製造領域做足「功夫」,成績亮眼。
  • 川普發布新太空核電戰略,全力支持發展太空核動力系統
    近日,川普總統發布了空間政策指令-6(SPD-6),概述了美國的空間核動力和推進戰略(SNPP)。該計劃概述了在替代動力源不足的任務中為太空飛行器提供空間核系統動力。這種類型的動力將用於太陽能太暗或離地球太遠的環境,讓太空飛行器無法攜帶足夠數量的化學燃料。
  • 「核」諧發展 秦山核電續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秦山核電也始終在追求人、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的雙贏的目標。」秦山核電環境監測站站長谷韶中說道。秦山核電,坐落在美麗的浙江嘉興海鹽,處於華東電網的負荷中心地區。
  • 如果中國不發展核電
    核電發展緩慢,造成10年間採礦一項就多死6000人當然了,核電所需的原料——鈾也是需要開採的,鈾礦開採也會死人,但是發同樣數量的電,開採鈾礦的死亡人數是煤礦的26.5%(參見《中國煤電和核電的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比較》)。也就是說,如果中國的核電發展10年前就達到佔發電比例20%,那麼光採礦一項就可以少死人6000人左右。
  • 逐條批駁《核電將毀滅中國》:為何中國一定要發展核電
    而且,以投資建設核電項目來調整能源結構的不光是中國,從國際核電市場需求看,共有72個國家已經或正在計劃發展核電。其中,也包括美國。美國正在建造4臺AP1000機組。對於這篇網文中更多的荒謬之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日推薦來自「核電那些事」微信公眾號(hediannaxieshi)的一篇文章——《如果核電毀滅中國,為何中國還要堅持發展核電?》,該文今天剛剛新鮮出爐,系統闡述了中國堅持發展核電的理由。
  • 什麼才是中國核電發展的正途?
    首次引進三代堆技術時間回到2004年,出於核電發展安全上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引進世界先進的核電技術,與發展高鐵時的思路類似:用市場來換技術。當時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決定要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21世紀初,國內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在原先的二代核電基礎上,加強安全技術的「二代加」是當時最好的核電技術。
  • 發展核電怎樣破解鄰避難題
    【核電作為一種高效且清潔的能源,受到多國政府青睞。我國核電目前有57臺機組(不含臺灣),而且中國核電已經走出國門,中國廣核集團就參與了英國核電建設項目。可是,公眾對核安全的擔心所引發的「鄰避效應」,卻是國內外發展核電都必須面對的。那麼,國外是如何破解公眾涉核項目鄰避難題的?】
  • 他國聲音:法國繼續走核電發展道路
    馬與雄日本地震和核事故對全球核電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最近德國和瑞士相繼宣布逐步退出核電使法國備受壓力。但法國領導人重申,法國的能源政策不變,將繼續走核電發展道路。法國工業和能源部部長貝松近日表示,德國退出核電短期會使法國受到一些影響,但不會改變法國長期使用核能的選擇。
  • 我國三代核電發展優勢基本形成
    4月25日,國家核安全局向三門核電有限公司頒發《三門核電廠1號機組首次裝料批准書》,這是繼4月10日廣東臺山核電1號機組獲批裝料之後,今年第二個獲批裝料的三代核電機組。這標誌著國內三代核電機組發展又邁出了實質的一步,為核電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張華祝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核電產業,未來發展依舊面臨著安全性、經濟性、放射性廢物管理、公眾接受度等諸多挑戰。針對安全性問題,報告指出,必須統籌好核電安全與發展的關係,在《核安全法》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其他核能相關立法工作,進一步完善核電法規標準體系,加強核安全監管,優化改進核電建設全過程安全管理與質量保證,提升核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水平。
  • 法國企業看好中國核電發展前景
    參展的法國核電企業法馬通中國區總裁方瑋對本臺記者表示,核電一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合作領域,也是中法兩國深度合作的領域。法馬通看好中國核電發展前景,希望與中國合作夥伴為能源低碳發展貢獻力量,為綠水青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 《全球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即將問世:全球核電產業發展面臨...
    藍皮書以「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尊重科學,追求真理」為指導方針,旨在為我國政府決策部門在中國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布局、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以及制定核能產業發展政策提供前瞻性建議和參考依據。與此同時,通過對核電整個產業鏈的經濟技術分析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展望未來的技術創新趨勢和市場發展前景,對科研機構和企業具有一定的戰略指導和借鑑意義。
  • 鈾礦內壟斷外依賴 中國核電發展存隱憂
    與國際油氣交易相對公開透明不同,國際鈾資源的勘探開發、貿易物流等並不十分透明,一旦對外依存度畸高,中國核電發展的不確定性將大大增加。貧鈾對外依存度加劇儘管全球核能發電量已連續兩年下滑,但中國發展核電的步伐並未就此停住。
  • 觀察丨聚焦核電安全發展 服務能源改革大局
    同時,相關專家也認為,我國形成了具有全球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三代核電產業鏈和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會議當天,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這標誌著我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作為近三十年來持續發展核電的國家,我國在核電領域已經積攢了相當豐富的建設和管理經驗,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所獲成績在世界上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