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
真正歷史上,詳實記載的一件「白日飛升」的神異事件,是存在的!
白日飛升,為德道者之體能(氣)因易化升變後的一種特殊復融、結聚後的所成之物,在人體內運行時之內景情狀之表述。此四字後又常於羽化登仙四字連用。因世人對此八字本義及其在德道之人之生命中出現時之歷程、景觀全然不知,且科教與宗邪妄徒之輩等諸學界中人,對此之義所有解釋,純為臆斷妄解之語。在此,為糾世偏,特在此稍著筆墨予以明言公開,並寄望世人自今之後勿再妄生邪疑。
該物被稱之為「白曰」之因,是該物狀若明麗通透之日之故,「飛升」,系對其在體內運行狀之描述,「羽化」,借用鳥羽在空中勻速扇動之事,以比事,直言「羽化」即羽毛划動耳,是比言「白曰」在體中之「飛升」狀態的用語。登仙,登是達致之意,仙是異於高於平常之身心體態、狀態、能力的用語。「登仙」又言為「登天」,此處「天」是指自然與生命之道的真諦之意,也即「慧識能力」。如《黃帝內經》中言軒轅黃帝「成而登天」,即是說軒轅黃帝長大成成年人後,就達到了有慧識能力的人了的意思。
若再細言之,則是養生求道者,在體內達到「白日飛升」之狀態後,對上古黃帝以來諸中華生命之道的核心問題即可通透自解。全部中華歷史上的睿哲者皆是在必經此「白日飛升」之後,方才有濟世之「慧識」之能力的。羲皇、神農、軒轅莫不如是。
小編給大家說說歷史上「白日飛升」的事情!
葛洪,在道教歷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當時東晉最著名的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他將煉丹術發揚光大,後為歷代道士所仿效。年輕時,曾在朝廷做官,歸隱後,則醉心於道教和醫學研究。
他不僅全面總結了 晉以前的神仙理論,並系統地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方術,包括守一、行氣、導引和房中術等; 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強調「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 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一說葛洪壽61而卒,二說葛洪壽81而卒,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屍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為屍解得仙雲。大概意思是說,葛洪死的時候,屍體上沒有屍斑,也不像普通的屍體那樣僵硬,而是如平常活人一樣柔軟,眾人抬著屍體入棺的時候,就跟沒有肉體一樣,重量輕的只有外面的衣服,所以當時候的人都覺得葛洪是白日飛升,位列仙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