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所說的白日飛升,究竟是飛到天上的哪個地方?

2020-12-05 道家文化漫談

道教以仙道貴生作為基本教義,修道者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可以長生久視、白日飛升。縱觀整個道教的發展及神話傳說,裡面記載了許多仙真經過艱苦修行,最終證道成真,飛升仙界。張道陵天師夢中得到太上老君親授道法,還有諸品經籙、斬邪劍及玉印,最後功德圓滿,與弟子王長、趙升白日飛升;許遜天師在未得道之前乃是旌陽的縣令,他在任職期間勤政愛民,斬蛟龍除邪魔,深受百姓的愛戴,最後白日飛升;唐朝女道士謝自然更是在萬眾矚目之下白日飛升,她的事跡還被史書記載……

白日飛升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修道者修煉得道之後,白晝飛升天界,成為仙真。道教的成仙方式有很多種,《抱樸子》有云:「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白日飛升在道教屬於一種高階的成仙方式。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仙真最終飛到天上的哪個地方呢?

科技發達的今天,在大家的印象中,所謂的天上就指的是茫茫的太空,除了浩瀚的星辰以外沒有其他生物。道教作為一個神仙信仰的宗教,其思想教義包含了大量的神話元素,道教認為不管是人間、地下及天上,都有神仙存在的,並且還將宇宙空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其中道教還將天界細分為三十六重天,大部分的神仙都是居住在這些空間裡的,三十六重天又從屬於六重天,由下至上依次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羅天,其中的大羅天界是最高的一重天,據《雲笈七籤》記載:「玉京山冠於八方,上有大羅天,其山自然生七寶之樹,一株乃彌覆一天,八樹彌覆八方,故稱大羅天也。」

道教的神仙分為「神」和「仙」兩部分,神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界的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等神格化的自然之神;一種是無形無相的「道」的化身而來的人格神,如道教的三位至尊之神三清,即道經所講的「一氣化三清」。一些高階的先天尊神一般是居於三十六天的上層天。如道教最高神三清天尊,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居於第三十五重天的清微天之玉清聖境;靈寶天尊居於第三十四重天的上禹餘天之上清真境;道德天尊居於第三十三重天的上大赤天之太清仙境。位列三清天尊之下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居於太微玉清宮,紫微大帝的居所在紫微宮,勾陳大帝居於紫微上宮勾陳天宮……

那麼後天得道的仙真應該飛到哪一層天呢?這就要看每個修行者修煉所達到的階段了。葛洪在《抱樸子·論仙》中有描述:「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雖然都是成仙,但是像那些地仙、屍解仙並不能登入仙界,只能在名山大川之間遊走,還在三界之中,只有升入仙界方能跳出三界,永脫輪迴。

飛升仙界,所有男仙在飛升之時都要拜謁東王公,方能升得九天之上;女仙在飛升到天庭之前必須到西王母那裡報到,經過考察方能進入仙界。並不是說升入仙界就不用修煉了,這些登仙者最初只是在欲界六天,經過不斷努力修行,如遊戲裡的升級打怪一樣,由欲界天升到色界諸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最後是進入入無上三天。

無論是飛升到三十六重天,或是遊於名山,道教通過這些在告訴我們,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升入仙界,也不能停止修煉,不能因為取得一些成就就止步不前,只有不斷修行,才能追求到無上大道,跳出三界,永脫輪迴。

相關焦點

  • 真正歷史上,詳實記載的一件「白日飛升」的神異事件,是存在的!
    真正歷史上,詳實記載的一件「白日飛升」的神異事件,是存在的!白日飛升,為德道者之體能(氣)因易化升變後的一種特殊復融、結聚後的所成之物,在人體內運行時之內景情狀之表述。此四字後又常於羽化登仙四字連用。如《黃帝內經》中言軒轅黃帝「成而登天」,即是說軒轅黃帝長大成成年人後,就達到了有慧識能力的人了的意思。若再細言之,則是養生求道者,在體內達到「白日飛升」之狀態後,對上古黃帝以來諸中華生命之道的核心問題即可通透自解。
  • 天上的一顆星星 是道教中的神靈 每年都有百姓祭拜它
    不過到了如今,從外國引進的佛教從名氣上已經遠遠壓過了道教,很多百姓甚至將佛教和道教混為一壇,所以大熬哥今天給大家講講我國傳統宗教,希望大家能夠對其有所了解。道教有很多的思想和觀念都是非常超前的,同時與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緊密相連的,而早在古時候,就有關於天生的星辰之說,由於當時科技不發達,所以天上的一顆星辰,就成為了道教中的一位神靈。
  • 「屍解成仙」——道教神秘的修煉成仙之法
    道教與佛教作為兩大傳統宗教在我國都存在了數千年之久,它們之間既相互借鑑並融合著思想教義,又會因為理念的不同而產生分歧。但是不管怎麼樣,道教佛教都是以勸人向善為目的的宗教。佛教的修行目標是涅槃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今生的種種努力可以在來世獲得福報。
  • 夢見自己在天上飛是什麼意思?夢見在天上飛是要飛黃騰達的前兆嗎
    三、女人夢見在天上飛女人夢見在天上飛跟男人夢見在天上飛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女人屬於較為感性的一類人,跟男人比,一樣是天上飛的夢,卻會表現到婚姻感情中去,比如未婚女人夢見在天上飛,表示很快就會結識一個很有錢的,或者是很有地位的男友,並且這個男友給自己帶來的婚姻生活,或者也可以說生活質量跟結婚之前比較,會有質的飛躍。
  • ...為什麼中國神仙站著飛,外國的超人趴著飛?玉皇大帝住在平流層...
    坐騎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從龍、鳳、麒麟這類神話生物,到虎、豹、牛、象這種壓根不會飛的哺乳動物,都能被古代人當成直升飛機一樣的物件來用。會飛的動物裡面,仙鶴看上去完全不具備載重條件,可它一直到唐朝還都是仙人西行的首選交通工具。打小熟讀《唐詩三百首》的你一定還記得「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說的就是這個。  或許你會問,中國仙人不都是騰雲駕霧的嗎?
  • 做夢夢見龍在天上飛是什麼意思 夢見龍在天上飛是什麼意思
    夢見龍,意味著會得到上天賜予的名譽和財富,而這種財富應該用於對世界有益的地方。 夢見龍,是尊貴的象徵,運氣也會變好,事事無往不利,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此時的你也有可能會做事完全無計劃,造成衝動行事,反而會有危險,建議你在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龍在天上飛,建議延後一兩天出發即可。
  • 太上老君究竟是誰?道教究竟是什麼樣的宗教?
    道教,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和基本信仰,認為道「無形無象,生育天地萬物,是宇宙本原」,用老子《道德經》中的「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天人合一、天下太平、宇宙和諧,追求長生久視、得道成仙、無量度人。一、道教歷史和主要教派中國自古就是好道之鄉。道文化的發端至少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傳說成為道教文化重要的節點。
  • 中國道教正統道教神仙之金母木公是誰,他們的具體司職是什麼?
    中國道教正統道教神仙之金母木公道教所說的木公金母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又稱東王木公和西王金母,為道教尊神。東王木公男神領袖,住在蓬萊仙島;西王金母女仙的首領,居住在西方的崑崙山。被道教奉為男仙領袖,與西王母共為道教尊神。與西王母共為道教尊神。無父無母,無名無姓。生於遠古洪荒之亂世,碧海蒼靈之華澤,因地屬東荒,指生處為名,自號曰東華。以萬物為師長,以天地為洪爐,以眾生為磨礪,執蒼何劍,守九住心,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專注一趣,亦神亦魔。座下七十二座神將,皆一時之豪傑,戰無敗績,兵行必勝,天下遂安。即天地共主之位,定仙神之律法,掌六界生死,掌萬仙籍錄,凡有登仙品階事,必謁之。
  • 道教神仙裡有三位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其中一位是全真派第一代祖師
    道教認為老子也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因此老子也被奉為道教的道祖。自三皇五帝以來,老子改名換號,成為歷代皇帝的老師。神農時的太成子,軒轅時的廣成子,帝堯時的務成子,秦漢時的河上公,都是老子的化生。在道教的神仙裡,有許多位都是太上老君的弟子,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三位。
  • 做夢夢見魚在天上飛意味著什麼 夢見魚在天上飛好不好
    做夢夢見魚在天上飛意味著什麼夢見魚在天上飛好不好如果夢見魚在天上飛,表示你自己內心的一種渴望,你感受到了現實的某些好事情。如果夢見魚在天上飛來飛去,表示你的事業會有不錯的發展。如果夢見魚在水面上飛,表示你這段時間的努力會成為泡影。
  • 三國著名高道,道教靈寶派祖師:葛玄
    另一方面,在現存零星的六朝地誌材料中,還有很多江南地方傳說,將葛玄描繪為一個煉丹成仙、白日飛升的仙人,很多地方都傳有其煉丹飛升之處。黎志添先生認為:在三、四世紀的江南地方傳說中,葛玄具有地方仙人崇拜和方士傳說兩種不同的形象和背景;5世紀古靈寶經對葛仙公的塑造,明顯摒棄了葛玄這兩種既有的形象,顯示道教仙真並不是延續地方神異的文化英雄傳說,而是要改變原有的地方性格,建立起具有宇宙普遍性的神格。
  • 夢見大魚在天上飛然後下大雨 夢見大魚在天上飛
    夢見大魚在天上飛然後下大雨 夢見魚,會發財。 夢見魚,百事如意。 夢見井內有魚,吉兆,代表著將會在他處任職。 因為「魚」和「餘」諧音,在中國傳統的解夢觀點中,夢見魚一直和財富密切相關。
  • 道教神仙體系及仙緣根器修行概述
    道教有道教的神仙體系,在世間還有一類常說的仙家,有緣的善信會有這個仙緣,今天我們著重說一下這個仙緣,希望以後大眾對此有個正確的認識。在講仙緣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仙?在整個世間法的修行眾,到底與哪種仙有緣分?
  • 阿彌陀佛,請問,道教所說的長生不死藥是否存在?
    嘴裡念叨著阿彌陀佛,卻詢問著道教的不死金丹,這麼幹,是不是屬於不講武德呢?去到道教主持的場景詢問仙藥,總得事先做點兒功課才行。否則,不是嘴欠,就是皮痒痒了。佛道兩家,雖然長期相安無事,不過,你張冠李戴,隨口亂叫尊號,也幾乎等同於挑事兒啦。阿彌陀佛,按照佛教的說法,是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的教主。民間俚語上西天,就是直奔阿彌陀佛那裡去的意思。阿彌陀是梵語,意思是無量。
  • 道教祖師-三清祖師
    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  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
  • 中國道教中所說的「三清六御」,你知道指的是哪三清,哪六御嗎?
    說到神仙,你會想到誰?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二郎神、土地?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提到的,而且他們都是來自於道教。不知是不是因為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所以道教神仙的普及程度比較高,而且其中很多可以稱得上是婦孺皆知,連我幼兒園的小侄子都能說得出來。
  • 沈偉:拙論道教文化對明代中國陶瓷紋飾的影響
    因此「道教」紋飾在我們的陶瓷裝飾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或者說從另一個方面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宗教文化的一個體現窗口。這些精美紋飾讓我們著迷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對這些紋飾的研究和欣賞,讓我們了解「道教」紋飾的具體內容,更可以對我們的宗教信仰文化有著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學術探討功能。
  • 道教:天上人間——天神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尊神,即上清、玉清、太清。三清尊神是道教「三一」理念的象徵。《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潔,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三分,本則常一」。三清尊神所居為「三清天」,系由大羅天所生的玄、元、始三氣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