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道教:天上人間——天神,
天神、以「三清四御」為首,下有「護法四聖」、雷部諸神、鬥姆、長生大帝、北鬥星君、南鬥星君、文昌帝君、西王母、東王公、三官大帝等。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尊神,即上清、玉清、太清。三清尊神是道教「三一」理念的象徵。《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潔,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三分,本則常一」。三清尊神所居為「三清天」,系由大羅天所生的玄、元、始三氣所成。《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一日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是即我們常說的「一氣化三清」。關於「三清天」,《道法會元》等書還稱: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玄青,真道升聖境元始天尊(又稱天寶君)居之;禹餘天上清境赤混太無元,其氣玄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天尊(又稱靈寶君)居之;大赤天太清境冥寂玄通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又稱神寶君)居之。同時,三清尊神又是道教「三洞」(洞真、洞玄、洞神)真經的神化表現。清微聖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經部,太玄輔之,傳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靈寶玉衰大道君代表洞玄經部,太平輔之,傳靈寶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靈玄老君代表洞神經部,太清輔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貫三洞,傳道德派和正一派。由此可見,「三清」符號包含了相當豐富的道教理念。
「三清」之中以元始天尊地位最高,為「天界之祖」。據道書稱,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曰「元始天王」,遊於其中。後二儀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又經數劫,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而後始生天皇、西王母,由是引出天界眾神。道書又稱,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親自然之氣以為天尊之體,長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他即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所度均為天仙上品,諸如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等。「元始」一詞是道教敘述世界本原的特殊用語,以此神化演變成為最高尊神,本身就是一個象徵化的過程。
「三清」之中最早作為道教始祖的是道德天尊,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太上老君。《抱樸子》描述老君「真形」:身長九尺,黃色皮膚,鳥嘴高鼻,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紋,足有八卦,住金樓玉堂,穿五色雲衣,等等。八卦出於太極,太極蘊涵陰陽,陰陽相感而生八卦。八卦會於中而成九宮,九宮之數以一、三、五、七、九為框架,所謂老君「真形」在整體上是「太極」,在數為一。一生二,二生三,故老君額有「三紋」。三生萬物,萬物各具木火土金水「五行」,故老君「眉長五寸」;「五行」各有陰陽,陰陽運化,天地生成,故《易》數變,一變而為七,故老君「耳長七寸」;七變而為九,故老君身長九尺。由此不難看出,老君「真形」的這些數字是別有一番用意的。作為數碼代號,一、三、五、七、九也是一種符號象徵,暗示了宇宙間天地萬物的演化系列。由於代表宇宙演化的「九宮」數蘊涵著化生妙理,老君身形也就有了多種變體。因此,老君形象象徵著道教關於宇宙演化的觀念。
「四御」是三清尊神的輔佐,故而又稱「四輔」。所謂「四御」:一是昊天至尊金胭玉皇大帝,居太微玉清宮,主持天道,總管天地人三界;二是承天效法后土皇地抵,居承天效法宮,執掌陰陽生育、大地山河萬物;三是勾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居紫微上宮,主御群靈,執萬神圖;四是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居高上紫微垣,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另一種說法,則是將北方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天)、南方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東方東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之「四極大帝」稱為「四御」。從道教歷史看,「四御」實際上是由「六御」(另加統御萬類的青華大帝、統御萬靈的長生大帝)演變而來,而「六御」則又是來自「六合」的對應。中國古代稱上、下、四方為「六合」。道教宣稱它們各有一位天神統御,稱為「六御」。後來,為了符合道經「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類,去掉「二御」,形成了現今所見的「四御」格局。由此可見,「六御」是「六合」(方位)的化身,而「四御」則是「四輔」(真經)的化身。在道教造像中,四御尊神頭戴冕旎,身著朝服,雍容華貴,儼然人間帝王的形象。
「護法四聖」是道教天神中的四位衛道護法大神。在道書中,「四聖」的名稱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是(道法會元)的說法,即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天猷仁執靈福真君、翎聖保德儲慶真君、佑聖真武靈應真君。四位護法尊神各以玉印、寶劍、大戟、水火為法寶。「護法四聖」的產生,也與古代的星辰崇拜有關,屬於道教天道象徵的產物。天蓬真君來源於蓬星。蓬星,一名「王星」,色白,狀如夜火之光,多則四五,少即一二。古人認為:蓬星出現主行王道,誅戮亂臣,天下太平。佑聖真君簡稱「真武」,又稱「玄武」,也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星的總稱。其他二位的天道出身則較模糊。據(朔聖保德傳》稱,斕聖真君為玄武化身,宋時曾經屢顯靈異。那麼,此君似與玄武星群關係極密。而天Rk真君除了知道其生辰為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外,其來歷出身均不十分清楚。但此「四聖」皆與北鬥有關,北鬥亦即中鬥,故而又將他們稱為「中極四元帥」。道書中關於「四聖」護法降妖、滅鬼伏魔的記述很多。後來,人們又稱「四聖」附會為馬靈耀(華光)、趙公明、溫瓊、關羽「四大元帥」。
在「護法四聖」中,真武在中國民間具有很大的影響,不僅有著名的武當山作為道場,而且亦多有廟閣分布各地。真武代表著「二十八宿」中的北方玄武星群,被視為執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天神。道經描述他的形象是披髮,黑衣,金甲玉帶,仗劍怒目,足踏龜蛇,十分威猛。玄武方位在北,五行屬水,五色尚黑,故真武「黑衣」;真武也稱「玄武」,「玄」為黑色,「武」為剛猛,意即黑色的威猛之神,故真武「金甲玉帶」、「仗劍怒目」;真武以水火為法寶,水為至陰(色玄),火為至陽(性武),而龜為太玄水精、黑靈真神(象徵著「玄」),蛇為太玄火精、赤靈真神(象徵著「武」),故真武「足踏龜蛇」。由此可見,所謂真武的形象其實均是由「玄」、「武」二字引申演繹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