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經典書籍:《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

2021-01-13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重要的轉折時期。道教由於門閥士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傳播於民間的道團,直接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在上流社會普遍流行,同時湧現新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元朝被焚,現已失傳。在《道藏》的《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經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92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

《靈寶經》是由葛氏家族傳播的一組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於《道藏》中,內容為養生求仙,上卷為存思服氣之術,中卷為服食草木藥方,下卷為佩戴或吞服的符籙以及成仙之法。 以五行思想為基礎,構造道教修煉方術,是東晉靈寶諸經共同的特點。靈寶派的兩個顯著特點是:注重齋戒科教,勸善度人。

靈寶派的修煉方法主要是符籙科教,它注重齋儀,同時又受到上清派的影響,也講思神、誦經,對金丹、房中之術甚為輕視。從其重視符籙科教方面來看,它比上清派更接近於舊天師道,故甚至有認為《靈寶經》系由張陵所造者。但實際上它和舊天師道那種搞畫符念咒,以「驅鬼降魔」「祈福禳災」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 同時在修持方法上也比上清派更簡便易行,故能適合中上層人士的需求,發展很快。

上清派的開創人物魏華存、楊羲、許謐等,均系高門士族出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與封建統治的上層人物有著密切的聯繫,屬於士族知識分子,有的本身即是封建王朝的官吏。但東晉司馬氏政權對江南士族始終抱有戒心,甚至持歧視態度,因此這些信奉道教的世族子弟在政治上並不得意,於是他們便以老莊為精神寄託,並由此而信奉道教。

他們憑藉自己的文化,按自己的意志和愛好,對原來的舊天師道進行改造,使之適應士族貴族的需要。他們製造了《上清經》等許多經典。 在這些經典中,已經完全排除了早期道書中反映農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的思想,在修煉方法上強調存思之法,著重個人修煉,因而為封建統治階級所樂於接受和讚賞,這是他們不斷壯大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上清經》的問世及傳布,在道教內部開創了一個新的派別,即茅山上清派。山中宰相陶弘景成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 在現存的《上清經》中,諸如金丹服食、導引行氣、佩符投簡、遁甲隱景、踏罡步鬥、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頌禮讚、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道術,應有盡有。

相關焦點

  • 道教宗派:帛家道、上清派、靈寶派
    東晉哀帝興寧二年,楊羲、許謐創立上清派。南北朝時,傳播漸廣,此後帛家道逐漸融入上清派而絕傳。 上清派 上清派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是東晉中期楊羲撰作的《上清經》逐漸傳播後形成的。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經典是《上清大洞真經》,說讀之萬遍即可成仙,被譽為「仙道之至經」。上清派尊元始虛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後聖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總真道君、小有清虛道君為「上清經籙聖師七傳真是之體」。
  • 三國著名高道,道教靈寶派祖師:葛玄
    隨左慈學道,得《太清丹經》、《黃帝九鼎神丹經》、《金液丹經》等道經。曾採藥海山,吳嘉禾二年(233年),在閤皂山修道建庵,築壇立爐,修煉九轉金丹。喜好遨遊山川,去過括蒼山、南嶽山、羅浮山。編撰《靈寶經誥》,精研上清、靈寶等道家真經,並囑弟子世世籙傳。
  • 上清靈寶天尊寶誥注釋
    夏至日,恭賀上清靈寶天尊聖誕,造化之宗,雷霆之祖,法度世人!道教以「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為道教三寶,尊為最高之神。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為三寶。志心皈命禮。居上清境,號靈寶君。祖劫化生,九萬九千餘梵炁。赤書煥發,六百六十八真文。
  • 「經功浩力不思議」,道教為什麼極為重視誦經功德?
    《玄門早晚功課經》序言中曰:「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乃古仙之妙法。誦之誠者則經明;行之篤者則法驗。經明則道契於內,法驗則術彰於外。經明法驗而兩全,內功外行而俱有。」道教經文與我們日常所誦讀的書籍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經文在具備了基本的文字傳承意義的同時,更凝結了前代聖人畢生修煉的心血和上古仙真修行的妙法。
  • 道教宗派:三皇派、幹君派、清水道、李家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
    三皇派 三皇派是、上清經是、靈寶經是三大經是中行世最早的道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是《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又稱《三皇經》。 據道書記載,三皇派開創人是南海太守鮑靚,於晉惠帝永康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他又師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
  • 道教四大天師,除了張天師,知道另外三個的都算道教入門了
    佛教有四大菩薩、四大天王,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也有四大天師之說,那麼這四大天師是誰呢?作為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為一般大眾所熟知,但是另外三大天師,知道的一定是對道教有相對了解的人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四大天師。
  • 道教的九大經典書籍
    道家經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經書之總集也。夫生天地,和陰陽,包囊萬物,亙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紀綱,成就仙業,利樂群生者,教也。總而謂之曰經,聚之於室曰藏。誦經者足以勸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積德累功。仙真聖人所以美教化,移風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經教為津梁也。
  • 幾千年洗禮的道教「經書」都經歷什麼?
    道教所奉的經書,包羅甚廣,《道藏》內不僅包括有道教的經戒、科儀、符圖、煉養等類的經書,也包括有道家哲學及有關的儒、墨、名、法、陰陽、兵、醫、雜等諸家書籍,數量很龐大。可見在晉時道教經書便已很多了。《抱樸子·遐覽》記載的道教經典圖符共有一千二百餘卷。以後道教經書一天比一天增加,《隋書·經籍志》記載有經戒三百○一部,九百○八卷,服餌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符籙十七部,一百○三卷,共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十六卷。
  • 什麼是道教經韻?
    道教也是以經韻唱誦的方式來傳教布道。道教唱誦之經韻既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蘊育著豐厚的宗教內涵。換句話說,道教經韻是音樂藝術與宗教信念的有機結合。就歷史淵源而言,經韻音樂幾乎與道教一樣古老。在東漢魏晉南北朝的近600年間,道教經韻漸次歷經了初步萌生、基本成形和系統發展三個歷程。此後,在信仰支撐和儀式依託下,道教經韻承載著士族官吏得道成仙的嚮往和追求,並以趨於凝固的傳承模式而流於後世。
  • 道教經典《道德經》的三個要點是什麼?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以「道」為核心思想的宗教,「道」最早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提出來的,因此,老子在道教被稱為太上老君,為道教祖師之一。現在的大多數道教派系都源自於老子。老子最偉大的著作是《道德經》,他在《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提出了「道」的概念。
  • 洞玄教主靈寶道君,曾託胎於西綠那玉國奉元始天尊為師
    靈寶道君,又稱靈寶天尊,居上清真境禹餘天宮,治金闕寥陽寶殿,是道之元炁、九真之祖、洞玄教主和無上經寶的象徵,是玉晨之精炁、慶雲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廣宣經籙,傳乎萬世。開皇元年,靈寶道君曾託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鬱察山浮羅之嶽丹玄之阿,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道教以陽極陰生的夏至為靈寶道君聖誕。
  • 為什麼要舉辦道教玄門講經
    過去老一輩經師傳授經典,通常是比較傳統地按照經典的本來意義死記硬背、師傳口授,很少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而現代社會發展很快,我們的經典必須要符合現代社會的主題思想。故而現代經師講經的過程中,要結合當今社會所遇到的一些主要問題,比如說生態環保、孝敬父母、人與人的溝通、社會事務的管理、人們的欲望和追求等問題去闡釋經典的內涵。
  • 道教中祭拜的三清道祖指的都是誰?
    《道教義樞》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三清,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他們的居所。所謂一氣化三清,「三清」為先天之氣所化,出於一處,也歸於一處。
  • 道教三清道祖指哪三清?
    三清道祖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統稱:「三清道祖」。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為道教用語。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都是道的化身。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 以炁言道:道教神化的宇宙觀
    至此,道教關於宇宙起源的神學化思想得以確立。曾洪流臨摹的《雲氣圖》(資料圖)老子開天說,成為道教初期最盛行的宇宙生成的解說模式。時至今日,我們從《道藏》中,仍不難翻閱到以主張老子開天思想的經典。(資料圖)道教上清派也啟用了不同的神來代替此前老子的至尊位置。出於六朝前期的古上清經《太上三天正法經》就談到這一點,《太上三天正法經》:「九天真王與元始天王俱生始氣之先。天光未朗,鬱積未澄,溟涬無涯,混沌太虛。浩瀚流冥七千餘劫,玄景始分,九氣存焉。一氣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歲。清氣高澄,濁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稟自然之胤,置於九天之號。九氣玄凝,成於九天圖也。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三清,在正統道教中是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教的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即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分別指: 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衛玉晨大道靈寶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師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
  • 揭秘:道教祖師三清天尊的原型分別是什麼?
    揭秘:道教祖師三清天尊的原型分別是什麼?「道家三清」是指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
  • 道德經中的道家絕學
    眾所周知,中國是禮儀之邦,文化之國,我們的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流傳最久,記錄最為詳實的文明,我們民族的驕傲與自信,來自於世代流傳的文化底蘊。在這片神州大地上曾經誕生過很多學派,很多宗教,但是能被世人接受且真心信仰的卻不多,道教就是其中之一。
  • 【道教常識】三清祖師介紹
    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道德天尊。《崆峒問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三清尊神,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老君一氣化三清,三清就是中國哲學中「三一」的象徵,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