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商人突發心梗危在旦夕
張先生是一名商人,經常有一些飯局和應酬,菸酒不離身,平時也不注意體檢。前幾天,他突然覺得胸口劇痛,休息之後也不見好轉。被緊急到當地醫院就診後,他被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由於堵塞情況過於嚴重,當地醫院做了介入治療,但並沒有成功。很快,張先生胸悶氣促逐漸加重,呼吸困難,心率逐漸下降,危在旦夕。
經過推薦,張先生被轉入浙大二院心臟中心主任王建安書記團隊處。經過詳細檢查後,心血管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蔣峻發現張先生除了心梗,還有糖尿病的情況。幸好,經過及時的冠脈雷射新技術(ELCA)聯合藥物球囊成功開通血管,堵塞血管中的一根被打通,血流恢復。
ELCA可用於心肌梗死時消蝕冠脈內血栓改善血流、通過消蝕冠脈內的斑塊處理常規冠脈介入手術時支架無法通過的病變等。
這是針對複雜冠脈介入病變處理的一種新技術,有了這種技術,可以處理更多類型的複雜冠脈病變,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後;可以讓患者僅需內科介入手術即可,避免外科搭橋的風險,尤其是外科搭橋手術風險高危的患者。
ELCA工作原理
張先生呼吸困難等的情況很快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配合控制血糖等的一些藥物治療,張先生很快出院。接下來,他還將視情況繼續進行剩下兩根血管的疏通。
「我這是撿回了一條命,」下了手術臺,張先生向醫生向家人保證,以後再也不抽菸了,也會好好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心梗風險高於常人
像張先生這麼嚴重的心梗情況,大約佔浙大二院心血管內科治療患者中的10%。「張先生血管壁上的斑塊很厚、很粘稠,血管狀態也很差。」蔣峻告訴記者,有些患者血管壁上的斑塊甚至像石頭一樣硬,普通的介入治療取不出,就只能進行開胸搭橋手術,然而在急性期進行手術治療,其風險相對會更高。
那麼,為什麼張先生的血管狀態會這麼差呢?蔣峻分析,糖尿病和菸酒應酬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是導致張先生3根心臟的主動脈血管都存在堵塞情況的原因之一。
「尼古丁作為香菸中的主要成癮成分之一,可引起人體多種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肺癌等。」蔣峻談道,吸菸會破壞血管內皮,影響其功能和結構的完整性,導致不好的脂蛋白膽固醇,進入血管內皮下,形成斑塊。其次,吸菸還會導致血液中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臟收縮增強、血壓升高和心率增快。長此以往,不但心肌的耗氧量會增加,血流對血管壁的剪切力也會增加,斑塊一下子被衝破,形成了血栓,繼而導致心肌梗死。
另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出現心梗的風險遠高於常人,跟心梗病史患者再次發病的概率差不多大,「所以我們一般建議糖尿病患者也嚴格按照心梗患者來管理,清淡飲食,戒菸戒酒,嚴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蔣峻說。
建立70分鐘的生命通道
心梗患者的時間就是生命。根據國家標準,心梗患者從進入手術室大門到疏通血管,這個時長不能超過90分鐘。蔣峻介紹,這一數據在浙大二院,被心臟中心團隊壓縮成了70分鐘。
一般來說,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這是由於寒冷導致人體血管收縮,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另外,熬夜、過度疲勞、嗜煙酗酒、飲食不節、缺少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是誘發因素。「胸痛是心肌梗死患者典型症狀,也有一部分心梗患者的早期症狀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有的表現為胸悶,有的表現為腹痛,甚至還有肩痛、牙痛。」
為此,蔣峻建議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病史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定期檢查並按醫囑規律服藥,避免情緒激動、重體力勞動等,平時清淡飲食、充足睡眠。伴有糖尿病的人,應注意控制血糖,保持低糖、低鹽飲食。如有胸痛等不適症狀持續不能緩解,一定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9月27日為「世界心臟日」,浙大二院心血管內科黨總支的專家們義診火熱進行中,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基礎上,耐心解答各位市民的問題,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和認可。
左右滑動查看
文|青年時報 任方圓 心內科 高啟越
圖|部分來源於網絡
來源|浙大二院心臟中心
編輯監製|宣傳中心
期待你的
分享
點讚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