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 Stewart洛·史都華|永不止步的「搖滾公雞」

2021-01-11 黑膠盒子

前些日子,在第40屆全英音樂獎,已有75歲高齡的Rod Stewart聯手Ronnie Wood和Kenney Jones壓軸表演了《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Stay with Me》,讓人不禁感嘆,薑還是老的辣!

要說起Rod Stewart(洛·史都華),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素有「搖滾公雞」的稱號。

蓬鬆如雞窩般的金色頭髮,瀟灑隨意的浪子模樣,再加上沙啞嗓音帶出的獨特唱腔、桀驁不馴的表演風格,讓流露著蘇格蘭民族性情的Rod Stewart不知道迷倒了多少人。

要說音樂上的成就,也是數不勝數:

兩次入選美國搖滾名人堂;

英國音樂名人堂成員;

全球唱片銷量超過1億張;

《公告牌》「史上最成功100位藝術家」第17位;

《Q》「有史以來100位最偉大歌手」第33位;

《滾石》「歷史上最偉大100位歌手」第59位......

Rod Stewart的音樂元素非常多,並且跨越了好幾個年代。

從上世紀60年代的布魯斯與爵士;過渡到70年代融合了民謠、搖滾、藍調、靈魂樂、迪斯科的流行搖滾;再到80年代,加入New Wave電子之聲的新潮表現;接著以翻唱再展風華的90年代;直到如今功成名就卻依然活躍的新世紀......

這位英國國寶級的用人物,早已成為樂壇傳奇。

Rod Stewart(洛·史都華),全名Roderick David Stewart,1945年1月10日出生在英國倫敦的一戶蘇格蘭人家庭裡,他是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熱愛足球的父親本希望他成為綠茵場上的一員,但他最後卻拿起吉他,在搖滾樂壇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

險些成為職業球員的他,曾多次表示,他的一生只能做的兩件事就是踢足球和唱歌,「我爸爸想讓他的一個兒子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我試了試,但我不夠好,而且是在我墜入音樂界的時候,所以與職業足球運動擦肩而過了」。

雖然最後做了音樂,但Rod Stewart對足球一直保持高度興趣,踢足球進觀眾席送給樂迷,也成為他後來演唱會的噱頭之一。

最初的轉折發生在1959年1月,一直希望Rod Stewart成為球星的父親,居然給他買了一把吉他。再後來Rod Stewart聽到了Little Richard(小理察)1956年的熱門歌曲《The Girl Can't Help It》,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了搖滾樂。

Rod Stewart的少年時代做了許多工作,當過築籬笆工,也加入過職業足球隊,甚至在公墓和殯儀館裡打工,但是不斷聽到的搖滾和民謠,慢慢為他開啟了音樂之門。

那時的他曾到過義大利、西班牙,又被遣返回英國,幾經流浪生活後,終於開始了獨唱歌手的生涯。

1963年,他開始對節奏布魯斯和靈魂音樂著迷。Rod Stewart加入Five Oimensions樂隊,但玩樂隊之初,只是做口琴伴奏,後來又兼做主唱,唱了幾年布魯斯和爵士以後,反響平平,於是轉而開始唱搖滾。

Rod Stewart從那時就開始塑造他那一頭經典的鐵公雞髮型,後來這個髮型也成為他的標誌。

最初Rod Stewart的音樂路發展的並不順利,R&B音樂組合Jimmy Powell & the Five Dimensions、布魯斯樂隊the Hoochie Coochie Men(這就是後來的Steampacket樂隊)、布魯斯樂團Shotgun Express,但都沒有維持太久,Rod Stewart依然走在探索路上。

要說真正的轉折,發生在1966年底,Rod Stewart遇到了Jeff Beck,這使得Rod Stewart的音樂事業得到了真正的發展。

Jeff Beck是搖滾樂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吉他手之一。他對布魯斯搖滾、迷幻搖滾和重金屬樂的形成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那時的他剛離開著名搖滾樂隊Yardbirds不久,想要邀請Rod Stewart加入自己的樂隊。

於是Rod Stewart加盟了傑夫.貝克演唱組(Jeff Beck Groups),那時的他擁有英俊性感的外表,也已然具備成為主唱手的條件,再加上Jeff Beck出神入化的吉他演繹,更不用說樂隊貝司手還是後來加入滾石樂隊的Ron Wood,樂隊的陣容一度受人矚目。

很快,這支樂隊就成為了亮點,還發行了第一張專輯《Truth》,在英美大獲成功,Rod Stewart和Jeff Beck的天作之合一度成為佳話,隨後的巡演更是為樂隊積攢了一大批粉絲,確實風光了一段。但好景不長,1969年末,發行了第二張專輯之後,樂隊因為各種問題而解體。

1969年,英國60年代中後期著名樂隊The Small Faces 的主唱兼吉他手Steve Marriott離開,於是Rod Stewart就與Ron Wood一起前往接替了它,Rod Stewart任主唱,Ron Wood改任吉他手,樂隊名字也改為Faces。

在Faces的演出中,Rod Stewart講究搭配,經常穿著緞面襯衣和格子圍巾,再配上蓬鬆的金色散發,性感而又迷人,樂隊的颱風也讓舞臺演出的效果反響強烈,不過專輯卻仍然反響平平。

Rod Stewart在樂隊的同時,個人還與唱片公司籤約,並在此期間發行了好幾張專輯。

1969年,Rod Stewart第一張個人原聲搖滾專輯《The Rod Stewart Album》發行,在美國取得了好成績的同時,也在英國遭受了冷遇。1970年,第二張專輯《Gasoline Alley》在樂隊巡演途中發行,也始終沒有太大波瀾。

直到1971年,Rod Stewart推出了個人的第三張專輯《Every Picture Tells a Story》,一下子在英美兩國分別成為了排行榜冠軍,成為他輝煌音樂生涯中的代表作,可以說,這張專輯直接奠定了Rod Stewart搖滾巨星的地位。

當時,這張專輯主打的《Maggie May》在英美澳加單曲排行榜上都拿了第一。後來在2004年,《滾石》雜誌滾石雜誌還將其列為「歷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第131位。

這首歌由Rod Stewart與Martin Quittenton共同創作,歌詞描述了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年長的女人戀愛時的矛盾心理,它是根據Rod Stewart自己真實的經歷寫成的。

Stewart在接受採訪時說,

「《Maggie May》差不多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關於在1961年比尤利爵士音樂節上和我發生性關係的第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的名字不是「Maggie May」,它取自一首關於萊姆街妓女的利物浦民歌《Maggie Mae》」。

不久之後,1972年發行的第四張個人專輯《Never a Dull Moment》的同樣取得了成功,Rod Stewart的名字已經深深刻在了大眾腦海裡,影響力越發強大。

隨著Rod Stewart個人影響力越來越大,風頭遠遠蓋過了樂隊。樂隊和Rod Stewart分別屬於兩家公司,兩家公司還打起了官司,但樂隊的發展不是很順利,最後在1975年以解散告終。

1975年,對於Rod Stewart是個關鍵的節點:

成為美國公民,移居美國籌備新專輯的錄音;

加入新東家華納唱片;

1975年底正式離開Faces單飛,離隊後的Rod Stewart開始全力以赴發展他個人的演唱事業......他的歌曲風格也慢慢帶有流行色彩。

1975年,Rod Stewart還發行了新專輯《Atlantic Crossing》(《跨越大西洋》)。

《Atlantic Crossing》專輯唱片按AB面分為快、慢歌兩部份,在專輯中Rod Stewart再次展現了自己多姿多彩的音樂魅力,結果反應熱烈,雖然在北美反響一般,但在英國和北歐大獲成功,不論排行榜還是銷量都穩坐頭把交椅。

專輯中《I Don't Wanna Talk About It》和《Sailing》都是聽眾非常熟悉且一再傳誦的兩首抒情佳作,成為了Rod Stewart的情歌代表作。

尤其是《Sailing》,這首歌樸實動人,仿佛能看到一個人駕駛著木船從悠遠的海面上向你靠過來,可蒼茫的意境又帶給人悲傷,雖然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靠岸,但這份嚮往我已珍藏於心,質樸動人。

當時一經發表,就成為1975年英國冠軍曲,Rod Stewart在歐洲、澳洲和亞洲的巡演,這歌是必然要唱的,並且一開口全場10幾萬人的大合唱,很多不熟悉Rod Stewart的人也是因為這首歌認識到他的。

再往後,Rod Stewart發表的專輯越來越多,作品數不勝數,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現在,一直活躍的在搖滾樂的舞臺上,在搖滾樂壇上,很難找到這樣一位幾十年來一直身處一線的巨星。

Rod Stewart有五張專輯獲得三白金,而這五張唱片的發行時間,橫跨不同年代,分布在70、80、90、00四個十年裡。Rod Stewart以其獨特的沙啞歌喉、豐富的音樂風格和迷人的舞臺魅力,徵服了全世界的歌迷,被譽為最成功的的搖滾歌手之一。

儘管幾十年過去,他也一直保持著極富感染力的唱功,發專輯的頻率也讓許多樂手望塵莫及,有源源不斷的優秀作品輸出,Bryan Adams,Michael Bolton,Steven Tyler(Aerosmith樂隊主唱),Paul Stanley(Kiss樂隊主唱)等人都是他的追隨者,他的音樂事業曾被歐洲人形容「壯麗的如一幅油畫」。

不過Rod Stewart翻唱別人的歌曲佔了很大的比重,也成為了被專業樂評人擠兌的原因,導致他的專輯銷量和排行榜經常是脫鉤的。但即便翻唱,Rod Stewart也展現了強大額音樂素養,聽過他的翻唱,真的一時間都會忘了原唱是誰,往往很多歌曲會因為他的翻唱而廣為流傳。

因為很多翻唱都比較迎合市場,所以對一些人來說他的歌曲太過主流了。不過Rod Stewart自己倒不在乎,他就是喜歡在演唱會現場呼風喚雨的感覺。

要說他的演唱會最大能有多大規模?

350萬人!

1994年12月31日,搖滾公雞Rod Stewart在巴西裡約熱內盧Copacabana海灘上,350萬人出席了他的免費戶外演唱會,最後他們一起等待新年到來,這場也創下了演唱會最大規模的記錄。

如今75歲高齡的Rod Stewart在樂壇的地位已經不可撼動,在他繼續創作新歌的同時,也開始享受晚年生活,健身、遊泳、和孩子一起踢球。

在許多經典搖滾樂手步入晚年的時候,紛紛搞起了「告別巡演」,可Rod Stewart偏不做這一套。

Rod Stewart在一個美國的聊天節目裡面,聊起了Elton John(埃爾頓·約翰)的「告別巡演」時,還直接開噴:

「我覺得這沒啥了不起的,這種賣門票的伎倆太噁心了。」

「這樣做太不誠實了。」

「這根本不搖滾。」

雖然他曾經表示,要像足球明星一樣在顛峰時期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退隱江湖」,可是直至今天,Rod Stewart好像還似年輕時那樣精力旺盛,仍像常青樹般一直屹立在樂壇。

他說:「我們遲早都會退休的,但現在這無疑是離我最遠的事情了」。

一直活躍在舞臺上的老爺子,歌唱事業已經進入了第五十個年頭,但我們深深知道,Rod Stewart的輝煌與精彩遠不會止步於此。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作者:陳可樂

- END -

相關焦點

  • Rod Stewart:《我的音樂生涯》
    專輯:《The Story So Far-The Best Of Rod Stewart》/我的音樂生涯  藝人:Rod Stewart   搖滾公雞 - 洛史都華,榮獲葛萊美傳奇人物獎、入主搖滾名人殿堂、史上以麥克風為生最傑出的藝人
  • Rod Stewart
    中文名:洛史都華 英文名:Rod Stewart
  • 75歲搖滾巨星要做腳踝手術 1月曾置換膝蓋
    但是英國75歲的搖滾巨星洛·史都華爵士(Rod Stewart),卻要遭受這種劫難——已經在今年1月做過膝蓋置換手術的他,馬上就將再次接受腳踝手術。 「首先是我一輩子踢足球的膝蓋,我現在正因此遭受痛苦,我的膝蓋骨被置換過。」
  • 扭曲機器 2020「永不止步」三城專場演出正式公布
    在艱難低谷的一年裡,扭曲機器將以凝聚在音樂中的陽剛與熱血,給人們帶去「永不止步」奮力前行的希望與祝福。他們是中國搖滾樂的開創者,自千禧年之前開啟樂隊生涯,至今已然走過22個年頭,以獨樹一幟的鮮明風格和永不止步的堅定態度奠定了在中國搖滾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見證著中國搖滾樂的發軔與裂變。
  • 星辰大海 永不止步
    中國人從未停下「問天」的步伐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12周年,朋友圈這樣發,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這很中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發在朋友圈的幾條文案。2、即使人類於浩瀚宇宙生如蜉蝣,我們也不曾停止探索的腳步3、銘記歷史瞬間,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4、"問天"徵途,永不止步,漫步太空,星辰大海
  • ROD STEWART新專輯《TIME》即將全球發布
    7首新歌預覽發布後,Billboard 做出評論:「Stewart再次搖滾了。無論是大量富有節奏的吉他聲還是他溫暖的聲音都像以前一樣令人矚目。」  《TIME\時間(暫譯)》是Rod Stewart 30年音樂生涯的基石和新起點,他的靈感再次爆發,重新找回了自己作為創作歌手的聲音,並將自己的創造天賦再次融入到誠懇又動人心弦的音樂故事中。
  • 致敬伽利略 OPPO Find X探索永不止步
    代表了Find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而當想像力基因遇上勇於探索的精神,必定會激發出顛覆性的科技。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致敬伽利略 OPPO Find X探索永不止步http://mobile.zol.com.cn/690/6908490.html http://mobile.zol.com.cn/690/6908490.html
  • 金雞雕塑正式揭幕 可以不停旋轉 象徵中國電影人永不止步
    金雞雕塑正式揭幕 可以不停旋轉 象徵中國電影人永不止步 2019-11-19 19:10:14 來源:廈門網  |  作者:詹文 | 字號:A+ | A- 【金雞雕塑揭幕】今天下午,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雕塑揭幕儀式在海峽大劇院前廣場舉行
  • 【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德耀中華】張信威:永不止步的科技尖兵
    【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德耀中華】張信威:永不止步的科技尖兵央視網  作者:  2019-07-22 1960年,張信威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
  •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VR直播見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我們期待嫦娥五號能夠順利登月,圓滿歸來,同時也更加期望中國航天能夠在浩瀚太空中步伐邁的更深、更遠,星辰大海,永不止步!中國航天由大向強邁進,49年間,火箭院共完成了200次發射,第一個百次發射歷時40年,第二個百次發射歷時8年。我們打破國外技術的封鎖和壟斷,不斷跨越一座座科學高峰,完成一項又一項太空探索的偉大創舉!
  •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 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永不止步
    近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推廣航天文化,零壹空間永不止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建築面積1500㎡,展廳面積1000㎡,包含航天發展歷程區、火箭展示區、衛星展示及應用區等,科普教育內容板塊設有太空飛行器、固體發動機、制導一體化、通用地面站等七大主題。
  • 鄭鈞:華語樂壇搖滾圈的首領者之一,風格從躁至靜,他的禪意音樂
    這些都來自他十年來瑜伽和打坐的實修,和對搖滾的熱愛。因為要追求自由,他玩了搖滾;因為打坐,他理解了真正的自由。所以,他更愛搖滾,更愛生活,更愛喜樂的自己,也更愛分享音樂。曾經鄭鈞說過:」如果我哭了,也許是我真老了......「1994年,鄭鈞憑藉第一張專輯《赤裸裸》出道,90年代,是華語樂壇最好的年代,之後,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它一步步走向衰落。
  • 為何被閹過的公雞要比沒閹的公雞長得大?公雞閹割有哪些好處?
    為何被閹過的公雞要比沒閹的公雞長得大?公雞閹割有哪些好處?文/農夫也瘋狂農夫的媽媽非常的勤勞,現在我們村裡很少有人用老母雞孵化小雞了,都是去集市上購買一斤左右的小雞回來散養,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小母雞。對於小公雞,除了會留一隻用來做公雞打鳴以外,其他的小公雞就全部會被閹割掉。一般是小雞孵化出來一個月以後,等到其長到差不多1斤左右就會找會閹割小雞的手藝人來對公雞進行閹割。在我們當地,閹割以後的公雞又被稱之為「線雞(音譯)」,它們長得和公雞差不多,但是雞冠子很小,一般和母雞的雞冠子大小差不多。閹割的公雞不會打鳴,也不如公雞好鬥,多數比較「文靜」。
  • 落寞的公雞
    春節前夕,早晨的小區裡出現了公雞啼鳴。這些公雞大概是單位發的年貨或別人送的年禮,一時間殺不了,暫且養在家中待宰。終於在這鋼筋水泥的叢林地裡,我聽到了久違的「大公雞,喔喔啼」。如今公雞在民俗中的功能和地位被大大弱化,自從出現了計時器並且不斷進化演變,被當作瑞禽和光明使者的公雞,曾經的風光不在,對人類的價值僅剩於舌尖上的饕餮。
  • 燃燒青春 吶喊夢想-2019《搖滾青春》新聞發布會
    很多人都知道,根據地酒吧是深圳搖滾文化的根據地,它純粹的搖滾文化在深圳酒吧業內可謂旗幟鮮明,灰子也一度成為根據地的招牌。今天,灰子回到深圳,回到那個曾經夢想開始的地方,帶著他的搖滾精神將繼續在深圳這片土地上蔓延在他的世界裡,搖滾是他心中所嚮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