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2月第2期

2021-03-05 科研圈

審校:史靜雯 趙維傑 金莊維 半夏

Activity-dependent spatially localized miRNA maturation in neuronal dendrites

神經元樹突中活性依賴的空間定位miRNA的成熟

Sivakumar Sambandan, Güney Akbalik, Lisa Kochen…Alexander Heckel, Erin M. Schuman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634

(導讀 柳寒石)  microRNA能夠通過阻止mRNA的翻譯從而調節基因的表達。研究人員利用新開發的誘導螢光探針技術指示miRNA成熟的過程。神經元單突觸刺激導致局部miRNA成熟和局部靶標RNA的蛋白質合成,表明時間和空間調節的pre-miRNA的成熟可以提高miRNA介導的翻譯抑制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Gamma oscillations organize top-down signalling to hypothalamus and enable food seeking

伽馬振蕩整合自上而下的信號至下丘腦並保證覓食行為

Marta Carus-Cadavieco, Maria Gorbati, Li Ye…Alexey Ponomarenko & Tatiana Korotkova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66.html

(導讀 董堃)  大腦伽瑪共振與多種高等認知行為相關。本文發現下丘腦外側和上遊腦區的伽瑪共振可以自上而下地指導亞皮層網絡活化並通過動態重組下丘腦功能細胞群促進覓食行為,為認知指導的非飢餓狀態下覓食行為提供了解釋。

Nanometer resolution imaging and tracking of fluorescent molecules with minimal photon fluxes

利用最小光通量來實現納米解析度成像和螢光分子追蹤

Francisco Balzarotti, Yvan Eilers, Klaus C. Gwosch…Johan Elf, Stefan W. Hell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606

(導讀 鄧卓)  本研究介紹了一種對螢光光子進行高精度局域化的方案MINIFLUX。利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在大腸桿菌的核糖體中對單個螢光蛋白進行追蹤,其時間解析度和局域化都獲得了顯著提升。研究人員預測該方法的極限尚有提升空間,可以為研究細胞中的大分子結構帶來新的突破。

Weak synchronization and large-scale collective oscillation in dense bacterial suspensions

密集細菌懸浮液中的弱同步集體振蕩

Chong Chen(陳崇,香港中文大學), Song Liu(劉松,香港中文大學), Xia-qing Shi(施夏清,蘇州大學), Hugues Chaté & Yilin Wu(吳藝林,香港中文大學)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0817.html

(導讀 Takeko)  集體振蕩行為在許多生物過程中至關重要。本研究發現了一種弱同步機制,與以往的認識不同,這種集體振蕩機制不需要個體細胞的固有振蕩或長程耦合。這項研究有望為生物醫學研究及自驅動活性物質(active matter)的物理研究提供新方向。

論文詳情:港中大生物物理學者在細菌中發現新的集體振蕩規律 | Nature論文推薦

Deficiency of microRNA miR-34a expands cell fate potential i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多能幹細胞中microRNA miR-34a缺失會擴大細胞命運的潛力

Yong Jin Choi, Chao-Po Lin, Davide Risso…Terence P. Speed, Lin He(何琳,伯克利)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eaag1927

(導讀 柳寒石)  幹細胞很少分化為胚外細胞類型,而研究人員在小鼠多能幹細胞(PSC)中發現,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34a通過靶向轉錄因子Gata2抑制內源性逆轉錄病毒MERVL表達,而這會限制PSC只能發育成胚胎細胞。當miR-34a缺失時,PSC也能發育為胚外細胞類型。

Newly born peroxisomes are a hybrid of mitochondrial and ER-derived pre-peroxisomes

新出生的過氧化物酶體是線粒體和內質網衍生的過氧化物酶體前體的雜交物

Ayumu Sugiura, Sevan Mattie, Julien Prudent & Heidi M. McBrid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375.html

(導讀 史靜雯)  過氧化物酶體參與重要的生化過程,但其從頭合成的來源尚不清楚。先前的理論是內質網起源,但在哺乳動物細胞的過氧化物酶體上存在線粒體定位的膜蛋白。本文通過觀察缺少過氧化物酶體的患者的成纖維細胞,發現過氧化物酶體前體可從線粒體上被釋放,而最終的成熟需要和內質網來源的囊泡進行融合。

Gene duplication can impart fragility, not robustness, in the yeast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基因重複增加了酵母蛋白相互作用網絡中的脆弱性而非穩健性

Guillaume Diss, Isabelle Gagnon-Arsenault, Anne-Marie Dion-Coté…Caroline M. Berger, Christian R. Landry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630

(導讀 Takeko)  重複基因的維持被認為能夠保護細胞免於基因擾動,但該穩健性的分子基礎仍然未知。本研究測量了野生型細胞與缺乏旁系同源物細胞中酵母蛋白與其結合伴侶的相互作用,表明基因重複在大量案例中可能增強突變的脆弱性而非穩健性。

An Argonaute phosphorylation cycle promotes microRNA-mediated silencing

AGO2蛋白磷酸化循環促進miRNA介導的基因沉默

Ryan J. Golden, Beibei Chen, Tuo Li…Yang Xie & Joshua T. Mendell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25.html

(導讀 柳寒石)  AGO蛋白參與miRNA介導的基因沉默。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全基因組篩選技術,發現Argonaute 2(AGO2)上高度保守的胺基酸殘基(S824-S834)能夠被CSNK1A1磷酸化,隨後被ANKRD52–PPP6C磷酸酶複合體快速去磷酸化。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種AGO2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循環能夠促進miRNA介導的基因沉默。

TZAP: A telomere-associated protein involved in telomere length control

TZAP:一種參與控制端粒長度的蛋白

Julia Su Zhou Li, Javier Miralles Fusté, Tatevik Simavorian, Cristina Bartocci, Jill Tsai, Jan Karlseder, Eros Lazzerini Denchi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638

(導讀 Winston)  位於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可以維持染色體的穩定。本研究發現TZAP(端粒鋅指相關蛋白)易與有較少shelterin複合物的長端粒結合,促進端粒重複序列的修剪,從而限制端粒長度。

Redox-based reagents for chemoselective methionine bioconjugation

基於氧化還原的試劑用於化學選擇性的甲硫氨酸生物偶聯

Shixian Lin, xiaoyu yang, Shang Jia…F. Dean Toste, Christopher J. Chang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597

(導讀 卓思琪)  甲硫氨酸的固有親核性低,不能利用酸鹼共軛的策略功能團化。本文利用基於氧雜吖丙啶的試劑(具有氧化還原活性),在生物適應的條件下迅速有力的完成了甲硫氨酸的高選擇性標記。利用該方法能精確的向蛋白質中添加負載、合成抗體-藥物綴合體,並還能識別蛋白質組中高度活化的甲硫氨酸。

A switch from canonical to noncanonical autophagy shapes B cell responses

從經典到非經典自噬的轉換決定了B細胞應答

Nuria Martinez-Martin, Paula Maldonado, Francesca Gasparrini…Sharon A. Tooze, Facundo D. Batista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641

(導讀 Winston)  自噬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發現在病毒感染時生發中心(GC)B細胞(激活時)會迅速發生以非經典途徑為主的自噬。而敲除WIPI2會增強非經典自噬,從而影響細胞線粒體穩態以及GC B細胞和抗體分泌細胞的變化。

Interspecies organogenesis generates autologous functional islets

跨物種生產有功能的自體胰島

Tomoyuki Yamaguchi, Hideyuki Sato, Megumi Kato-Itoh…Masumi Hirabayashi & Hiromitsu Nakauchi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70.html


圖片: nature.com

(導讀 Winston)  本研究通過將小鼠多能幹細胞(PSC)注射到胰島先天缺陷大鼠(Pdx-1 -/-)囊胚中,得到了由小鼠PSC組成的大鼠胰腺。而給糖尿病小鼠移植這種胰腺,可以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除了術後前5天)恢復並穩定其血糖水平。這為移植異種囊胚補全的自體再生胰島治療提供了可行性證據。

Feedback control of AHR signalling regulates intestinal immunity

AHR信號的反饋調節影響腸道免疫

Chris Schiering, Emma Wincent, Amina Metidji…Daniel W. Nebert & Brigitta Stockinger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80.html

圖片來源:nature.com

(導讀 郭思瑤)  腸道中芳烴受體(AHR)識別特定底物後,可以上調CYP1酶表達,由CYP1氧化AHR底物起到解除底物毒性的作用。本研究在小鼠中發現,Cyp1a1的過量表達會造成AHR底物缺乏狀態,使AHR活性下調並導致AHR依賴的腸道免疫活動下調,腸道感染敏感性增加,證明CYP1對AHR的反饋調節在腸道免疫中具有重要意義。

The ligand Sas and its receptor PTP10D drive tumour-suppressive cell competition

配體Sas和其受體PTP10D驅動抑制腫瘤的細胞競爭

Masatoshi Yamamoto, Shizue Ohsawa, Kei Kunimasa & Tatsushi Igaki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33.html

(導讀 史靜雯)  正常的上皮細胞對鄰近的原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具體機制不明。本文通過遺傳篩選研究了果蠅成蟲上皮細胞中的這一現象,發現正常細胞表達的Sas作用於帶有功能缺失突變的原癌細胞上表達的PTP10D受體,從而限制了異常細胞中的EGFR的信號通路,從而消除異常細胞。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regulation of yeast separase by securin

通過分離酶抑制蛋白(securin)調節酵母分離酶功能的分子機制

Shukun Luo & Liang Tong(哥倫比亞大學)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61.html

圖片來源:nature.com

(導讀 郭思瑤)  分離酶在姐妹染色單體分離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活性被分離酶抑制蛋白所調控。人類腫瘤細胞中分離酶被過量表達,使其成為潛在藥物靶點。本研究報導了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分離酶-抑制蛋白複合體晶體結構,解析度高達2.6 Å,該結構部分闡明了分離酶抑制機制和螺旋區域的重要作用。

閱讀更多

內容合作請聯繫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這裡是「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服務科研人的微信號「科研圈」。我們:

· 關注科學進展與科研生態

· 推薦重要前沿研究

· 發布科研招聘

· 推送學術講座與會議預告。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上) 2017年2月第2期
    Zucolotto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5/623圖片來源:sciencedaily.com(導讀 Takeko)  太陽星雲及其磁場的壽命難以確定。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第1期
    Weiner, Katrin Amunts, Karl Zilles, Kalanit Grill-Spector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0/68圖片來源:sciencemag.org(導讀 李駿)  從兒童期到成年期,隨著腦功能和行為能力的提高,相關的皮層組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4月14日
    Romanov, Le Yang…Manfred Bochmann, Dan Credgington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6/6334/159(導讀 王騰)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s)是一種極具潛力的高效發光技術。本研究報導了一種新型線性施主-橋-受主發光分子,在高亮度下能夠實現接近100%的內部量子效率。
  • 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13日
    未來5年的SARS-CoV-2免疫生活史、疫苗接種及動態變化 (導讀 王思菲)COVID-19因感染或疫苗引起的免疫應答特徵仍不明確。在低磷酸鹽條件下,TMO5/LHW的異源二聚體觸發維管細胞中可移動細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增加根毛密度。結果證明細胞分裂素信號傳導將表皮中的根毛響應和維管細胞中的磷酸鹽缺乏感知聯繫起來。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APETALA2結構域轉錄因子NGR5通過H3K27me3修飾抑制分支抑制基因,促進氮依賴的多克隆抑制複合物2的募集。GID1可促進NGR5的降解,而DELLA蛋白可競爭性抑制GID1-NGR5互作。在低氮肥水平下,增加的NGR5活性使分櫱與氮素調控脫鉤,提高水稻產量。因此,NGR5能夠提高氮的利用效率,改善未來的農業可持續性和糧食安全。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30日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歐洲和北美SARS-CoV-2的出現 Cryptic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Washington state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3月6日
    (導讀 王思菲)許多疾病的病理學可以通過局部分子網絡或微環境來解釋。 (導讀 王思菲)心理壓力引發生理應答的機制未知。本研究報告了使用三滷化物合金(氯、溴、碘)調節帶隙形成1.67eV寬帶隙鈣鈦礦頂部電池,使光載流子壽命和電荷遷移率提高了2倍。觀察得到薄膜中的光誘導相分離也得到抑制,並且在60°C的最大功率點(MPP)運行1000小時後,頂部電池的降解小於4%,最終實現了27%的PCE。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15日
    [論文詳細信息] eIF2α controls memory consolidation via excitatory and somatostatin neurons eIF2α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29日
    > (導讀 郭懌暄)家養寵物哺乳動物是否對SARS-CoV-2具有易感性尚不清楚。研究結果強調在細胞環境下研究大分子複合物的結構-功能關係。根據大氣二氧化碳數據估算的中國大型陸地碳匯 (導讀 紫蘇)本研究提出了2009年至2016年期間從中國各地6個站點測量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摩爾分數的最新數據,估計出中國陸地生物圈平均碳匯為-1.11±0.38 億噸/年,相當於這一時期中國年度估計人為排放估算的45%左右。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本研究對心臟肥大的大鼠模型中的氧化miRNAs進行測序,發現在特定miRNAs的種子區域(第2-8位鹼基位點)存在位置特異的o8G修飾,並可通過o8G A鹼基配對調節其他mRNA。其中,miR-1第7 位的o8G修飾可誘導小鼠產生心臟肥大,o8G-miR-1的mRNA靶點參與疾病表型,特異性抑制小鼠心肌細胞7o8G-miR-1可減輕心臟肥大。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8月20日
    The tuatara genome reveals ancient features of amniote evolution(導讀 郭懌暄)喙頭蜥是現生與滅絕爬行動物的關鍵連接。本研究分析了約5Gb的喙頭蜥基因組並與其他脊椎動物比較,發現喙頭蜥的獨特性。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喙頭蜥在2.5億年前與蛇和蜥蜴類分離。
  • 2017年2月份日曆表 2017年2月日曆表查詢
    導讀:我們都知道日曆中一年有12個月,日曆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於記載日期等相關信息。2017年2月是個特殊的月份,那麼,2017年2月份日曆表與其他月份有什麼不同?2月份有哪些節日呢?2月的來歷是什麼?快點隨萬年曆小編一起進行2017年2月日曆表查詢吧。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8日
    (導讀 阿金)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系統(OXPHOS)在缺氧情況下會利用氧氣製造活性氧物質(ROS)驅動細胞適應性,目前尚不了解其機制。>內皮中TLR3–SLIT2軸的激活促使腫瘤轉移 (導讀 王思菲)血管為腫瘤提供氧及養分並充當散播癌症的管道。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3月16日
    Wilman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85.html(導讀 陸妍婷)  研究報導了六個大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旋轉曲線,發現星系盤外部區域的旋轉速度並非恆定,而是隨著半徑增大而減小。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26日
    郭懌暄)最近一項遺傳相關研究發現3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簇是感染重症SARS-CoV-2後出現呼吸衰竭的風險位點。SARS-CoV-2病毒傳播及固有免疫 (導讀 王思菲)本研究從生化、結構、功能等角度對新冠病毒木瓜樣蛋白酶(SCoV2-PLpro)進行表徵,並對比了它與SARS病毒SCoV-PLpro對宿主幹擾素及NF-κB通路的調節作用。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
    Ellison / AMNH (導讀 阿金)由於化石記錄不足且缺乏中間類型,目前尚無法了解所有恐龍的蛋殼結構。本研究通過礦物學、有機化學和超微結構證據,揭示保存下來的鳥臀目原角龍和基幹蜥腳類鼠龍屬恐龍蛋的軟殼屬性。通過祖先狀態重建揭示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而鈣化的硬殼恐龍蛋在整個中生代至少獨立演化了三次,解釋了恐龍化石記錄中的偏向性。
  • 2017年6月9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7年6月11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6月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6月9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 reveals off-target proteins of the FAAH inhibitor BIA 10-2474」。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4月16日
    [論文詳細信息]Dating the skull from Broken Hill, Zambia, and its position in human evolution(導讀 阿金)本研究分析了一顆1912年在尚比亞布羅肯山(今卡布韋
  • 2017年8月4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7年8月9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8月4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他們證實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組分是一種保守的被稱作UBE2O的泛素偶聯酶,它識別底物,對這些底物進行標記以便被蛋白酶體降解。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8月4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UBE2O is a quality control factor for orphans of multiprotein complexes」。
  • 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古代DNA表明中國人口遷移融合
    -2收集軟腦膜轉移中的有限鐵元素 (導讀 阿金)腫瘤微環境在癌症發展過程中發揮關鍵調控作用。 (導讀 阿金)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疫苗的研發主要集中靶向棘突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