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3月16日

2021-01-21 科研圈


審校:半夏 訪冬 金莊維 趙維傑



Strongly baryon-dominated disk galaxies at the peak of galaxy formation ten billion years ago

百億年前的星系主要由重子物質組成

R. Genzel, N. M. Förster Schreiber, H. Übler, P. Lang ... K. Tadaki & D. Wilman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85.html


(導讀 陸妍婷)  研究報導了六個大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旋轉曲線,發現星系盤外部區域的旋轉速度並非恆定,而是隨著半徑增大而減小。研究提出了這種趨勢形成的兩個主要因素:第一,大部分大質量高紅移星系主要由重子組成,暗物質只佔很小的部分;第二,高紅移星系盤更為「動蕩」。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隨著紅移而增強(紅移越大代表星系越古老)。




High-resolution non-destructiv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集成電路的高解析度無損三維成像

Mirko Holler, Manuel Guizar-Sicairos, Esther H. R. Tsai … Jörg Raabe & Gabriel Aeppli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98.html


(導讀 肖坤)  本研究採用X射線疊層掃描成像(ptychography)技術,即一種高解析度相干衍射成像技術,實現對具有微小尺寸和複雜結構的集成電路的無損三維成像,解析度可達14.6 nm。相比傳統的有損電子顯微成像技術,本研究代表了晶片檢測和逆向工程的重大進展。未來的發展可望在掃描效率和精度方面得到明顯提升。




Enzymatic mineralization generates ultrastiff and tough hydrogels with tunable mechanics

酶促礦化產生超剛性和堅韌的力學性能可調水凝膠

Nicolas Rauner, Monika Meuris, Mirjana Zoric & Joerg C. Tiller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392.html


(導讀 高勝寒)  人工合成的水凝膠材料的韌性雖然有了顯著的提升,但就其剛性而言遠比不上動物的軟骨和皮膚等組織。研究人員利用酶誘導析出非晶磷酸鈣納米結構並均勻分布於聚合物水凝膠中,其溶脹水凝膠具有最優異的斷裂韌性和優於動物組織的剛性,並且具有優良的延展性。




Biofuel blending reduces particle emissions from aircraft engines at cruise conditions

混合生物燃料可降低巡航條件下飛機發動機的顆粒排放

Richard H. Moore, Kenneth L. Thornhill, Bernadett Weinzierl  … Hans Schlager & Bruce E. Anderson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420.html


(導讀 許雅瀾)  研究人員比較了NASA DC‐8飛機裝配的引擎在燃燒傳統Jet A燃油與燃燒50:50(體積)的Jet A燃油和生物燃料混合燃油時的尾氣樣品,發現相較於傳統燃油,混入生物燃料使飛機尾氣中微粒數量減少50-70%。本研究量化了混合生物燃料在巡航條件下對顆粒排放的影響,有助於評估生物燃料用於航空以減緩氣候變化的潛力。




Rheological separation of the megathrust seismogenic zone and episodic tremor and slip

大型逆衝地震帶和ETS的流變分離

Xiang Gao(高翔,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 Kelin Wang(王克林,加拿大地質調查局)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389.html


(導讀 趙維娜)  ETS(幕式震顫與慢滑移)有助於理解大型逆衝機制,但大型逆衝地震帶與ETS的斷層流變性質分離。本文提出能夠合理解釋孕震區和ETS區表象矛盾的模型,高溫使孕震區在接觸莫氏不連續面和地幔楔前終止,周圍高壓引起隔離摩擦影響ETS,這為大斷層滑動與地震成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Paleoproterozoic sterol biosynthesis and the rise of oxygen

古元古代甾醇的生物合成和氧氣濃度上升

David A. Gold, Abigail Caron, Gregory P. Fournier & Roger E. Summon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412.html


(導讀 卓思琪)  複雜甾醇分子化石可指示真核生物和有氧代謝。本文利用分子鐘方法,推測出原始真核生物和細菌共享甾醇合成基因,兩類生物的甾醇基因在約23億年前分開,時間與大氣氧氣富集相符。這暗示甾醇生物合成在真核生物多樣化之前就存在,並與環境中氧分子擴散密切相關。




Global warming and recurrent mass bleaching of corals

全球變暖與反覆出現的大規模珊瑚白化

Terry P. Hughes, James T. Kerry, Mariana Álvarez-Noriega … Bette L. Willis & Shaun K. Wilson(封面文章)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707.html


(導讀 肖坤)  2015-2016年發生第三次全球規模珊瑚白化。本研究結合衛星、航空與水下探測,發現大堡礁珊瑚白化的反覆出現與海洋升溫密切相關,水質和捕魚活動影響最小,暗示當地保護工作無力阻止全球升溫影響,呼籲立即採取全球行動遏制氣候變暖保證珊瑚礁未來。




Molecular basis of ancestral vertebrate electroreception

脊椎動物祖先電感知的分子基礎

Nicholas W. Bellono, Duncan B. Leitch & David Juliu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401.html


(導讀 董堃)  板鰓類魚具有特化的電感受器官,在電場中能探測到微弱的電位變化但其機制尚未明了。本研究在鰩魚中發現電傳感細胞中電壓門控鈣通道CaV1.3和鈣激活鉀通道BK一同調節膜內外電壓震蕩,使其能夠感知外環境中微弱的電信號。這表明離子通道結構的進化促進了生物的感知適應。 




Integrated genom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宮頸癌的整合基因組和分子生物學特徵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386.html



(導讀 郭思瑤)  宮頸癌仍是致死率較高的腫瘤疾病。研究人員報導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宮頸癌基因組分析數據,發現顯著的APOBEC突變模式、數個新型顯著突變基因及其他相關分子基礎,同時也觀察到了人類乳頭瘤病毒的基因整合等,為宮頸癌治療提供了新的靶標。



MC4R-dependent suppression of appetite by bone-derived lipocalin 2

骨源脂質運載蛋白2介導MC4R依賴的食慾抑制

Ioanna Mosialou, Steven Shikhel, Jian-Min Liu … Jeffrey E. Pessin & Stavroula Kousteni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97.html


(導讀 卓思琪)  本文通過小鼠體內的分子和基因分析,發現成骨細胞會向循環系統中分泌脂質運載蛋白2(LCN2)。LCN2能夠調節胰島素分泌和響應以維持葡萄糖內穩態;還可以通過血腦屏障與黑色素皮質受體(MC4R)結合,從而抑制食慾。該結果暗示LCN2能影響代謝調節,並表明控制食慾是骨內分泌功能的一種。



Interplay between metabolic identities in the intestinal crypt supports stem cell function

腸隱窩細胞間相互作用支持幹細胞功能

Maria J. Rodríguez-Colman, Matthias Schewe, Maaike Meerlo … Riccardo Fodde & Boudewijn M. T. Burgering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73.html


(導讀 卓思琪)  小腸幹細胞(Lgr5+ CBC)存在於腸隱窩潘氏細胞間,維持小腸上皮細胞的自主更新。本文利用小鼠的CBC和潘氏細胞實驗,發現潘氏細胞向CBC提供乳酸鹽以加強CBC線粒體的代謝活動;CBC中活躍的線粒體活動則可以激活p38 MAPK以維持幹細胞分裂分化活性。該結果揭示了線粒體代謝活性對幹細胞功能的支持。



Class IIa HDAC inhibition reduces breast tumours and metastases through anti-tumour macrophages

IIa類HDAC抑制劑通過抗腫瘤的巨噬細胞來減少乳腺腫瘤及其轉移

Jennifer L. Guerriero, Alaba Sotayo, Holly E. Ponichtera … Michael A. Nolan & Anthony Letai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409.html


(導讀 卓思琪)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以促進腫瘤生長為主,削弱或激活特定巨噬細胞可達到治療目的。本研究用巨噬細胞依賴的乳腺癌小鼠模型,發現TMP195(選擇性IIa類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在體內可通過調節巨噬細胞表型來改變腫瘤微環境,從而減少腫瘤負荷及肺部轉移。TMP195和化療或T細胞檢查點阻斷法聯合治療還能增強腫瘤抑制的持久性。



SZT2 dictates GATOR control of mTORC1 signalling

SZT2通過GATOR控制mTORC1信號通路

Min Peng, Na Yin & Ming O. Li(李銘,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378.html


(導讀 榴槤君)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可以感知環境中的營養物質,使mTORC1轉移到溶酶體中以激活mTORC1通路,調控細胞增殖。GATOR複合物可調控mTORC1通路活性。本研究發現SZT2可以作為支架分子與GATOR1和GATOR2形成SOG複合物,而SOG複合物的溶酶體定位對GATOR調控mTORC1通路的能力至關重要。



KICSTOR recruits GATOR1 to the lysosome and is necessary for nutrients to regulate mTORC1

KICSTOR可以招募GATOR1至溶酶體並在營養物質調節的mTORC1信號通路中必不可少

Rachel L. Wolfson, Lynne Chantranupong, Gregory A. Wyant …Wayne N. Frankel & David M. Sabatini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423.html



(導讀 榴槤君)  由KPTN、ITFG2、C12orf66和SZT2組成的複合體蛋白KICSTOR以不依賴營養物質的方式定位於溶酶體表面並與GATOR1結合,通過調節Rag GTPase酶活性下調因營養剝奪而過度激活的mTORC1信號通路。抑制mTORC1信號通路的藥物或可治療KICSTOR突變引起的疾病。



Cytosolic proteostasis through importing of misfolded proteins into mitochondria

將摺疊錯誤的蛋白質導入線粒體以實現細胞質內蛋白質穩態

Linhao Ruan, Chuankai Zhou, Erli Jin, Andrei Kucharavy, Ying Zhang, Zhihui Wen, Laurence Florens & Rong Li(李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95.html


(導讀 榴槤君)  本研究發現在酵母細胞中,應激狀態下形成的蛋白質聚集體或摺疊錯誤的蛋白質在Hsp104的協助下被轉運至線粒體中發生降解,從而維持酵母細胞胞質內的蛋白質穩態。這種線粒體介導的胞質內蛋白穩態機制在人體細胞中也可能存在。




Hypersensitive termination of the hypoxic response by a disordered protein switch

通過無序結構蛋白實現低氧應答的高靈敏終止

Rebecca B. Berlow, H. Jane Dyson & Peter E. Wright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705.html



(導讀 郭思瑤)  低氧應答對細胞生存至關重要,轉錄因子中HIF-1α亞基與轉錄輔激活因子TAZ1結構域結合併啟動低氧應答,而CITED2競爭性抑制二者的結合以終止應答。本研究通過結構生物學技術發現,三者形成的瞬時三元複合體會促進TAZ1構象改變並使HIF-1α解離,揭示了細胞快速應答低氧信號的結構基礎。





閱讀更多

內容合作請聯繫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相關焦點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8日
    >內皮中TLR3–SLIT2軸的激活促使腫瘤轉移 (導讀 王思菲)血管為腫瘤提供氧及養分並充當散播癌症的管道。本文採用自下而上(清單、測量通量的統計推斷、基於過程的陸地和海洋模型)和自上而下(大氣反演)的方法,對1980年至2016年全球N2O源和匯進行了全面的量化。估計2007年至2016年間全球N2O排放量為每年17.0兆噸氮(自下而上)和16.9兆噸氮(自上而下)。最近排放量的增長超過了一些最高的預測排放情景,強調了減少N2O排放量的緊迫性。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4月16日
    [論文詳細信息]LRP1 is a master regulator of tau uptake and spread(導讀 郭懌暄)tau蛋白的擴散和積累符合可預測模式,並與多種tau蛋白病的臨床嚴重程度相關,但其細胞機制尚不明確。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29日
    根據大氣二氧化碳數據估算的中國大型陸地碳匯 (導讀 紫蘇)本研究提出了2009年至2016年期間從中國各地6個站點測量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摩爾分數的最新數據,估計出中國陸地生物圈平均碳匯為-1.11±0.38 億噸/年,相當於這一時期中國年度估計人為排放估算的45%左右。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26日
    郭懌暄)最近一項遺傳相關研究發現3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簇是感染重症SARS-CoV-2後出現呼吸衰竭的風險位點。本研究發現該風險是由大約50kb的基因組片段引起,是從尼安德特人繼承而來,目前南亞約50%,歐洲約16%的人攜帶該區段。[相關報導:六萬年前的一次浪漫邂逅,讓我們的新冠重症風險高了3倍!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15日
    [論文詳細信息] A STAT3 palmitoylation cycle promotes TH17 differentiation and colitis STAT3棕櫚醯化循環促進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8月20日
    The tuatara genome reveals ancient features of amniote evolution(導讀 郭懌暄)喙頭蜥是現生與滅絕爬行動物的關鍵連接。本研究分析了約5Gb的喙頭蜥基因組並與其他脊椎動物比較,發現喙頭蜥的獨特性。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喙頭蜥在2.5億年前與蛇和蜥蜴類分離。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阿金)本研究評估了從2020年2月到5月4日,在歐洲11國新冠肺炎疫情從開始到暴發期間所採取的主要幹預措施效果。結果發現目前的幹預措施足以將時間變化再生數(Rt)控制在1以下,同時在11個國家內,直到5月4日總共有1200萬到1500萬人確認感染,佔總人口的3.2%到4.0%。該結果表明主要的非藥物幹預措施可極大減少病毒傳播,應該繼續保持以控制疫情。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2月第2期
    /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66.html(導讀 董堃)  大腦伽瑪共振與多種高等認知行為相關。/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0817.html(導讀 Takeko)  集體振蕩行為在許多生物過程中至關重要。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上) 2017年2月第2期
    Lukin & Vladan Vuletić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0823.html(導讀 Takeko)  在強相互作用系統中實現穩健的量子現象是現代物理的主要挑戰之一。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4月14日
    Colloidally prepared La-doped BaSnO3 electrodes for efficient, photo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使用膠體製備可用於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La-摻雜BaSnO3電極Seong Sik Shin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3月6日
    (導讀 王思菲)許多疾病的病理學可以通過局部分子網絡或微環境來解釋。 (導讀 王思菲)心理壓力引發生理應答的機制未知。 (導讀 劉奇)大腦發育過程中不可遺傳噪音如何作用於行為變化尚未充分研究。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4月30日
    拓撲反鐵磁態的電操縱 圖片來源:Guorui Chen (導讀[論文詳細信息] Exploring dynamical phase transitions with cold atoms in an optical cavity 光學空腔中冷原子動態相變的探索
  • 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13日
    基因表達圖譜和染色質可及性圖譜發布,揭示人體細胞生長發育規律] Immune life history, vaccin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SARS-CoV-2 over the next 5 years 未來5年的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第1期
    Hite & Roderick MacKinnon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1/n7635/full/nature20608.html(導讀 劉小鷗)  鈣離子活化的鉀離子通道Slo1有極高的導電性,能將電信號與肌肉收縮等鈣離子信號行為耦合。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30日
    圖片來源:Diamond Light Source and University of Oxford (導讀本研究使用低劑量原子分辨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成功解析了甲脒鉛碘[CH(NH2)2PbI3]薄膜結構,展示了具有銳利晶界的高度有序原子排列以及鈣鈦礦/Pbl2共格界面。並發現光束誘導的鈣鈦礦降解一開始會導致甲脒[CH(NH2)2]離子的損失。該結果為在原子尺度下理解滷化物鈣鈦礦的技術重要性提供見解。
  • 紅土日報—2017年6月16日
    債券關注消息1、海航集團:6月15日深夜在其網站發布聲明,聲明稱,郭文貴對海航集團的誹謗,已經侵害了海航集團及員工的聲譽和合法權益,海航集團決定起訴郭文貴。海航集團表示,郭文貴針對海航集團的言論沒有事實依據,已經給海航集團造成了商譽和經濟損失。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MQ)本研究發現,全基因組促進組蛋白甲基化(H3K27me3)可促進氮誘導的水稻分櫱。pre-mRNA 3'端加工機器的結構 (導讀 MQ)本研究使用13種重組蛋白和兩種RNA重新構建出具有切割活性的人類組蛋白pre-mRNA 3』端加工機器,並解析其冷凍電鏡結構。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
    [相關報導:這三組「軟蛋」,能推翻過去幾十年的假設? (導讀 阿金)微生物與宿主大腦信號傳遞的機制及其生理相關性尚不清楚。(導讀 譚坤)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之一,錳的氧化為化能自養菌供能此前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 國家公務員面試2017年3月2日國稅系統面試題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國家公務員面試2017年3月2日國稅系統面試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微信客服】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5202602573   2017年3月2日國稅系統面試題   1.請你閱讀桌上的題籤(請考生注意,不要再題籤上寫字或做記號)
  • 2017年2月份日曆表 2017年2月日曆表查詢
    導讀:我們都知道日曆中一年有12個月,日曆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於記載日期等相關信息。2017年2月是個特殊的月份,那麼,2017年2月份日曆表與其他月份有什麼不同?2月份有哪些節日呢?2月的來歷是什麼?快點隨萬年曆小編一起進行2017年2月日曆表查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