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4月30日

2020-11-28 騰訊網

審校 小象 小鍋 小勺 山村水郭 書牧

製版 阿金

生物學

Biology

Action of a minimal contractile bactericidal nanomachine

最小收縮式殺菌納米機器的行動機制

圖片來源:Zhou Lab/UCLA

The mutational landscape of normal human endometrial epithelium

正常人子宮內膜上皮的突變景觀

AIM2 inflammasome surveillance of DNA damage shapes neurodevelopment

監控DNA損傷的AIM2炎症小體塑造神經發育

A plant genetic network for preventing dysbiosis in the phyllosphere

防止葉際生態失調的植物遺傳網絡

An open-source drug discovery platform enables ultra-large virtual screens

一個開源的藥物發現平臺可實現超大型虛擬篩選

Nucleosome-bound SOX2 and SOX11 structures elucidate pioneer factor function

與核小體結合的SOX2和SOX11的結構闡明了先驅因子的功能

物理學

Physics

Electrical manipulation of a topological antiferromagnetic state

拓撲反鐵磁態的電操縱

圖片來源:Guorui Chen

(導讀 阿金)電操縱非平庸能帶拓撲學產生的現象是利用拓撲保護發展下一代拓撲技術的關鍵。本研究報告了拓撲反鐵磁態的電切換,該現象通過室溫條件下反鐵磁外爾金屬Mn3Sn多晶體薄膜中的反常霍爾效應(AHE)檢測到。並發現每平方米10^10至10^11 A的電流密度誘導非磁性金屬的磁切換。研究結果有助於進一步探索拓撲磁性和反鐵磁自旋電子學。[論文詳細信息]

Exploring dynamical phase transitions with cold atoms in an optical cavity

光學空腔中冷原子動態相變的探索

其他

【Planetary Science-行星科學】Nightside condensation of iron in an ultrahot giant exoplanet

超熱巨型系外行星中鐵在夜間的凝結

【Materials-材料】Two-dimensional halide perovskite lateral epitaxial heterostructures

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Chemistry-化學】Late-stage oxidativeC(sp3)–Hmethylation

氧化C(sp3)–H的甲基化後期階段

(導讀 阿金)「神奇的甲基效應」可大大提高生物活性分子的效能,但是現有的甲基化方法使用範圍有限,無法用於複雜的反應。本研究報告一種區域選擇性和化學選擇性氧化C(sp3)–H的甲基化方法,將高位點選擇性和化學選擇性 C–H羥基化與溫和的官能團耐受甲基化結合起來,可兼容藥物支架和自然產物的後期階段官能團化。該成果為廣泛探索新型小分子治療和化學探針提供新思路。[論文詳細信息]

【Geoscience-地球科學】Months-long thousand-kilometre-scale wobbling before great subduction earthquakes

大俯衝地震前長達數月、數千公裡範圍內的搖晃

【Education-教育】Measuring and forecasting progress towards the education-related SDG targets

測量和預測實現教育相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

圖片來源:sdg4education2030.org

——END——

領研網的期刊可以訂閱啦!

不來體驗一下嗎?

相關焦點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8日
    # 10 月 10 日:打疫苗,就能將這種癌症的風險降低88%;別為了對象整理你的房間;患2型糖尿病的年輕人未來會怎樣? 9 月 26 日:只想熬夜,不想犯困?新研究揭示如何調控「困意」;身體裡能釀酒的男子,被自己女兒的糞便治好了 9 月 19 日:這種食物正悄悄影響我們的染色體,可能讓人過早死亡;上網=「裸奔」?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15日
    > (導讀 阿金)小膠質細胞通過移除死亡神經元,修剪突觸等方式調控大腦功能。在估計了來自1.4GHz射電連續譜的相同星系恆星形成平均速率,發現在缺乏新鮮氣體流入的情況下,H I質量能夠為恆星形成速率提供十億至二十億年的燃料。結果表明,紅移不到1的星系的氣體吸積可能不足以維持恆星形成星系中的高速恆星形成速率。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8月20日
    The tuatara genome reveals ancient features of amniote evolution(導讀 郭懌暄)喙頭蜥是現生與滅絕爬行動物的關鍵連接。本研究分析了約5Gb的喙頭蜥基因組並與其他脊椎動物比較,發現喙頭蜥的獨特性。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喙頭蜥在2.5億年前與蛇和蜥蜴類分離。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29日
    根據大氣二氧化碳數據估算的中國大型陸地碳匯 (導讀 紫蘇)本研究提出了2009年至2016年期間從中國各地6個站點測量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摩爾分數的最新數據,估計出中國陸地生物圈平均碳匯為-1.11±0.38 億噸/年,相當於這一時期中國年度估計人為排放估算的45%左右。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4月16日
    [論文詳細信息]LRP1 is a master regulator of tau uptake and spread(導讀 郭懌暄)tau蛋白的擴散和積累符合可預測模式,並與多種tau蛋白病的臨床嚴重程度相關,但其細胞機制尚不明確。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26日
    (導讀 王思菲)本研究發現小鼠肌肉損傷及老化的特徵是組織內穀氨醯胺(Gln)受限。 (導讀 紫蘇)人為噪音和夜間照明的擴張引起了物種保護方面的重視。 # 本周值得讀的論文系列 # 11 月 28日:每天一個雞蛋會讓糖尿病風險增加60%?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3月16日
    Wilman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85.html(導讀 陸妍婷)  研究報導了六個大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旋轉曲線,發現星系盤外部區域的旋轉速度並非恆定,而是隨著半徑增大而減小。
  • 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13日
    基因表達圖譜和染色質可及性圖譜發布,揭示人體細胞生長發育規律] Immune life history, vaccin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SARS-CoV-2 over the next 5 years 未來5年的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30日
    圖片來源:Diamond Light Source and University of Oxford (導讀[論文詳細信息] Metal-organic magnets with large coercivity and ordering temperatures up to 242°C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阿金)本研究評估了從2020年2月到5月4日,在歐洲11國新冠肺炎疫情從開始到暴發期間所採取的主要幹預措施效果。結果發現目前的幹預措施足以將時間變化再生數(Rt)控制在1以下,同時在11個國家內,直到5月4日總共有1200萬到1500萬人確認感染,佔總人口的3.2%到4.0%。該結果表明主要的非藥物幹預措施可極大減少病毒傳播,應該繼續保持以控制疫情。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3月6日
    (導讀 王思菲)許多疾病的病理學可以通過局部分子網絡或微環境來解釋。 (導讀 王思菲)心理壓力引發生理應答的機制未知。 (導讀 劉奇)大腦發育過程中不可遺傳噪音如何作用於行為變化尚未充分研究。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4月14日
    Complex multifault rupture during the 2016 Mw 7.8 Kaikōura earthquake, New Zealand複雜多斷裂破裂——2016年紐西蘭卡爾弗登(Kaikōura)7.8級地震Ian J.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上) 2017年2月第2期
    Lukin & Vladan Vuletić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0823.html(導讀 Takeko)  在強相互作用系統中實現穩健的量子現象是現代物理的主要挑戰之一。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2月第2期
    /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66.html(導讀 董堃)  大腦伽瑪共振與多種高等認知行為相關。/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0817.html(導讀 Takeko)  集體振蕩行為在許多生物過程中至關重要。
  • Nano Research熱點和高被引論文導讀(2020年3-4月)
    Nano Research在2018年和2019年發表文章入選Web of Science2020年3、4月熱點論文1篇,高被引論文論文29篇。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第1期
    Hite & Roderick MacKinnon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1/n7635/full/nature20608.html(導讀 劉小鷗)  鈣離子活化的鉀離子通道Slo1有極高的導電性,能將電信號與肌肉收縮等鈣離子信號行為耦合。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
    [相關報導:這三組「軟蛋」,能推翻過去幾十年的假設? (導讀 阿金)微生物與宿主大腦信號傳遞的機制及其生理相關性尚不清楚。(導讀 譚坤)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之一,錳的氧化為化能自養菌供能此前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致癌突變導致同型二聚體細胞因子受體激活和失調的機制 (導讀MQ)本研究用單分子螢光顯微鏡定量了活細胞質膜上三種I類細胞因子受體的二聚體。>氣候變化導致跨越大洲的熊蜂數量廣泛減少 (導讀 郭懌暄)氣候變化導致氣溫和降水超出以往觀察的物種耐受水平會增加物種滅絕風險。
  • 2020年9月30日紅網手機報
    習近平雙節前主持的重磅會議 作出一個重大決定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重大問題,審議《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
  • 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20日
    @BMC科研永不止步 @MDPI 開放獲取出版 @BMC科研永不止步 @Springer 科學60秒 @領研網 本周值得讀·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