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結構大揭秘:肉食動物與素食動物的視覺差異

2021-02-08 成視康A

   

眼睛結構

眼睛結構示意圖

通常情況下,眼睛的基本構成如上圖所示,從右到左,一次是我們的瞳孔,角膜,虹膜及周邊的睫狀肌,水晶體,玻璃體,到最左邊的視網膜,中央凹和視覺神經。

我們知道,眼睛能夠採集到物理世界的東西,核心就是光線,通過眼球的水晶體等結構進行屈光讓物體清晰成像於視網膜上,通過感光細胞轉換成電信號傳入到視覺神經。

近視,遠視,老花與眼球的關係

大家常見的三種眼睛問題跟眼球的結構上關係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給大家簡單介紹。

首先,了解幾個概念:

眼軸:又稱前後軸(anteroposterior axis)、矢狀軸、y軸(y axis)、幾何軸(geometrical axis)、光軸、主軸、長軸(major axis)、視準軸、準直軸(axis of collimation)、光學同心軸、同心共軸、光學軸、主要軸(principal axis)、中心軸(cen-tral axis)、旋轉軸(axis of rotation)。由角膜正中到視神經與視網膜黃斑中心窩之間的一條假設線,稱眼軸。長22~27毫米,平均為24毫米。沿此軸可作眼球的內旋、外旋運動。

很多小夥伴可能因為發育,遺傳等原因導致眼軸過長或者過短,按照之前介紹的內容,都有可能導致不能清晰的成像於視網膜上,導致視力問題,進而引發更多的視覺問題。

除了上述客觀原因外,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由於用眼過度,用眼不當等也會導致眼球部分結構異常,導致不能很好的條件部件形成清晰影響,導致視覺問題。

特別強調,老花與遠視的關係。

所謂「老花」是指上了年紀的人,逐漸產生近距離閱讀或工作困難的情況。這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象。絕大多數的人在40~45歲左右眼睛會悄悄出現「老花」。通常情況下老花形成後水晶體都會呈現薄,長的情況,那麼成像跟遠視的現狀很像,但是跟遠視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肉食,素食動物與視覺系統的淵源

講了這麼些枯燥的東西,最後分享點有意思的玩意。

自古以來,弱肉強食,那麼形成這樣的自然規則跟哪些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呢!

當然,視覺系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兩種類型動物的視覺系統

如上圖所示,人一類的「肉食性」動物,本性需要更強的視覺能力,比如空間,距離,大小,運動等,只有具備這樣的基本條件才能很好的捕食。

我們可以看到左眼視野和右眼視野,他們在中間形成很大部分的重疊部分,我們稱之為雙眼視野。正式由於這個雙眼視野的存在,視覺系統通過處理兩眼對同一事物的加工分析,形成更加細緻,全面的數據,便於指導接下來的行動和反應。

相對於兔子一類的「素食性」動物,他們兩眼分布在頭顱兩側位置,所以雙眼視野相對較小,上圖可清晰的看出,只有肉食性動物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小。那麼他們形成的視覺圖像可能就是簡單的平面圖像,自然不能與肉食性動物相提並論了。



相關焦點

  • 素食健康:如何證明人是肉食動物?
    怎麼證明人是素食動物?(圖片來源:資料圖)如何證明人是肉食動物?(圖片來源:資料圖)對於素食的另一種爭論,在於人類是「素食動物」還是「雜(肉)食動物」? 其實,這本來是一個科學的問題,而且應該早有定論,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人類肯定是素食動物。這是從人體的生理結構,與各種動物的生理結構作比較之後,所得出的結果。這些研究可多了!不想在這裡贅述。
  • 貓是純肉食動物?為什麼它們還會吃素食?
    貓咪是純肉食動物,這句話是對的。貓咪吃素食,也是對的。兩者並不矛盾。可能這時候有人會說:貓咪是肉食動物不假,不該是純肉食動物吧!你看好多貓都會吃貓草、吃饅頭等等。你怎麼說?晉元君:這裡就是有概念上的誤解了,所謂的純肉食動物,不是指它只吃肉,其它什麼都不吃。而是它們如果只吃穀物(素食)無法合成體內必需營養物質,這樣貓咪是沒法長大的,而且貓科類動物長期不吃肉,就會慢慢的死掉。
  • 食肉動物和素食動物相比哪個過得更好?
    肉食動物相比草食動物更加的威武霸氣,令人敬畏。人們常常以猛虎、雄鷹比喻王者,也愛以虎豹為孩子起名。但如果放眼大自然,會發現其實食肉的並不比素食的過的好,有的甚至走向了滅絕還不如食草的。以素食為生則是動物們很好的選擇,這樣的食物來源更廣泛也更易得。植物們不會跑,只要走到跟前就能吃得著。從生態位的角度講,植物屬於生產者而素食動物屬於第一消費者獲得的能量更充分,植物與動物之間也不會形成病菌的種間傳播。所以是動物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物質、能量供給,而且不必擔心被食物感染。
  • 為什麼草食動物也能吃肉,肉食動物卻很少吃草?
    我們通常從食性上把動物定義成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兩大類,但是這只是比較狹義的說法,草食動物並不是只吃素食不吃肉食,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就像北美洲的雪鞋兔,一樣會吃腐肉,可見兔子確實可以吃肉的。
  • 野獸巨星:在肉食動物與食草動物共生的世界,沒有贏家?
    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所有的生物無非就是肉食和草食兩種區別,並且兩大陣營的生物有著獨特的優勢但同時也背負著不同的困境,如果是你,會選擇那一類,肉食還是草食?在生理結構上,也就是與生俱來便具有優勢的是肉食動物,他們相比一些草食動物來說體型較大,力量和速度非常強大,擁有尖牙利爪,只有被捕食的草食動物,沒有被捕食的肉食動物,肉食動物是強者,但同時也是被壓抑和被歧視的對象。
  •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一反素食常態,炸雞比胡蘿蔔誘人的肉食法則難道在兔子中也通用?其實除了兔子之外,一些其他素食動物也常常出現吃肉的傳聞。在印度,一頭名叫拉爾的奶牛偏愛吃小雞。一隻出生沒多久的小雞在晃悠,轉眼就被拉爾逮住。它一口攔下小雞,直接吞食而下,留下逐漸減弱的雞叫聲和旁人詫異的目光。這隻奶牛創造下一個月吃48隻雞的駭人記錄。
  • 為什麼大多食草動物眼睛長兩邊,食肉動物眼睛長前面,有例外?
    文/濤聲依舊為什麼大多數食草動物眼睛長兩邊,食肉動物眼睛長前面,有差別嗎?大自然的物種多種多樣,如果非要逐一划分的話,那麼總的來說就是食草動物以及肉食動物,當然還包括雜食性動物,不過雜食性動物,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肉食動物,自然界當中的大部分動物不是吃草就是吃肉,兩種動物有著很多的差別,比如說食肉動物往往都長得非常的強壯,而食草的動物往往不是非常瘦,就是非常的胖。
  • 《動物狂想曲》動物之間的競爭,肉食動物是否改變不了自己的本性
    《動物狂想曲/BEASTARS》第一即視感小六就感覺是狼愛上兔了一樣,看了一圈評論《動物狂想曲/BEASTARS》這部動漫充滿了許多爭議,動物之間的性格,肉食與草食之間的相處,各方面來說可以說完美到。雖然只看了一集小六對肉食動物還是充滿著許多疑問,作為肉食動物,與草食動物共存,他們之間的食物又是怎麼劃分的。肉食動物食肉,草食動物部分又是雜食。如果真的強行把這兩個生物鏈完美融合在一起,或者說肉食動物的習性也要改變自己的本性從食素?變為素食動物,從本體上來說應該是不可能的。
  • 人類的遠古祖先也是食草生物,為什麼眼睛卻跟食肉動物一樣?
    可能有人會說了,那是因為這些食草動物它們的聽覺非常好,如果你這麼想,那就錯了。食草動物的聽覺其實並不發達,遠遠比不上一些食肉動物,那麼食草動物又是依靠什麼來快速發現四周的危險?主要是依靠眼睛。眼睛是動物最重要的觀察結構,而食草動物跟食肉動物,眼睛的結構是有很大不同的。食草動物是單眼視覺,而食肉動物則是雙眼視覺,這是兩種有很大區別的眼睛結構。
  • 動物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動物狂想曲
    故事發生在卻裡頓學園,在這樣一個學園中生活著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在學園中食肉動物被迫壓抑自己的獸性,不準吃素食動物,只能吃食堂統一提供的食物,連向素食動物漏出自己的牙齒都是不被允許的。表面上素食動物和肉食動物看似和諧的生活在一起,但實際上卻是矛盾叢生,素食動物一向都很恐懼肉食動物,所以在學校中肉食動物一直都被排擠和欺凌。
  • 素食健康:肉食工業 人類與地球健康惡化的主因
    砍去樹木的土壤失去穩定性,大量的牛羊踩踏,擠掉土內的空氣,導致土壤板結,造成大範圍土地沙漠化。據統計在美國,表土損耗原因中有85%與畜牧業有關。在中國,已有90%的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鹽漬化和石漠化,草原生態面臨「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嚴峻局面。
  • 動物有彩色視覺嗎?
    哺乳動物比我們少一種視錐細胞,而靈長類動物和人類多出來的這種視錐細胞,分布並不是平均,橙綠兩個波峰挨在一起。,猛禽在高空尋找地面目標時,主要依靠眼睛,它們有極為敏銳的視力。按照攝影術語來說的話,它們的眼睛的ISO比較低,但是色彩還原度高。
  • 肉食動物與植食動物
    一切源於大地,一切為了能量轉換(流水不腐),雖然相對生物全部種類而言,數量不到20%的植食動物與肉食動物,卻佔有生命80%的精彩。 植食動物與肉食動物的競爭永遠以優勝劣汰、遞弱代償為主旋律。但有一個超越肉體本身達到精神層面的例外,人類。 這種動物確實先進,與地球其他生物跨維度的存在,還不停地抬高和美化自己,以假亂真和借假修真。
  • 我行我素:一位環保者的素食理由
    素食理由之一:演化、分類決定,人類應屬雜食 作為靈長目動物的人類,可以進食少量的肉,但不應擅自提升自己的生態位,向肉食動物靠攏。人類在自然界的進化史已有數百萬年,其間的絕大部分時光,都是作為動物界的一員——靈長目中的無尾的、素食的類人猿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直至今天,一味強調社會屬性的我們,仍無法擺脫這種「裸猿」的自然屬性,無論你承認與否,我們都是一種偏於素食的雜食動物。 從解剖結構看,不應過度食肉的本該是我們。
  • 百科|你是否想過,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卻幾乎不吃肉食動物?
    根據上述所言,生物每傳遞一次能量,只能傳遞自身的10%-20%的能量,所以人類要是以食肉動物為食的話,那麼食肉動物能夠給人類提供的能量就比素食動物提供的能量要大得多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飼養食草動物要遠比飼養肉食動物容易得多,在散養時代,人們只需要將食草動物驅趕到牧草豐盈的地區,再將其趕回來就好了,而如果要飼養肉食動物,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肉食動物通常性格兇猛,不易馴服。所以慢慢的人們就養成了食用食草動物的習慣,其實人並不是不能吃肉食動物,只不過習慣了而已。
  • 為什麼食草動物的眼睛在兩邊,食肉動物的眼睛在前面?
    :我也變大。單眼視覺,即一隻眼睛能看到的,儘量不要用兩隻眼睛來看,各看各的,交集要少,從而擁有更大的視線覆蓋範圍。360度無死角覆蓋,然而生理結構擺在那,並且攝像頭只能有倆。 牛鹿三千,它只取一隻,360度覆蓋對食肉動物沒有什麼用,所以食肉動物眼睛演化的方向是兩隻眼睛集中注意力
  • 《動物解放》推薦您看看
    從某種根本的意義來說,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都天然擁有某些基本權利,但我們仍然把世界上大多數有感知能力的動物排除在外,由於排斥在我們的愛護和關懷之外,我們便惡待它們。很多人讀了本書,受其影響,很多人認為不能再支持那種殘忍、暴虐並危害環境的肉食業了,於是他們成了素食主義者,力圖過一種不致使其他動物無辜受難的生活。
  • 食肉動物的眼睛長在前面,而食草動物則長在兩邊,怕吃草扎了眼?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看一眼某種動物就能夠憑感覺判斷出它的食性呢?是什麼特徵洩了密?就是眼睛。我們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神,我們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性情,這話是真是假,我們不做品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確是能夠通過眼睛來判斷一個動物的食性的,因為食肉動物的眼睛大多長在前面,而食草動物則長在兩邊。
  • 「中國肉食地圖」:山東河南動物產品產出最多,廣東消費最多|綠會良...
    2019 「良食峰會」戶外會場「創意農夫市集」「中國肉食地圖」根據經合組織資料庫,世界各國每年肉食消費都在增長,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年消費肉類8829.6萬噸,佔全球肉類消費的26.8%,位居世界第一。8月16日,良食數據小組的負責人小匡分享了團隊研究的「中國肉食地圖」項目。
  • 人為什麼要多吃素食?
    在人類演化的研究中顯示,我們的祖先都是天生的素食者。 人類的身體結構並不適於肉食。哥倫比亞大學韓汀博士在一篇比較解剖學的論文中就證明了此論點。他指出肉食動物的小腸和大腸都短,而且大腸特別地直而平滑。相反地,素食動物的小腸長,大腸也長,這是因為肉的纖維含量少,蛋白質含量高,腸子不必慢慢地吸收養份;因此肉食動物的腸子較素食動物的腸子來得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