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創業賣水 4年估值過億 水生意太好賺?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美國水企危機:被」元気森林「們搶了生意。

作者 | Amelie

編輯 | 梓

圖片來源:Henry Ford

六年級小學生賣水4年,打造1億美金+公司,火遍科技圈,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因為塑料汙染而憂心,年僅12歲的Jaden Smith想做些事情來改變。他發現塑料包裝是造成汙染的一大因素,那是否有更加環保、可持續的替代方案?

「推出一款新汽水很難,但全球範圍內水的配方基本一樣,做一家水飲公司(改變包裝)比汽水公司簡單。」這是Jaden Smith創業的初心。

當然,他還有另一重身份,好萊塢著名影星威爾•史密斯(李安導演新作《雙子殺手》主角)的兒子。

2015年,採自紐約州北部水源,裝在可回收材料製成的水瓶內,JUST Water(「這就是水」)上線。

4年後,JUST Water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開設了三家灌裝加工廠,並在全球10個國家銷售,2019年估值超過了1億美金。

賣水也能這麼賺?

水企巨頭市場份額萎縮,自有品牌崛起

在飲料界,很少有類別做得比瓶裝水更好。瓶裝水看似平淡無奇,但放眼到整個飲料大品類,依然是佔比最高的細分市場。如果說到利潤,瓶裝水的平均毛利率高達60%,這個比例在食品飲料行業幾乎只遜色於酒類。

瓶裝水作為家用長期高消耗品,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相比較直接飲用自來水,瓶裝水自然更加衛生更加信手拈來,雖然現在市面上各種包裝水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但總體上也就是分為5大類:

圖片來源:Zhihu

10年前,成長最快的是1塊錢的水,5年前成長最快的是2塊錢的水,現在成長最快的是3塊錢的水。也許未來五年後,成長最快的將會是4塊錢的水。

在美國瓶裝水市場上,隨著公眾健康意識增強,低糖低熱成為訴求,瓶裝水被視作含糖飲料的替代品,美國瓶裝水行業中自有品牌(private label,各大超市、新品牌的水)份額從2010年29.3%提升至2019年41.4%。

圖片來源:歐睿,招商證券

消費市場上自有品牌不僅便宜、優質、高性價比,並且質量也越來越好。在北美地區,高達71%的消費者認為購買自有品牌是聰明之舉,62%的消費者認為購買自有品牌更划算。

美國瓶裝水市場上礦泉水和純淨水分別佔比53%和46%,前五大品牌有純淨水代表雀巢優活、Aquafina、可口可樂旗下的Dasani,以及天然礦泉水PolandSpring和Ozarka。

全球範圍內主要瓶裝水品牌有雀巢、達能、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三得利這些,這些知名品牌都有各自核心單品,市場份額在全球飲用水市場中名列前茅。

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紐約飲料營銷公司(BMC)研究董事總經理Gary Hemphill說,COVID-19大流行以及由此產生的瓶裝水囤積也對產品類別和增長速度產生了積極影響。

「瓶裝水繼續穩步增長,實際上在2020年上半年經歷了加速增長。它作為終極健康飲料的定位一直在消費者中引起共鳴。此外,近年來,氣泡水的日益流行也推動了這一類別的發展。」

圖片來源:FDA

消費不斷升級的當下,水的品類和概念也越來越多,在供需雙方共同作用下,一批新興的包裝飲用水公司應運而生,也越來越受到各路資本的重視。

國際瓶裝水協會、美國飲用水基金會等機構也倡導消費者選擇無糖健康的瓶裝水代替含糖飲料,不僅健康,也在於代替自來水解決美國居民對公共供水系統的信任危機。

打開水龍頭直接喝?水汙染問題引擔憂

我們刷美劇或者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無論是《生活大爆炸》還是《鋼鐵俠》,總能看見劇中人口渴了,拿著杯子在廚房的水龍頭下,接起一杯水就直接喝上了,像這樣:

圖片來源:Youtube

中西生活文化習慣有諸多不同,比如像我們習慣說「多喝熱水」,美國人對直接飲用自來水(tap water)習以為常,這源自公眾對公共供水系統的信任。

追根溯源,美國執法者針對飲用水的監管和執法一直較為嚴格,早在1974年國會就通過了《安全飲用水法案》,並在1984年和1996年兩次修訂法案,保證各項指標符合公眾的用水安全;同時落實到各州政府,也可以因地制宜制定更為嚴格的監管供水系統。

大多數美國人的飲用水是由全美150000個公共供水系統提供,在公共法案的監管下,一般在家煮飯澆花、或在規範地點遊泳釣魚,水質是大可令人放心的。如果水質不達標,當地衛生部門也會發布警告信息,建議公眾煮沸後飲用或者直接購買瓶裝水。

不過,最近幾年爆出來的水汙染問題讓一些人對直接飲用自來水有了顧慮。

6年前密西根Flint鉛水汙染事件、兩年前紐約時報關於水汙染的報導等都是現實民生問題,今年疫情突如其來,當川普總統宣稱喝消毒劑可以殺死病毒後,美國消毒劑銷量暴增,居然有不少美國民眾紛紛效仿,購買大量消毒劑,且不說真的喝下後發生了哪些悲劇,處理掉這些大劑量消毒劑也容易造成水質汙染。

甚至於剛過去的7月福羅裡達州飲用水中發現食腦蟲、9月德克薩斯州供水中發現食腦蟲等事件……喝自來水到底是否衛生,恐怕已經沒人敢100%肯定了。

圖片來源:Twitter

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NRDC)19年的數據顯示,有15%的美國民眾,或者超過7千萬的美國人正在飲用已經被舊排水管道汙染過的自來水。

大約3/4的美國成年人對家庭供水質量擔憂,幾乎一半人擔心可能的汙染物。美國的水利基礎設施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許多城市的水管是在70到90年前安裝的,管道老化導致水中重金屬含量升高。

飲用水的水質好不好,和身體健康直接掛鈎。出於方便省心的角度,喝瓶裝水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今年消費市場的各類「水項目」在資本市場掀起了大浪,許多水品牌都陸續融到了新一輪的資金,血槽已滿,越做越有花樣。

講水的故事,誰講的更好?

歐洲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去年打造了水類初創品牌B-Better,今年9月又宣布收購美國電解質飲料製造商 Liquid I.V.,一款主要銷售針對睡眠、能量和補水三項需求的功能飲料。

全球知名咖啡企業雀巢旗下包裝水業務有近50個品牌,如聖培露、巴黎水、波蘭春天、普娜等國際高端水品牌。

巨頭以外,初創迎來了春天。

功能水創新:知名球星青睞的飲用水品牌

據FinSMEs報導,10月美國飲用水品牌Oxigen Water完成了1500萬美元 B 輪融資。

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唱片藝術家Brett Eldredge、職業籃球運動員Kevin Love以及明星球員投資者Stephen Curry。

圖片來源:Oxigen Water

Oxigen Water是Blair Bentham在2014年打造的一個飲用水品牌,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主要生產和銷售一系列含氧、pH平衡的優質水產品,主打產品是一款功能性水,其中包含了電解質,旨在幫助飲用者恢復體能。

目前在市面上售價在1.8美金左右。什麼類型的水更容易獲得明星運動員的關注?Oxigen Water是這樣講故事的:

1.有更為安全高標準的創新蒸餾蒸汽技術加持

Oxigen Water在蒸汽蒸餾方面採取了創新的步驟,從而獲得了更為純淨的水。據了解,它的工廠被評為 SQF3 級,這是食品質量和安全的最高標準。

2.區別普通水有更為精準的pH電解質維持平衡

Oxigen Water在天然泉水中添加了電解質,使pH值達到7.2-7.4,這是人體內水的自然pH值。在每600毫升瓶裝產品中,含有25毫克電解質,以更好地幫助消費者保溼。

3.採用100%回收塑料瓶

Oxigen Water使用經過分解並回收製成新的再生塑料,這些再生塑料通常來自於北美和歐洲,且經過了APR(塑料回收協會)的認證。他們有著垂直整合的生產鏈,直接在裝瓶廠現場生產瓶子,然後將水裝瓶。這樣更能保證水質的安全,杜絕了瓶子因為運輸等問題出現的清潔問題。因此該公司的生產模式,對於環境保護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同時為了保證水質純淨,他們的水源都是就近取材。

據了解,Oxigen Water在過去幾年中,銷售量同比增長了 300%-400%。Oxigen Water本輪融資資金打算用來通過擴大營銷方式,來進一步提高的品牌知名度。

花式賣水:複合口味上做文章

2015年在加拿大多倫多成立的礦泉水品牌「Flow」在10月初宣布完成百萬美元融資,由Virgo Investment Group投資,在今年5月份,他們剛完成了4500萬美元的D輪融資,投資人包括Uber工程總監Curtis Chambers、著名明星Shawn Mendes和前棒球運動員Chase Utley。

去年,他們與好萊塢演員Gwenyth Paltrow和歌手Shawn Mendes合作,美國第一家加工廠在維吉尼亞州開張。

其實作為細分市場裡的鹼性礦泉水,在市面上已經有十幾年發展了,實質是指pH值高於7的瓶裝功能水。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習慣,逐漸摒棄含糖量高的碳酸軟飲,選擇富含營養、優質健康的產品。

怎麼花式賣水賣得夠貴又有人願意買單?Flow是這麼講故事的:

1. 定位自身是天然有機的清潔環保品牌

據Flow官網介紹,Flow的全線產品均使用紙質包裝,並於今年過渡到「75%可再生能源製作、100%」可回收的新利樂包裝,以追求天然環保。目前其產品的生產過程已獲得B-Corp環保認證。

在水的源頭上,「基礎鹼性礦物水源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南布魯斯縣的石灰巖含水層,可自然收集鈣,鎂和鉀等礦物質」。

圖片來源:Flow

2. 迎合市場年輕群體的眾多複合口味

Flow在5年時間裡,隨著需求的變化,Flow幾乎每年推出一款新產品線,從最初的原味鹼性水,到水果味鹼性水(2017年推出黃瓜+薄荷,檸檬+姜,草莓+玫瑰,西瓜+酸橙4種口味,2019年新推出葡萄柚+接骨木花,黑莓+芙蓉花兩種口味),再到功能性系列Flow Glow,這個系列包含具有娛樂和藥用功效的CBD(大ma二酚,一種大ma提取物),和具有美白作用的膠原蛋白。

據官網介紹,所有產品都遵循天然配方,除了水源,其中各種精華都來自有機水果、蔬菜或植物,且無糖、無甜味劑、不含果汁、0卡路裡、不含轉基因食品。

3. 依託明星效應走高端水定位

2016年Flow進入美國市場,2018年官宣與好萊塢女演員Gwenyth Paltrow 2008年創辦的健康保健品牌Goop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2019年與多次獲格萊美提名歌手Shawn Mendes和他的經紀人Andrew Gertler籤署了投資戰略,Flow承諾將贊助Mendes各地演唱會,由於粉絲偏年輕女性,因此能夠幫助開拓年輕的消費市場,擴大其在年輕人中的品牌影響力。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環保優先,瓶子上的創新

早在十幾年前,美國的環保人士就指出瓶裝飲用水的塑料瓶對環境太不友好,嚴重浪費其他資源,是人們的「頭號公敵」。塑料製品的危害這裡就不多展開,十幾年過去了,現今美國的瓶裝水塑料瓶的回收率仍不足30%。

隨著全球範圍內降塑減塑呼聲日益高漲、垃圾分類逐步推行,瓶裝水包裝上的可持續發展的步伐也越來越快了。

主打「謀殺口渴」口號的罐裝飲用水品牌 Liquid Death在9月底完成了B輪2300萬美元融資,領投方為一家聚焦消費品領域的家族辦公室(具體信息未透露),跟投方包括 Convivialité Ventures、Fat Mike、Pat McAfee 和現有投資者 Velvet Sea Ventures。

2017 年, Mike Cessario 在美國加州創立了 Liquid Death,通過自有官網和亞馬遜渠道銷售,主打可回收鋁製罐裝水飲,目前也開始進入美國各線下渠道。不同於其他瓶裝純淨水,Liquid Dealth 在包裝設計上借鑑了多用於碳酸飲料和啤酒的「鋁罐」包裝,在外觀上做得很有特點,看起來更像啤酒和飲料。

Liquid Death 從朋克搖滾和重金屬文化中汲取靈感(也有人把 Liquid Death 的風格稱作是 straight-edge punks),同時參考了世界各地啤酒的包裝和字體,設計了 Liquid Death 的包裝,slogan 設計為「Murder Your Thirst 謀殺你的口渴」。

圖片來源:Liquid Death

由於塑料瓶很薄,因此無法被再循環以製作更多的塑料瓶。但是鋁罐可以在被回收後製成新的鋁罐。據該行業組織鋁業協會估計,至今生產出的所有鋁中有近75%仍在使用中,鋁罐比塑料瓶更常被回收,2019年的回收率高達80%。

作為努力減少塑料廢物的一部分,大家開始在瓶裝水的瓶子上轉型。

可口可樂公司在2019年推出其Dasani水品牌的鋁包裝,百事公司在2019年6月也宣布用鋁罐來替換部分產品的塑料包裝,旗下品牌純水樂的鋁罐包裝將逐步鋪開。

美國知名椰子水品牌Vita Coco母公司All Market Inc.(AMI)也推出了一條新的罐裝水生產線Ever & Ever。該品牌採用「無限可回收」的鋁瓶包裝,意在減輕塑料瓶對環境的影響。

圖片來源:Amazon

英國飲料公司RadnorHills投資350萬英鎊用於生產一個新的鋁罐裝天然泉水產品。該公司表示,鋁罐的100%的可回收性、較長的貨架期和高運輸效率這些優勢已被充分證明。

圖片來源:RadnorHills

位於加利福尼亞的PathWater,創造性地採用可多次重複使用和可回收的鋁瓶包裝作為一次性塑料的環保替代品。經久耐用的鋁優勢顯著,無雙酚A困擾,保冷性更強,確保瓶子「100%可回收」,還可以成為消費者追求可持續生活的重要一環。

圖片來源:PathWater

同樣主打環保材料的還有美國葉綠素水品牌Chlorophyll Water,該公司宣布使用可在垃圾填埋場生物降解的20盎司包裝瓶,以幫助消除汙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回收清潔的可再生能源。

為達到這一要求,包裝瓶的模具與公司自有的一種專為吸引填埋場內的微生物活性而設計的有機添加劑相結合,可以加快包裝瓶在生物活性填埋場和厭氧消化池中的自然生物降解速度。

圖片來源:Chlorophyll Water

全球最大的食品製造商雀巢公司旗下礦泉水品牌Valvert在去年7月份,推出了由100%可再生PET材料製成的包裝瓶,這是雀巢在歐洲市場首次推出該種材料的包裝。該公司可生產100%rPET1.5升瓶,還可以生產出50%rPET500毫升瓶。

Valvert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將其500毫升瓶過渡到100% rPET材料。

圖片來源:Valvert

聯合利華Future Platform初創品牌B-Better與包裝公司SIG Combibloc合作,推出富含B族維生素的水產品系列。

B-Better系列產品的包裝為750毫升康美包「combidome」紙瓶,由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紙板製成,是第一家使用SIGNATURE包裝材料(SIGNATURE PACK是SIG康美包「盡善盡美」的創舉之一,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可持續發展的食品包裝解決方案,為社會和環境做出更多貢獻。)

製造「combidome」紙瓶的公司,使用了質量均衡法將聚合物與木質可再生材料連接。

圖片來源:B-Better

國內瓶裝水市場

根據Euromonitor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瓶裝水零售額為2017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3371億元。增速在瓶裝水中位居前列的熟水細分品類,吸引了業內的關注。

有業內專家指出,未來1300億的中國瓶裝水市場,將會呈現熟水生水二分天下的格局。

「多喝開水」在中國人的飲水習慣裡有很高的地位,由此也推動了瓶裝熟水新的發展機遇。

白開水經過了高溫煮沸到殺菌作用,溫和不刺激,更適合中國人的腸胃。

2016年今麥郎率先入局瓶裝熟水市場;2019年旺旺首次涉足瓶裝水業務,推出旺旺涼白開;2020年5月,康師傅飲品高調入局,推出新品「喝開水」,讓這個細分品類開始不斷熱鬧起來。

圖片來源:康師傅

9月初上市的國內知名水品牌農夫山泉催生了中國頂級富豪,在最近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上,農夫山泉創始人首次上榜,以3650億元位列第三,成為今年最大黑馬。飲用水造富,這是一時的神話還是市場選擇的必然,已經不言而喻了。

但無論熟水還是生水,其高速增長的大背景都是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無論是什麼品牌的水,誰能讓消費者喝得更加安心,誰就能在市場中獲得更多回報。

圖片來源:zhihu

相關焦點

  • 12歲小學生賣水估值過億,「水生意」太好賺?
    六年級小學生賣水4年,打造1億美金+公司,火遍科技圈,這是什麼神仙操作?因為塑料汙染而憂心,年僅12歲的Jaden Smith想做些事情來改變。他發現塑料包裝是造成汙染的一大因素,那是否有更加環保、可持續的替代方案?
  • 賣水首富的三次交手:鍾睒睒向左,宗慶後往右
    經歷了「二馬」輪番坐莊的三年,中國首富終於出現了新面孔,而且來自一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賣水。 十年前,中國首富是宗慶後,他賣的水是「娃哈哈」;十年後,中國首富是鍾睒睒,他賣的水是「農夫山泉」。相隔十年,他們又踏進了同一條河流。 現年66歲的鐘睒睒,和75歲的宗慶後,都是典型的老一輩企業家。
  • 西單女孩身價過億 賣的什麼牙膏能虐死大眾屌絲
    西單女孩在2015年創業轉型成功,身價過億,歌手+企業家的身份讓西單女孩賺足眼球,身價過億之說更是虐死大眾屌絲,都驚呼西單女孩這是賣的什麼牙膏!潘石屹親自誇贊說,向所有不靠爹媽不靠關係,依靠自己雙手和大腦的艱苦創業者致敬。
  • 如何用3分鐘算出創業公司的估值?
    在早期階段公司的價值接近於零,但估值要高出不少。為什麼呢?比方說,你正在尋找在10萬美元左右的種子投資,換取您公司的10%左右的股權。這是典型的交易。那麼,你的投資前估值將是100萬美元。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公司現在價值100萬美元。你很可能賣不出這個金額。在早期階段的估值更多看重的是增長潛力而不是現值。
  • 貧困大學生創業做創意項目,而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一次偶然的機會,何新發現了印照片在杯子上的商機,興奮的他和幾個夥伴一起湊錢創業,雖然中途經歷了些許波折,但是他們成功的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幾個貧困大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了命運,一年賺到了二十萬。何新探親時,發現一家店鋪在賣個性定製的杯子,顧客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列印上去。這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小店生意火爆。這讓何新樂動起了心思:如果把這項技術引進到鄭州,肯定也毹賺錢。單是在校園裡推廣,就可能有幹不完的活。 通過調查,何新了解到,經營這一項目的公司在上海,技術和設備費用共需2.7萬元。
  • 專科畢業,90後小夥身家40億,喜茶憑什麼估值160億?
    年少有為的他在一眾50歲上下的成功人士中顯得格外出圈,90後聶雲宸實現財富自由,離不開其一手創辦的新茶飲品牌——喜茶。從2012年創立至今,喜茶已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超過500家門店,估值超過160億。短短1年的時間,喜茶估值就暴漲八成,其創始人聶雲宸29歲身家40.92億元,而這這一切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
  • 表情符號的好生意:4個月Line賺2300萬元
    表情符號的好生意:4個月Line賺2300萬元 2013-04-02 15:30
  • 用微信「朋友圈」做生意 株洲女子半月賺了近兩千元
    【案例】  株洲妹陀朋友圈賣野生天麻 半月賺了近兩千元  在河西一事業單位工作的小劉,老家是湖北恩施,山好水好,盛產野生天麻。今年11月10日,爸爸給她寄來了半斤,讓她燉湯喝。  「收到天麻後,我就用它來燉了雞湯,並且在微信朋友圈裡曬了下。」
  • 博商學院名師大講堂實錄 樊登:低風險創業
    以一年讀50本書年收入過億,帶領樊登讀書會在知識付費江湖強勢崛起的樊登親臨助...   ·現在做生意的人變得越來越專業,我們之前隨便賺都能賺到錢,不動腦子。所以當整個經濟下滑的時候,首先受損是沒有知識的企業。
  • 中國小夥辭職創業,靠3毛錢的生意一年狂賺22億,壟斷半個地球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中國有一句話叫積少成多,那麼其實這也是一句非常勵志的一句名言,很多人都在用這句話來激勵著自己,也堅信這句話的人,有也有很多人,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而有一個人真正的做到了那我們來聊一聊,這個人他靠著三毛錢的生意一年狂賺22億壟斷了近百個國家,那現在她怎麼樣了呢
  • 賣彩虹圈原來那麼好賺!擺攤一天能賺1800
    初次擺攤的新手:擺攤三天不但沒賺錢還虧錢  看了「笑傲江湖」、「功夫熊貓」,「中國出彩人」、「吳武強」,原來賣彩虹圈那麼好賺!擺個地攤,不用租門面,不用辦各種證件,投入小,想想怎麼也能賣倆錢,於是我就在網上找了個小廠家進了一箱擺起攤來,那時候一箱彩虹圈買的是396元,還以為買得挺實惠,誰料現實給了我重重一擊。  我擺了3天,去了鄭州市區7個地方擺地攤,交通費就花了我30來塊,買飲用水6元,在外吃午飯25元,投入成本加起來近500元。
  • 35歲以上的中年人,失業後再就業難,可考慮從事創業做生意賺錢
    不管你是否承認,35歲現象都是很多中年人要面對的一個問題。看到很多單位不招35歲以上的人,甚至明確規定年齡需在35歲以下,昔日的骨幹們開始送外賣,開大排檔......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同時這個年齡工作還不好找,很多人被迫開始創業做生意。
  • 經濟學家評A股財富:就是普通4瓶水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茅臺
    最近非常流行的段子是這樣說的:「白酒研究員寫研報,只有兩個字:不賣。2021年怎麼做資產配置?還是白酒。2021年怎麼賺大錢?白酒加槓桿。」白酒如此受關注是好事嗎?張亮向記者分析說,「白酒已經成為了一種『民謠』,這都說明漲幅已經積累了很多。沒有隻漲不跌的板塊,所以我們今年上半年對白酒板塊相對謹慎」。
  • 一人挑起產銷鏈 「傻」小丁賣雞隻賺小錢
    4月初至今,小丁來往於廣水老家和武漢38趟,帶回了千餘只土雞、萬餘枚土雞蛋,以及不計其數的紅薯、蘿蔔、黃瓜、胭脂桃、大蒜,還有乾子。    生意很忙,小丁很累,但老顧客們卻都在為他盤算、擔心,小丁你到底賺不賺錢?——他的價格實在是太低了,而東西又實在是太好。
  • 湖南小夥賣豬創業,賣風味小魚年掙1億
    從一輛舅舅給的自行車開始,他開始採購當地一些小作坊的產品去到外地送貨,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和積極地推銷,周勁松把進的貨物全部售賣了出去,賺了20元錢。這次的經歷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從此他開始了走街串巷銷貨的生活。到了1989年,僅僅兩年時間,他竟然騎壞了5輛自行車,不過也正是他的這份敢拼敢闖的勁,成為他日後創業的奠基石。
  • 伍氏豬腳伍月紅:50歲的「豬腳西施」的創業傳奇
    兩個月之後,她做出了一個狠心的決定:將1歲的兒子託付給父母照顧,自己孤身一人南下,到廣州一帶去打工,那段時間,伍月紅每月只留給自己200元的生活費,打工賺下的錢款,她全部寄回了老家…… 1990年年初,伍月紅的手裡有了一些積蓄,她開始思忖起來:「這樣一直打工總不是辦法,不去創業的話,怎能結束寄人籬下的生活呢?」她開始做一些小生意。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是中國首創保暖內衣概念的品牌,憑一句「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語迅速佔領市場。曾先後聘請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作為代言人,在4月內創下了1個億銷售額的記錄。可以說,2008年以前,南極人是國內保暖內衣當仁不讓的第一品牌。
  • 中國小夥覺得打工太難,創業用3毛錢生意年賺22億,佔領半個地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很多事情都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一開始可能覺得沒有什麼,但是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很快就會變得很有分量,甚至讓人感到很驚訝,原來可以變得怎麼多呀,中國小夥覺得打工太難了,創業用3毛錢生意年賺22億,佔領半個地球。
  • 馬光遠:中國財富最大的特點是「太水了」
    這一點,集中體現在「四瓶水」上面。  在中國,有「四瓶水」非常賺錢:  第一瓶水,最近很火的金龍魚。金龍魚2020年10月上市,最近15個交易日股價上漲了近80%,總市值超過了6730億元,被稱為「油中茅臺」。  第二瓶水,農夫山泉。2020年農夫山泉剛上市半小時,股價上漲就讓其創始人鍾睒睒當了半個小時的中國首富。
  • 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 而百因必有果,報應自然是頻繁出現在不合格產品黑名單中,甚至搜尋引擎也全是對「南極人」品控的投訴。 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