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人如何創造20世紀後半葉中國美術史「神話」?藝術家高小華這麼說

2021-01-09 上遊新聞

28日上午舉行的川美校慶開幕式上,著名藝術家高小華作為校友代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川美夢。

高小華說,自己是川美油畫系77級畢業生。在畢業之後四十年來,他曾多次夢回川美校園,在那簡陋的宿舍裡誕生了一批海內外藝術明星,在那個物質嚴重貧乏的年代,一批懷有夢想的師生創造了川美奇蹟。

說起川美記憶,高小華表示,四十多年來,除了「尋夢川美」,母校的點點滴滴更多的還是儲存在腦海。

他提到許多鮮活場景:「記憶中有曾經踏進過教室的每一位老師——繪畫系主任劉國樞、一年級就帶我們去油田的王大同、與我們共同度過畢業創作最後時光的魏傳義;還有時年意氣風發的兩位才俊、最受同學們喜愛的青年教師:杜詠樵和馬一平……」

他還重點回顧了川美一批鮮為人知的「鎮院之寶」:一批「骨灰級」的民國老先生:汪子美、葉正昌,梁啟煜、沈福文、江敉、李有行……以及老院長龍實;老師蔡振輝、夏陪耀、張方震、馮星平、江碧波、繪畫系黨支部書記黎國鈞等。

同學情誼也是高小華難忘的,他提到幾位當年瘋狂創作如今已成名成家的程叢林、羅中立、何多苓、周春芽、張曉剛。

高小華自豪的總結到,他的師生同學們如今他們大都健在且年富力強,或德高望重聲名顯赫被載入了美術史;或仍在繼續拼搏不放棄人生最後的時光;或默默地知認天命安享晚年的退休生活。

他強調,正是這樣一群看似「懶散」、步調常常不能一致的川美人,卻創造了20世紀後半葉中國美術史的「神話」——從上世紀後文革時期的「傷痕美術」、「鄉土繪畫」、到85新潮,再到當代藝術……,「半壁江山」的川美同仁一路走來從未缺席,亦讓四川美院幾代人打造的這塊金字招牌至今都閃閃發亮!

最後,高小華衷心祝福母校,生日快樂;祝福老師們身體健康;祝福新人們不斷成長;祝福新一屆川美領導班子,在唐書記、龐院長的帶領下開創新的未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字/視頻 趙欣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20世紀的中國神話研究
    芬蘭民間文藝學家勞裡·航柯於20世紀70年代在《神話界定問題》一文中,在界定神話的四條標準——形式、內容、功能、語境時說,除了語言的表達形式外,神話還「通過其他類型的媒介而不是用敘述來傳遞」,如祈禱文或祭祀儀式等形式。他的這個觀點,即神話是有多種載體的,在我們審視華夏神話時,是可以接受的。
  • 美術史研究三題議
    那麼,如何構建自己的史學觀和方法論?就這個問題,本期「學術月刊」邀請了四位從事美術史論研究的專家,從美術史的圖像研究、區域美術史研究、美術史的方法論、傳統畫論的方法等幾個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探討。 美術史研究三題議 鄭工 帶著溫度的近距離美術史敘事——20世紀中國美術史寫作與研究方法論三題 于洋 敘事與重構——「新史學」視域下的區域美術史研究
  • 文明的維度——晚清洋風畫的歷史及其與中國近代美術史的關係!
    的確,即便在1949年之後出版的有限的近現代美術史的著作中,我們也很難看到對延續了一百多年的這一繪畫事實的記述,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才有藝術家(而不是藝術史家)劉海粟——他與汪亞塵被1934年時的張星烺說成是當時「國中傳授西洋美術著聲譽者」——提醒了這段繪畫史。
  • 外國人:上帝創造了人類,看一下時間似乎中國的創世神話更早一些
    外國人:上帝創造了人類,看一下時間似乎中國的創世神話更早一些當然隨著人類對於世界的探索,原先人們都不敢想在天上飛,如今卻造出了飛機,都不相信能在,還以前是如今也,做出了核潛艇。在世界歷史上大家又出現了宗教這一個文明,這應該是當時人類對於神的定義,以及崇拜,我們也都知道,西方所崇拜的上帝和神和我們東方的神是不一樣的,但一些外國人都說,是上帝創造的萬物,那對於古代中國這個神話是這樣說的呢?我們也都知道,在上古原始社會人們處於蒙昧狀態,對大自然感到困惑和好奇,比如說風雨雷電,日月星辰,人類對於這樣的現象,認為是神操控了這一切,這就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神話時代。
  • 21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運動員:姚明上榜,林丹倒數,榜首創造神話
    21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運動員:李娜上榜,林丹倒數,榜首創造神話體育讓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精彩,在日常生活中,熱血激情的體育賽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而競技體育也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喜悅和感動。
  • 敘事與重構——「新史學」視域下的區域美術史研究
    歷史學被認為是一門關乎時間的學問,或者說它是在時間長河中觀察人類及其生活的流變。有學者進而指出:「在或穩定或變動的情況下,人們如何經歷時間,當我們思索過去的時候我們又如何『形塑』它」(司徒琳、萬志英:《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第1頁)。
  • 蒸汽波、資本主義終焉與西洋美術史的終點,為什麼這位日本藝術家...
    在澀谷PARCO新開業的「OIL by 美術手帖」畫廊,藝術家玉山拓郎為我們帶來了開幕個展「The Sun, Folded.」(2019年11月22日~12月11日)。近年玉山以使用日用品等現成品創作的作品,以及充滿了強烈色彩的空間性作品而備受關注。在展覽開幕之際,《美術手帖》總主編巖淵貞哉與藝術家本人進行了深度交流。
  • 名美美術教育——東京藝術大學,藝術家們的搖籃
    在東藝大誕生了許多日本代表性的藝術家,如藤田嗣治、坂本龍一、村上隆、其中美校培養出了一批對日本美術發展起到關鍵性意義的藝術家,日本早期的平面設計大師,也大多出身於東藝大的日本畫和油畫專業。 美術學部: 東藝大的美術學部包括:繪畫科、雕刻科、工藝科、設計科、建築科、先端藝術表現科、藝術學科等。
  • 這17世紀的天空地圖是與神話生物爆發
    自從14世紀以來,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模式的映射方式就是創建星座 - 其中88個星座實際上是以神話人物或他們似乎需要的形狀命名的。這些星座經常結束於星圖,這些星座圖不僅僅是美麗的物體,還包括導航和學習工具。上面的星圖來自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由藝術家和製圖師弗雷德裡克德威特在1670年創建。正如你所看到的,天體圖顯示太陽軌道和月球階段,除了映射和令人驚嘆的說明星座從地球可見。
  • 頂級藝術家就要像神創造宇宙萬物那樣去創造藝術作品
    頂級藝術家就要像神創造宇宙萬物那樣去創造藝術作品蔡元通寫實工筆花鳥畫:《幽林聽鳥語》我常常在冥想中尋找答案,該如何給藝術定義?!然而,在無數次的冥想中,我看到了我們星球的藝術依然還處於低級狀態,無論是世界公認的大家或藝術大師,還是在世的藝術家,他(她)們都是為了畫畫而畫畫,終究還只是畫奴,苦不堪言。他(她)們的能力也只能是模仿自然,改造自然,從自然中的美提升為藝術中的美。我們的藝術家們始終還是沒有真正大智慧的去創造藝術品。
  • 中國創世神話:天地萬物如何形成?人類如何起源?文明怎樣誕生?
    既然這個專欄講的是中國神話, 那麼,在這個專欄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神話?狹義的神話和廣義的神話有什麼區別?狹義的神話概念將神話產生時間限定於原始社會,是長期以來左右神話學界的概念。
  • 傑作| 20世紀最傑出的13位外國素人藝術家
    受到無邊想像力的啟發素人藝術家往往在困擾中尋求靈感在痴迷中驅使創作素人藝術(Outsider art)、民間藝術(Folk art)或是原生藝術(Art Brut)―不管你如何稱呼它,在過去一百年間,這些自學而成、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們吸引了大量真正的藝術家和策展人關注。
  • 每天讀一點聖經 創世紀 神的創造
    中國的道教則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都是道創造的。至於業力和道究竟是什麼鬼東東,佛會叫你去悟,一切由心生;道會叫你去修,得道了自然就明白了。另外世界上各個民族一般都還有自己的天地人萬物形成的神話傳說。比如中國的盤古開天闢地和女媧造人造物,我們作為中國人不可不知。盤古開天地最早記錄於三國時代吳國人徐整所著的《三五曆紀》,裡面是這麼描寫的:天地渾沌如雞子。
  • 21世紀中國田徑偉大時刻,蘇炳添9秒91第三,榜首堪稱中國神話!
    21世紀中國田徑偉大時刻,蘇炳添9秒91第三,榜首堪稱中國神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緊張刺激的體育賽事無疑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又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競技體育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激情和喜悅,體育能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精彩。
  • 華爾街神話羅傑斯: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 - 中國在線
    在會上,他提醒投資者不要輕易將自己手中的人民幣賣掉,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羅傑斯在對話媒體時說,始於美國、很多國家跟進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了人為的貨幣流動性問題,經濟問題將越來越嚴重。目前英國、日本都已經出現這方面的種種問題而一旦這種流動性停止,將對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傷害。但他強調,他擁有的人民幣將幫助他避免受到傷害,他勸人們「不要賣掉你手中的人民幣」。
  • 20世紀以來中國史家對東亞實錄研究的學術路徑
    摘  要:20世紀以來,中國學者對東亞實錄的研究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20世紀前半葉東亞實錄研究的發端階段,是由於中國學者關注女真與明朝關係,而取材於鄰國朝鮮的實錄以輯錄其史料;二是20世紀後半葉東亞實錄研究的增廣加深階段,除了繼續輯錄其史料外,開始重視研究《李朝實錄》和《大南實錄》文本;三是21世紀前17年東亞實錄研究的迅速發展階段
  • 另一種生命意志:古代神話如何影響了西方文學?
    他將阿尼瑪/阿尼姆斯人格與原始神話中的「偶性」,同中國陰陽之氣相聯繫,認為雙性同體所代表的陰陽調和是最高人格的完美體現(如神話裡的先知、古代的術士、薩滿、中國的智叟、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等等)。在榮格看來——「神話創作不失為使人們擺脫面對歷史所產生的驚恐的手段。」
  • 「中國沒有創世神話」就是一種神話
    因此,[我們也就不必]驚訝於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哲學家們都一致地否認了宇宙或許源於某種有意識的創造行為的可能性。⑤  儘管牟復禮評論說「局外人很難發現」中國文化中沒有創世神話這一獨特性,但是來自於20世紀西方學界的三個最偉大的中國歷史學家的觀點表明,在有關中國文化的這個所謂的[與西方傳統的]區別方面,作為局外人的知識精英們達成了幾乎一致的結論。「中國沒有創世神話」,遠不是一個只有該文化傳統中的人才能接觸到的神秘真相,而是已經成為當代史學的一個陳詞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