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了解跨專業考研是需要什麼準備嗎?
這裡我把考研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前期準備、中期複習、後期複試
前期準備我認為是比較輕鬆的,前期需要關注一個目標學校和學校對應的招生要求,分數線和要求科目這些,有的專業偏理注重數學有的專業偏文注重英語水平,這時你要對照自己的能力了。假設你今年已經大四上學期,面臨實習找工作,但不滿意現狀想換條路的,就可以考慮考研跨專業繼續學習,再出來工作。但在這裡必須強調一點,對於跨專業的學生來說,前期準備選擇的學校是比較重要的,因為老師們對跨專業學生要求更高的,畢竟咱們沒辦法跟本專業學習好幾年的比。
經歷了前期確定的目標學校和對應考試科目後,續上段的假設,寒假回來後是大四下學期了,在不影響期末考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放寒假的1-2月份收集專業課的書籍,著手準備基礎學習。到這裡,你才算正式加入考研黨行列。
中期複習是為時最久、最令人心酸的階段。你最好準備三輪複習,沒聽錯,三輪!為什麼這麼講呢?作為一個跨專業的學生,我們現在才正式地去了解這個專業的知識、所需的技能等,而這些本專業的學生初入門就已經學會了,所以我們的目的,是把所有他們目前會的東西,壓縮但不降低質量的學習,毫不誇張說,需要付出比你高考還多的精力學習。
第一輪複習,在你大四下學期的3-6月份,準備數學、英語、專業課的學習。每年這個時候,去年別人已經考過初試的國家線會公布,這時你就要留意目標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國家線、調劑,自己心裡有個度。最好是可以聯繫到該學校已經考過了的師兄師姐他們的經驗,避免踩坑和有一個側重點學習,不過也要小心被騙。
數學和英語是最需要長期準備的科目,數學需要的邏輯思維不是短時間可以鍛鍊的需要題海的積累,英語的基礎詞彙和題型訓練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特別是鍛鍊語感和題型的熟悉度。如果你覺得自學比較難,可以選擇報班,但我想說身邊很多報了高價班的同學後面沒能堅持住,學費也是白白浪費。所以我們沒必要去報高價版,只要你有心收集資源,大把學習資料學到你心累。
第二輪複習,在最熱氣的6-10月份。一年中的6-9月份,院校會陸續發布招生簡章,你需要仔細瀏覽並對照最新的招生計劃、考試科目和指定參考教材,調整複習計劃,如果有師兄師姐的寶貝筆記是最好的,可以幫自己做一個參考,順便對照一下人家是怎麼學習的。6-9月份是最關鍵的,如果沒有前面3-6月份的鋪墊,這裡你想趕上進度是可以的,但真的要更努力才行。這個階段你需要做到對所有考試科目的大綱和學習內容捋過一遍並且心裡有底。到9-10月份時候,角色強化學習,高效地集中地對科目總結、查漏補缺,側重點地複習。
第三輪複習,是最考驗意志力的11-12月份。堅持到冬天時,相信你對學習也有疲憊感,但不能鬆懈,時刻提醒自己:跨專業的我,不垮人生。我認為這兩個月,你需要雞湯鼓勵,心理暗示法是有效的,再不行,讓一同備考的人「辱罵」刺激你也不是不可,對於我來說「辱罵」刺激比「今天也要加油呀」還管用。複習進入衝刺階段,可以做真題模擬了,需要在第二輪複習上繼續查漏補缺,提升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同時回顧整個過程,最困擾你的地方,包括但不限於身體、心理因素。
上考場!12月下旬是初試,考完就完了嗎?並沒有,就算你覺得初試涼涼,還有個複試等著你。12月大四的你也畢業大半年了,沒有期末考需要準備。1-2月份可以放鬆一段時間了,把去年沒有約的飯補回來!2-3月份一般是公布分數關注目標學校複試分數線,著手準備複試。
後期複試一般在3-5月份進行,6--7月份乖乖等錄取通知書就行了。複試分為英語口語、專業課考察。對於外校且跨專業的學生,複試是需要很充實地演練的,要表現得比本專業學生還自信,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所以不能怯場。
在了解考研整個備考後,對於跨專業的你是出於什麼目的去?還有這個決心嗎?
考研很難,跨專業更難,企圖一年學習趕超本專業的學生,面臨就業、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對心理何嘗不是一種考驗,可是你知道為什麼還是踏上這條路呢?
可能你斷斷續續有聽說,複試環節比較困難,自己沒有人脈實力,肯定會考不上。但是你問問自己,放棄工作,同屆同學在實習賺錢你在家閉關讀書,犧牲一切娛樂時間,目的是什麼?選擇跨專業去繼續學習,是考慮前途還是興趣?如果是前途,勸你別去了。在漫長備考路,沒有興趣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因為你都沒有學習的根本動力。你說跨專業換個更好待遇的工作不好嗎?好!但不就走回你原專業的老路了嗎?區別就是不同工作。
縱觀前文對考研的備考時間點,對於考過研的學生,我不保證上面的備考是很完整的,只是個大致框架,回想一下,是不是你在備考中有哪個時間是很放鬆自滿的,明明自己不是很會但還是自我催眠我都懂得,最後考試偏偏考那部分你自以為懂的知識點?或是考研上岸的學生,同理大致時間點框架,在裡面有曾經不斷練不斷錯的習題感到很氣餒?是如何讓自己調整回來的?這種自我調製能力在你以後在工作中很有幫助。所以考試不單考我們的學習能力,更是對心理素質的鍛鍊,別瞧不起考試,別人家的孩子考出來的成績你怎麼就考不了。
如果你了解得七七八八的話,並且對於想不想考、能不能考也有確切答案的話,祝你有詩和遠方。
考研很累,靠岸者寥寥無幾。有的半途而廢有的收穫滿滿,為什麼別人可以碰到彩虹,而你卻掉入臭水溝?「跨」請好好「跨」,考研黨請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