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訂單回歸艱難!多國疫情反彈!再延長30天!二季度全球貿易...

2021-01-09 亞東國際物流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17日10時32分,全球累計確診超463萬例,達4634068例,累計死亡病例311739例。

美國累計確診1467820例,累計死亡88754例。專家警告美國疫情未完全受控;德法疫情反覆,為歐洲「解封」敲響警鐘。過去24小時新增過萬,巴西新增14991例、俄羅斯新增10598例。委內瑞拉等國封鎖措施將延長30天。各國疫情大反彈,不得不再出舉措。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二季度全球貿易額將驟減近三成

復工復產,在艱難中前行。

外貿訂單,更是回歸艱難!

美國開始「重啟」,「震中」復甦尚需時日

據17日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為1467820例,死亡88754例。

紐約州考慮更多開放措施當地時間16日,紐約州州長科莫表示,隨著紐約州開始放寬限制,紐約州正在考慮重新開放賽馬場和賽車場,並開放棒球等一系列體育活動,但會限制觀眾觀賽。

15日,路易斯安那州、馬裡蘭州、維吉尼亞州、俄勒岡州部分地區也取消了部分限制。據美國媒體統計,截至17日,美國將有48個州部分重啟。

紐約部分地區可重新開放建築業、製造業、農林漁業、狩獵業以及批發貿易和部分零售業。兩周後,紐約州和地區官員將根據對重啟的評估結果決定是否進入下一階段。雖然邁出重啟第一步,但紐約州民眾生活遠未回歸正常。更廣泛的零售業、專業服務及房地產等將在第二階段才能開放;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餐飲業要等到第三階段,健身房、酒店、電影院等休閒娛樂場所則要等到第四階段。這意味著,就算是在已「解封」的地區,階段性重啟順利的情況下,當地民眾最早也要到1個月之後才能進入餐廳用餐。

福奇警告:美國強行重啟經濟可能會導致疫情再次暴發

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關鍵成員福奇日前在國會聽證會作證時說,無論是城市還是各州,如果在不具備「有效果且有效率的」應對能力時就倉促地重啟經濟,疫情可能會從小幅上升演變成大暴發。福奇稱,問題不僅是各州能不能重啟,更在於如果重啟後,疫情一旦出現惡化,各州能不能有效追蹤、控制。

加州洛杉磯縣「居家令」限制將繼續延長3個月

據美國當地媒體《洛杉磯時報》5月12報導,洛杉磯縣公共衛生局局長芭芭拉·費雷爾在當天的監事會會議上表示,洛杉磯縣的「居家令」限制將繼續延長3個月至8月,以減少新冠病毒在該縣的傳播。

對於美國的普通民眾來說,他們更急迫的問題是工作和現金流,美國民眾沒有存錢的習慣,都是今天掙的今天花,甚至寅吃卯糧。在疫情下面,很多工廠停工,很多美國人因此不能上班,失業在家,現金流斷裂之後,他們吃飯都成問題。所以這個時候,誰會去關注疫情死亡人數的問題呢?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的話,美國很可能會陷入全面騷亂!

俄羅斯強行重啟,真要小心了!

俄羅斯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272043例,死亡達2537例。

據俄媒12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目前在醫院治療。此前,總理米舒斯京、建設和住房公用事業部部長亞庫舍夫、該部副部長沃爾科夫等均被感染。

普京對媒體表示:「從5月12日開始解除為期42天的全國封鎖,全國各地準備復工。在做好嚴格消毒安全復工的前提下生產,同時各行各業嚴禁大型活動。」

分析普京此刻的宣布復工的原因:

民生方面俄羅斯民眾耗不起。西方國家民眾儲蓄率普遍偏低,俄羅斯也不列外。俄羅斯不是美國,可以通過美聯儲無限QE印紙幣、薅全世界的羊毛轉移金融危機。近兩個月的封城戰「疫」,為數不少的俄羅斯民眾沒了收入。財政方面俄羅斯收入嚴重依賴出口能源。作為能源出口大國,石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主要財政來源。與中東沙特「原油價格戰」本來就影響經濟,現在封城抗疫對俄羅斯財政更是雪上加霜。國際貿易方面「北溪二號」遭受歐盟抵制。普京辛苦修建的「北溪二號」本可以為俄羅斯經濟回暖,但是卻因為觸碰了歐盟部分國家的蛋糕,遭受歐盟經濟制裁。國內市場方面俄羅斯內需不足。俄羅斯中產階級不足,金融市場不發達,因為被西方國家打壓資本吸引力不夠。單靠國內無法拉動經濟,再不解封俄羅斯經濟扛不住。

巴西總統帶頭消極抗疫或是下一個疫情暴風眼

巴西目前是拉丁美洲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據巴西衛生部網站1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國當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919例,連續第5天單日新增逾萬例,累計確診233511例;新增死亡病例816例,累計死亡15633例。

巴西是消極抗疫的典範,而消極抗疫的帶頭人就是總統博索納羅,他在抗擊疫情方面的表現,飽受詬病,不止巴西人在罵,周邊各國也一直在罵,之前就有一名鄰國官員發出抱怨,表示博索納羅不學好,抗疫經驗都是從美國那裡獲得的,美國作為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能從那裡學到什麼經驗?

巴西和美國已經讓美洲地區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震中",美國的疫情形勢剛剛出現了一絲好轉,川普就天天催著復工。而巴西的疫情仍在上升階段,博索納羅也催著復工,在這樣的背景下復工,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可想而知,可能用不了多久,巴西的疫情形勢就能趕上美國了。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以來,因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無法協調各方利益以採取有效的抗疫措施,導致該國疫情持續惡化,目前已經失控。巴西嚴重的疫情形勢令各個鄰國充滿了擔憂,這些國家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均擔心巴西這顆定時炸彈,會毀掉他們的抗疫成績。而巴西迅速成為全球疫情的又一「震中」。其經濟、貿易、港口貨物運輸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詳情查看文章:多名船員確診一貨櫃船在巴西被強制隔離!船期延誤!中國取消運往巴西的12批航運貨櫃!)

德國、法國疫情反覆,敲響警鐘

德國處於第二波感染潮的邊緣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7日20時,德國共確診176854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其中死亡病例8159例,較16日0時,新增確診765例,死亡8159例。

自5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各聯邦州宣布下一步「解封」措施後,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數據顯示,德國新冠肺炎人均感染指數連續回升並突破1。11日,該指數回升至1.13,創下自4月16日以來的新高。

「德國處於第二波感染潮的邊緣!」據德新社12日報導,德國各地自上周開始加大解封力度後,德國周一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933例,幾乎是前一天的三倍,新增死亡病例116例。德國總理默克爾周一宣告德國疫情處於「新階段」,並再次警告民眾必須遵守「交際禁令」,出門時要戴上口罩。德國疫情的反彈也給歐洲正開始解封的國家敲響一記警鐘。

據道德經報導:聯邦統計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下跌2.2%,出口、消費和投資額均出現明顯下滑。這是自2008年全球經濟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也是兩德統一以來的第二大跌幅!

其實在歐洲範圍內,德國這一跌幅還算是非常客氣。同期相比,整個歐元區第一季度的經濟產出下降了3.8%,創下史上最高記錄。法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5.8%,西班牙下降5.2%,義大利則下降了4.7%。

但需要注意的是,德國經濟的發展去年就不盡如人意。由於工業疲軟,全年增長只有0.6%,且去年第三季度還出現經濟萎縮……須知,連續兩個季度經濟萎縮就會被稱為「技術性衰退」,而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德國也未能大幅度扭轉局勢,只是險伶伶地與技術性衰退擦身而過。

德國商業銀行預計本季度經濟跌幅將超過11%,德意志銀行預計的跌幅甚至達到14%。德國聯邦政府已準備迎接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全年或將下跌6.3%!不過經濟學家們還預測稱,經濟頹勢不會持續太久,德國應該會在2021年擺脫衰退,GDP重新出現4%的漲幅。今年,德國失業率可能會上升至7%左右,明年則也會有所好轉,降至6%。

法國頻繁出現群體感染事件

根據最新數據,截至5月17日20時,法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179630例,總計死亡人數達到27625例。

12日,法國國防部長帕利表示,法國軍隊中目前共確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1771例,其中包含「戴高樂」號航母上感染的1081人。但她表示,考慮到很多無症狀感染病例和自愈病例,目前法國軍隊可能的感染數量在5400人左右。

而在法國,近期聚集性感染病例頻發,根據法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6日,法國中部的盧瓦雷省一個屠宰場再次出現群體感染事件。盧瓦雷省省政府表示,他們接到了屠宰場存在3例新冠病毒感染的預警,並在15日展開了全面排查,排查結果顯示,在該屠宰場及其兩家下級企業中,共出現了34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所有感染人員和密切接觸者已經隔離,該屠宰場暫時關閉。近期,法國多省已經出現多起屠宰場集體感染事件,法國衛生部門暫時對此沒有解釋。另外,布列塔尼大區的一家醫院已有46人感染。死亡病例數已經超過西班牙,僅次於美國、英國、義大利。

法國銀行:4月經濟活動下降27%

12日,法國銀行稱,由於疫情導致法國整個四月都處于禁足狀態。法國四月的經濟活動下降了27%,各行業經濟活動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汽車行業,開工率只有8%。

英國失業下崗嚴重或將進入負利率時代

到5月17日20時,英國累計確診人數241461人,死亡人數34466人,可累計治癒只有1015人,目前治癒率僅僅為0.4%。英國《鏡報》16日消息,近日一份對新冠疫情期間失業情況調查研究顯示,自新冠疫情爆發後,英國本土近三分之一的低收入人群已經被迫下崗或者失業。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一份報導還指出,受疫情影響,原本五分之一的低收入人群中,現已有5%失業,未來還會有25% 的人被迫停工。從英國勞動人口總數看,五個勞動者中就有一個失業或暫時下崗。

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日前承認,英國經濟衰退「已經在發生」。蘇納克表示,政府正在盡力挽救更多的企業,目前已經決定,把向750萬無法工作的民眾提供疫情薪資補助的期限,繼續延長到10月份。

當地時間5月12日,英國央行副行長本·布羅德本特表示,在即將召開的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上,很可能將宣布英國進入負利率時代。

本月7日,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投票決定將利率維持在0.1%的歷史低點。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英國央行已連續下調兩次利率。

英國「強制休假」計劃將延長至10月

當地時間12日,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實施的僱員「強制休假」計劃將延長至今年10月。

據了解,目前英國大約有750萬工人及公司僱員,約佔全國總勞動力25%,均處於「強制休假」狀態。

蘇納克表示,公司僱員因疫情而被迫停工休假,政府仍將支付每月80%的工資,最高不超過2500英鎊(約合22000元人民幣)。但從8月份開始,僱主也將開始為僱員支付因疫情而「強制休假」的部分工資。

西班牙:緊急狀態或將再延長一個月

根據西班牙衛生部的最新消息,截至目前,西班牙累計確診COVID-19人數(PCR檢測)為231350人,其中治癒149576人,死亡27650人。

12日,西班牙政府發布新規,5月15日起至西班牙國家緊急狀態結束,從其他國家入境西班牙的人員必須強制在住所中隔離14天,隔離期間除購買生活必需品和就醫之外不得離開住所,且在離開住所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沒有與新冠肺炎確診者密切接觸的跨境工作人員和乘務人員不受此規定管轄。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16日的一次公開講話中宣布,西政府將再次向議會申請延長國家緊急狀態一個月左右。他表示,新的國家緊急狀態將分區域執行,屆時一些滿足防控等級降級條件的地區或可先一步解除緊急狀態。

義大利正式重啟,若疫情復燃或再次封鎖

新冠確診病例累計224760例,累計死亡31610例。新冠疫情應急委員會特別專員稱,自5月4日部分解除封鎖措施以來,義大利疫情沒有出現反彈,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義大利總統籤署重啟法案,總理警告若疫情復燃或再次封鎖:當地時間5月16日,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正式籤署《重啟法案》,並批准6月3日開放義大利邊境。義大利總理孔特則舉行記者會警告,如果新冠疫情復燃,不排除再次關閉的可能性。

孔特表示,義大利第一階段的防疫措施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總統馬塔雷拉已批准《重啟法案》。政府將依照計劃5月18日開始鬆綁禁令,重啟社會生產經營活動,並開放相關旅遊、遊樂等公眾設施。以此同時,民眾可在大區內自由活動,從6月3日開始,民眾不僅可以允許跨大區出行,而且將可以自由出入邊境。孔特說,健身房、遊泳池、體育中心將於5月25日開放,電影院和劇院也將於6月15日重開,並且將為兒童提供一系列具有娛樂性質的活動場所。

孔特在談到550億歐元紓困資金時表示,政府將竭盡所能幫助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經營活動,幫助困難居民擺脫生活中的困境。目前政府正在著手制定簡化行政手段,加快資金審批手續程序,全面推動經濟復甦計劃。

土耳其發生聚集性疫情,疫情仍緊,再實施宵禁

當地時間17日晚更新數據顯示,土耳其累計確診148067例,累計死亡4096例,較前一天新增1610例。

耳其政府15日午夜起對15個新冠疫情較重的省份和大城市實施為期4天的全面宵禁,以防疫情蔓延。宵禁期間,除藥店、診所、麵包店和其他必要服務設施外,其他所有經營場所關門停業。民眾可以在18日、19日出門購買必要物資。之前按要求禁足在家的65歲以上老人和有慢性病者可在規定時段出門。

德新社報導,疫情暴發以來,土耳其一直沒有實施持續多日的全國性宵禁,而是區別對待重災區和輕災區,選在周末或長假實施短期宵禁。報導說,土政府這一做法是為保經濟。近兩年來,受土美關係緊張和美國制裁等因素影響,土耳其匯率狂跌不止,經濟頹勢明顯。

當地時間5月12日,根據凡省政府的公告,該省奧爾坦賈居民區舉辦的集體弔唁活動已導致101人感染新冠肺炎。據土耳其媒體報導,該省一共有390人感染新冠肺炎,8人死亡。

印度宣布推出20萬億盧比規模的一攬子計劃

印度累計有91449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2896例死亡病例。印度總理莫迪12日晚發表電視講話說,印度將推出總額為20萬億盧比(約合2670億美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同時將再次延長全國封鎖措施。莫迪表示,印度中央政府將推出總額為20萬億盧比的刺激計劃,具體細節和措施將由財政部負責公布與執行。

據悉,印度3月26日公布的總額為1.7萬億盧比(約合23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目前正在實施中。莫迪此次公布的20萬億盧比計劃包含這1.7萬億盧比。為防止疫情蔓延,印度已實施全國封鎖措施近50天,這給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國際機構預測印度本財年經濟接近零增長,並面臨下調主權評級的可能。

莫迪在講話中還宣布,印度將繼續延長全國封鎖措施,具體要求將在5月18日前公布。印度於3月25日開始實施全國封鎖措施,並經過兩次延長,目前的期限是5月17日。

《印度斯坦時報》報導說,20萬億盧比相當於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10%。這些計劃將助力社會的多個領域的發展,從而提升印度產業的自立能力。莫迪表示,財政部在未來幾天將公布實施細則。  

印度報業託拉斯報導稱,莫迪認為印度的「自力更生」需要有幾個支柱:經濟、基礎設施、技術驅動的系統、充滿活力的人口和需求。因此,上述計劃主要著眼於土地、勞動力和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

比利時

比利時首相維爾梅斯13日宣布了比利時國家安全委員會當天做出的自18日進入「解封」第二階段的決定,並介紹了相關細節:從18日開始,比利時小學和中學將逐步開放,幼兒園繼續關閉;理髮店、美容店、圖書館、博物館等均可重新開放,但需遵守社交距離;露天集市可重新開放,但最多允許設立50個攤位;俱樂部框架內的戶外運動訓練可有條件恢復,最多允許20人參加;可以舉辦婚禮和葬禮,須控制在30人以內;6月30日前,一切體育、旅遊和娛樂性質的節慶活動仍被禁止。

哈薩克斯坦:將分三個階段解除隔離措施

據哈薩克斯坦新聞局網站5月12日報導,哈薩克斯坦國家首席衛生醫師葉斯瑪加姆別託娃表示,哈薩克斯坦解除隔離措施將分三個階段進行:連續一周感染人數增長率低於7%為第一階段;連續一周感染人數增長率低於5%為第二階段;連續一周感染人數增長率低於2%為第三階段。各地區將根據當地疫情形勢制定相應階段的解除隔離措施方案。

就確診人數而言,哈薩克斯坦現為中亞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國家。截至17日發稿,據哈衛生部統計,累計確診6157例,治癒2980例,死亡34例。全國3個直轄市和14個州全部發現確診病例。哈旅遊業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至少需一年。哈「天空之路」旅行社負責人科茲巴加洛娃表示,今年哈旅遊市場營業額僅能達到歷年水平的30%,行業需要至少一年的恢復期。

委內瑞拉全國封鎖措施將延長30天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2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表示,委內瑞拉的封鎖措施將再延長30天,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 馬杜羅稱,「為了繼續保護我們的人民,委內瑞拉的警戒狀態將再延長30天」。

據報導,委內瑞拉於3月13日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措施,並於4月中旬延長了封鎖期限。當地時間5月12日早些時候,委內瑞拉宣布,所有往返該國的航班在6月12日之前將繼續暫停。

智利

智利衛生部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5日21時,該國新增確診病例1886例,累計確診41428例;新增死亡27例,累計死亡421例;累計治癒18014例。智利首都聖地牙哥15日22時起開始「封城」,約1.4萬名軍警16日出動,維護隔離期間秩序。由於首都重症監護病床床位緊張,衛生部通過向外地轉運病人和升級改造病床等方式來保障醫療系統能夠應對患者增加帶來的壓力。

冰島總理宣布不遲於6月15日取消旅行限制

據冰島國家電視臺5月12日消息,在當日下午冰島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冰總理雅各斯布多蒂爾(Katrin Jakobsdottir)宣布:不遲於6月15日,抵達該國的人員可在凱夫拉維克機場進行COVID-19測試。如結果是陰性,不必進行兩周的隔離。

總理還指出,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已從高風險地區名單中刪除,因此,對來自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的人免於2周檢疫規定。新的關於擴大隔離區的規定將在周五(5月15日)生效。

保加利亞衛生部:第三國旅客入境禁令擬延長兩個月

保衛生部長稱,禁止第三國旅客入境措施可能在緊急狀態結束後繼續施行兩個月。5月10日,保衛生部長阿納尼埃夫接受保國家廣播電臺採訪時稱,5月13日緊急狀態解除後,擬繼續施行「外國人入境禁令」2個月直至7月13日,禁止第三國和歐盟內疫情嚴重國家公民及旅客入境,並將繼續對返保人員實行14天強制性隔離觀察措施。

根據此前禁令,禁止來自歐盟外國家以及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荷蘭、瑞士、奧地利、比利時、冰島、列支敦斯登和盧森堡等國家公民及旅客入境,擁有永久或長期居留權或保公民家庭成員者不受此限。

據歐洲復興發展銀行預測,保經濟今年將萎縮5%。預計明年將迎來恢復式發展,但這也取決於抗疫措施的限制程度和通脹形勢。該銀行表示,明年經濟預計增長4%。各行業領域中,服務業受疫情衝擊最大,其次是零售業和旅遊業。該銀行同時表示,政府的財政刺激將起到關鍵作用。儘管從今年第三季度開始經濟逐漸復甦,但疫情將對經濟有長期影響,疫情對社會生活和政治領域也會有影響。

南非政府考慮進一步降低新冠病毒封禁措施

據南非獨立傳媒網站5月12日報導,總統拉馬福薩發出迄今為止最強烈的信號,表明政府正在考慮進一步降低新冠病毒封禁措施。拉馬福薩表示,政府希望取消一些幾乎導致南非經濟崩潰的限制,逐步解除封禁將緩解經濟壓力。

但隨著公共生活的恢復,可能會出現第二波感染,疫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威脅。商業遊說團體紛紛施加壓力,呼籲政府加快實施重啟全面經濟活動的分階段措施,並挽救受疫情影響的就業崗位。數據顯示,長時間的疫情影響可能使南非經濟增長減少近17%,儘管政府出臺了刺激計劃,但仍有超過400萬正式和非正式部門人員失業。

疫情趨緩,奧地利與德國邊境管控將於6月15日解除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奧地利可持續發展和旅遊部部長克斯廷格表示,奧地利和德國之間因新冠疫情而實施的邊境管控將於6月15日解除。

據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奧地利於3月19日凌晨對德奧邊境實施管控,之後延長至5月31日。

克斯廷格指出,奧地利總理庫爾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12日商定了分兩個階段開放邊境計劃。本周將開始部分放鬆管控,只進行抽查。克斯廷格稱:「自6月15日起,奧德邊境開放將成為可能。」

另據路透社報導,奧地利和德國在疫情暴發初期就採取了封鎖措施,而且效果相對較好,死亡人數低於許多歐洲國家。奧地利自4月14日起開始取消因新冠疫情而實施的限制措施。

紐西蘭結束國家緊急狀態,進入為期90天的過渡期

當地時間13日,紐西蘭民防部宣布,紐西蘭解除緊急狀態,同時進入為期90天的過渡期。

據報導,紐西蘭民防部長佩尼·埃納雷(Peeni Henare)表示,進入國家過渡期,將支持對民防應急管理活動採取與之前一致和協調的方法,這包括保證食物、燃料和其他必需品的供應,並指示人們停止可能導致疫情蔓延的任何活動。在過渡階段,民防部可以繼續下達命令以防止新冠病毒傳播。埃納雷表示,除非延長或提前終止,否則「過渡期」將保持90天。自3月25日以來,紐西蘭一直處於國家緊急狀態。

13日,紐西蘭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但擴大量化寬鬆規模至600億,不排除未來實施負利率。利率決議顯示,紐西蘭經濟風險偏向下行,預計2020年第二季度GDP萎縮21.8%,預計在第三季度將有大幅反彈。另據澳新銀行估算,紐西蘭的失業率將在年內上升至1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預測,紐西蘭今年的GDP增速為-7.2%。

14日,紐西蘭政府公布了創歷史紀錄的500億紐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包括基建、醫療、住房及一系列的收入補貼措施等。

阿聯放寬疫情限制措施

近日,阿聯多地逐漸取消了對新冠疫情的防疫限制措施。同時,由於疫情開始在低收入移民中蔓延,該國也將加大檢測力度,為所有符合條件公民或當地工作者提供免費檢測。  

據報導,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一些購物中心已經恢復營業;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杜拜,當地時間12日起,公園已被允許重新開放,但人數限制在5人。酒店客人可以在私人海灘進行活動,餐廳及購物中心也有條件開放。沙迦則重新開放了購物中心和餐廳。   

另外,在發現新冠疫情開始在低收入移民者中間傳播後,阿聯加大了檢測力度。當地時間12日,政府宣布,除了殘疾人、孕婦和50歲以上的居民外,所有阿聯公民和當地工人都可以免費進行檢測。

亞洲各國

日本將部分解除緊急事態宣言

日本新冠確診病例超1.63萬例,累計死亡748例。14日,日本政府將決定,在部分縣解除基於新冠病毒特措法向全國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

馬來西亞疫情保持在較平穩狀態。馬來西亞16日新增確診病例36例,累計確診6872例,累計死亡113例。自5月4日馬來西亞將行動限制令放寬,恢復大部分社會經濟活動以來,單日新增確診數均保持在兩位數。

韓國多地對娛樂場所下達聚集禁令

韓國確診病例累計已有11037例。日前在韓國首爾梨泰院夜店發生的聚集性感染病例,引發關注。目前,該夜店相關確診已有102例,韓國12個市和道政府已對當地娛樂設施下達「群體聚集禁令」,嚴防類似事件重演。

伊朗新增2102累計確診118392例,累計死亡6937例。伊朗採取多種措施阻止疫情傳播,同時不斷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南亞其它一些國家的疫情似乎也沒有好轉跡象:16日,科威特新增885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這個海灣國家8日決定從10日下午開始實施完全封鎖;孟加拉國新增1202例,累計已達20995例。

埃及確診病例超萬例,非洲各國調整防疫舉措

非洲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7日,非洲地區累計確診83113例,死亡2722例。多國政府繼續調整防疫舉措:

烏幹達在邊境點開始使用快速檢測病毒機器;

安哥拉正在制定一套評估方案,將逐步恢復某些生活商業活動;

波札那首都哈博羅內市11日宣布,再次封鎖首都,禁止進出首都的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埃及累計確診病例已超1萬例,達11719例,累計死亡612例。日前,埃及開放了連接加薩走廊的拉法口岸,讓數百名因疫情滯留在埃及的巴勒斯坦人能返回巴勒斯坦。

(以上內容來源於 海運網)

— END —

相關焦點

  • 外貿訂單暴跌 汽車供應鏈二次衝擊部分工廠再停產
    梁衛東坦言,外貿訂單大量被砍的壓力,將會從供應鏈一級級往下傳遞,「我們對上遊供應商的需求也有所減少,尤其是原材料方面。」據世界衛生組織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8日1時,全球已有201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病例,中國以外確診約43萬例。
  • 盤點2020中國外貿八大熱點
    中國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作用,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盡己所能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2020年3月至年底,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充分展示了我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全球抗疫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2020年以來,大量外貿企業在疫情之下,迅速轉產防疫物資。
  • 砥礪前行 反彈可期
    展望明年,內需仍具備較強韌性,景氣有望延續;相較內需市場,海外尤其是歐美國家需求受疫情的影響程度更大,從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外需反彈空間也將明顯大於內需。整體來看,由於疫苗上的積極進展,隨著疫情「波浪式潮退」,2021年需求端漸進修復、復甦深化仍是大方向。2021年全球天膠需求預計較2020年增長8%左右。
  • ...早餐:歐美多國通脹及經濟數據將出爐,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來襲
    本周(8月24日-30日當周)歐美多國將公布重磅經濟數據,包括德國二季度GDP,美國耐用品訂單,美國二季度GDP修正值,日本CPI及加拿大二季度GDP等,同時將召開全球央行年會,此外美國兩黨財政刺激政策談判,英歐脫歐談判,全球其他地區的貿易談判以及新冠病毒疫苗先關的進展仍是關注焦點。
  • 歐洲疫情持續反彈 多國收緊管控措施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地拉那7月1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歐洲地區記者報導:連日來,歐洲多國新冠疫情持續反彈,確診病例居高不下,各國政府不得不收緊防控措施,以防疫情失控。同時,法國衛生部說,馬耶訥省、新阿基坦大區和法蘭西島大區的疫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 義大利近日報告數十起通過國際航班入境的輸入性新冠確診病例。意衛生部長斯佩蘭扎表示,將把現有的疫情管控措施實施期限延至7月31日,其中包括對所有來自歐盟和申根區以外的旅客實施14天的隔離。意衛生部16日還將黑山和塞爾維亞等國加入限制入境國家名單,目前意限制入境的國家總數已達16個。
  • 對話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疫情對國內經濟或形成二次衝擊
    隨著疫情的擴散,3月下旬,多國採取了封鎖邊境、停飛航班等措施,外貿訂單流失現象頻現,對我國出口造成了什麼影響?3月31日下午,時代財經專訪了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大國發院兼職教授徐高。徐高指出,PMI是個環比的概念,3月的大幅反彈是建立在2月PMI斷崖式下跌的基礎上,只能說明經濟下滑的勢頭得到了遏制,並不意味著我國經濟運行已恢復正常水平。
  • 2020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分析及下半年展望:改革創新護航持續反彈
    美國多州疫情反彈令經濟復甦困難重重,美聯儲考慮提供收益率上限或目標政策;歐洲經濟大概率反彈,復甦之路註定仍將崎嶇不平,貨幣政策延續寬鬆;日本經濟緩慢復甦,或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新興經濟體內外部脆弱性加劇,疫情存在不斷反覆的風險,增加市場動蕩和經濟復甦的難度。
  • 全球紡織事(11.30):亞洲幾大紡織出口大國幾乎同時進入「冬季...
    全球紡織事(11.30):亞洲幾大紡織出口大國幾乎同時進入「冬季」;10000美金天價運費出現!紡織外貿生意還好嗎?二是今年北疆機採棉顏色級、品質指標不太「給力」及軋花廠惜售,短期內地庫可供的「雙28/雙29」資源偏緊;三是烏魯木齊、喀什等地相繼爆發新冠疫情,不僅監管庫皮棉出入庫大幅減緩,而且內地紡企、棉花貿易商和期現公司等2020/21年度新疆棉採購向後推遲10-15天。
  • 經濟觀察:中國外貿「全球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14日,中國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績單:全年進出口總值超過3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出口總值達17.93萬億元,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成為全球貨物貿易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加鞏固……   用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的話說,2020年中國外貿
  •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佔全球比重約為11%——  擴大進口,中國熱情依舊  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增加國內短缺能源資源品進口;擴大農產品食品進口……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擾動,但是作為「世界市場」,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態度和行動沒有改變。
  • 疫情下的市場:冬天的太陽之曲折反彈
    第三,2020年2季度中國A股和港股展望:有段反彈,然後繼續磨底:1)海外風險偏好提升有助於全球資金回歸新興市場。海外流動性改善、歐美疫情4月份有望逐步到達峰值而緩解。引用4月11日彭博報導:「全球原油產量前所未有地削減了約10%……」。但後續,減產的效果受疫情及經濟衰退的制約,對油價反彈及美股的帶動作用將趨弱。
  • 人民幣大幅升值 寧波外貿企業喜憂參半
    沒想到,這匯率波動的幅度,大大超過了她的心理預期——就在這批訂單趕製接近尾聲的9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拿下6.8關口,讓胡璇捏了把汗。看著全球疫情的相關新聞,她擔心眼前局勢會更加不明朗,便果斷把能結清的貨款都兌換成了人民幣。同時,她連忙對接物流公司,只想在國慶節前把這一批貨物出掉,以免夜長夢多。
  • 傳統外貿訂單銳減,資金鍊斷裂,如何打贏下半場?
    比起傳統外貿來說,跨境電商不過是小弟,但是為什麼如今小弟的日子卻比大哥好過這麼多? 受訪的傳統外貿黃總認為,只要熬過疫情就會恢復。但是顯然疫情情況只是放緩,離拐點還很遠,等市場恢復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當把這個結果告訴他時,他若有所思。 根據調查,目前有近六成的企業現金流已經無法支撐3個月,於此同時,貿易鏈條也正在重新洗牌,供求關係也有了新的形式。
  • 去年全國航班平均延誤14分鐘&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仍將大幅下滑
    世貿組織: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仍將大幅下滑世界貿易組織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量仍將延續大幅下滑趨勢。世貿組織當天發布的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報告顯示,反映二季度行情的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目前數值為87.6,低於上一季度發布的95.5,是該指數自推出以來的最低值。
  • (環球快客)-外貿訂單操作流程
    客戶會讓你提供產品的具體信息和價格,你準備一些產品資料,圖片等,我們售後客服幫助你製作一個外貿版的產品目錄和價格表,你跟客戶商談產品和價格,最終確認訂單數量和金額。這是我們系統操作視頻這是簡單的總結利用我們這個系統找客戶、做外貿的流程。其實外貿說難就難,說簡單也簡單!
  • 疫情中一位跟單員的感受:外貿公司受衝擊力確實不小 但有信心將...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朱寶琛「受國外疫情影響,3月中旬開始,有客戶陸續取消了訂單。而那些量大的客戶,暫時決定延期出貨。這對外貿公司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確實不小。」「目前國內的工廠已經基本恢復生產了,年前的訂單在擱置了兩個多月後都在加班加點生產,忙著出貨。突然接到客戶取消訂單的消息,損失著實不小,因為公司一般只收取客戶30%的定金,成本遙不可及。」朱女士說。疫情在國外的暴發,是否會對眾多擁有海外業務的企業帶來影響?
  • 全球貿易復甦面臨挑戰:區域差異明顯,中國亮點顯著
    世界貿易組織近日在展望全球貿易時認為,封鎖措施鬆緊成為全球貿易復甦的關鍵,即使疫情趨緩,2021年的貿易規模也將遠低於疫情前水平。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量同比下滑8.2%。世貿組織表示,近期部分地區疫情反彈可能對第四季度貨物貿易造成影響,進一步影響全年表現。10月全球貨物貿易增速較9月已經放緩。10月份,世貿組織曾預測,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萎縮9.2%,2021年將增長7.2%,但貿易規模將遠低於疫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