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豚鼠科技:一隻手環的超摩爾定律

2020-12-07 天極網

  提起摩爾定律,相信或多或少應該有所耳聞吧,其主要指在價格保持不變情況下,隨著時間推移,性能得到翻倍的提升。就在近期,對於這條定律的顛覆反而出現在一隻手環上,原因無他,在出現同樣類似上升結果的同時,這隻手環卻反而大幅度降價,而這種讓利行為實則就是豚鼠科技對用戶的回饋,也是這次專訪對象口中的「超摩爾定律」。

  這隻手環就是今年8月發布「豚鼠手環2」,其在智能穿戴界賺足了眼球,畢竟這「隔空操控」的體感黑科技確實魅力十足。這款產品的前身——豚鼠體感手環面世以來,就接連收穫了財經作家吳曉波、富士康、吉姆·羅傑斯等多方面的青睞與好評,甚至在2015年7月繼阿里巴巴、騰訊、小米之後登上《華爾街日報》的科技版頭條,並打開遠銷海外市場的局面,為豚鼠手環2的面世鋪墊了絕佳的市場與消費者環境。

  此次,豚鼠手環2以299元首發價格推出之際很快便銷量告急,絕對是一貨難求,豚粉們對豚鼠手環一貫的熱情擁戴可見一斑。

  作為一家專業的IT資訊傳播與互動平臺,此次天極網小編專程趕到豚鼠科技的杭州總部,與這家創業公司的COO王海林先生進行了一次會面。王海林先生的辦公室中,最顯眼的便是書架上那一排排滿滿的書,筆者大致瀏覽發現,其中不乏商業精英的經典著作,還有不少名人名家的詩作、哲學思辨,足可以窺見主人的「詩和遠方」。與之面談的過程中,王總話不多,卻每每一語中地,道破了智能手環行業現狀與智能穿戴未來發展趨勢,以及豚鼠科技近兩年來所做的努力與突破,讓筆者對這款產品有了一次深入表裡的全新認知。

  專訪對象:豚鼠科技COO王海林先生

  Q:豚鼠手環2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手環?

  A:一個「神奇」的手環。

  豚鼠手環2齊備了計步、鬧鐘、睡眠監測、來電提醒、智能防丟、遙控自拍、天氣預告、SOS呼救等完善的生活功能,同時還能實現體感遊戲、運動健身、娛樂互動、雙打PK等其他傳統手環沒有的體感功能。繼新生代鮮肉鹿晗代言之後,豚鼠可能會考慮找下一個代言人,說不定明年你們在電視上就能看到楊冪戴著豚鼠手環2大喊:「豚鼠手環,一個神奇的手環。」

  Q:豚鼠手環2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A:創新。

  如果一個產品只是一味複製,是永遠不可能走在人家前面的,久而久之只會被市場淘汰,做內容搞創新才是正經出路。「椅子」為什麼不同於「板凳」?是因為發明椅子的人在板凳的基礎上增加了靠背,而就是這麼一個微小的舉動,它的價值就翻倍了,這便是創新的競爭力所在。而如今智能手環就好比板凳,而體感技術是那一張椅背,配備了體感技術的「豚鼠手環」再也不等同於其他的智能手環,它是獨一無二的,差異化帶來競爭力,創新有時候決定一個產品的生命力。

  Q:豚鼠手環2的目標用戶是誰?

  A:關注健康、熱愛運動、追求時尚、偏愛科技的人群。

  如今智能手環的市場,計步類功能產品早已飽和,而豚鼠不一樣的就在於:始終堅持把健身、運動、塑形、娛樂這樣的需求打到底,戴上豚鼠手環2的應用場景是這樣的:早晨鍛鍊計步,中午體感遊戲放鬆,晚上在家跳鄭多燕健身操、打體感高爾夫,夜間監測睡眠。另外還有來電提醒和SOS呼救功能,這樣久而久之,無意間就培養出一種好習慣,讓用戶真正地運動、健康、快樂。所以我說,凡是以用戶為導向、痛點明確、過程人性化、結果效率高的產品自然受到消費者的擁護。

  Q: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體感科技會是什麼?

  A:未來。

  正如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說道:未來已至,只是尚未流行。豚鼠手環2代表的是體感科技,體感時代,這是必將來臨的趨勢。正如蘋果觸控的出現取代了滑鼠、鍵盤的時代,隔空操控的豚鼠體感帶來的「輕運動、輕遊戲」方式也必將進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Q:豚鼠手環一路走來,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A:觀念重塑。

  豚鼠手環是一款前所未有的產品,豚鼠在做的是一件從無到有的事,一直以來國內的體感技術落後於歐美地區,國內消費者頭腦中手環是用來計步的概念根深蒂固,想要動搖這種刻板印象,讓大家看到智能手環還能成為體感科技的載體,讓人們看到體感手環的優勢和超越性,對豚鼠來說是一項意義非凡的挑戰。

  Q:你認為在豚鼠科技內部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A:踐行者。

  作為一家兼具硬體生產、技術研發、內容製作、平臺運營於一身的公司,豚鼠科技要走的路還很長,各個部門的精英各司其職,分工協調,共同朝一個方向努力。而我所做的便是在營銷層面的十二個字:「知道、看到、想要、買到、稱道、榮耀」,讓更多用戶了解、接觸、信賴我們的產品,讓它真正的深入人心,讓豚鼠和用戶緊密連接,靠口碑營銷佔領市場。技術創新、精品遊戲、場景應用,以及跨行業的戰略合作等上九天攬月的事情,更多由CEO Frank負責。

  Q:你最喜歡豚鼠身上的什麼品質?

  A:呆萌。

  豚鼠科技希望能用高科技的創新產品為用戶帶來簡單的快樂。

  Q:對於豚鼠手環2性能提升,價格反降這點,你是怎麼考慮的?

  A:豚鼠希望做的是做好而不貴、惠而不費的產品。

  摩爾定律是IT行業常用的一個術語,在18個月內,產品性能翻倍,價格反而降低一半。豚鼠科技這一年多所做的事,在我看來可以稱為「超摩爾定律」:即將發布的豚鼠手環2,不光性能提升一倍而價格卻降了一半,更是將體感遊戲機和智能手環兩個品類完美地合二為一,提供給用戶一種前所未有的超凡體驗。

  我們決定將豚鼠手環2從之前的599降至299元,這是一個經過慎重考慮之後的決定。走出這一步,也意味著豚鼠將讓利每隻手環300元的人民幣給到我們的用戶,而以當前新品初步預計發售的100萬隻數額統計,也就是3億人民幣。豚鼠手環2在品質絕不妥協的基礎下讓利三億,是為了真正讓產品快速普及到更多的用戶,讓用戶發聲,讓所有的用戶為我們的產品代言,為體感代言。

  小結:

  就目前的手環市場來看,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功能輔助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外觀設計接近尚能接受,畢竟有些還是流淌著代工血液,但如果在功能輔助上手環廠商還是無法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那何其悲哀,試問在市場活得久麼···

  可能在很多用戶慣性思維中,手環就是運動計步、睡眠監測的代名詞了,不過豚鼠科技卻沒妥協,其研發的體感核心技術完全打開了手環發展的新天地。

  而豚鼠手環2所搭載的體感技術,將慣性感測控制器和智能穿戴進行了完美結合,對人體的真實運動狀態進行識別、跟蹤、量化的技術。有了這款設備,用戶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體動作,與周邊的裝置、內容或環境進行互動,將人體動作映射到遊戲中,產生神奇的互動遊戲效果。除此,豚鼠手環2還內置了百款自主研發的體感遊戲,涵蓋減肥、塑形、娛樂等多重內容,不同人群的不同訴求都可以通過同一款手環來實現。

  談話的最後,王海林先生再次鄭重表示,在對前期限量發售的10萬隻豚鼠手環1代產品一年半的市場檢驗和反饋過程中,豚鼠研發團隊始終傾盡全力投入在產品的打磨中,不遺餘力地完善硬體產品體驗和製造軟體升級,至於此次的豚鼠手環2必將以更完美的姿態呈現在消費者和行業面前。

  9月2號豚鼠手環2蘇寧首發,用領先的體感技術,帶你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體感世界:

  http://sale.suning.com/sm/TUNSHU826/index.html

相關焦點

  • 超材料或將延續摩爾定律?
    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使得傳統意義上的摩爾定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要失效了!」因此,如何延續摩爾定律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熱議的話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超材料有可能從工藝和原理兩方面延續摩爾定律,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超材料或延續摩爾定律
    因此,如何延續摩爾定律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熱議的話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超材料有可能從工藝和原理兩方面延續摩爾定律,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超材料或延續摩爾定律
    內容來源於中國電子報 兩種方式延續摩爾定律 一直以來,半導體器件的發展趨勢都沿續於摩爾定律的規則:集成電路中可容納的電晶體數量每經過18~24個月總數增長一倍。
  •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新型二維材料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預言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新型二維材料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預言 馬愛平/科技日報 2018-05-03 07:45
  • 摩爾定律一
    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發展歷程被稱為計算機第一定律的摩爾( Moore)定律是指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lnte)名譽董事長戈登·摩爾( Gordon moore)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的。1965年,戈登·摩爾準備一個關於計算機存儲器發展趨勢的報告。他整理了一份觀察資料。
  • 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顛覆定律(冪指數定律)分別是啥?
    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或者說相同性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的性能將翻一番,每18個月價格就會降一半。主幹網帶寬的增長速度至少是運算性能增長速度的三倍。因為運算性能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摩爾定律決定的,所以根據每兩年運算性能提高一倍計算,主幹網的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大概是每八個月增長一倍。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等於網絡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 摩爾定律的突圍
    摩爾定律是否已「死」?業內大咖有著不同的觀點。以Nvidia CEO黃仁勳為代表的一方認為摩爾定律已「死」,而以前AMD 首席架構師Jim Keller和臺積電為代表的一方認為摩爾定律依然可以指引領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其實綜合兩方觀點看,表面相反的觀點但本質卻並不矛盾,黃仁勳認為半導體物理學的限制意味著如今CPU性能每年只能提升20%左右,摩爾定律已走向終結;而Jim Keller和臺積電則認為摩爾定律並非簡單的描述單位面積晶圓上電晶體數量的變化趨勢
  • 新摩爾定律時代電子技術的創新蹊徑
    多年來摩爾定律(Moore’sLaw)推動了產能提升,也帶動了半導體產業驚人的發展。這驅動力創造了超快速數字處理器、寬帶的提升及容量龐大的存儲器,使得個人計算機、行動電話以及需要大量資料流量與儲存空間的應用裝置,生產力獲得大幅提升。      然而,IC產業的經濟學和社會的進步正給半導體行業帶來革命性轉變。
  • 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是否會讓IoT重現網絡泡沫化現象?
    作者:DIGITIMES陳智德摩爾定律(Moore’s Law)在28納米後的製程逐漸遇到物理瓶頸,但所幸並未影響到物聯網(IoT)的發展,由於網絡節點的多寡是決定物聯網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且物聯網可仰賴更舊的製程節點
  • 給摩爾定律續命 EUV光刻暫難當大任
    之所以備受關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傳聞稱,EUV光刻有望成為摩爾定律的「救星」。  半個多世紀以來,半導體行業按照摩爾定律不斷發展,由此驅動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隨著晶片尺寸越來越逼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在未來是否依舊奏效,成為現在全行業都在關注的問題。  那麼,這項技術能否為摩爾定律「續命」?它又是否已經到了最好的應用節點?
  • 2020年7納米製程:摩爾定律的終點站
    8月28日消息,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微系統技術辦公室主管羅伯特-克羅韋爾(Robert Colwell)認為,摩爾定律的終結不只對物理界影響巨大,對經濟的影響也很大。克羅韋爾稱:「我認為是時候為摩爾定律的終結作計劃了,不只要思考它何時終結,思考它為什麼終結也很有意義。」
  • 摩爾定律消失了會怎麼樣?
    摩爾定律消失了會怎麼樣? ,虔誠地擁護者把它作為鐵律孜孜不倦的踐行著,激進的抨擊者大放厥詞認為該定律已經失去效力沒有維護的意義。
  • 黃氏定律正取代摩爾定律
    ·摩爾(Gordon Moore)提出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正在全面失效,但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的名字命名的新定律——黃氏定律(Huang『s Law)似乎正在取而代之,而這也正是英偉達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巨頭Arm的重要原因。
  • 為摩爾定律續命? 自旋電子技術暫難當大任
    該定律指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每18個月約翻1倍。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摩爾定律為半導體工業的發展節奏設定了基本步調。自摩爾定律提出以來,不論是從單個晶片電晶體數目角度,還是從微處理器晶片、半導體存儲器以及系統軟體角度來考察,摩爾定律的預言與現實都驚人地吻合。可晶片上電晶體的尺寸不可能無限制地縮小下去,晶片單位面積上可集成的元器件數目會達到極限。
  • 摩爾定律日薄西山 計算性能如何增長
    摩爾定律示意圖    圖片來自網絡   1965年4月19日,《電子學》雜誌發表了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撰寫的文章《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組件》,文章預言,半導體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和電阻數量每隔18—24個月將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轟動世界的摩爾定律因此誕生。
  • 與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並論,IBM Watson定律將成為歷史論斷嗎
    說起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雖然能說清楚的不多,但知道的人不少,然而,IBM近日提出的「Watson定律」,恐怕既不知道也說不清楚的居多,懵圈的不在少數。以上所說的定律,是物理學定律,因此,我們要有所區別看待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以及,Watson定律——他們,都是產業發展定律。IBM把Watson定律與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相提並論,當然並不是心血來潮。
  • 摩爾定律面臨的兩個問題
    戈登·摩爾在 1965 年提出摩爾定律時,其內容為半導體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1975 年,他又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對摩爾定律進行了修正,把「每年增加一倍」改為了「每 18 到 24 個月增加一倍」。 摩爾定律發展至今已有 50 多年,在這 50 多年間,不斷有人唱衰,甚至有人提出「摩爾定律已死」的觀點。
  • 摩爾定律再續!ASML基本設計完成1nm光刻機
    摩爾定律是什麼?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根據經驗得出一條「定律」,即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在大約每經過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言之,處理器的性能每隔兩年翻一倍。從這條「定律」我們能夠一窺科技進步的速率,每一次工藝的升級都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 微軟創始人蓋茨:我們被摩爾定律忽悠了
    比爾·蓋茨(右)參加Techonomy大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0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Bill Gates)上周出席Techonomy大會時表示,摩爾定律並不適用於所有科技領域。
  • 黃氏定律取代摩爾定律,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
    在現代計算的第一個時代,一個趨勢佔據了上風: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