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衛士——白細胞

2020-11-26 瀟湘晨報

白細胞是一種無色的球形細胞,想要通過肉眼就知其廬山真面目是不可能的,只有在顯微鏡的火眼金睛下,我們才能一窺究竟。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白細胞到底是什麼。白細胞是無色、有核的細胞,呈球形,直徑為7~25微米。與其他血細胞一樣,白細胞的生成及調節都起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從造血幹細胞到成熟的白細胞,並不是瞬間的轉變,而需要經歷幾個階段:先從造血幹細胞「升級」為定向祖細胞,然後「升級」為可識別的白細胞前體細胞等。

白細胞是一個不均一的細胞群,生理學上根據它的形態、功能和來源將其分為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三大類。不同種類的白細胞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機體的防禦反應。如單核細胞在循環血液中2~3天後進入組織,繼續發育成巨噬細胞,新的形態使得它在組織中可生存3個月左右。而淋巴細胞主要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反應,一般情況下,淋巴細胞的壽命較長,它們往返於血液、組織液、淋巴液之間,而且可以在淋巴結等處增殖分化,展示出它們強大的抵禦能力。

粒細胞在白細胞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根據其胞質中顆粒的嗜色性質不同,可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其中,中性粒細胞對人體的作用很明顯,因為它能夠有效殺滅細菌。一般來說,中性粒細胞在循環血液中停留8小時左右即進入組織,4~5天後即衰老死亡,或經消化道黏膜從胃腸道排出。當細菌入侵人體後,可能會在某個部位引發炎症,此時,中性粒細胞就如同勇敢的戰士,迅速向炎症部位進軍,並逐個將細菌包裹起來——醫學上稱這個過程為「吞噬」。各類白細胞都具有某些酶,如蛋白酶、多肽酶、澱粉酶、酯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等,在吞噬活動中,粒細胞會用酶將細菌分解,使得細菌再也無法興風作浪。當粒細胞釋放出的溶酶體酶過多時,就會發生「自我溶解」,最終與被殺滅的細菌和組織碎片一起構成膿液。

白細胞抗擊病毒的這一過程,與其具有變形、遊走、趨化、吞噬和分泌等特性息息相關。比如白細胞(除淋巴細胞外)可以變形,它們能伸出偽足做變形運動,繼而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生理學上把這個過程稱為白細胞滲出。白細胞還具有趨化性,它會按照化學物質的濃度梯度遊走在某些化學物質的周圍,並通過伸出的偽足將其包圍起來,最後吞入胞質內。此外,白細胞還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幹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參與炎症和免疫反應調控。

由此可見,白細胞在我們的體內承擔著多重保護任務,扮演著衛士般的重要角色。

【來源:吉林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人體的衛士—白細胞的作用!
    當體內發生炎症或者其他疾病時,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的總數及白細胞的分類計數是臨床上一種重要的輔助診斷方法,常用在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上。
  • 白細胞低會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人體內的細胞是非常多的,細胞也是有具體分類的,除了常見的紅細胞,白細胞也是一種。臨床上很多醫學檢查是需要查白細胞量的,低於或者高於白細胞正常數值對身體都會有影響,也說明了身體問題所在。那麼白細胞低會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 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 這三大原因導致偏高
    人體的白細胞作用是十分大的,對人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要。一般,人體的白細胞數量是正常的,但是有很多人體內白細胞高,這讓人很是擔心。那麼,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白細胞高是什麼原因?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一般來說,白血病高可能是白血病,但只是白細胞高是不能確定的。白細胞高只是白血病的一種症狀。
  • 大敵當前,別錯殺了人體健康的守護者——白細胞
    作者 | 餘祥鵬單位 |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由於檢驗標本來自複雜的人體,臨床檢驗結果受影響的因素很多。特別是一些與人體正常中間代謝物極為相似的藥物,更帶來分析上的複雜化,影響臨床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有時這樣的幹擾能造成錯誤的診斷,嚴重的會引起不堪設想的後果。因此,分析病情不能單獨看檢驗報告,必須結合患者臨床體徵和用藥情況綜合考慮。
  • 化療後白細胞下降?醫生:幾種食物可以「升白」,效果不比打針差
    白細胞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白細胞,是人體一類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根據其形態、功能、來源可分為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三大類,而粒細胞中有可以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分為三種,即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
  • 人體紅細胞的自述
    我是人體紅細胞,乳名紅血球,我還有一個很洋氣的英文名——RBC。我自骨髓出生,出生前的模樣呈網織狀,大家稱之為「網織紅」。成熟後的我們雖然沒有挺拔的身姿,圓形的軀體直徑只有6um-8um,但是我們長相喜人氣質不凡,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我們就像一個個紅色的甜甜圈。我們生活在人類身體的血管中,那裡有著數以億計的同宗兄弟,有白細胞、血小板等。
  • 白細胞的分類
    分類:基礎+擴展具體知識點:我們初中的時候,會學習血液中細胞的分類是: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到了高中學習免疫調節,會把白細胞的情況再繼續細緻分類。非浙江地區,掌握白細胞裡的吞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功能就可以了。但是浙江地區,還需要細緻的掌握白細胞的分類。正好微信後臺有學生問這個問題,寶姐就碼字一篇了。
  • 體檢發現白細胞減少了,是怎麼回事?小心,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說到白細胞,大家首先會將它和白血病聯繫起來,但是一般情況下,白細胞突然變多,或是有白血病的風險,那麼體檢發現白細胞突然少了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到底嚴重不嚴重?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白細胞,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白血球,它是血液獨有的免疫細胞,它是與疾病鬥爭的「衛士」,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能夠將病菌包圍﹑吞噬,它的正常範圍是(4.0-10.0)×10^9個/L,突然升高和減少都不是好事,我們都要重視。
  • 淋巴細胞系人體的健康衛士 發生惡變危害嚴重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他們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維護著機體內環境的「整潔有序」。淋巴細胞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至少有三大譜系:從胸腺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為T細胞,從骨髓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為B細胞,還有一些細胞是「天然殺手」,稱為NK細胞。
  • 新冠肺炎常常白細胞低,為什麼病毒感染白細胞會減少?醫生告訴你
    白細胞在人體充當的是類似於警衛的作用,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種白細胞都發揮其一定的免疫活性。白細胞隨著人的血液循環分布全身,不斷的監控、識別可能入侵人體的一些病原體,並試圖消滅他們,或者把他們驅逐出境。當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減少到低於正常參考值的時候,稱為白細胞減少。
  • 白細胞低不及時治療,嚴重威脅生命!白細胞減少症可以吃歸脾丸嗎
    白細胞減少症指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數目減少,低於正常值的下限。正常人白細胞的數目在4000到1萬每微升。所以當每微升白細胞的數目少於4000時,就稱之為白細胞減少症。由於白細胞負責人體的免疫系統,白細胞減少症時,人體的免疫能力會下降。患者可以出現頭暈乏力,食慾減退,低熱等非特異性的表現。除此之外,白細胞減少症對人體造成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引發感染性疾病。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 貝安:白細胞偏高是什麼原因?
    白細胞是血細胞的一種比紅細胞大,圓形或橢圓形,沒有顏色,有細胞核產生在骨髓,脾臟和淋巴結中,作用是吞噬病菌。白細胞是機體防禦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吞噬和產生抗體等方式來抵禦和消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例如炎症,嚴重燒傷各種組織損傷,外傷,手術後。白細胞多集中於受傷表面部位,白細胞過高容易導致白血病,一般在30萬到幾十萬之間。
  • 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怎麼辦?這「3點」方法幫你提升白細胞數量
    中國人口死亡數中約四分之一死於癌症,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化療後主要的不良反應之一就是白細胞低。#中國死亡人口中約1/4死於癌症#化療後白細胞正常範圍為4000~10000/ml,但是化療後由於化療藥物的作用,將導致白細胞減少,免疫力低下,甚至感染。
  • 發現白細胞減少了,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一般去醫院都會先做個血常規,血常規檢測會有很多的項目,一般包括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其中呢?每一種項目的數值異常可能意味著你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人體的血液中主要有三種成分,分別是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各自發揮自己的功能。
  • 人體免疫系統對身體的三大功能
    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體後,生長繁殖,免疫力減低時,可使感染性疾病發生,有時甚至會造成傳染病的流行。如果體內的免疫出現失衡,還會使腫瘤、自身免疫性疾形成。為了捍衛身體健康,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於病原微生物作鬥爭,並還要保持體內大環境的穩定。
  • 攜八大功能,中盛「健康衛士」鑄就轉型利器 ——中盛「健康衛士...
    而健康衛士多功能瓷磚放射性遠低於一般的瓷磚,使整個室內環境符合人們居住的標準值。健康衛士多功能瓷磚的輻射經得起考驗,經權威機構檢測,它比現有國家A類標準範圍還要低40%,與市面上一些負離子瓷磚有著本質的區別。
  • 白細胞減少會是什麼原因?
    核心提示:白細胞的變化包括量變和質變兩種可能,質變是細胞形態及成長狀態的變化,量變是指數目的增減。臨床常見的是白細胞數量增高以提示炎症,但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環境狀況的影響,各種藥物使用量增加等原因,使白細胞減低的現象也很常見。
  • 癌細胞是如何在人體內遷移的?白細胞用分子「槳」遊泳
    作者:唐一塵白細胞利用一種名為「分子划動圖片來源:Chaouqi Misbah等人研究人員在9月15日出版的《生物物理雜誌》上報告說,人類白細胞(即白血球)利用一種名為「分子划動」的新機制遊泳。這種微小的遊動機制可以解釋免疫細胞和癌細胞是如何在體內各種充滿液體的小生境中有益或有害遷移的。
  • 白細胞酯酶是什麼,它竟與女性炎症有關,如何預防
    經常到醫院做婦科檢查的人都會看到檢查報告中有白細胞酯酶這項指標,儘管經常看到,但是對於它到底是什麼,知道的人卻不多,因此很多女性朋友都想知道白細胞酯酶到底是什麼,這一項檢查有什麼意義?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這項檢查,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白細胞酯酶的有關知識。
  • 白細胞是無色的,那為什麼叫白細胞?
    艱難的論證了嘔吐後白細胞異常增多的應激機制。提醒我們不能根據患兒嘔吐後血白細胞的異常增高而輕易使用抗生素。今天,看到有讀者留言:把一個無色的細胞稱之為「白細胞」好像確實不嚴謹,就如「白開水」這個約定俗成的名稱經不住推敲,白開水是無色透明的,牛奶才是白色的呢。但學界把本來無色的細胞稱為白細胞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在某基百科上有這麼一段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