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後白細胞下降?醫生:幾種食物可以「升白」,效果不比打針差

2020-11-25 騰訊網

粉絲提問:父親肝癌術之後化療了一次,那時並無異常,第二次化療前,父親查了血常規,結果發現白細胞1.6,血小板400多,但是他卻說自己沒什麼不舒服的,請問化療後白細胞低是正常的嗎?還要不要繼續化療呢?

一般情況下,化療藥物可能會引起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白細胞下降及肝腎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在化療後發現白細胞1.6,已經是3度的骨髓抑制了,情況是比較嚴重的,目前是需要注射升白細胞的藥物進行治療,等到白細胞恢復到正常值的時候,才可以繼續進行化療,另外,患者還應該適當的增加營養,增加免疫力。

白細胞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白細胞,是人體一類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根據其形態、功能、來源可分為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三大類,而粒細胞中有可以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分為三種,即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

白細胞是人體的「衛士」,與疾病做鬥爭,當病菌入侵人體的時候,白細胞就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地方,將病菌包圍併吞噬。如果白細胞出現了升高或減低,需要進一步的判斷是哪種類型的白細胞發生了異常。

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患者會怎麼樣?

化療,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對抗癌細胞的同時,也常常誤傷人體的白細胞,帶來難以避免的副作用:中性粒細胞減少症。而化療不僅會殺滅白細胞的力量,還會影響白細胞的後續供給,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會影響化療的進度和質量。

所以,如果癌症患者在化療的時候,白細胞數量低過了化療允許值的話,醫生就必須降低化療的劑量或延遲化療,以此來保障癌症患者的安全,但這樣就會使得化療的療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會前功盡棄,導致腫瘤復發、轉移、擴散。

白細胞的減少,還會危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使得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上升,據美國數據顯示,每年有約6萬名癌症患者因為白細胞減少導致的感染而住院,死亡率高達18%。

中性粒細胞減少是化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了順利完成化療確保療效,並且避免因為白細胞減少引起的不良後果,癌症患者在進行化療的期間,常需要使用「升白針」提升白細胞的數量。

「升白針」適合所有患者嗎?

在化療的過程中,因為骨髓中血細胞前體活性抑制,白細胞數量會降低,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接受化療之後的1到3周內,如果是白細胞減少不明顯的患者,在2到4周會體內白細胞有可能會逐漸恢復,所以,不是所有的患者在接受化療的時候都需要打「升白針」,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決定是否要打升白針,如果患者使用的是高強度的治療方案導致骨髓抑制程度嚴重,就需要打升白針,尤其是機體代償能力差的年老體弱患者,在出現白細胞減少後應該及早使用升白針。

升白針只是一種暫時性的手段,並不能幫助患者恢復骨髓造血系統,當白細胞數量足夠度過化療期的時候,就不需要再打升白針了。在生活中,癌症患者還是應該自行恢復體內的白細胞,食補就是很好的方法。

維持白細胞水平,食補很重要

癌症患者在化療期間,飲食應以清淡少油,營養均衡為原則,多食用新鮮的蔬果,還有富含鈣質和微量元素的魚、蛋、奶、豆製品等,還可以多吃一點大棗、花生、紅豆、動物肝臟等補血食品。

癌症患者在化療期間,需要定期複查血常規,不僅是白細胞減少,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減低也會引發頭昏、出血等不良後果,一旦身體有什麼情況,一定要及時告知醫生,讓醫生評估情況。

參考資料:

[1]腫瘤患者想升白,藥物和打針該怎麼選擇?.齊魯晚報.2020-9-11

[2]化療讓白細胞很受傷?國產長效「升白藥」正式投入臨床使用.健康時報.2018-07-19

[3] 腫瘤放化療後白細胞減少症的應對措施. 上海中醫藥報.2012-11-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怎麼辦?這「3點」方法幫你提升白細胞數量
    所以在臨床上,化療後通常給予白細胞的監測,一旦下降,給予積極對症支持治療,減少感染機會。化療後白細胞為何下降?化療後白細胞下降怎麼辦?這都是絕大多數患者想要知道答案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有以下幾個原因: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有2個原因:第1個原因:骨髓造血受到抑制,白細胞的生成減少化療後由於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細胞新增數量減少,臨床檢查就會出現白細胞值偏低情況。第2個原因:化療藥物的「殺死」由於化療藥物在人體內識別能力比較弱,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傷患者正常細胞。
  • 癌症患者白細胞低應該如何升白?腫瘤專家教你一招
    有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屬都會問,白細胞低有哪些方法可以升白,血小板低怎樣可以提升血小板等問題,這些問題以前我們都講過,今天應讀者的要求我們再來重點談一下癌症患者白細胞低應該如何升白。
  • 為什麼打了升白針後,白細胞會越來越低?
    但是,我們開頭也提到了,升白針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短時間內會使白細胞迅速提升,但是隨著升白針次數的增多,白細胞反而可能會更少,同時還可能會伴隨全身骨骼或者關節、肌肉酸痛發生,主要原因是升白針刺激骨髓造血產生的副作用。 這裡我們就要提到,為什麼升白針刺激骨髓造血可以提升白細胞呢?
  • 白細胞低紅細胞低是怎麼回事?
    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複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幹預措施。 ??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
  • MDS連續化療6個療程,血象低下怎麼辦?
    近期一位病友提出疑問:確診MDS之後一共化療了六個療程,血象還是低下怎麼辦?對此——下文進行相關解析。 MDS連續化療6個療程,血象低下怎麼辦?
  • 越化療越虛弱,化療到底要不要做?
    化療藥物是如何被發明的? 既然化療是追殺癌細胞,為何腫瘤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化療副作用如此強烈?很多患者噁心、嘔吐、白細胞下降,以至於腫瘤患者面黃肌瘦,越治療人越虛弱,難道不是化療的原因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說一說,化療藥物是如何被發明的。
  • 化療一次多少錢?化療醫保可以報銷嗎
    看到並不被廣泛應用的靶向治療藥物竟然賣到4.57億美元,網友大呼太貴用不起,這時你是不是想知道被廣泛應用於腫瘤治療的化療一次多少錢?而化療的一個療程,要看醫生定的方案了。一般2次為一個療程,一個星期一次。有的是三次一個療程,三四天一次。 在化療的時候要做好防禦工作,以減少化療的副作用。
  • 三種惡性腫瘤一定不能做化療,堅持吃三種食物,能更好預防腫瘤
    人一旦得了癌症,對應的解決方法無非是這三個:手術、化療、放療,而對於不同的癌症類型,適用的辦法也各不相同。例如上個月初剛診斷出陰道癌晚期的席女士,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全身,再加上年紀較大,考慮到身體的承受能力和病情,因此醫生不建議動手術,而是進行化療。
  • 化療,為什麼21天是一個周期?
    而多數化療藥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發生在化療後 1~3 周,約持續 2~4 周逐漸恢復,並以白細胞下降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療後,可檢測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來判斷是否發生了骨髓抑制。 發現了骨髓抑制後,為了能按時進行下一次化療,臨床上會為病人打升白針、口服升白藥,或者通過食補,為下一次化療做準備。
  • 得了癌症,化療和不化療哪個活得久?腫瘤醫生揭化療真相
    在經歷了第23次化療後,老王再次崩潰了。 每個月化療1-2次,每次結束後,老王都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虛汗不停。這些還算是比較輕的,化療到第11次之後,老王連話都說不出,休息兩天後他跟家人說:「化療帶給我的痛苦,遠比癌症帶給我的痛苦大」。
  • 化療對身體有四種傷害,三種惡性腫瘤一定不能做化療
    談癌色變,是因為癌症難以早期發現,而中晚期又治療效果差,但談癌色變,其中還有一點,癌症患者過於痛苦,化療雖然是一種治療方式,雖然能殺死一部分腫瘤細胞,但是,化療也會損傷健康細胞,造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後果。
  • 化療和放療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廣州中醫大金沙洲醫院胡群峰教授給...
    2、適用人群不同 放療一般針對局部實體腫瘤的根治性治療,如鼻咽癌,食管癌,皮膚癌,腦瘤等等效果比較明顯,同時對術後分期相對中晚期的病人也可以通過放療配合化療改善患者愈後,延長生存期。 化療主要採取全身用藥,可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病例,不同類型的腫瘤,大多數都可以達到抑制的效果。
  • 化療後白細胞減少正常嗎?若低於這個數,化療可能就沒必要了
    在癌症加重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利用到化療這種方式進行改善,化療指的是使用化學藥物控制癌細胞的一種手段,在很多癌症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經過化療之後患者體內的白細胞數量會減少,而白細胞可以幫助殺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那麼,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
  • 化療和放療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廣州金沙洲醫院胡群峰教授給出了答案
    2、適用人群不同 放療一般針對局部實體腫瘤的根治性治療,如鼻咽癌,食管癌,皮膚癌,腦瘤等等效果比較明顯,同時對術後分期相對中晚期的病人也可以通過放療配合化療改善患者愈後,延長生存期。 化療主要採取全身用藥,可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病例,不同類型的腫瘤,大多數都可以達到抑制的效果。
  • 乳腺癌化療期間吃什麼 化療期間飲食禁忌
    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最難受的莫過於化療了,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是很大的,讓患者噁心嘔吐,食欲不振。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乳腺癌化療期間吃什麼,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的飲食禁忌。乳腺癌化療期間吃什麼化療的藥物在殺滅可惡的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人體正常的細胞,所以導致患者出現很多不良的反應。那麼有沒有什麼食物可以緩解化療帶來的不適呢?
  • 與化療放療副作用和解,自我調理與心理建設
    放療:比如早期的鼻咽癌,患者可以通過放療來進行根治;或者晚期腫瘤,例如出現腦轉移骨轉移、肝轉移的患者,這部分患者本來生存期比較短,身體條件比較差,不能耐受手術化療的情況下,可以達到控制腫瘤細胞生長或者控制病情進展的一個目的,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例如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在原發灶進行控制得很好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預防照射。
  • 乳腺癌化療後骨髓抑制怎麼辦?推薦兩款食療方,滋陰補陽
    部分乳腺癌惡性程度高、發生了淋巴結轉移、分化較差等情況,經過評估後必須通過化療的手段來防止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然而,出於對其副作用的恐懼,很多患者和家屬對於化療都十分抗拒。其實,目前已經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化療可以為癌症患者帶來生存獲益,而患者及家屬也可以應用一些手段來減輕其副作用,減輕患者所承受的痛苦。
  • 腦腫瘤患者化療後反應嚴重怎麼辦?
    很多腦腫瘤患者手術切除腫瘤後,還需要接受化療。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腫瘤化療中心主任張俊平教授介紹說,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藥物反應,配合好化療醫生,了解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和處理方法,有利於疾病治療和康復。
  • 化療期間吃什麼好,3種食物很重要,3件事不能忽略
    化療是一種很常見的治療方法,化療過程身體和心理都要承擔一定的痛苦和壓力,而且過程漫長,給患者帶來不小的影響。正是因為如此,化療期間的營養才更應該注意,那麼化療期間吃什麼最好,哪些注意事項是不能忽略的。結合這兩個問題,給大家補充一些關於化療飲食的常識。
  • 80後媽媽一夜白髮!出租屋守護12歲血癌少年,自學為兒打針
    第二天,爺爺帶餘濤到汝南醫院檢查,結果白細胞200多萬,醫生建議立即往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當天爺爺帶餘濤到鄭州兒童醫院做了核磁、骨穿等一系列檢查,7月2日,餘濤被確診為PH陽性急性淋巴細胞(B細胞)白血病高危。醫生建議一是做骨髓移植,需要80萬元左右的費用,二是進行化療。「當時,我和餘濤爸爸還在廣州,聽到這個消息,我一下暈了過去。」白華玲擦了擦淚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