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了升白針後,白細胞會越來越低?

2021-01-18 騰訊網

這是網上一些用戶產生的真實問題。

打升白針,白細胞反而越來越低,這樣的情況普遍高發,很多朋友不清楚其中的原因,打升白針本來是為了提升白細胞的,怎麼會越來越低呢?

今天,一篇文章,把這件事說清楚。

白細胞計數到底指的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白細胞不是一個均一的細胞群,根據它的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一般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其中粒細胞又可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

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細胞數目為(4.0~10.0)×10^ 9/L,其中中性粒細胞佔50%-70%,嗜酸性粒細胞佔0.5%-5%,嗜鹼性粒細胞佔0-1%,單核細胞佔3%-8%,淋巴細胞佔20%-40%。也就是說,比重最高的實際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內停留的時間平均只有6~8小時,它們很快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發揮作用,而且進入組織後就不再返回血液中來。在血管內的中性粒細胞,約有一半隨血流循環,通常作白細胞計數就是只反映了這部分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另一半則附著在小血管壁上,不會被計入。同時,在骨髓中還貯備了約2.5 x 10^ 9/L個成熟中性粒細胞,在機體需要時會 立即動員這部分粒細胞進入循環血流。

所以,實際上,白細胞的計數,只是計算的血液循環裡的中性粒細胞,主要就是殺死細菌,病毒,抵禦微生物病毒的入侵。

一旦它的數量降低,就會導致人體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經歷過放化療的人,身體本身已經遭到了破壞,這個時候如果發生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有可能會迅速惡化,所以,通常情況下,白細胞計數降低,醫生會採取辦法提升白細胞,從而提高病人的抵抗能力。

但是,我們開頭也提到了,升白針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短時間內會使白細胞迅速提升,但是隨著升白針次數的增多,白細胞反而可能會更少,同時還可能會伴隨全身骨骼或者關節、肌肉酸痛發生,主要原因是升白針刺激骨髓造血產生的副作用。

這裡我們就要提到,為什麼升白針刺激骨髓造血可以提升白細胞呢?

白細胞是由造血幹細胞分化而來,不能自我分化

我們首先要明白,白細胞不是自我分化生長出來的。它是經過一段時間,從骨髓細胞,也就是造血幹細胞分化出來的。

粒細胞,也就是白細胞,起源於造血幹細胞,它是在高濃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細胞分化為原粒細胞,經數次有絲分裂,依次發育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喪失分裂能力)、杆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一個原粒細胞經過增殖發育,最終生成8~32個分葉核粒細胞。

這個過程在骨髓中約需10天,然而成熟粒細胞進入血液後僅存活6~10小時,然後就會溢出血管進入組織或體腔內。

粒細胞在組織中可行使防禦功能1~2 天,然後經歷衰老死亡排出,同時,骨髓再釋放新生的粒細胞補充周圍血,從而保持白細胞數量相對恆定。正常情況下,每一個小時進行更新的粒細胞約有10%。

需要注意的是,白細胞一旦成熟,就不會再分裂。要想白細胞源源不斷的提升,保持在一個恆定的數值,就需要骨髓源源不斷的生成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增多,白細胞自然會分化出更多。

那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化療會造成白細胞降低呢?

化療藥物導致骨髓抑制

腫瘤細胞屬於異常活躍的腫瘤細胞,化療藥物雖然殺死了腫瘤細胞,也同樣殺傷了異常活躍的骨髓細胞,也就是造血幹細胞,骨髓發生抑制,造血幹細胞降低,導致白細胞降低。

升白針的升白原理

促白細胞生長因子最常見的藥物就是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也就是升白針,它的作用就是促進骨髓中粒系的祖細胞增殖分裂,生成更多數量的粒細胞,並促進粒細胞的成熟,然後釋放到外周血中,同時還能增強外周血中粒細胞的吞噬作用,從而發揮更好的免疫功能。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升白針的作用是促進骨髓中粒系的祖細胞增殖分裂,從而提前分化出更多的白細胞,縮短了白細胞的生成時間,短時間內,可能會導致白細胞快速增長。但是這種做法,相當於殺雞取卵,只是提前催熟了可以分化白細胞的骨髓細胞,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增加造血幹細胞,一旦打的次數多了,沒有可催熟的造血幹細胞,那白細胞也就會越來越低,升不上去。

所以,升白針的作用,是治標不治本。想要從根本上提升白細胞,必須先提升骨髓細胞的含量,骨髓細胞生長就必須餵它提供充足的原材料,這才是治本的方法。一旦提升上去,就會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值。

骨髓抑制,不僅僅是白細胞下降這一件事

我們剛才說,化療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人體內正在增殖的造血幹細胞。然而,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都是從造血幹細胞分化出來的外周血細胞。

其中紅細胞壽命為120天,血小板為5-7天,而白細胞只有6-8小時,也就是說骨髓中粒細胞(白細胞)增值最活躍,因此這些化療藥最先殺傷的也是白細胞,最先表現的也是白細胞下降,其次是較輕、較晚的依次是血小板和紅細胞下降。

所以,白細胞下降的同時,還要警惕的一點就是血小板和紅細胞的下降。升白針雖然短時間提升了白細胞,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善造血機能,所以隨著白細胞數量的下降,相繼伴隨出現的血小板下降,紅細胞下降並不能得到改善。

通過為骨髓細胞生成所需的原材料,則會從根本上改善骨髓的造血機能,在提升白細胞的同時,血小板和紅細胞的情況也能得到改善。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讚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癌症患者白細胞低應該如何升白?腫瘤專家教你一招
    有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屬都會問,白細胞低有哪些方法可以升白,血小板低怎樣可以提升血小板等問題,這些問題以前我們都講過,今天應讀者的要求我們再來重點談一下癌症患者白細胞低應該如何升白。
  • 化療後白細胞下降?醫生:幾種食物可以「升白」,效果不比打針差
    粉絲提問:父親肝癌術之後化療了一次,那時並無異常,第二次化療前,父親查了血常規,結果發現白細胞1.6,血小板400多,但是他卻說自己沒什麼不舒服的,請問化療後白細胞低是正常的嗎?還要不要繼續化療呢?
  • 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怎麼辦?這「3點」方法幫你提升白細胞數量
    中國人口死亡數中約四分之一死於癌症,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化療後主要的不良反應之一就是白細胞低。#中國死亡人口中約1/4死於癌症#化療後白細胞正常範圍為4000~10000/ml,但是化療後由於化療藥物的作用,將導致白細胞減少,免疫力低下,甚至感染。
  • 白細胞低吃什麼補得快 白細胞低的預防措施
    當不舒服去醫院抽血檢查的時候,會被診斷為白細胞低,那麼白細胞低吃什麼補得快呢?為什麼會白細胞低呢,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有哪些?白細胞低的飲食禁忌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白細胞低吃什麼補得快1.
  • 白細胞低紅細胞低是怎麼回事?
    血液中它含有白細胞和紅細胞,在人患有疾病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白紅細胞高低之分,那麼白細胞低紅細胞低是怎麼回事呢,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 新冠肺炎常常白細胞低,為什麼病毒感染白細胞會減少?醫生告訴你
    媒體對新冠肺炎的宣傳,讓人們了解到:當肺部有炎症時,如果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低,醫生會高度懷疑新冠病毒感染。因為,白細胞減少,往往是病毒感染的跡象,而新冠病毒也是病毒,大多數新冠肺炎的患者,白細胞是減少的,特別是其中的淋巴細胞,減少更為明顯。
  • 白細胞低會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人體內的細胞是非常多的,細胞也是有具體分類的,除了常見的紅細胞,白細胞也是一種。臨床上很多醫學檢查是需要查白細胞量的,低於或者高於白細胞正常數值對身體都會有影響,也說明了身體問題所在。那麼白細胞低會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 白細胞是無色的,那為什麼叫白細胞?
    艱難的論證了嘔吐後白細胞異常增多的應激機制。提醒我們不能根據患兒嘔吐後血白細胞的異常增高而輕易使用抗生素。今天,看到有讀者留言: 白細胞之所以命名為白細胞,是因為無色的它們經離心堆積在一起後,看上去是白色的。
  • 白細胞減少會是什麼原因?
    核心提示:白細胞的變化包括量變和質變兩種可能,質變是細胞形態及成長狀態的變化,量變是指數目的增減。臨床常見的是白細胞數量增高以提示炎症,但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環境狀況的影響,各種藥物使用量增加等原因,使白細胞減低的現象也很常見。
  • 白細胞酯酶 白細胞酯酶陽性是什麼意思
    白細胞酯酶怎麼查由婦科醫生用無菌棉拭子自陰道後穹窿處取分泌物,放在裝有生理鹽水的試管內立即送檢,用低倍鏡和高倍鏡進行檢查 。白細胞酯酶是存在於白細胞中的,那麼如果白細胞的數量出現異常對於白細胞酯酶有沒有什麼影響呢?白細胞酯酶數量增高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需要詳細了解。
  • 化療,為什麼21天是一個周期?
    為什麼一個周期是 21 天? 3. 兩個周期之間,為什麼要挺一段時間? 4. 推遲化療會造成什麼影響? 5. 如何評估化療有沒有效果? 6. 化療間歇期的注意事項。
  • 為什麼很多檢查要驗血?發現白細胞減少了,怎麼辦
    很多朋友不理解,為什麼症狀不同的疾病都要用驗血來檢查呢?為什麼很多檢查要驗血其實驗血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檢查方式,通過儀器檢驗後,醫生就能分辨出患者存在哪一方面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一般去醫院都會先做個血常規,血常規檢測會有很多的項目,一般包括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其中呢?每一種項目的數值異常可能意味著你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人體的血液中主要有三種成分,分別是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各自發揮自己的功能。
  • 白細胞低不及時治療,嚴重威脅生命!白細胞減少症可以吃歸脾丸嗎
    白細胞減少症指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數目減少,低於正常值的下限。正常人白細胞的數目在4000到1萬每微升。所以當每微升白細胞的數目少於4000時,就稱之為白細胞減少症。由於白細胞負責人體的免疫系統,白細胞減少症時,人體的免疫能力會下降。患者可以出現頭暈乏力,食慾減退,低熱等非特異性的表現。除此之外,白細胞減少症對人體造成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引發感染性疾病。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 腫瘤患者為什麼要篩查「血常規」?很有必要,特別是這3個指標
    血常規是常見的檢查手段之一,血液中有三個不同功能的細胞,分別是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主要是觀察其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腫瘤患者需經常做血常規檢查,特別是化療後,因為化療藥物會引起骨髓抑制,及時發現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同時也能通過血常規變化來判斷病情有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 什麼情況下白細胞會減少?
    剛做完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這麼低,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第一,白細胞生成障礙。如幹細胞增殖功能降低,以及再生障礙;第二,白細胞的破壞增加,如炎症感染,脾功能亢進;第三白細胞的分布異常,也就是說邊緣池中的白細胞增多,循環池中的白細胞減少,都能導致白細胞減少。除了這三種原因之外,會不會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呢?服用某些藥物以後,也能導致白細胞減少。如治療精神病的藥物,治療甲亢類的藥物,都能導致白細胞減少。
  • 人體的衛士—白細胞的作用!
    當體內發生炎症或者其他疾病時,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的總數及白細胞的分類計數是臨床上一種重要的輔助診斷方法,常用在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