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在國內外的先後暴發流行,由於一開始病毒核酸檢測不是很普遍,發熱門診的醫生常通過兩種手段來初步篩查:血常規和肺部CT(或X線胸片)。
媒體對新冠肺炎的宣傳,讓人們了解到:當肺部有炎症時,如果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低,醫生會高度懷疑新冠病毒感染。
因為,白細胞減少,往往是病毒感染的跡象,而新冠病毒也是病毒,大多數新冠肺炎的患者,白細胞是減少的,特別是其中的淋巴細胞,減少更為明顯。
發熱是促使人們去醫院就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當人出現發熱的時候,醫生常給患者做血常規檢查,試圖從血常規檢查中判斷發熱的病因:如果考慮感染,則想分辨出感染是屬於病毒,還是細菌感染。
很多人會簡單地認為,如果是細菌感染,白細胞會升高,而病毒感染白細胞通常會正常或減少。這是最粗略的判斷,也不能說毫無道理。
但是,總有例外。比如說,腎症候群出血熱和乙型腦炎這兩種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這兩種疾病的患者,白細胞計數通常是升高的;而傷寒是由一種沙門菌引起的發熱性疾病,雖然是細菌感染,患者的白細胞計數通常是正常或減少的。
所以,正確的分析、解讀血常規變化,需要首先排除一些不同尋常的情況,比如前面列舉的三種疾病都屬於傳染病,都有一定的傳染病流行病學方面的特點,在判斷時要考慮化驗結果之外的因素。
腎症候群出血熱屬於一種地方性的流行病,很多地方沒有這病;乙腦多在夏天發病,兒童多見;傷寒還有其他特徵性的表現,如肝脾腫大、表情淡漠、相對緩脈(即脈搏不隨體溫升高而明顯加快),等等。
我們經常遇到的發熱,普通感冒鼻病毒引起的為多,其次是季節性流感,如果這些病毒感染的同時沒有合併細菌感染,白細胞通常是正常或者減少的。
以下,讓我們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病來了解一下,病毒感染折細胞為什麼會減少的問題。
新型冠狀病毒病,世界衛生組織給的簡稱叫做COVID-19,是有SARS-CoV-2這個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後,白細胞通常是正常或者減少的,尤其是白細胞中的淋巴細胞會減少,這是該病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那麼,為什麼病毒感染白細胞會減少呢?
臨床上最常用的血常規檢查,可以檢測出血液中三大類的細胞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而其中,對於判斷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是最為重要的。
白細胞是由不同類型的細胞所組成的,所以血常規裡面的第一項白細胞計數,是這些不同類型細胞加起來的總和,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
白細胞在人體充當的是類似於警衛的作用,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種白細胞都發揮其一定的免疫活性。白細胞隨著人的血液循環分布全身,不斷的監控、識別可能入侵人體的一些病原體,並試圖消滅他們,或者把他們驅逐出境。
當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減少到低於正常參考值的時候,稱為白細胞減少。能夠導致白細胞減少的原因,包括: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感染,以及藥物的影響,比如注射幹擾素治療B肝可能導致白細胞減少,等等。
新型冠狀病毒這樣的病毒感染人體,之所以會出現白細胞減少,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病毒本身的作用,另外一個方面則是由於白細胞的消耗和破壞。
這得從白細胞的來源說起。白細胞是由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產生和製造的。有些病毒本身或病毒間接作用,可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這樣的話,骨髓製造白細胞的能力下降了,會導致白細胞減少。
另外一個方面,病毒在人體大量複製的情況下,由於白細胞都被調動來用以消滅病毒,因此會導致白細胞大量的損傷、破壞和消耗過多,從而也能夠導致白細胞減少。
還有一個原因,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繼發細菌感染,由於細胞因子的大量釋放引起膿毒血症,也就是之前所說的敗血症,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白細胞減少。
嚴重的白細胞減少,可能會引發一些不良的後果,甚至有加重病情的風險。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如果白細胞不能及時的補充,人體的免疫功能會消弱,細菌、真菌等其他的病原體會趁虛而入。所以,白細胞減少容易繼發其他病原體的感染。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通常情況下,病毒感染時白細胞是正常或者減少的,但這個並不是絕對的。因此,判斷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不能僅僅憑藉這一點,需要結合其他的臨床資料綜合分析。
由於白細胞是人體的免疫防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白細胞減少,說明人體的免疫力可能遭到了一定的破壞,需要注意避免繼發感染。
這個時候,保證充足的營養,多休息,注意衛生,避免熬夜,注意皮膚表面的衛生,避免濫用藥物,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發熱時,如肺部CT有炎症,同時發現血常規中白細胞減少之後,要及時就醫;如果有白細胞減少,要定期複查。
我是熱愛科普的龍醫生,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識,請關注我!
歡迎評論、點讚、轉發和收藏!
#春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