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彈甲蟲蟾腹逃生—新聞—科學網

2020-11-22 科學網

 

動物已經進化出各種各樣的策略來阻撓其捕食者,避免成為其口中之餐,但亞洲投彈甲蟲在被吞食後,卻仍可以孵化出逃跑計劃。

一旦進入捕食者的胃部後,這種甲蟲會噴射出一種會導致嘔吐的熱化學噴霧。為了了解這種化學噴霧的有效性,科學家收集了日本中部地區森林中的投彈甲蟲,將其帶回實驗室,並把它們餵給兩種捕食者:日本普通蟾蜍和日本河流蟾蜍。

在每次實驗中,蟾蜍都會快速抓起投彈甲蟲送入口中。但幾分鐘後,它們的腹部卻會傳出類似爆炸的聲音,在一些情況下還會有一隻甲蟲逃出。近一半(43%)的蟾蜍會吐出它們吞食的投彈甲蟲。

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於《生物學通訊》的文章中報告稱,然後這些甲蟲會毫髮無損地走開,還有一些甲蟲則會在蟾蜍的胃液裡停留1個多小時。

研究人員稱,這種化學噴霧對於投彈甲蟲的逃生計劃非常關鍵,因為經過「前處理」的投彈甲蟲幾乎不可能生存,因為它們已經噴出了大部分化學物質。它們中僅有5%能從蟾蜍的腸道中逃生。

所以,你不需要成為變色龍或是速度極快的「幽靈」才能逃離捕食者的魔抓,你只需要打包點熱化學物。(馮維維)

相關焦點

  • 絕命毒師 投彈手甲蟲
    投彈手甲蟲看起來和普通的步甲蟲類似,但請不要小瞧了它!它能夠向『敵人』噴射沸騰毒液!是蟲界的化學大師!
  • 新民晚報數字報-投彈甲蟲
    孫延生  一群螞蟻向一隻孤獨的甲蟲發起了挑釁性的進攻。
  • 美國版數字報-投彈甲蟲
    孫延生  一群螞蟻向一隻孤獨的甲蟲發起了挑釁性的進攻。
  • 漲姿勢:能噴射100℃沸騰毒液的投彈手甲蟲
    投彈手甲蟲(Bombardier Beetle),又稱龐巴迪甲蟲由於這個奇異的能力,也有人稱之為「放屁甲蟲」。這些毒液散發著令人難以忍受的味道:如果不小心沾染上一點,還會使皮膚有強烈灼痛感。
  • 投彈手甲蟲不怕蟾蜍吞下 它能想辦法讓蟾蜍吐出來
    投彈手甲蟲(bombardier beetle)就是一例。它們的種類約有500種,因能夠從背部噴射出灼熱的腐蝕性液體而得名。它們體內存在兩個分開的腺體,其中的化學物質沒有腐蝕性,但混合後就會產生劇烈的爆炸反應。投彈手甲蟲體內能在每秒內發生大約500次爆炸,產生100多攝氏度的毒液,並以35.4公裡/時的速度噴射而出,簡直是動物界的「絕命毒師」。這足以趕跑大多數捕食者。
  • 甲蟲尾部長有化學「機關槍」—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甲蟲在其尾部長有能發射沸騰的蒸汽噴霧的化學「機關槍」。
  • 汽車也「壓不死」甲蟲的秘密—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當昆蟲學家第一次告訴Jesus Rivera,一種不起眼的黑甲蟲能在被汽車碾過之後倖存下來時現在,這位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博士發現了這種甲蟲成功的秘密。 《自然》10月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了鐵定甲蟲(Phloeodes diabolicus)的外骨骼如此堅硬的原因。研究結果有助於解釋為何巨大的擠壓力也壓不死鐵定甲蟲,或在航空等建築和工程領域具有應用價值。 鐵定甲蟲是一種棲息在橡樹上的物種,主要發現於北美西海岸。
  • 看,那隻甲蟲竟然可以穿腸逃生!
    經過大約2小時時間,這隻頑強的甲蟲成功脫離蛙腹——它隨著糞便被排洩出來,但依然生機勃勃。在上面的故事中,穿腸而過頑強生還的主人公是一種名叫梭形扁牙甲(Regimbartia attenuata)的水生甲蟲。神戶大學昆蟲學研究者杉浦真治在實驗中發現了它們特別的求生技巧。
  • 被吃後能從青蛙的屁股逃生,它就是昆蟲界的金針菇?
    在實驗室中,他把一隻成年的甲蟲餵給了一隻黑斑蛙。起初他認為小蟲子會被蛙吐出來,但沒想到這種小蟲子來了一個我命由我不由人,不僅絕地逃生,而且還不走尋常路。一次有可能是意外,所以杉浦真治進行了比較充分的對比試驗,來驗證它到底是不是自己跑出來的。他用黑斑蛙做了15次試驗,這種甲蟲從黑斑蛙的菊部地區脫險的成功率高達93%。
  • 白色「液體彈」讓這種甲蟲在被吞下一個多小時仍能存活
    在最新發表在《Biology Letters》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就談及了這樣一種物種--投彈手甲蟲。 或許這種誕生於日本的甲蟲在森林地面爬行的時候看著沒什麼威脅性,但實際上它卻有一個強大的秘密化學武器。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彈到爆炸僅用43秒,美軍轟炸機怎麼逃生?
    原子彈巨大的爆炸範圍與其所產生的的衝擊力足以毀滅一個城市,那麼當時投彈的美軍轟炸機是如何逃生的呢?"大爆炸的地獄"曼哈頓計劃"曼哈頓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秘密研究的核武器工程項目的代號,於1942年6月開始實施,一個月後就成功進行了全球第一次核爆炸,並且製造出兩顆最終被用於實戰的原子彈。
  • 甲蟲用酒灌溉真菌花園—新聞—科學網
    甲蟲用酒精種真菌。圖片來源:KATJA SCHULZ 沒有人喜歡發黴的桃子,所以一些農民通過在酒精中浸泡這些果實阻止真菌生長。但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蟲道真菌。使用這些真菌的甲蟲可以在「花園」中用乙醇培育出這些菌。一項新研究表明,酒精不僅能幫助這種真菌生長,而且還能抑制與真菌爭奪資源的微生物「雜草」。 食菌小蠹通過靠鑽進樹木和正在生長的真菌生存。它們更喜歡受到重壓或枯死的樹,因為會有更多乙醇在樹木組織中流動。這些乙醇是植物自然加工而成的。
  • 床單逃生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床單逃生法 2020-10-23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甲蟲新物種 外形酷似駝峰—新聞—科學網
    圖一、陳睿刺足大花蚤 Spinotoma ruicheni Hsiao & Huang, 2017 大花蚤科是外形駝峰狀的寄生性甲蟲,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大花蚤科甲蟲化石紀錄是在內蒙古道虎溝化石層生物群發現的距今約1.65億年的中侏羅紀時期的媧皇始源大花蚤 (Archaeoripiphorus nuwa Hsiao,
  • 昆蟲界的金針菇太強了,被吃後竟能從青蛙的屁股逃生?
    在實驗室中,他把一隻成年的甲蟲餵給了一隻黑斑蛙。起初他認為小蟲子會被蛙吐出來,但沒想到這種小蟲子來了一個我命由我不由人,不僅絕地逃生,而且還不走尋常路。然而這種甲蟲最差的處境,逃生率也在60%左右。實驗中還對比投餵了其他種類的蟲子,但它們並沒有這種「穿越」能力,紛紛斃命於捕食者的體內。
  • 使命召喚放空投彈無人小飛機梗的意思介紹 放空投彈無人小飛機梗是...
    導 讀 最近玩使命召喚手遊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放空投彈無人小飛機什麼意思,無人小飛機」是最近網絡上流傳很廣的一個梗,這個梗自然和最近才上線的《使命召喚手遊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隨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及時的新聞報導、權威的專家解讀、深度的熱點追蹤,關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搭建跨學科交流的橋梁。 ◆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報》是中國的科學事業和公眾的橋梁。
  • 馬鈴薯等茄科作物害蟲生物防治國際工作組成立—新聞—科學網
    目前,國際上馬鈴薯等茄科作物的生產面臨著馬鈴薯塊莖蛾、馬鈴薯甲蟲、馬鈴薯木蝨等眾多害蟲的極大威脅。 高玉林說,為了給這類害蟲的可持續治理提供更多有效方案,促進世界茄科作物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通過構建相關國際合作平臺,通過該領域內科研工作者的國際大協作,深入揭示馬鈴薯等茄科作物害蟲發生危害規律與災變機制理論研究,並推動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