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蟲尾部長有化學「機關槍」—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本報訊 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甲蟲在其尾部長有能發射沸騰的蒸汽噴霧的化學「機關槍」。它每秒鐘可射出500次,以殺死其競爭對手或攔截捕食者。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Eric Arndt及其同事通過捕獲甲蟲在發射「彈藥」時的X射線圖像,發現了這些「投彈手」甲蟲何以釋放機關槍式的「脈衝」。

這些「脈衝」依靠一連串在甲蟲尾部兩腔器官發生的快速化學反應。一個內腔儲存化學物質的溶液——過氧化氫和對苯二酚的混合物。甲蟲通過打開兩個腔之間的「閥門」「扣動扳機」,使化學物質的細流進入外面的「容器」,而後者包含能引發化學物質發生爆炸性反應的酶。於是,蒸騰的熱液噴湧而出。

爆炸創造的壓力迫使兩腔之間的「閥門」關閉,阻止更多的反應物通過。不過,當有毒噴霧被射出時,外腔中的壓力會迅速減小,並且重新打開「閥門」,從而允許更多的反應物重複這一過程。研究人員非常驚奇地發現一種被動的機制引發了這些「脈衝」,而他們之前預想的是會有一種類似肌肉收縮的主動參與過程。

該研究團隊認為,最新發現能為設計新類型的引擎噴射系統提供靈感。(徐徐)

《中國科學報》 (2015-05-04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汽車也「壓不死」甲蟲的秘密—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當昆蟲學家第一次告訴Jesus Rivera,一種不起眼的黑甲蟲能在被汽車碾過之後倖存下來時現在,這位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博士發現了這種甲蟲成功的秘密。 《自然》10月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了鐵定甲蟲(Phloeodes diabolicus)的外骨骼如此堅硬的原因。研究結果有助於解釋為何巨大的擠壓力也壓不死鐵定甲蟲,或在航空等建築和工程領域具有應用價值。 鐵定甲蟲是一種棲息在橡樹上的物種,主要發現於北美西海岸。
  • 投彈甲蟲蟾腹逃生—新聞—科學網
    動物已經進化出各種各樣的策略來阻撓其捕食者,避免成為其口中之餐,但亞洲投彈甲蟲在被吞食後,卻仍可以孵化出逃跑計劃
  • 放屁甲蟲是什麼?
    有一種小甲蟲,為了不成為獵物,進化出了一個內燃室。放屁甲蟲的六條腿它們就像長了六條腿的爆竹一樣,在燃燒和爆炸時,散發出難聞氣味,它們就是放屁甲蟲。靈活的尾端噴射器它們尾端的噴射器可以旋轉270度,就像一座火山裝在了噴射器上。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具有很強的腐蝕性,能夠擊退它們的天敵——收割蟻。
  • 植物化學記憶影響後代存活機會—新聞—科學網
    擬南芥在沒有遺傳記憶的情況下生長(左),在有記憶的情況下生長這與DNA和組蛋白的化學修飾有關,這些修飾改變了DNA在細胞核內的包裝方式和基因表達方式——這一過程被稱為表觀遺傳調控。 通常,這種表觀遺傳信息會在有性繁殖過程中被重置,以消除任何不恰當的「記憶」,確保後代的正常生長。這裡,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植物無法「忘記」不當信息,並會將其傳遞給後代,從而影響了它們的生存機會。
  • 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聚焦「化學合成」—新聞—科學網
    8月31日至9月3日,以「合成創造美麗世界」為主題的中國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在上海科技大學召開。
  • 「任性」切換翅型,褐飛蝨有何「絕招」—新聞—科學網
    地球上的昆蟲預計有1000多萬種,目前已經命名的昆蟲有100多萬種。不同種類昆蟲翅的質地、顏色、斑紋、翅脈均具有鮮明的個性,翅的形態特徵是昆蟲分類的最重要依據。 在昆蟲的翅發育過程中,Ubx是一個決定性基因,決定著前翅與後翅的形態分化。
  • 《催化學報》《能源化學》再次入選期刊一區—新聞—科學網
    近日,2020年中科院期刊分區公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催化學報》和《能源化學》均位居化學大類一區,這也是兩刊連續兩年入選中科院期刊分區一區
  • 碳酸鹽風化對山麓冰川流域河水化學主導作用明顯—新聞—科學網
    新疆東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及流域   張行勇攝 化學風化在全球物質循環及碳消耗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磨蝕、粉碎、凍融等冰川作用帶來大量的新鮮物質暴露從而影響化學風化過程,但是目前對冰川條件下的化學風化示蹤研究較少。為此,在全球變暖趨勢下,開展冰川流域化學風化研究對探究短時間尺度氣候變化快速響應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高海拔山麓冰川流域受生物過程及人為因素影響較小,為研究冰川環境下Mg(鎂)同位素組成受控機制及化學風化過程提供了有利條件。
  • 甲蟲用酒灌溉真菌花園—新聞—科學網
    甲蟲用酒精種真菌。圖片來源:KATJA SCHULZ 沒有人喜歡發黴的桃子,所以一些農民通過在酒精中浸泡這些果實阻止真菌生長。但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蟲道真菌。使用這些真菌的甲蟲可以在「花園」中用乙醇培育出這些菌。一項新研究表明,酒精不僅能幫助這種真菌生長,而且還能抑制與真菌爭奪資源的微生物「雜草」。 食菌小蠹通過靠鑽進樹木和正在生長的真菌生存。它們更喜歡受到重壓或枯死的樹,因為會有更多乙醇在樹木組織中流動。這些乙醇是植物自然加工而成的。
  • 科學家完成最長線性聚糖化學全合成—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俞飈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最長線性聚糖——128聚糖分子的化學全合成。
  • 水氧化還原揭示地幔深部化學新世界—新聞—科學網
    在下地幔深部,該化合物可以與下地幔主要礦物布裡奇曼石,及其後鈣鈦礦高壓相穩定共存,表明這種新的化合物有可能是下地幔的重要礦物相之一。 該礦物相與新近發現的(Mg, Fe)2O3+d一起均可歸類於富氧氧化物。在地球表面,富氧氧化物的化學性質通常不穩定,而在高壓環境下,富氧氧化物可以在下地幔礦物環境中穩定存在。
  • 植物有毒 我有解藥—新聞—科學網
    植物的化學防禦不僅影響食草動物的生長發育,而且間接影響食物鏈中的下一個消費者。
  • 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新聞—科學網
    其間,他收到了正在英國讀高中的捷克男孩Erik的郵件,希望能幫忙鑑定甲蟲化石。 蔡晨陽欣然同意,於是他和Erik相約在布里斯托大學進行交流,並為其設計了甲蟲化石的一系列研究課題。蔡晨陽發現當今昆蟲分子系統學存在著較多待解的問題,這也激發了Erik對分子系統學的興趣,並報考了布裡斯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跳蚤的研究就是蔡晨陽幫Erik選擇的一個課題。
  • 碳氮化物2D材料合成有新法—新聞—科學網
    碳氮化物(MXenes)是2D材料系列的最新成員之一,具有獨特的2D層狀結構,親水性表面和金屬導電性,在諸多領域尤其是電化學儲能領域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已有研究表明高導電MXene具有很強的吸波能力,在5G網絡中的抗電磁幹擾有潛在的應用。 不過,目前MXenes的製備主要通過含氟離子溶液選擇性刻蝕一種被稱為MAX相的陶瓷材料的鋁原子層。
  • 射炮步甲:甲蟲界的火炮手,科學家揭示了它們非凡火力的化學成分
    射炮步甲的腹部末端有一個小囊,能噴射出有毒的氣體。當它們受到驚嚇,它們就會在體內分泌有毒的醌類液體,引發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最終引爆液體,像火炮一樣把有毒、滾燙的熱蒸汽從噴嘴中噴射出來。這些有毒化學物質的高壓爆發不會傷害甲蟲本身,但它會汙染和刺激人類皮膚,並能直接殺死較小的敵人。
  • 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甲蟲新物種 外形酷似駝峰—新聞—科學網
    圖一、陳睿刺足大花蚤 Spinotoma ruicheni Hsiao & Huang, 2017 大花蚤科是外形駝峰狀的寄生性甲蟲,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大花蚤科甲蟲化石紀錄是在內蒙古道虎溝化石層生物群發現的距今約1.65億年的中侏羅紀時期的媧皇始源大花蚤 (Archaeoripiphorus nuwa Hsiao,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王鴻飛(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 過去六十年中,《中國科學報》以及科學網在傳播科學精神理念和讓人們了解科學動態與科學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的成就。在中國科學報社60周年社慶之際,衷心祝願《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在新班子的領導下,為中國的科學傳播和科學文化建設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 甲蟲幼蟲
    最近我一直在觀察我家的甲蟲幼蟲,因為它們長得都一樣,所以不能分辨是哪個物種。它們有三對小腿,還有鋒利的大顎,足以把人夾出血,身體白白胖胖的,看上去像毛毛蟲,不過比毛毛蟲可大多了,小的二三釐米左右,大的四五釐米左右。它們的尾部是灰色的,糞便是黑色的沒有氣味。它們還有領地意識,一旦進入它們的領地,它們可不跟你客氣,撲上來就夾你。
  • 汽車也壓不扁的甲蟲?科學家揭示鐵定甲蟲堅硬外殼密碼
    科學家揭示鐵定甲蟲堅硬外殼密碼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0-22 08:14 來源:澎湃新聞
  • 這次敵人有機關槍
    在克羅姆之後發揮重要作用的角色是琥珀,她憑自己遠超常人的動態視力發現了順著河流飄下的玉米粒,進而促使科學王國確認上遊有大量玉米。結合探險隊和琥珀的發現,千空制定了「玉米尋找計劃」,以分析周遭生態環境為目的製作「誘蛾燈」,並通過專門食用穀物的玉米螟作出附近有大量玉米地的判斷,然而,這一切的順利的計劃,其實都是千空等人進入他人圈套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