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數學家棄百萬美元大獎 曾拒「菲爾茨獎」(圖)

2020-11-23 搜狐網



在俄羅斯媒體的偷拍鏡頭中,地鐵上的他卻不能再平凡。

    猜想找到了答案 大獎卻找不到獲獎人
 

   俄數學家拒領百萬美元大獎

  在數學界,他很成功,破解世紀難題之一 

    在社會上,他很失敗,不會做人丟了工作

  有「世界最聰明男人」之稱的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近日說,他不接受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提供的百萬美元獎金。

  這筆獎金本用來獎勵他解出數學界7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俄媒體報導稱,這已是佩雷爾曼第二次將1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拒之門外。雖然「龐加萊猜想」找到了答案,但數學大獎卻找不到獲獎人。

  偏執的天才 不求發論文

  佩雷爾曼現年44歲,住在聖彼得堡一套公寓內。英國《每日郵報》23日報導,佩雷爾曼緊閉家門,在屋裡對門外採訪的記者說:「我應有盡有。」

  100萬美元獎金由克萊數學研究所提供,獎勵佩雷爾曼證明數學界7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

  克萊數學研究所所長卡爾森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佩雷爾曼解出了『龐加萊猜想』,從而為長達一個世紀的求解之路畫上句號。這是數學史上一個重要進展,將在長時間內為人所銘記。」

  「龐加萊猜想」堪稱百年難題,由法國科學家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主題是多維宇宙本質。一個世紀以來,它一直困惑著數學家。

  克萊數學研究所2000年將長期困擾數學界的7大難題定為「千禧年大獎問題」,為每個難題設立100萬美元獎金,「龐加萊猜想」是其中之一。

  2002年和2003年,當時在聖彼得堡斯捷克洛夫數學學院任職的佩雷爾曼在網際網路上發表3篇論文,證明「龐加萊猜想」,因此在數學界聲名鵲起。

  專家認為,佩雷爾曼的研究成果是拓撲學的重大突破,可能在物理和其他領域上得到「激動人心」的應用,有助科學家弄清楚宇宙的形狀。

  不過,克萊研究所要求獲獎者必須在權威數學期刊上發表論文,而佩雷爾曼只在網絡上發表了他的破解論文,始終沒有主動將論文發表到權威期刊上。時隔7年之後,佩雷爾曼出色的研究成果深深吸引住專家們的注意力而無暇顧及什麼評審規則了,克萊研究所終於決定破格,將大獎頒給了佩雷爾曼。

  「傲慢」的怪人 拒獎成習慣

  這已經不是佩雷爾曼首次拒絕領獎。2006年8月,他拒絕領取數學界最高榮譽 「菲爾茨獎」。

  四年一次的「菲爾茨獎」被譽為國際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佩雷爾曼創下了歷史先例,成了該獎成立70年以來首個拒絕領獎的數學家。

  他當時聲明說:「對於金錢和名譽,我毫無興趣。我不願意像動物園內的動物一樣被展覽。我不是數學領域的一個英雄,我沒那麼成功,因此我不想讓每個人盯著我看。」

  當時,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牛津大學數學家鮑爾爵士為此專程飛到聖彼得堡市和佩雷爾曼見面,希望能說服他改變主意,去領取這個數學大獎,但他的努力並沒能成功。

  拒絕領取「菲爾茲獎」後,佩雷爾曼曾被數學界的一些人士指責為「態度傲慢」。

  此外,佩雷爾曼多次拒絕一些世界知名院校的「誘人條件」,並且一直躲避媒體。他的朋友形容這名數學天才性格「內向」、「古怪」,行事略顯瘋癲,近年來幾乎與世隔絕。

  「他只按他喜歡的方式生活」,佩雷爾曼的大學同學格奧爾金耶維奇對此並不奇怪,「他從不主動交朋友,對外表也漫不經心,經常拎著一個破袋子,頭髮長長的不去剪,指甲長到了彎曲的程度。在大學的最後幾年,他和我們除了數學什麼都不談。儘管我們身邊都是這方面的優秀人才,但毫無疑問,他更出色。」

  謎樣的鄰居 比水還安靜

  佩雷爾曼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一個普通的猶太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電機工程師,母親是一名數學教師。佩雷爾曼從小就展現了驚人的數學天才,16歲時就考入了當時的列寧格勒州立大學。當時,佩雷爾曼只想到一個知名的國家數學所中無拘無束地研究數學,在博士畢業後,他如願進入了司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成了一名數學家。

  事實上,佩雷爾曼不僅是一名卓越的數學家,同時也是一名與世隔絕、謎一樣的「隱士」。當他7年前成功破解「龐加萊猜想」後,就從數學界「銷聲匿跡」。2003年過後,他不僅辭掉了數學研究所的工作,並且還拒絕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其他世界知名大學主動提供的教學或研究職位。據俄羅斯媒體稱,如今佩雷爾曼處於「失業狀態」,在聖彼得堡市的一家公寓中和老母親生活在一起。

  鄰居彼得羅芙娜則向世人揭示了佩雷爾曼古怪的一面。

  「我曾經進過他的公寓,頗感震驚。屋內只有一張桌子、一個凳子和一張床,床上堆著髒兮兮的被褥,這些都是房主留下的,」彼得羅芙娜說,「我們努力消滅街區的蟑螂,結果那些蟑螂都躲進了他的公寓。」

  「我最後一次見到佩雷爾曼是在幾天前,」天才數學家的另一位鄰居說道,「他穿著一件帶風帽的防水布雨衣,一條濺滿泥點的灰色長褲。他在這兒住了7年,我卻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他家的電話線已切斷,門鈴也不響。開始我還以為這裡住進了一個精神病人。不過,他從不挑起是非,從不大聲說話,也從不領女人回家,比水還要安靜,比草還不起眼。」

  現在在俄羅斯,佩雷爾曼的名聲已超越其數學成就,成為很多流言、笑話和漫畫中的角色;但在數學界,他依然是最令人尊敬的數學家之一,同行們沒有遺忘他。

  (本報綜合報導)

  資料

  「龐加萊猜想」由法國數學家龐加萊在1904年提出的,並在2000年5月被評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猜想內容是:任何一個封閉的三維空間,只要它裡面所有的封閉曲線都可以收縮成一點,這個空間就一定是一個三維圓球。

  「龐加萊猜想」涉及多維空間幾何學,是通向拓撲學領域的一把鑰匙。這一猜想的高維推論已於上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分別得到解決,而三維的情況多年來仍困擾著全世界的數學家。

  題圖: 「龐加萊猜想」圖示。

  評價

  「我從沒見過他坐在加長的豪華轎車裡,手中揮著支票。這不是他的風格。」

  ——牛津大學教授吉勒米·格瑞

  「壯觀的典禮並不是他熱衷的東西,但他的做法多少有些極端,有人認為他有點瘋狂也就不足為奇了。」

  ——哈佛大學教授亞瑟·賈菲

  「他有幾分故意疏遠數學界的意思……如果這樣的話,就太讓人遺憾了。」

  ——美國數學家杜·桑託伊

  「肯定有私人原因,拒絕領獎不應被理解為他對國際數學家大會的侮辱。」

  ——國際數學聯盟主席鮑爾

  「佩雷爾曼來了,解決了問題,其他的一切對於他都是膚淺的。」

  ——美國數學家安德森

  「怪人」真相: 一個純粹的人!

  A. 不離開聖彼得堡,因為他是孝子

  1991年底,佩雷爾曼的父親決定移民以色列,可他的母親卻堅決不願離開俄羅斯。父親固執地出走了。從那時起,佩雷爾曼將自己徹底封閉起來,並下定決心,永遠不離開聖彼得堡,不離開自己的母親。於是,本已孤僻的佩雷爾曼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佩雷爾曼在聖彼得堡有一套一居室的住房,這離他母親的住處只需步行10分鐘。在拒領這筆難以置信的巨額獎金後,為躲避前來採訪的記者,他搬到了母親那裡。在母親的「保護」下,繼續過他平靜的生活。

  B. 不去外國大學,因為不屑走無聊程序

  1992年,佩雷爾曼受邀到紐約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儘管他很少打私人交道,但在學術交流中,美國同事們都喜歡他。隨後,佩雷爾曼得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獎學金,並參加了1994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很多美國和以色列的大學都看中了這位年輕的當紅數學家。然而,怪事發生了,佩雷爾曼拒絕給史丹福大學的一個職位遞交簡歷,說如果大學熟悉他的工作的話,就不會需要簡歷。同樣理由,他也拒絕了歐洲的一些科研機構。他不走規定程序的做法讓一些美國同事也覺得不可思議。

  1995年,佩雷爾曼離開了美國,回到聖彼得堡。他告訴朋友,自己在美國賺的錢如果精打細算地花,足夠他下半生的生活了。

  C. 不去西班牙領獎,因為拒為路費折腰

  佩雷爾曼在司捷克洛夫研究所工作了幾年就離開了那裡,很多人說他是自願離開的。不過,他的一位中學老師並不相信這個說法。她透露說:「任何一個科研機構的研究員、副教授和教授每五年都會重新選一次。這樣,佩雷爾曼就必須寫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可他沒有做到這一點,因為從1994年起,他就開始專心破解複雜的龐加萊猜想。為此,他丟掉了研究員的職位。」

  離開研究所後的佩雷爾曼加入到失業者的行列。他沒什麼積蓄,僅有的一點錢剛夠供自己和母親的房租、出行等生活費用。在這位老師看來,佩雷爾曼之所以拒絕到西班牙領取「菲爾茨獎」,是因為他沒有路費,而他逃避媒體也是因為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生活貧困,覺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俄羅斯學者生活窘迫是件很尷尬的事情。

  D. 不能再在研究所,因為他懂數學卻不懂人

  俄媒體援引佩雷爾曼朋友的話報導說,不再從事數學研究工作,是他心中最大的痛,他不願和任何人談起。

  佩雷爾曼在研究所的同事瓦古連科提供了一種說法:佩雷爾曼在幾何研究室與同事發生爭吵後,被調到了另一個研究室,但這裡的研究方向和他並不對口。漸漸地,佩雷爾曼也就不來研究所了。在他看來,佩雷爾曼非常了解數學,卻根本不了解人,「您記得電影《雨人》嗎?我們的佩雷爾曼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相關焦點

  • 俄數學家破解百年難題 百萬大獎還會拒領嗎
    據俄羅斯《真理報》《今日俄羅斯》21日報導,俄羅斯聖彼得堡市44歲天才數學家格裡高裡佩雷爾曼由於成功破解著名的「龐加萊猜想」而在4年前被國際數學家大會授予了綽號「數學諾貝爾獎」的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日前,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又將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千禧年數學大獎」授予了佩雷爾曼。
  • 俄數學家拒領"數學諾貝爾" 沒把百萬美元當回事
    (來自英國《衛報》)  俄羅斯著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2002年在網際網路上發表了對世界級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的證明。經過4年論證,學術界發現他的證明無懈可擊,打算在8月22日授予他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由於諾貝爾獎不設數學獎,這是數學領域的最高榮譽。可是他卻宣布拒絕接受。
  • 2010年菲爾茨獎揭曉
  • 俄羅斯天才數學家佩雷爾曼拒領百萬千禧年數學大獎
    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 有「世界最聰明男人」之稱的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說,他不接受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提供的百萬美元獎金。
  • 佩雷爾曼獲千禧年數學大獎 是否拒領百萬大獎成懸疑
    據俄羅斯《真理報》《今日俄羅斯》3月21日報導,俄羅斯聖彼得堡市44歲天才數學家格裡高裡·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由於成功破解著名的「龐加萊猜想」而在4年前被國際數學家大會授予了綽號「數學諾貝爾獎」的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日前,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又將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千禧年數學大獎」授予了佩雷爾曼。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菲爾茨獎
    新華網馬德裡8月22日電(記者方長平)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22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開幕,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評選結果水落石出,內萬林納獎、高斯獎等數學獎項也名花有主。    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年輕數學家的傑出成就,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
  • 國際數學家大會和菲爾茨獎(資料)
    國際數學家大會和菲爾茨獎(資料) 2002年8月23日01:21  人民網   國際數學家大會是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首屆大會1897年在瑞士蘇黎士舉行,1900年巴黎大會之後每四年舉行一次。
  • 「奧數」大國為何與數學大獎無緣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沒像許多國人一樣對中國屈居第二而感到遺憾,因為許多國人患有第一崇拜症,反而想到了另一個緊要問題,即「奧數」金牌大國為何與數學大獎無緣?據調查,在獲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作者中,已有十多位是當年的「奧數」金牌獲得者。這個大獎每4年才頒發一次,自1936年設立以來,只有56名獲獎者。
  • 俄數學天才佩雷爾曼:拒領大獎行為怪異[圖]
    圖片說明: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   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22日被國際數學家大會授予菲爾茨獎。據俄媒體報導,正如此前人們所猜測的那樣,佩雷爾曼沒有出席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菲爾茨獎頒獎儀式,也拒絕接受此獎。他的行為引起了人們的不解。   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兼哲學家龐加萊在1904年提出的數學問題,由於極難理解和解答,被數學界稱為「世紀難題」。其簡單含義是任何一個封閉式的三維空間,如果內部的所有封閉曲線收縮成為一個點,此空間一定是一個三維的圓球體。
  • 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開口」拒絕百萬巨獎
    ;1982年,美國數學家威廉·瑟斯頓(左二)因拓展龐加萊猜想獲菲爾茨獎;美國數學家理察·漢密爾頓(左三)發明了有助於猜想解決的新工具——瑞奇流;俄羅斯數學家格裡高利·佩雷爾曼證明了龐加萊猜想。 (圖片提供:《紐約時報》) 格裡高利·佩雷爾曼(Grisha Perelman)是俄羅斯數學家,因為對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的證明,被2006年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授予菲爾茨獎
  • 頻摘國際奧數金牌,中國為何還未獲菲爾茨獎?—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韓天琪 巴西時間8月1日上午10時,在裡約熱內盧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本年度菲爾茨獎正式公布。 截至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數學家獲得過菲爾茨獎,其中2位為華裔數學家,分別是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而中國本土,至今還未有人獲得過該獎項。 作為19次獲得中學生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國家,我國的中學生曾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中學生,而當這些孩子長大後,卻並沒有在國際數學界嶄露頭角。
  • 數學家丘成桐獲沃爾夫獎 獎金捐清華設獎學金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李江濤)慶祝丘成桐先生榮獲沃爾夫獎大會2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著名華人數學家、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宣布,將所得獎金捐贈清華設立數學獎學金,獎勵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才能的清華學生。
  • 曾是數學神童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8月22日,幾名獲獎者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們分別是本屆菲爾茨獎得主文德林本屆菲爾茨獎的另一名得主是俄羅斯的格裡戈裡·佩雷爾曼。 新華社/法新    1975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曾是一位數學神童,他21歲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4歲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鑑於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同時榮膺本屆菲爾茨獎得主。
  • 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新增評委:薛其坤、莊小威、張壽武
    本文圖片均來自未來論壇微信公號已經走到第4個年頭的中國「未來科學大獎」迎來了三位新的科學委員會委員: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清華大學物理學家薛其坤和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張壽武。他們將分別擔任三個子獎項「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獎」的評委。值得一提的是,薛其坤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一屆得主,憑藉在反常量子霍爾效應和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在2016年捧走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物質科學獎,並在頒獎典禮上說道:「沉甸甸的大獎給我這艘沂蒙小船注入了核動力。」薛其坤團隊還在不久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佩雷爾曼拒絕百萬巨獎的背後
    1904年,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左一)提出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1982年,美國數學家威廉·瑟斯頓(左二)因拓展龐加萊猜想獲菲爾茨獎;美國數學家理察·漢密爾頓(左三
  • 中國擁有59%的奧數冠軍比例,為何卻鮮有菲爾茨獎和諾貝爾獎呢
    在參加世界奧數的35年間,中國拿下59%的奧數冠軍,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啊,這是不是可以說我國數學的厲害,在國際上都是那麼的出彩,但是為什麼卻鮮有菲爾茨獎和諾貝爾獎呢?這是為什麼呢?
  • 俄數學家有望解開「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到目前為止,數學界多位大師級人物一致認為,只有俄羅斯著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的研究報告可能是正確的,佩雷爾曼因而很有希望獲得總數為100萬美元的大獎。然而這位「高人」似乎對獎金沒什麼興趣,他已經明確表示即便他真的破解了這個數學難題,也絕對不會領一分錢。 俄數學家已有了結論 在20世紀初期,「龐加萊猜想」橫空出世。
  • 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山東大學數學家彭實戈獲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張唯 賀梨萍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2016年創立,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每個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
  • 北大的數學天才,曾經贏過舒爾茨,而後者在31歲就獲得了菲爾茨獎
    非常湊巧的是,另外一個天才數學家,德國的舒爾茨也曾經參加過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第一次僅拿到銀牌,然後在2006年遭遇了柳智宇,在那次比賽中,雙方均拿到金牌,但柳智宇是滿分,解題思路上也稍稍勝出。這兩人非常相像,都是天才少年,都是才華橫溢,都參加過多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柳智宇參加過兩屆,均拿到金牌,舒爾茨參加過三屆,除了第一屆拿到銀牌外,其餘也均獲得金牌。
  • 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