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菲爾茨獎揭曉

2020-12-01 科學網
2010年菲爾茨獎揭曉
法以俄三國四位科學家分享該獎

 

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8月19日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開幕,與會印度總統帕蒂爾向越南出生的吳寶珠等4名數學家頒發了「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茨獎。

 

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年輕數學家的傑出成就,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本屆獲獎者除吳寶珠外,其他3人分別是法國的塞德裡克·維拉尼、以色列的埃隆·林登施特勞斯和俄羅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米爾諾夫。

 

吳寶珠1972年出生於越南,2010年加入法國國籍,現在巴黎第十一大學任教。他因成功證明難度極高的「基本引理」而獲獎,這一成果也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2009年十大科學發現。

 

林登施特勞斯1970年出生於以色列,現在希伯來大學任教,他因數論方面的研究獲獎。維拉尼和斯米爾諾夫因統計物理學方面的理論研究而獲獎。維拉尼今年36歲,現在法國亨利·普安卡雷研究所擔任主任一職,並在裡昂高等師範學院任教。斯米爾諾夫1970年出生於俄羅斯,現在日內瓦大學任教。

 

法國總統薩科齊當天致電吳寶珠和維拉尼,祝賀他們為法國摘得數學大獎。他說,這一非凡成就再次證明法國在數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菲爾茨獎自1936年創立以來,全世界有50多人獲獎,其中11人是法國人。法國是繼美國之後獲得該數學大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菲爾茨獎獎金只有1.5萬美元,與諾貝爾獎差距較大。但菲爾茨獎得主贏得的學術聲譽,絕對不遜色於諾貝爾獎得主。1982年,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榮獲菲爾茨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菲爾茨獎
    新華網馬德裡8月22日電(記者方長平)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22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開幕,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評選結果水落石出,內萬林納獎、高斯獎等數學獎項也名花有主。    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年輕數學家的傑出成就,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
  • 國際數學家大會和菲爾茨獎(資料)
    國際數學家大會和菲爾茨獎(資料) 2002年8月23日01:21  人民網   國際數學家大會是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首屆大會1897年在瑞士蘇黎士舉行,1900年巴黎大會之後每四年舉行一次。
  • 2010年諾貝爾獎今起揭曉 獲獎名單
    資料圖片: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這是高錕、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從左到右)的照片。
  • 頻摘國際奧數金牌,中國為何還未獲菲爾茨獎?—新聞—科學網
    截至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數學家獲得過菲爾茨獎,其中2位為華裔數學家,分別是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而中國本土,至今還未有人獲得過該獎項。 作為19次獲得中學生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國家,我國的中學生曾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中學生,而當這些孩子長大後,卻並沒有在國際數學界嶄露頭角。
  • 2018年菲爾茲獎出爐
    2018年菲爾茲獎出爐 4位獲獎者對數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2018-08-02 中國科學報 趙熙熙 中 小】 語音播報   2018年菲爾茲獎
  • 中國擁有59%的奧數冠軍比例,為何卻鮮有菲爾茨獎和諾貝爾獎呢
    自1985年至2018年,中國總共獲得516枚奧數獎牌,其中金牌204枚,銀牌179枚,銅牌133枚。 在參加世界奧數的35年間,中國拿下59%的奧數冠軍,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啊,這是不是可以說我國數學的厲害,在國際上都是那麼的出彩,但是為什麼卻鮮有菲爾茨獎和諾貝爾獎呢?這是為什麼呢?
  • 從數學神童到獲菲爾茨獎
    時年31歲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2006年8月22日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菲爾茨獎,成為繼1982年首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榮獲菲爾茨獎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中國青年報、海外網 2020-10-12 17:51
  • 科學網—2018年菲爾茲獎出爐
  • 2020年沃爾夫獎揭曉,微分幾何與拓撲先驅摘得數學獎桂冠
    原創 羅數君 羅博深數學作者 | 羅數君文 1318字 閱讀時間約 5分鐘導語2020年沃爾夫獎出爐啦!來看含金量堪比「諾貝爾獎」的沃爾夫數學獎花落誰家!沃爾夫獎沃爾夫獎(Wolf Prize)誕生於以色列,是目前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該獎項自1978年起開始頒發,用以表彰世界各地的傑出科學家和藝術家(不限國籍、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政治觀點)為人類及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頒獎儀式每年在耶路撒冷舉行。迄今為止,全球共有345位科學家和藝術家獲得過此項榮譽。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隨著該獎項被同時授予宇宙學和系外行星學兩個領域,作為天文學分支的天體物理學迎來高光時刻。再加上2015年的中微子振蕩、2017年的引力波,過去五年中,天體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已經三次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天文領域的研究者屢屢摘得諾獎桂冠,這在半個世紀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情。因為,那時的天文研究,還很難入諾獎的「法眼」。
  • 俄數學家棄百萬美元大獎 曾拒「菲爾茨獎」(圖)
    「龐加萊猜想」堪稱百年難題,由法國科學家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主題是多維宇宙本質。一個世紀以來,它一直困惑著數學家。  克萊數學研究所2000年將長期困擾數學界的7大難題定為「千禧年大獎問題」,為每個難題設立100萬美元獎金,「龐加萊猜想」是其中之一。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4人獲頒「數學界諾獎」 最年輕獲獎者30歲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8月1日電(記者趙焱)4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1日在巴西裡約熱內盧開幕。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當天揭曉,4名數學家獲得這一獎項,最年輕的獲獎人年僅30歲。  阿萊西奧·菲加利1984年生於義大利,孩童時代的他喜歡足球、看卡通,上的是文科高中,直到高中三年級(義大利高中為5年)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後才開始專注於數學。菲加利的學術貢獻主要集中在最優傳輸理論方面。獲獎後,他表示最希望解決與妻子的兩地分居問題。「我在專業上解決了一些難題,今後三四十年還會繼續做下去,但我現在希望儘快解決的難題是,讓我和妻子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 北大的數學天才,曾經贏過舒爾茨,而後者在31歲就獲得了菲爾茨獎
    非常湊巧的是,另外一個天才數學家,德國的舒爾茨也曾經參加過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第一次僅拿到銀牌,然後在2006年遭遇了柳智宇,在那次比賽中,雙方均拿到金牌,但柳智宇是滿分,解題思路上也稍稍勝出。這兩人非常相像,都是天才少年,都是才華橫溢,都參加過多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柳智宇參加過兩屆,均拿到金牌,舒爾茨參加過三屆,除了第一屆拿到銀牌外,其餘也均獲得金牌。
  • 陶哲軒獲數學突破獎
    陶哲軒獲數學突破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正式揭曉,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另一半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
  •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揭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5日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揭曉,獲獎者為丹尼斯·穆克瓦格(Denis Mukwege)和納迪婭·穆拉德(Nadia Murad)。丹尼斯·穆克瓦格是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名婦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