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鏡和物鏡如何安裝?

2021-02-13 家長學生早知道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也知道了顯微鏡的成像原理,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光學顯微鏡的核心結構——光學顯微鏡的光學部分目鏡和物鏡!

目鏡和物鏡

目鏡 (無螺紋)          

 

目鏡:接近人眼睛的鏡頭,上面標有16×或10×等字樣,表示目鏡放大16倍或者10倍。    特點:無螺紋。

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

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物鏡(有螺紋)

物鏡接近觀察物體的鏡頭,上面標有10×或40×等字樣,表示物鏡放大10倍或40倍。     特點:有螺紋。

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物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小。

小貼士:

目鏡、物鏡長短與放大倍數的規律恰好相反,如若兩個規律都記,很容易弄混。

因此我們只用記一個。建議記物鏡: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目鏡反之。


目鏡的安裝

將目鏡直接插入,不用旋轉!

切記在安裝過程中手不可接觸目鏡鏡面(手若接觸目鏡鏡面,會汙染鏡面從而影響觀察);

建議大家採用視頻中手拿目鏡的方法。

物鏡的安裝

物鏡安裝注意事項:

1、先將物鏡上的螺紋與轉換器上的螺紋對準後再轉(物鏡安裝關鍵),不然怎麼轉也無法安上;

2、在安裝過程中手不可接觸物鏡鏡面(手若接觸物鏡鏡面,會汙染鏡面從而影響觀察);

3、為防止鏡頭掉落,需雙手配合,如下圖所示:

    

  

鏡頭盒

目鏡和物鏡在安裝前和實驗一操作結束後都放置在鏡頭盒裡。



目鏡和物鏡在鏡頭盒中的放置注意事項:

1、鏡面朝上(放置過程中手不可接觸鏡面);

2、物鏡轉入有螺紋的凹槽中,目鏡插入無螺紋的凹槽中;

3、注意目鏡物鏡長短與凹槽深淺相匹配;

4、鏡頭盒蓋打開後垂直向上拿起,以免帶落鏡頭。

5、使用後記得將鏡頭盒放回原來所在位置(歷屆考試中學生扣分最多的項目)。

你的收穫

你會區分目鏡和物鏡嗎?

是否掌握目鏡和物鏡正確的安裝方法?

如若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在下方留言!

也歡迎大家給處於成長階段的「家長學生早知道」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哦!

長按識別二維碼,汲取更多溫暖的力量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如果你有收穫記得點個讚哦~

相關焦點

  • 場鏡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焦距|物鏡|目鏡|波長_網易訂閱
    準確來說,場鏡應該工作在物鏡的像平面。一方面:場鏡的物平面和主平面重合,由主平面的特性可知其放大率為1,因此對系統的放大率無貢獻;另一方面,場鏡應該將物鏡的光闌面投影在目鏡的入瞳上,對於單透鏡而言,光闌面也就是出瞳,這樣可以保證物鏡的出射光能夠最大限度的通過目鏡。如果用在掃描系統中,則探測器替代了目鏡的入瞳。
  • 白光幹涉儀如何選擇幹涉物鏡
    通過幹涉物鏡產生幹涉條紋,使基本的光學顯微鏡系統變為白光幹涉輪廓儀。除了負責產生幹涉條紋,各類幹涉物鏡還決定了系統很多關鍵性能,如光學解析度,工作距離,齊焦距離,坡度能力,視場範圍等等。ZYGO提供豐富的各類物鏡選擇,以滿足最挑戰的測試需求。
  • 聊聊顯微物鏡的有關知識
    光學顯微鏡最關鍵的零件就是物鏡,也是最難設計和裝配的零件,物鏡是由一些列透鏡組裝而成,負責將樣品發出的光匯聚後經過目鏡進行成像,是光從樣品傳輸到相面所經過的第一個傳輸元件
  • 顯微鏡系列-02如何判斷顯微鏡物鏡的優劣
    核心提示:顯微鏡光學系統的主要構件是顯微鏡物鏡和目鏡,其任務是放大,並獲得清晰的圖像,市場上顯微鏡物鏡種類很多,究竟如何判斷物鏡的優劣
  • 【設備】顯微鏡系列-02如何判斷顯微鏡物鏡的優劣
    ——致每個追夢人右上角點【···】分享到朋友圈或朋友 核心提示:顯微鏡光學系統的主要構件是顯微鏡物鏡和目鏡,其任務是放大,並獲得清晰的圖像,市場上顯微鏡物鏡種類很多,究竟如何判斷物鏡的優劣?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下物鏡。
  • 各種物鏡均可應用,但最好用消色差的物鏡
    因為激發光不直接進入物鏡,因而除散射光外,激發光也不進入目鏡,可以使用薄的激發濾板,增強激發光的強度,壓制濾板也可以很薄,因紫外光激發時,可用無色濾板(不透過紫外)而仍然產生黑暗的背景。從而增強了螢光圖像的亮度和反襯度,提高了圖像的質量,觀察舒適,可能發現亮視野難以分辨的細微螢光顆粒。
  • 淺析徠卡顯微鏡目鏡的分類
    按放大色差校正狀況   可分為消放大色差目鏡和補償目鏡。補償目鏡放大色差為1~1.5%。以補償物鏡殘留的放大色差。通常,補償目鏡的視場光闌四周帶特有的黃色。   對於筒長有限遠的物鏡,常與補償目鏡配合使用,如:徠卡BME 等。
  • 倒置金相顯微鏡JX-X41 三目觀察筒 10X大視野目鏡 平場消色差物鏡
    倒置金相顯微鏡JX-X41 三目觀察筒 10X大視野目鏡 平場消色差物鏡1/1
  • 望遠鏡重要參數出瞳直徑出瞳距離和被忽悠的目鏡直徑
    不考慮其它因素可以簡單理解為物鏡和目鏡之間直徑的比值。也就是說目鏡應當比物鏡小才能有放大功能,否則成「縮小鏡」了。要想追求倍率,自然是物鏡越大,目鏡越小才可能倍率變高。目鏡端往往可能不是一片玻璃,而是二組以上玻璃組成。而此時的倍率已經不是像單個鏡片那樣可以理解為物鏡和目鏡鏡片之間的直徑之比,而是物鏡的直徑與實際出瞳的直徑之比。
  • 淺聊顯微鏡——物鏡的數值孔徑
    說到顯微鏡部件,大家首先想起的估計是物鏡和目鏡。這兩個部件在顯微鏡成像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顯微鏡對樣品的放大以及觀察到樣品的清晰度都是由物鏡和目鏡決定。現代科研的顯微鏡中,目鏡的結構簡單,作為人眼觀察時二次放大的部件,相較於目鏡,物鏡的作用是更為關鍵的。物鏡決定了顯微鏡的解析度。
  • 精子計數新方法-使用網格目鏡測微尺
    1cm2分為10x10=100個方格,在10倍物鏡視野下其面積為1mm2,和Makler計數板方格面積相同;在20倍物鏡下的視野面積是0.25mm2,故計數值需X4。計數板網格對比: 1.1、使用Nikon E200正立顯微鏡,在10倍目鏡、10倍物鏡下,目鏡標尺1格等於Makler計數板1格面積,與理論值一致。
  • 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種類與結構
    荷蘭科學家惠更斯於1703年設計,有兩片平凸透鏡組成,前面為場鏡,後面為接目鏡,他們的凸面都朝向物鏡一端,場鏡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鏡的2-3倍,鏡片間距是它們焦距之和的一半。惠更斯目鏡視場約為25-40度。
  • 1199元 小米生態鏈極蜂天文望遠鏡發布:90mm大口徑物鏡
    極蜂天文望遠鏡擁有90mm大口徑物鏡,相較市面上常見的80mm物鏡,擁有更大的進光量。鏡片表面為多層鍍膜工藝,有效提高了光線的透光率,視像還原真實銳利,觀測廣闊清晰。作為年輕人的第一臺天文望遠鏡,除了大口徑的物鏡,普羅素(PL)目鏡搭配600mm長焦距筒身,讓望遠鏡擁有了更大的有效放大倍數。天地兩用,既可觀看星空、又能觀看地面風景。
  • 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光學顯微鏡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光學顯微鏡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件。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     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
  • 2018年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之生物和細胞
    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cm距離)。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觀察: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 如何操作金相顯微鏡?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一般來講,金相顯微鏡的物鏡有2.5、5、10、20、40、50、100等不同倍率的物鏡,目鏡則一般配置是10X,當然也有其它倍率的。根據顯微鏡物鏡的觀察方法、功能及工作距離,又可分為明場,暗場,普通工作距離,長工作距離,超長工作距離等,這裡不一一贅述。
  • 教您如何選購顯微鏡質量
    我們在選購顯微鏡的時候總是想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顯微鏡,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事實如何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顯微鏡選購質量和價格是成正比的。價格實惠,也許您在購買的當時,比較開心,因為您初期投入的成本比別人少,但是使用時間不久,您就會出現麻煩了。
  • 初二物理教學教案:顯微鏡和望遠鏡
    大家按照我的要求組合透鏡觀察物體,注意透鏡的變化和每個透鏡的位子!   1.先取用一隻凸透鏡和凹透鏡,凹透鏡作為目鏡,以凸透鏡作為物鏡,緩慢調節兩個透鏡間的距離,直到看的最清楚為止。你看到遠處的物體有什麼變化? 它的作用和什麼使一樣的呢! 我們可不可以用透鏡自己做望遠鏡呢?怎麼做?
  • 顯微鏡的發展組成分類和維護,想知道的猛戳!!!
    1590 年,荷蘭和義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1610 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國的克卜勒在研究望遠鏡的同時,改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得出合理的顯微鏡光路結構,當時的光學工匠遂紛紛從事顯微鏡的製造、推廣和改進。17 世紀中葉,英國的胡克和荷蘭的列文胡克,都對顯微鏡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