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物鏡均可應用,但最好用消色差的物鏡

2020-12-05 文雪說歷史

專為螢光顯微鏡設計製作的聚光器是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外光的玻璃製成。分明視野聚光器的暗視野聚光器兩種。還有相差螢光聚光器。

1.明視野聚光器  在一般螢光顯微鏡上多用明視野聚光器,它具有聚光力強,使用方便,特別適於低、中倍放大的標本觀察。

2.暗視野聚光器  暗視野聚光器在螢光顯微鏡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因為激發光不直接進入物鏡,因而除散射光外,激發光也不進入目鏡,可以使用薄的激發濾板,增強激發光的強度,壓制濾板也可以很薄,因紫外光激發時,可用無色濾板(不透過紫外)而仍然產生黑暗的背景。從而增強了螢光圖像的亮度和反襯度,提高了圖像的質量,觀察舒適,可能發現亮視野難以分辨的細微螢光顆粒。

3.相差螢光聚光器  相差聚光器與相差物鏡配合使用,可同時進行相差和螢光聯合觀察,既能看到螢光圖像,又能看到相差圖像,有助於螢光的定位準確。一般螢光觀察很少需要這種聚光器。

各種物鏡均可應用,但最好用消色差的物鏡,因其自體螢光極微且透光性能(波長範圍)適合於螢光。由於圖像在顯微鏡視野中的螢光亮度與物鏡鏡口率的平方成正比,而與其放大倍數成反比,所以為了提高螢光圖像的亮度,應使用鏡口率大的物鏡。尤其在高倍放大時其影響非常明顯。因此對螢光不夠強的標本,應使用鏡口率大的物鏡,配合以儘可能低的目鏡(4×,5×,6.3×等)。在螢光顯微鏡中多用低倍目鏡,如5×和6.3×。過去多用單筒目鏡,因為其亮度比雙筒目鏡高一倍以上,但目前研究型螢光顯微鏡多用雙筒目鏡,觀察很方便。

新型的落射光裝置是從光源來的光射到幹涉分光濾鏡後,波長短的部分(紫外和紫藍)由於濾鏡上鍍膜的性質而反射,當濾鏡對向光源呈45。傾斜時,則垂直射向物鏡,經物鏡射向標本,使標本受到激發,這時物鏡直接起聚光器的作用。同時,濾長長的部分(綠、黃、紅等),對濾鏡是可透的,因此,不向物鏡方向反射,濾鏡起了激發濾板作用,由於標本的螢光處在可見光長波區,可透過濾鏡而到達目鏡觀察,螢光圖像的亮度隨著放大倍數增大而提高,在高放大時比透射光源強。

它除具有透射式光源的功能外,更適用於不透明及半透明標本,如厚片、濾膜、菌落、組織培養標本等的直接觀察。近年研製的新型螢光顯微鏡多採用落射光裝置,稱之為落射螢光顯微鏡。

相關焦點

  • 乾貨|顯微鏡物鏡的色差與球差
    物鏡數值孔徑的大小會直接影響最終獲取的圖像解析度,為物鏡的重要參數。然而,在物鏡上我們會看到一些簡寫,如下圖所示: 那麼,這些英文簡寫表示什麼意思呢?可以看到,上圖物鏡上:plan。表示球差矯正的等級。有些小夥伴就會問道,什麼是球差?所謂球差,同一個平面的物體通過透鏡後,呈現的像不在同一平面上。
  • 淺談顯微鏡——物鏡的球差與色差
    ,了解到數值孔徑的大小直接影響最終獲取的圖像解析度,為物鏡的重要參數。分別表示色差矯正和球差矯正的等級。有些小夥伴就會問道,什麼是色差,什麼是球差?明顯可以看出,白紙的網格狀結構未進行色差校正後的像有紅色的彩邊,產生色差,而色彩校正後就可以還原圖像的本質。那麼色彩校正是如何實現的?
  • 顯微鏡系列-02如何判斷顯微鏡物鏡的優劣
    鑑於其黃綠波區校正較佳,使用時宜以黃綠光作為照明光源,或在入色、紅色濾光片,以免顯著暴露未校正的色差。     消色左物鏡常與福根目鏡或校正目鏡相配合,用於低倍、中倍放大。因其結構較為簡單,映象中央部分象差大致可以校正,價格又低,故應用較多。一般臺式顯微鏡物鏡多屬此類。     平面消色差物鏡對象場彎曲作了進一步校正,因此投象平直,使視域邊緣與中心能同時清晰成象。
  • 聊聊顯微物鏡的有關知識
    消色差物鏡(Achromatic Objective):是實驗室常用的物鏡,消色差物鏡針對藍光(486nm)和紅光(656nm)兩種波長進行垂軸色差矯正,同時也對546nm波長的光進行球差矯正。平場消色差物鏡(Plan Achromatic Objective):消色差物鏡並沒有進行場曲矯正,平場消色差物鏡則是對消色差物鏡進行場曲矯正,使得曲面場變成平面。螢石物鏡(Fluorite Objective):以一種礦物螢石命名,也稱為半復消色差透鏡(Semi-apochromats),相比消色差物鏡,對更多波長進行色差、球差的矯正,也具有更好的成像質量。
  • 【設備】顯微鏡系列-02如何判斷顯微鏡物鏡的優劣
    鑑於其黃綠波區校正較佳,使用時宜以黃綠光作為照明光源,或在入色、紅色濾光片,以免顯著暴露未校正的色差。     消色左物鏡常與福根目鏡或校正目鏡相配合,用於低倍、中倍放大。因其結構較為簡單,映象中央部分象差大致可以校正,價格又低,故應用較多。一般臺式顯微鏡物鏡多屬此類。     平面消色差物鏡對象場彎曲作了進一步校正,因此投象平直,使視域邊緣與中心能同時清晰成象。
  • 倒置金相顯微鏡JX-X41 三目觀察筒 10X大視野目鏡 平場消色差物鏡
    倒置金相顯微鏡JX-X41 三目觀察筒 10X大視野目鏡 平場消色差物鏡1/1
  • 選購顯微鏡物鏡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技術參數
    它是由物體與物鏡間媒質的折射率(n)與物鏡孔徑角的一半(θ\2)的正弦值的乘積,其大小由下式決定:NA=n×sinθ/2。數值孔徑簡寫NA(蔡司顯微鏡的數值孔徑簡寫CF),數值孔徑是物鏡和聚光鏡的主要技術參數,是判斷兩者(尤其對物鏡而言)性能高低(即消位置色差的能力,蔡司公司的數值孔代表消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的能力)的重要標誌。其數值大小分別標在物鏡和聚光鏡的外殼上。
  • 淺聊顯微鏡——物鏡的數值孔徑
    說到顯微鏡部件,大家首先想起的估計是物鏡和目鏡。這兩個部件在顯微鏡成像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顯微鏡對樣品的放大以及觀察到樣品的清晰度都是由物鏡和目鏡決定。現代科研的顯微鏡中,目鏡的結構簡單,作為人眼觀察時二次放大的部件,相較於目鏡,物鏡的作用是更為關鍵的。物鏡決定了顯微鏡的解析度。
  • 目鏡和物鏡如何安裝?
    目鏡和物鏡物鏡(有螺紋)物鏡:接近觀察物體的鏡頭,上面標有10×或40×等字樣,表示物鏡放大10倍或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小。小貼士:目鏡、物鏡長短與放大倍數的規律恰好相反,如若兩個規律都記,很容易弄混。因此我們只用記一個。建議記物鏡: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目鏡反之。
  • 白光幹涉儀如何選擇幹涉物鏡
    通過幹涉物鏡產生幹涉條紋,使基本的光學顯微鏡系統變為白光幹涉輪廓儀。除了負責產生幹涉條紋,各類幹涉物鏡還決定了系統很多關鍵性能,如光學解析度,工作距離,齊焦距離,坡度能力,視場範圍等等。ZYGO提供豐富的各類物鏡選擇,以滿足最挑戰的測試需求。
  • 什麼是倒置螢光顯微鏡及其主要應用領域是哪些
    儀器配有長工作距離平場消色差物鏡、大視野目鏡、雙目觀察,倒置顯微鏡還配有特長或超長工作距離聚光鏡,同時配有相襯裝置及長工作距離平場相襯物鏡。  倒置螢光顯微鏡是近代發展起來的新式螢光顯微鏡,特點是激發光從物鏡向下落射到標本表面,即用同一物鏡作為照明聚光器和收集螢光的物鏡。光路中需加上一個雙色束分離器,它與光鈾呈45。
  • 光學3D表面輪廓儀幹涉物鏡知多少!
    通過幹涉物鏡產生幹涉條紋,使基本的光學顯微鏡系統變為光學3D表面輪廓儀。除了負責產生幹涉條紋,各類幹涉物鏡還決定了系統很多關鍵性能,如光學解析度,工作距離,齊焦距離,坡度能力,視場範圍等等。中圖儀器提供豐富的各類物鏡選擇,以滿足最挑戰的測試需求,除了標配的10X幹涉物鏡,還有2.5×、5×、20×、50×、100×可選。
  • 場鏡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焦距|物鏡|目鏡|波長_網易訂閱
    準確來說,場鏡應該工作在物鏡的像平面。一方面:場鏡的物平面和主平面重合,由主平面的特性可知其放大率為1,因此對系統的放大率無貢獻;另一方面,場鏡應該將物鏡的光闌面投影在目鏡的入瞳上,對於單透鏡而言,光闌面也就是出瞳,這樣可以保證物鏡的出射光能夠最大限度的通過目鏡。如果用在掃描系統中,則探測器替代了目鏡的入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