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可擴展生產多層鋰硫電池的氮摻雜碳

2020-11-25 騰訊網

本文要點:

使用三聚氰胺生產N摻雜碳的可擴展精加工路線。

電化學分析氮摻雜的影響。

N摻雜的積極影響已成功地從紐扣電池轉移到袋裝電池。

獲得具有238 Whkg-1的比能量密度的原型電池。

1

成果簡介

鋰硫(Li–S)電池是具有高比能量的下一代二次電池的目標候選產品。本文提出一種新穎的可擴展合成方法,其通過三聚氰胺浸漬和隨後的熱分解從商業炭黑材料生產高度多孔的氮摻雜碳。在大於100 g的批次水平上證明了工藝放大規模。通過熱解溫度和碳與三聚氰胺的比例控制氮的摻雜。硫碳陰極在中等的電解質與硫比為7μLmg S -1時表現出增強的循環壽命。特別是在稀薄條件下,低電解質含量為5μLmgS-1,氮官能團顯著提高了活性物質的利用率和容量保持率。將氮摻雜的支架集成到五層原型電池(71×46mm2)中,該電池的容量高達0.87 Ah,在堆疊水平上達到238 Whkg -1的比能量密度。這些結果為實際應用氮摻雜碳提供了新的見解。

2

圖文導讀

圖1。示意性地展示了氮摻雜的科琴黑的熱精加工路線。

圖2。氮和氮摻雜樣品的氮離子吸附等溫線(a),水物理吸附等溫線(b),以及氮摻雜碳的元素分析結果(c)。

圖3。未摻雜的KB(a,b)的SEM和TEM圖像以及KB-500(c)和KB-M-800(d)碳的TEM圖像。

圖4。卷到卷工藝後的雙面陰極(a),用於袋式電池評估的雷射切割電極(b),一個組裝的袋式電池(c)和專門設計的用於恆壓測量的工具(d)。

圖5。袋裝電池水平上的電解質體積為5μLmg S -1時,純正KB(b)和N摻雜KB(c)的恆電流循環性能(a)和相應的電壓曲線。

3

小結

引入了可擴展的合成後三聚氰胺浸漬功能化路線,首次大規模實現從商業炭黑中獲得N摻雜碳。該精加工工藝成功應用於生產適用於卷對卷幹法加工的Li–S陰極材料。為了證明實際應用中的高比能,對袋式電池中新型陰極材料的評估至關重要。用於電化學評估的參數設置與紐扣電池的設置明顯不同。因此,這些發現提供了對低電解液量循環過程的更好了解,因為它們與實際電池有關(例如潤溼,陰極膨脹和循環過程中的體積變化),並揭示了N摻雜碳支架的電池性能得到改善。適用於稀薄的電解液。克服這一「電解質差距」是進一步提高實際Li-S電池比能的主要目標之一。

文獻:

Scalable production of nitrogen-doped carbons for multilayer lithium-sulfur battery cells

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0.01.037

相關焦點

  • 氮摻雜碳納米纖維用作鋰多硫化物電池的獨立式高硫負載電極
    :聚醯胺-胺樹枝狀大分子功能化的氮摻雜碳納米纖維用作鋰多硫化物電池的獨立式高硫負載電極DOI: 10.1021/acssuschemeng.0c00300鋰硫(Li-S)電池由於其能量密度的優勢而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儲能設備。然而,硫負載量、活性物質利用率低和循環穩定性差限制了其商業應用。
  • 學術乾貨 | 全面回顧碳質材料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
    模擬計算結果顯示, N 的摻雜可以顯著提高碳材料對Li2S的鍵合作用,提高電極穩定性,優化硫-碳相互接觸,對應的鋰硫電池在經過 0.5 C 電流密度下 350 圈循環後保持 80%的容量,表現出良好的電化學性能。
  • 氮/氧共摻雜石墨烯狀碳納米籠作為鋰離子/鉀離子電池的陽極
    本文要點:生物質衍生的糖合成氮/氧共摻雜的石墨烯樣碳納米籠作為鋰和鉀離子電池陽極成果簡介 batteries anode」論文,研究以生物質胞苷為原料,在水溶性氯化鈉納米晶上一步合成了氮氧共摻雜的類石墨烯碳納米籠(NOGCN),作為通常的鋰和鉀離子電池陽極,所有的反應物都是容易獲得且完全可再生的。
  • 負載MnO納米顆粒的氮摻雜多孔碳用作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負極...
    可充電電池(如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中。目前,許多研究都致力於尋找合適的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MnO作為鋰離子電池潛在的負極材料,具有氧化還原電位低和理論容量高等優點。但與其他金屬氧化物類似,也具有耐久性低和導電性差的缺點。
  • 武科大提出協同摻雜助力C-S顯著改善軟碳負極材料儲鋰性能策略
    隨著傳統能源的利用,產生的環境汙染日益凸顯,發展高效清潔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存儲技術已迫在眉睫,鋰離子電池因其高的能量密度、低的自放電特性以及長的循環壽命等特點獨特的優勢,被認為是一種高效的電化學儲能技術。軟碳有著來源豐富與可控制結晶度,與電解液相容性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鋰電負極材料,但其較差的導電性與低的鋰離子擴散速率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 天津工業大學:LaF3 摻雜石榴狀多孔碳納米纖維,用於鋰硫電池
    本文要點:首次製備了摻雜LaF3的新型石榴狀多孔碳納米纖維(La @ PCNFs)。高速傳輸通道和強極性界面增強了電化學性能。polar interface for high stability lithium sulfur battery」的論文,研究提出一種摻雜LaF3的多功能石榴狀多孔碳納米纖維(La@PCNFs)採用電吹塑紡絲技術和隨後的一步碳化工藝製備高穩定性鋰硫電池。
  • 新型結構的納米碳材料作為高級鋰硫電池的硫主體
    成果簡介 鋰硫電池(LSB)由於其超高的能量密度而成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系統之一,備受關注。然而,LSB的開發和應用仍然受到一些主要技術障礙的困擾,例如硫的絕緣性,中間多硫化物的穿梭效應以及急劇的體積膨脹。
  • JACS:合肥工業大學孔祥華團隊研發鋰硫電池高效單原子鈷催化劑
    ,讓具有超高負載量的硫正極展現出良好的比容量和循環穩定性,為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開闢了新路徑。相關成果以「Cobalt in Nitrogen-Doped Graphene as Single-Atom Catalyst for High-Sulphur Content Lithium-Sulphur Batteries」(嵌入氮摻雜石墨烯中的單原子鈷催化劑助力高硫含量鋰硫電池)為題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刊物J. Am. Chem. Soc.(J. Am. Chem.
  • 上海矽酸鹽所:氮摻雜的分層多孔碳,可有效存儲電化學能量
    成果簡介 碳電極材料的大表面積,高電導率和豐富的活性部位是儲能裝置的必要特性。但是,碳電極材料的高導電性和高氮摻雜難以協調。本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畢輝、黃富強課題組在《Carbon Energy》期刊發表名為「Nitrogen‐doped hierarchical few‐layered porous carbon for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的論文,研究開發了一種通過碳化含氮
  • SCMs|氮摻雜碳納米管陣列用於電化學還原CO2製備CO/H2
    合成氣是一種CO和H2的混合氣,是工業上生產烯烴、液體燃料、聚合物、藥物等產品的重要原料。
  • 新能源汽車電池展望: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
    目前研究的固態電解質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硫 化物電解質、聚合物電解質(PEO 類聚合物)、氧化物電解質和 無機有機複合物電解質,其中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是公認的最 終發展方向。2 鋰硫電池硫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1675mAh/g),與金屬鋰構建的 鋰 / 硫二次電池理論比能量高達 2600Wh/kg,是最有前景的 新一代動力電池之一。
  • Carbon:通過花菜葉子衍生的氮摻雜活性炭的Ni / NiO用於電催化劑
    本文要點:通過一步熱解從廢菜花葉中摻入N摻雜活性炭的Ni / NiO。Ni / NiO納米顆粒和N摻雜的碳協同作用可提供有效的活性位點和電荷轉移。鹼性介質中用於OER和HER的高性能雙功能電催化劑。優異的陽極/陰極倍率能力和用於水分解的電解槽的穩定性。
  • 48-NML專輯 | 鋰硫電池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0475-5韓國成均館大學:多級納米結構Fe3O4/C3N4夾層錨定多硫化鋰提升Li-S電池性能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9-0275-z高性能鋰硫電池:富邊緣MoS2/C中空微球如何幫助Li2S均勻沉積?
  • 天津理工大學:高級吡啶-N-摻雜碳納米片被用作鋰離子電池陽極
    (g-C 3 N 4)中去除氮原子來合成高含量的N摻雜碳納米片。 對於獲得的碳納米片,可以輕鬆地設計氮摻雜水平和可變氮類型的相對量,包括吡啶,吡咯和石墨N。吡啶氮的超高含量高達19.1 at%,接近報導的氮摻雜碳材料中的最高值。
  • 山西煤化所《Carbon》:花瓣狀N,O共摻雜碳納米片,作為鋅空氣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電極的Mott–Schottky納米反應器
    ,電池 21個內容
  • Carbon:氮摻雜石墨烯包裹的C2S作為鈉離子電池高級陽極
    本文要點:一種簡便的球磨方法,可將摻氮石墨烯包裹的1成果簡介 鈉離子電池(SIB)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主要原因是其性價比高。然而,由於缺乏合適的陽極,SIB受到了極大的阻礙。本文,通過一種簡單的球磨方法,將Cu2S顆粒包裹在摻氮石墨烯片上,研製出一種特殊的Cu2S基複合陽極(Cu2S@NGS)。這個Cu2S@NG複合陽極具有超長的循環壽命、高容量的超穩定循環性和優異的速率能力。
  • BC-PANI衍生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 為了實現諸如電動車輛之類的應用,對具有高能量存儲和高額定功率的鋰離子電池
  • 鎳原子簇及氮共摻雜石墨烯策略,助力高性能鋰硫電池|
    2020年6月26日,浙江大學凌敏研究員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在氮摻雜三維石墨烯骨架中嵌入鎳原子簇的策略 研究背景得益於硫元素的高質量比容量和豐富儲量,鋰硫電池成為極具前景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設備。但是硫正極氧化還原最終產物的絕緣性和體積變化,充放電過程產生的多硫化物中間體的溶解及「穿梭效應」等嚴重製約了鋰硫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通常的應對策略是使用多孔碳宿主材料,功能化的粘結劑和隔膜來抑制這類問題。
  • 中國硫化鋰電池材料研究獲進展 或推動電動汽車進步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類對電化學儲能技術的需求日益增加,新興儲能系統——鋰硫電池具有理論容量高、成本低、環境友好等優點,備受國內外研究者的關注。而研發高容量鋰硫電池正極材料,對推動新能源電動汽車、可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目前研究較多的是石墨烯與氮或硼摻雜。雜原子摻雜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導電性,降低鋰離子擴散能壘 ,有利於改善電池倍率性能。引入極性活性位點還可以改善石墨烯無極性的本徵性質,增強石墨烯與硫之間的結合力,不僅可以抑制多硫化物溶解,還能提高活 性物質利用率,改善電池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