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靈魂譜曲,用心血澆灌歌詞,68歲的中島美雪把自己嫁給了音樂

2021-01-09 拾壹叔美文

春天很快就到城裡了

但是你不在的遼闊荒野

直至現在仍是冬天

《毋忘我再來一次》

得到幸福有兩條路

一條是完美地實現自己的願望

另一條是捨棄所有的願望

《幸せ》

日本一家電視臺曾在街頭採訪,問路人為什麼喜歡中島美雪的歌,大家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她的歌詞寫出了自己的心聲。

她,1952年出生,至今未婚。

有人說她過於優秀,沒人配得上;有人說,她不想犧牲自己的事業;還有人說,她沒遇上自己真正喜歡的。

而所有人都承認,她很美,超有才華,在性別不平等的日本,她是有獨立精神的女性榜樣。

她,就是被譽為「日本國寶級天后」的,中島美雪。

2006年,在「日本民謠之父」吉田拓郎60歲演唱會上,54歲的中島美雪一身白襯衫牛仔褲,瀟灑率性,笑容宛若少女,俏皮、輕盈、自信。

一曲完畢,中島美雪向觀眾微笑鞠躬,又和據說曾是戀人的吉田拓郎互相致意。然後,她轉身離開,瀟灑利落。

68歲的中島美雪把自己嫁給了音樂。

1952年,中島美雪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

中島美雪5歲開始學習鋼琴,還學過芭蕾。

小學二年級時,她就開始首次嘗試作曲,這個大膽的舉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少女時代的她,就參加各種音樂比賽,唱著自己的原創作品,還因此得了一個「攪局者」的稱呼。

1972年,還在大學就讀的中島美雪首次參加歌唱比賽——全國歌謠音樂祭,以一曲《我時常這樣想》一舉奪冠。

這一次,也讓中島美雪首次走入日本國民的視線。

都在大家認為這個新興才女可以順利出道的時候,中島美雪竟然拒絕了。

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評審、日本名詩人谷川俊太郎出了一個題目「我之所以身為歌手的意義」。

當時的中島美雪深刻思考後覺得,出道當藝人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於是她婉拒了這次唾手可得的出道機會。

大學畢業之後,中島曾在自己的母校柏葉高校短暫做過國文老師,也一直都在利用工作業餘時間做音樂演出。

經過3年的沉澱與思考,中島美雪覺得自己可以成為一名歌手了。

於是在1975年,中島美雪憑藉《受傷的翅膀》一曲,參加第九屆流行歌曲競賽得到多項大獎。

並獲得山叶音樂的社長川上源一的賞識,成為旗下一員。

當時,無數人都說,這是一個為舞臺而生的天生歌姬。

23歲,這個笑起來如鄰家女孩的中島美雪正式出道。

同年,她憑藉一首原創單曲《時代》迅速躥紅。

至此,屬於中島美雪的時代正式開啟。

胡彥斌在上綜藝的時候說,你可以唱可以跳,但唯獨創作能讓你永煥生機。

我們所知道的創作型歌手,總體是男性偏多。

且不說創作能力層次不齊,傳唱程度不一,就是創作時長,能堅持個十年的也非常少見。

中島美雪從出道至今四十年,唱了四十年,創作了四十年,也被翻唱了近四十年。

更可貴的是,體量這麼大的作品集,一直保持了高水準。

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她是天才,一個自律的天才。

快高考的時候我曾經翻來覆去的聽《最初的夢想》,當時就注意到這首歌是改編自中島美雪。

後來才知道,原版有一個磅礴的名字《騎在銀龍的背上》。

今天面對滄海感傷,像我這樣的人,像不能飛翔的雛鳥為我現在的無能為力感嘆快點把悲傷變成翅膀,快點把傷痕變成羅盤針

從1989年開始,中島美雪每年就會辦一次舞臺劇《夜會》,算是日本最難買到票的演唱會。一票難求,一出即空。

在往後一點,看過她2007年的演唱會《歌旅》,反反覆覆的看。

很少有一個演唱會的視頻版讓人激昂成這樣的。有歌有劇情有演繹,集齊了中島美雪最經典的歌。

55歲的她,一個站在人海中央金光之下的女人。

這個時候的她,已經有很深的笑紋,臉皮見松,完全褪去了那點故作鎮定青澀,整個人煥發出來的自信非常迷人。

日本的演藝圈歷來是講究教科書式的表情管理和形象塑造,但她的演唱會,經常出現各種傲嬌的表情和可愛的小動作。

這樣的一個人,實在有魅力。

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到七十年代初的七八年的時間,是一個青春的年代。

那是一個年輕人用熱血和理想去試圖改變這個世界的年代。

其後的四五十年,一批從那個時代走過的人,成了思想者和寫作者,他們將那個時代定格在一種永遠的青春裡,又略帶老照片的昏黃,那群人裡包括一個叫中島美雪的歌者。

那個年代無法用好與壞去評說,它擁有現在這個時代不再擁有的一切,那些只屬於那代人的記憶與傷痕,所以中島美雪的歌裡,有著很多時代感的故事。

同樣在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日本歌手吉田拓郎,在49歲創作力枯竭之時,向中島美雪邀歌,曾經燦爛盛放的日本流行樂歌王,陷入了精神困境,要求寫一首「像遺書一般的歌曲」。

最後美雪給他寄去了那首《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

在吉田拓郎60歲的演唱會上,54歲依舊未婚的中島美雪,穿著簡簡單單的白襯衣配牛仔褲與他合唱了此曲:「笑著說你從不後悔我們相遇的一切。」

臺下掌聲雷鳴,笑語盈盈的她,瀟灑的揮揮手離去。

很多人把那理解為一種愛情,理解成一生未嫁的中島美雪和結了三次婚的吉田拓郎的欲說不破的愛情,其實看那歌詞、曲調,更像是在走向暮年的時候懷念他們曾經青春熱血的年代。

那個年代的他們,肯為了信念和理想頭破血流,愛情無比高尚,但也總有些東西讓它失去了光澤。

曾有人說,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

《漫步人生路》是根據中島美雪1980年的單曲《習慣孤獨》改編的,這首單曲曾創下了40萬張銷量的奇蹟。

1992年,《容易受傷的女人》紅遍香港,王菲在各大音樂頒獎禮中獲獎無數,就此躍入香港一線女歌手的行列。

這首歌的原版歌曲《口紅》,同樣是中島美雪作詞、作曲並演唱的。

出自中島美雪手筆的,還有範瑋琪這首旋律激昂,引發無數聽眾共鳴的《最初的夢想》,這首歌曲關乎勇氣,也關乎每個人的夢想。

《最初的夢想》,日文原版名為《騎在銀龍的背上》,中島美雪用這首歌歌頌了一位孤島醫生,用「銀龍飛躍」的形象,表達了對善良、純真的追求與嚮往。

2000年,電視劇《笑傲江湖》的片尾曲《天涯》,被廣為傳唱,直到現在,也是KTV裡點唱率極高的單曲。

《天涯》的原曲名為《竹之歌》,由中島美雪作詞、作曲並演唱。據中島美雪說,她希望在這首歌裡表達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大自然對世間萬物的愛。

除了這些大熱的歌曲之外,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湯寶如的《絕對是個夢》等等,全都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

因此,有人調侃,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音樂人!

作為1952年出生的女歌手,中島美雪一直未結婚,卻有著旺盛的創作力。

憑著這一點,就足以成為許多女性的榜樣,她有自己獨特的觀點,以及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她知道需要什麼,她傾聽自己的內心,獨立而光芒四射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她是這個時代,獨立而優秀的女性的代表。

向中島美雪致敬,謝謝帶來這麼多經典的歌曲!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在成長、衰老的過程中,都不斷衍生悲歡故事。

從中島美雪可以看出女人應該怎麼過。

一個女人活得好不好,不是得到了多少物質,不是有多少錢,而是心態是不是平衡,是不是能夠感悟到幸福的存在。有的女人,吃穿不愁,丈夫疼愛,但依舊是每天抱怨連連,一臉的憂傷。有的女人,生活簡樸,甚至家道中落,但臉上依舊有微笑,活得很自在。

一個女人活得好不好,是精神面貌的體現。當一個女人可以活成「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境界,那麼她的人生是幸福的,這輩子沒有白活。

當一個人很憂傷的時候,就是心中有解不開的疙瘩,就是活成了一個「悶」字,把心關進了門裡,天天悶悶不樂。如果一輩子都不願意打開心門,那麼就活成了一個「囚」字,把自己鎖在了密不透風的屋子裡,就像一個犯人一樣,雖然沒有高高的圍牆把自己圍起來,但無形的圍牆,比天高。

女人要學會自己面對的生活的現狀和挑戰

在如今的社會,根本不會有人因為你是女的就憐香惜玉。

所以我們不能按照別人的期望去生活,生活也從來不會變得不苛刻,只會時刻提醒你要學會面對。

自己給自己想要的安全感,努力生活,努力賺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要成長,就必須學會自己獨處,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多經歷一些生活,成長為那個最優秀的自己。變得獨立,對自己負責。

也不要害怕一個人,單身才是最好的升值期。

等你完全確定自己從經濟上、情感上、生理上都能夠獨立的時候,你就成了最好的自己。

不管什麼時候,女人都一定要好好賺錢,讓自己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單身也好,已婚也罷,錢永遠是一個女人,最好的底氣。

萬般皆苦,因此在這短短的幾十年裡,你一定要對自己好點,千萬不要對自己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總是想著去成全別人。你最不應該委屈的人,是你自己。

在能力範圍之內,喜歡的衣服,儘管買給自己,想要的包包,儘管把它帶回家,想吃的大餐,儘管去吃,想去看風景,儘管去看。

李嘉誠說,我欣賞女人這樣的活著:想辦法努力掙錢,而不是如何省錢。再憤怒也不大吼大叫,保持冷靜。喜歡的東西自己努力掙錢買。

少說多做,能站不坐,適當運動。

不要認為找個有錢男人就什麼都有了,世界上年輕的女子,多得就像貨柜上的可樂,喝不喝都無所謂。

一定要做個有教養的女人,要漂亮,更要有氣質。

看透的時候,勇於放棄,可以不認同,但要學會尊重。即使輸掉一切,也不要輸掉微笑……

無數次讀著這些話語,每一次感悟都會不一樣。

是的,女人,你不是男人,不要按照男人的標準來打造自己,你有你的優勢,你有你的特點。

長輩們都說,女孩找老公,只要對你好,其他都無所謂。無倫你多好,始終要找到一個依靠。可是,越長大越發現,「對我好」是一句徹頭徹尾的毒藥。

且不說那個說話的人能不能一輩子對你好,單是不停地用愛淹沒你就足以證明他其實沒有多愛你,他只是愛他自己。

記得楊絳曾說過,我這輩子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鍾書的天真、淘氣和痴氣。所以,她用「不要緊」這三個字守護了他一輩子。

愛情的美好,不是兩個人因為擁有彼此而變得完整,而是兩個完整的人找到了彼此。生活會磨掉一個人的稜角,所以更需要保護彼此的獨特。

女人最好的樣子,就是把什麼都看透了,但依舊保持善良,即使見過了人心險惡,也不肯丟掉執著。

與人相處,必須要有點心機,不是要跟虛偽同流合汙,僅僅是為了自我保護。

你得明白什麼人把你看得真的很重要,什麼人又根本配不上你的好,別傻傻地只顧著付出,卻不看看別人對你的態度。

做個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就算跌過跤,受過傷,仍然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想明白了、你就再也不會生氣了

人活一世,圖的是什麼?

不是金錢,不是地位,不是人脈,而是自在與快樂。

不會調節心情的人,就算坐擁金山銀山,還是每天愁眉不展。

遇到事了,別忙著生氣上火,你再著急,也急不出個所以然,更何況很多事,本來就不值得你大動肝火。

不如看開一點,想想自己這樣到底值得不值得?

一輩子,三萬天,苦也一天,樂也一天,不要自我折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麼多人翻唱中島美雪的歌?
    網絡上一直在流傳著一句話: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大半個香港樂壇,有人說譁眾取寵,讓很多資深人士不以為然。但是中島美雪的音樂影響力,確實是不可磨滅的。作為日本樂壇的傳奇歌姬之一——中島美雪(Miyuki Nakajima),日本女歌手、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1952年2月23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
  • 王菲「恩人」中島美雪:68歲仍未婚,嫁給事業生500多個「娃」
    中島美雪的歌曲雖然樸實無華,卻能給努力生活的人帶來共鳴、為心靈受傷的人送去希望。 母親一直在身後默默支持著她。 1982年,中島美雪30歲,她的職業歌手之路走上正軌,她在東京買了一棟豪宅送給母親。
  • 為什麼說,中島美雪養活了香港音樂圈,王菲張學友都因她一夜爆紅
    中島美雪,她在音樂上的造詣,大神級別,讓人心悅誠服。像中島美雪這樣漂亮又有才,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大美女,卻一生未婚。有人曾問中島美雪為什麼不結婚,有人回答說中島美雪嫁給了音樂,這便是她最好的歸宿。中島美雪是上世紀日本音樂界的「國寶級天后」,如果你不了解她的話,但你一定聽過她的音樂。
  • 這是生命的力量|對不起,中島美雪,現在才向大家介紹你
    前兩年知道有中島美雪這個人,說中港澳臺各地明星都在翻唱她的歌。Who care?作為網際網路人,百度,騰訊,阿里等哪些又不是翻得美國的項目?Copy成了常態,人會麻木的見怪不怪。可惜,看了中島美雪的一個演唱會視頻,然後看了看她寫的歌詞,我知道我「淪陷」了。大學時聽過一些濱崎步的音樂。我不太了解這位歌手,但是從她自己創作歌詞中可以感覺出來這是位堅強的女性。
  • 中島美雪:王菲翻唱她的歌,一曲即巔峰
    中島美雪不負所托,寫出了這首《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歌詞很有深意: 「是我已經對這樣的國家不再抱任何希望」朋友曾經這樣嚷嚷著,為了躲避追捕流亡到他鄉來信說他正病倒在上海的陋巷陌生人的代筆,素不相識的生硬字跡可是仍想堅持永不破滅的謊言,信的最後以「不要來找我」結尾要編織永不破滅的謊言,想說:「我們的旅程現在都還在繼續著
  • 中島美雪年近古稀鮮少路面 國民喜愛度依舊高漲
    在這個號象徵著國民度的榜單中,女歌手排名最高的當屬中島美雪,這也是眾望所歸的結果,就連同樣身為國民歌后的松任谷由實也不得不甘拜下風。1952年出生的中島美雪,今年也已近古稀之年了。但是她「封神」的經歷卻要從三十多年前的上個世紀說起。出生於「雪之國」札幌的中島美雪,自小5歲學習鋼琴和芭蕾舞,並喜愛作曲。
  • 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華語流行樂壇?
    《漫步人生路》是根據中島美雪1980年的單曲《習慣孤獨》改編的,這首單曲曾創下了40萬張銷量的奇蹟。1992年,《容易受傷的女人》紅遍香港,王菲在各大音樂頒獎禮中獲獎無數,就此躍入香港一線女歌手的行列。這首歌的原版歌曲《口紅》,同樣是中島美雪作詞、作曲並演唱的。
  • 中島美雪的音樂裡,有被你忽略的世界
    聽中島美雪的歌,你會心疼她的孤獨,最後你會發現,最應該心疼的,是你自己。美雪自己說,不要從她的話語中尋找意義,可是以歌詞表達意義的媒介只有話語,《with》中的空間,07歌旅中的with love的手勢,都是在嘗試突破這層限制。如果你能感受到她的良苦匠心,你就能體會到真正的美雪之美,你再聽她作品,就會有與之前全然不同的感受。意義是思維的牢,意義之外的事情你不會做,所以生命的階段就會被困在意義邊界之內。
  • 中島美雪、吉田拓郎等歌手的音樂製作人瀨尾一三的細長工作足跡
    瀨尾一三(72歲)是「音樂製作人」。從昭和45年開始工作,這條路已經走了50年。由於與吉田拓郎和中島美雪等人的工作,他在日本的民謠、新音樂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足跡。至今仍在繼續前進的瀨尾,對音樂製作人這一工作進行了說明。50年來瀨尾參與編曲和製作的歌曲有2800首。
  • 這些歌原來都來自中島美雪!
    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這位,我偶像的偶像,日本國寶級創作歌手——中島美雪。根據知乎答主「冷杉」的不完全統計,華語樂壇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大概是這種感覺。對於這種現象,有些人很喜歡說,當年的港臺樂壇就是個「漢化組」。嘿,稍微動動手指,就把一整個時代音樂人的努力和才華全打翻了,好爽啊!中島美雪自己音樂事業的黃金期是20世紀80年代。
  • 我喜歡的中島美雪,日本的國寶級歌姬
    中島美雪Miyuki Nakajima出生於1952年, 北海道人。她從小多才多藝,5歲開始學習鋼琴,還學過芭蕾。1975年以單曲《薊女郎的搖籃曲》出道,開始了歌手生涯。在日本她的地位無疑是國寶級的大神人物,歌壇常青樹、殿堂級歌姬。
  • 中島美雪: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永遠說愛我!
    中島美雪和吉田拓郎,日本的兩位傳奇音樂人,同樣的才華橫溢,同樣的性情中人。 49歲的吉田拓郎在創作力枯竭之時向中島美雪邀歌,要求是"像遺書一般的歌曲"。中島美雪給他寄去了這首《永遠の噓をついてくれ》。2006年,在吉田拓郎60歲的演唱會上,54歲的中島美雪作為特邀嘉賓出現。她一件男裝白襯衣,牛仔褲,松蓬的長髮。用迷一樣的聲音和吉田拓郎合唱了這首《永遠の噓をついてくれ》。唱完,笑著輕快的走向幕後。這也是她為吉田拓郎作詞的唯一一首歌。 據說,年青的時候,她曾經愛上了他,並穿上迷你裙來到他演唱會的後臺。
  • 被稱養活大半個香港樂壇的中島美雪到底有多厲害?你們真的想不到
    「中島美雪」這個名字在這兩年漸漸的被國內很多觀眾熟知了起來,她是日本國寶級歌姬,詞曲創作人,上世紀70年代日本新音樂先驅之一,如今我們的華語樂壇現在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漸漸的有了超越港臺的趨勢,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在八九十年代港臺音樂確實是華語音樂的標杆,無法超越,很多流行的歌曲都是從港臺傳入內地,
  • 日本歌壇超霸氣老女人「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日本女歌唱家、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 及演員 於1975年出道 並於80年代風靡日本歌壇 是跨越四個年代的國寶級歌手 在日本音樂界佔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 被譽為「日本殿堂級常青歌后」 百度圖片中島美雪的歌曲風格多樣化 她的音樂曲風廣泛涉及吸收搖滾樂、民間樂、抒情樂等多種元素歌唱風格大膽多變 她歌曲的特色魅力吸引了許多港澳知名歌手的熱切關注 鄧麗君、王菲、劉若英等翻唱的歌曲 在國內享譽是非常高的
  • 玉置浩二和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八九十年代的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1952年2月23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日本女歌唱家、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玉置浩二和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八九十年代的華語樂壇?這時可能會很多人問,玉置浩二和中島美雪是何許人也?大多數人或許都不認識他們,但是提到張學友、譚詠麟、李克勤、鄧麗君、王菲等等香港歌星大家就不陌生了吧。
  • 中島美雪經典歌曲《線》獲年度版權費金獎
    舉報 中島美雪經典歌曲
  • 歌詞能有多美?中島美雪這首歌的歌詞被收錄進語文教材
    日本殿堂級歌手中島美雪,出生於1952年,1975年正式出道,她的歌曲在八九十年代被港臺歌手大量翻唱。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翻唱自這位日本的才女,如鄧麗君《漫步人生路》;王菲《容易受傷的女人》;範瑋琪《最初的夢想》;任賢齊《傷心太平洋》等。
  • 中島美雪給華人歌手寫的唯一一首歌,交給當時產後復出的王菲首唱
    從這張專輯起,王菲的音樂就將「另類」的歌曲和主流情歌融合在一起,既沒有《浮躁》這樣完全忽視市場的作品,也始終和港臺主流樂壇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她再也不將香港作為主要市場,後五張大碟中只是附錄幾首粵語歌。大碟的服飾造型、藝術概念仍然是頗為另類,而且王菲從這時起始終在右手腕上繫著一條出於信仰密宗戴上的紅繩。當時剛當上母親的王菲在音樂上有了明顯變化,與媒體相處也開朗了許多。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是日本國寶級的歌星,為何總說她是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人呢?其實這種說法有道理也沒道理,有道理的是,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老歌都是翻唱於她創作的歌曲。以上全都是翻唱於中島美雪的歌曲,可以說數量還是非常多的,包含了港臺一二線的歌手們。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島美雪的歌確實對華語樂壇貢獻了很多,很多歌手依靠翻唱她的歌曲而走紅,甚至有些翻唱的歌曲成為其代表作品,不得不說翻唱歌曲所帶來的收穫是強大的。不過,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在90年代左右翻唱日本歌曲曾達到了一個頂峰時期。
  • 鄧麗君和中島美雪誰的日文歌唱的好?誰是藝術家
    《漫步人生路》是鄧麗君曾經唱的比較感人的一首歌曲,至今還有人再傳唱,而這首歌的創作者和原唱卻很少被人關注,她就是日本國寶級歌唱天后「中島美雪」,或者說她是鄧麗君的老師,她的嗓音和鄧麗君雖然差別會很明顯,但是她演繹的這首歌曲似乎和她本人更貼近,她和她的初戀很多年後又同臺共唱了一曲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