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多吃紅肉的人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高,但這種現象沒有在其他食肉動物中發現。2014年,這一現象引起了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的好奇。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現一種叫做Neu5Gc的糖分子在起關鍵作用,研究結果刊載在PNAS雜誌上。但一直未在人體中明確這種關聯。
近期,這項研究有了突破:紅肉中Neu5Gc分子會導致人類患癌風險提升,為WHO將紅肉列為二級致癌物提供了確鑿證據。研究結果於2020年9月23日刊載在《BMC醫藥》(BMC Medicine)雜誌上。
2014年12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載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將Neu5Gc餵給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的Neu5Gc糖缺失小鼠(模擬人類)會明顯提高自發性癌症的發生概率。該研究並未涉及暴露於致癌物或人為誘發的癌症,這暗示了Neu5Gc是紅肉攝入與癌症之間的關鍵聯繫。
「在此之前,將Neu5Gc與癌症聯繫的所有證據都是間接的,或是通過某種人工實驗裝置間接預測的,」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摩爾斯癌症中心的首席醫學研究員、細胞與分子醫學教授,醫學博士艾基•瓦爾基(Ajit Varki)說, 「此項研究首次直接證明模擬人類的確切情況。」
瓦爾基團隊首先對普通食品進行了系統的調查。他們發現,紅肉(牛肉,豬肉和羊肉)中富含Neu5Gc,從而證實諸如哺乳動物等肉類食物是人類飲食中Neu5Gc的主要來源。
此前有研究已經證實動物Neu5Gc可以被人體組織吸收,這意味著它可以通過血液流到全身的組織中。
在這項研究中,瓦爾基團隊假設,如果人體的免疫系統不斷產生針對攝入的動物源Neu5Gc(一種外來分子)的抗體,那麼吃紅肉會導致炎症。眾所周知,慢性炎症會促進腫瘤形成。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該團隊設計了缺乏Neu5Gc轉基因小鼠來模擬人類。當給這些小鼠餵食Neu5Gc時,它們會發生全身性炎症;自發性腫瘤的形成增加了5倍,Neu5Gc累積在腫瘤中。
瓦爾基說:「這項工作也可能有助於解釋紅肉的攝入與其他慢性炎症加劇的疾病的潛在聯繫。想要獲得該分子對人類的影響,是一件困難的事。」
6年後,被瓦爾基認為困難的人類研究證據也得到證實:食用肉類與乳製品會增加人類患癌風險,關鍵在於血液中Neu5Gc抗體增加。
這項研究由特拉維夫大學喬治·懷斯生命科學部的維爾德·帕德勒-卡拉瓦尼博士(Vered Padler-Karavani)領導,他任職於Shmunis生物醫學和癌症研究學院的細胞研究和免疫學系。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在法國進行的全國營養調查NutriNet-Santé的樣本。帕德勒-卡拉瓦尼實驗室的薩拉姆•巴希爾(Salam Bashir)博士與其他小組成員一起測量了法國飲食中常見的各種乳製品和肉類食品中Neu5Gc糖的含量,並計算了19621名18歲以上成年人的每日Neu5Gc攝入量(這些參與者通過網絡報告他們特定階段內的飲食攝入情況)。
隨後,研究團隊抽取了120名參與者的代表性樣本,並測試了他們血液中Neu5Gc抗體的水平。
基於這些發現以及法國各種食品中Neu5Gc糖的定量分析,帕德勒-卡拉瓦尼博士及其團隊創建了Gcemic指數,以評估過量攝入某些食品導致Neu5Gc抗體增加進而提升患癌的風險。
帕德勒-卡拉瓦尼博士說:「我們發現從紅肉和奶酪大量攝入Neu5Gc與抗體的增加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也就是說,這些抗體過多會增加患癌風險。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種聯接,但一直沒有進展。我們第一次發現了分子水平的直接聯繫,這要歸功於用於測量血液和血液中抗體的方法的準確性,以及從法國飲食調查表中得到的詳細數據。」
總之,大量攝入紅肉和奶酪的人會產生高水平的Neu5Gc抗體,因此他們患癌症(尤其是大腸癌)的風險可能更高。
END
資料來源:
Researchers discover molecular link between diet and risk of cancer
Sugar molecule Neu5Gc links red meat consumption and elevated cancer risk in mice
一鍵三連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