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的罪魁禍首是化肥嗎?

2020-12-03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作者:曹泳春

中國自改革開放之後,由於長期大量地施用化學農藥和肥料以及除草劑,不僅汙染了環境,破壞了土壤,而且消耗了土壤裡面的有機質,直接殺死了土壤裡面的有益微生物菌,造成了土壤鹽漬化、鹼化、酸化、板結等,同時也導致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逐年下滑。因此,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倡導廣大農民增施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

在此期間,有某些技術人員開始大肆渲染,全盤否定化肥的功效,要求用有機肥全面代替化肥,說什麼「化肥是無機鹽,施用之後會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強致癌物質,如今的癌症患者之所以增多與化肥的施用直接相關」。真的如此嗎?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了解一下硝酸鹽、亞硝酸鹽和硝酸銨之間的關係。

一、真正的致癌物質是亞硝銨,亞硝胺是強致癌物,是最重要的化學致癌物之一,是四大食品汙染物之一。

食物、化妝品、啤酒、香菸中都含有亞硝胺。在燻臘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胺類物質,某些消化系統腫瘤,如食管癌的發病率與膳食中攝入的亞硝胺數量相關。當燻臘食品與酒共同攝入時,亞硝胺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就會成倍增加。

所有動物,沒有一種能耐受亞硝胺不致癌的,不但長期小劑量可以使動物或人致癌,而且只要一次較高劑量的「衝擊」就可引起癌症發生。大量的動物實驗還表明,亞硝胺能通過胎盤和乳汁引發實驗動物後代發生癌腫。

二、只不過生成亞硝胺的前體物質是亞硝酸鹽以及硝酸鹽和胺類。

化肥很多都是無機鹽,氨水和尿素是化肥,但不屬於無機鹽。無機鹽不都是硝酸鹽,硝酸鹽是硝酸衍生的化合物的統稱,一般為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硝酸根離子組成的鹽類。常見的硝酸鹽有:硝酸鈉、硝酸鉀、硝酸銨、硝酸鈣、硝酸鉛、硝酸鈰等。硝酸鹽在還原菌和還原酶的作用下可以被還原為亞硝酸鹽,在高溫蒸煮,或者長期置於有氧環境下,硝酸鹽會轉化成亞硝酸鹽。

什麼是亞硝酸鹽?主要指亞硝酸鈉,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工業鹽」,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鹹,易溶於水,其與我們生活中的食用鹽相似,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導致死亡。這裡要注意,工業鹽是亞硝酸鈉,分子式是NaNO2,食用鹽是氯化鈉,分子式是NaCl,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我們經常用食鹽來炒菜或醃菜。我們不能把工業鹽的亞硝酸鈉和食用鹽的氯化鈉混為一談。

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環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例如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大約為4mg/kg,肉類約為3mg/kg,蛋類約為5mg/kg,而豆粉的平均含量可達10mg/kg,鹹菜中的平均含量也在7mg/kg以上。在人們日常膳食中,絕大部分的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像「過客」一樣隨尿排出體外,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亞硝胺。所謂特定條件,包括酸鹼度、微生物和溫度。所以,通常條件下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只有過量攝取,身體內又缺乏維生素C的情況下,才能對人體引起危害。此外,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含量高食品,可能誘發癌症。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人類環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新鮮蔬菜含很少的亞硝酸鹽,而蔬菜在室溫下存放則在細菌及酶的作用下硝酸鹽可還原成亞硝酸鹽。醃製蔬菜由於硝酸鹽還原菌的作用可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醃製一周以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在半個月時達高峰,在10℃以下,可持續到第三周。在比較酸泡菜與醃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時發現,以醃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由不致癌性的亞硝酸與二級胺在pH2-4的正常胃酸條件下生成亞硝胺。亞硝胺可以在人體中合成,是一種很難完全避開的致癌物質。實驗證明,維生素C有抑制亞硝胺合成的功能。與上皮細胞分化密切相關的維生素A亦有抑癌作用,因此每天多吃蘋果、獼猴桃、胡蘿蔔和西紅柿是非常有益的。

三、化肥很多為無機鹽。

無機鹽不會致癌所以化肥不是致癌的罪魁禍首;即使是硝酸鹽也不會致癌,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可以轉換為致癌物;亞硝酸鹽也不會致癌,其只是致癌物亞硝胺的前體物質,但過量則可以中毒;只有亞硝胺是強致癌物。

如何防範亞硝胺?如何控制亞硝酸鹽的食用量?如何避免硝酸鹽的轉化?

1、國家允許肉製品添加少量的工業鹽,但是國家職能部門一定要加強對肉製品的監督、監測,嚴格控制亞硝酸鹽的使用量。

2、少吃或不吃隔夜剩飯菜和腐爛食品。因為剩菜、剩飯和腐爛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明顯高於新鮮製作的菜。

3、少吃或不吃煎炸食品。因為煎炸食品在高溫下容易產生大量亞硝胺,特別是反覆使用過的食油所煎炸下的食品。

4、少吃或不吃鹹魚、鹹蛋、鹹菜。因為其中也含有較多的亞硝胺。

5、少喝或不喝蒸餾水或長時間經過高溫製作的純淨水。因為蒸餾水中含有大量的亞硝胺。

6、在醃製食品時,要注意掌握好時間、溫度和食鹽的用量。由於食鹽在醃製食品過程中有抑菌防腐的作用,因此醃製時間過短、溫度過高或食鹽用量不足10%,都容易造成醃製食品中的細菌大量繁殖,使醃製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當濃度在10%~15%時,只有少數細菌生長;當濃度超過20%時,幾乎所有微生物都會停止生長。一般醃製10天後,醃製食品中的亞硝酸鹽開始下降。就是說,吃醃製食品要在醃製15天之後。

7、廣泛宣傳亞硝酸鹽的毒性,督導食品加工者莫把白色粉末的工業鹽當食鹽使用。

8、多食用抑制亞硝胺形成的食物,如大蒜、茶、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蘋果、獼猴桃、胡蘿蔔和西紅柿等。

相關焦點

  • 化肥硝酸銨,除了黎巴嫩爆炸,還是天津大爆炸罪魁禍首
    01黎巴嫩和天津大爆炸的罪魁禍首黎巴嫩總理已經證實,爆炸是因為易燃易爆品引燃了2700噸硝酸銨。2700噸硝酸銨是什麼概念?這樣跟你講吧,就相當於在港口安了一顆小型戰術核彈,一引發爆炸產生的TNT當量可能超過3000噸。TNT是表示核爆炸釋放能量的一種習慣計量,大家可能弄不清楚這玩意兒是幹嘛的。
  • 網傳三大「致癌物」,千滾水、隔夜茶、隔夜菜真的致癌嗎?
    相信很多人對某些致癌物品有所了解,例如抽菸被歸咎為肺癌的罪魁禍首,紅肉容易引起直腸癌跟胃癌。而這些之所以會致癌,是因為裡面含有致癌成分,如尼古丁、黃麴黴以及亞硝酸鹽等。除了發黴花生、醃製食品之外,網上很多人也把千滾水、隔夜茶和隔夜菜列為了致癌食品,這到底是真相還是謠言?
  • 被當作化肥的硝酸銨,除了黎巴嫩爆炸,也是天津大爆炸罪魁禍首
    據悉,此事件的元兇正是歷來引發多次大爆炸的硝酸銨,這種常被當作化肥使用的化學品引發的爆炸往往都十分嚴重。爆炸發生後,黎巴嫩政府表示,很可能是放置在倉庫中的2700噸硝酸銨引發了大爆炸。2700噸硝酸銨爆炸的威力是多大?其威力大約等於2000噸TNT炸藥,這意味著相當於在爆炸地點放置了一顆小型的戰術核彈。硝酸銨也因為該事件再次被推向了輿論中心。
  • 慘絕人寰的黎巴嫩爆炸事件,背後真兇竟是2700餘噸農用化肥?
    這朵紅色的蘑菇雲並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引起黎巴嫩全國為之一震的爆炸事件的最終罪魁禍首是?黎巴嫩總理已得到了證實,是多年前被扣押並儲存在港口倉庫的2750噸農用化肥硝酸銨引發了巨大爆炸。講道理農用化肥不是用於種植嗎?
  • 百事可樂或致癌? 專家: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百事可樂或致癌?專家: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實際上,被媒體踢爆「致癌門」的並非只有可口可樂,另一大國際飲料巨頭百事可樂也在名單之上。昨日,可口可樂已經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執行與美國加州同樣的新工藝,以此降低4-甲基咪唑含量。而百事可樂中國公司昨日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所使用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但對於是否在中國和美國是雙重標準並未正面回復。
  • 殺精、腐蝕性、致癌? 可樂果真如此「罪大惡極」嗎?
    轉發的人還加上評論:「可樂連整條魚都能腐蝕,你還敢喝嗎?」此時,你是不是會放下拿到嘴邊的可樂,趕緊上網搜索「可樂還能喝嗎」,結果發現更嚇人的還在後頭:健怡可樂的阿斯巴甜會致癌、可樂會殺精……可樂果真如此「罪大惡極」嗎?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拒絕化肥農藥,酵素種植的瓜果蔬菜為什麼好吃?
    3 相比之下,化肥似乎聽起來溫和一些,但就土地本身來說,它所造成的災難絕不亞於前兩者。20世紀中葉,科學家們發現氮、磷、鉀是植物最重要的營養素,這個驚人的發現造就了濃縮這三種元素的化肥,它讓作物長得更快,葉子更綠更肥嫩,施過化肥的植物就像是喝過興奮劑一樣瘋長,增產幅度甚至高達10倍。
  • 百事可樂或致癌 專家說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不過,致癌風波的「罪魁禍首」4-甲基咪唑威力並不如想像中大。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言人道格拉斯·卡拉斯曾表示,只有當一個人一天內喝下1000多罐可樂時,才可能引發致癌風險。    為何可樂中會含有4-甲基咪唑?
  • 喝65℃以上的水會致癌嗎?喝放涼的白開水有毒嗎?揭秘致癌的原因
    有人說喝水的溫度不能超過65℃以上,否則會致癌,還有人說喝放涼的白開水對健康也不好,那事實如何呢?喝65℃以上的水會致癌嗎?喝放涼的白開水有毒嗎?揭秘致癌的原因。喝65℃以上的水會致癌嗎?喝65℃以上的水不一定會致癌的,只不過有些人經常喝會導致口腔以及食管被燙傷,一旦發生潰瘍感染,會導致病灶發生突變,進而會增加患癌的機率。雖然喝65℃以上的水會有致癌的風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致癌,還和其他因素有關,單純的喝65℃以上的水致癌的機率是非常有限的。
  • 賈新光:高級工程師 解讀有毒致癌的瀝青
    你知道嗎?我們花幾萬、幾十萬買的漂亮豪華的汽車,車內卻被一層有毒致癌的瀝青所包圍!瀝青做為煤焦油和石油提煉後的殘渣是成份複雜的混合物,含有大量致癌物多環芳烴及含硫、酚等雜環類的有機物。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瀝青列為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95種物質的其中之一,(見中國疾控中心網站)。
  • 被用作化肥的硝酸銨,除了黎巴嫩爆炸,也是天津大爆炸罪魁禍首
    不過美國並沒有將硝酸銨進行徹底管控,而是將這些硝酸銨變成了化肥以及化工原料,制訂了有關農用硝酸銨生產、貯運的管理條例。因為在滿足作物營養需求上具有雙氮源的優勢,所以廣為農作物所喜好,尤其是旱地作物中的水果、瓜菜、菸草等眾多經濟作物。不過,因為硝酸銨的特殊性,以及作為化肥容易獲取,還是有許多人將硝酸銨作為炸藥來使用,中國就曾遭受硝酸銨引發的多次爆炸。
  • 這些食物我打賭你經常吃,可你知道它們可能致癌嗎?
    三、熱狗就像午餐肉一樣,熱狗也包含各種致癌的物質。 它們也含有磷酸鈉,這是眾所周知的殺手。四、煙燻紅肉這種紅肉經常被燻制和醃製到對人非常危險的地步,它也經常被添加防腐劑以保留某種「新鮮」的感覺。現已證明它會破壞結腸內壁並引起相關的癌症。 而且,喜歡吃大量紅肉的人,都不太愛吃含抗癌物質的蔬菜。
  • 科學看待化肥 勿讓化肥「背鍋」—新聞—科學網
    土壤學家、肥料專家,包括農業部,都言之確鑿地證實化肥對作物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幾年來,卻出現了化肥造成土壤板結、酸化、汙染等抹黑化肥的不少言論,部分有機農業追捧者散布「中國農業有機肥必將完全替代化肥」的言論,引導公眾牴觸化學肥料。
  • 化肥與有機肥的區別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1.有機肥含有大量有機質,具有明顯的改土培肥作用,化肥只能提供無機養份,長期使用對土壤造成不良影響,土壤越來越饞。    2.有機肥養分含有低,需要大量深入,而化肥養分含量高,使用量少。    3.有機肥肥效時間長,化肥肥效短而猛。易造成養分流失。
  • 生活處處有輻射,這些東西致癌嗎?
    輻射被很多人當作危害人體的有害物質,但如果說,我們其實生活在輻射中,你會覺得意外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熟悉的很多東西都有輻射,輻射本身無色無味 ,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儀器測量它,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甚至人體都存在放射性。
  • 化肥導致土壤酸化板結」沒有科學依據!
    施用化肥真的導致土壤酸化和土壤板結嗎?通過大量的相關文獻調研,我們發現該結論沒有足夠的科學數據支撐。 自從有了化肥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大幅提升。以水稻為例,解放前沒有化肥時水稻畝產不足100公斤,而今全國平均每畝水稻產量在500公斤以上,而華東太湖地區則能達到600公斤以上。根據全國肥料網試驗測算,化肥對我國糧食產量的貢獻達40%以上,因此化肥在我國糧食安全中發揮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紅肉可能致癌 紅肉真的不能吃了嗎?
    原標題:紅肉可能致癌 紅肉真的不能吃了嗎?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在裡昂的一次大會中,把加工肉類列為致癌物,把紅肉列為可能致癌物質(IARC分類為2A)。
  • 烤焦的食物會致癌嗎?是扔了,還是繼續吃?
    那麼這樣的食物還能吃嗎?聽過烤糊的食物會致癌?  為什麼說烤糊的食物會致癌?  其實這種說法早就存在,不僅僅是烤糊的食物,還包括燻魚、燻肉、燒烤、油炸食物等。並且這些食物確實也被列為致癌食物。  原因是它們含有「苯並芘」,而苯並芘除了存在於煙霧、廢氣中,在焦糊食物中含量最高,甚至比普通食物高10-20倍。
  • 行業提示:警惕可致癌偶氮染料無形殺手
    行業提示:警惕可致癌偶氮染料無形殺手 2013-03-22 10:17:06 來源:網上輕紡城 近日,浙江義烏檢驗檢疫局在出口商品國外通報和退貨中,收到了兩例分別來自德國和荷蘭的紡織品中偶氮染料
  • 牛蛙吃了會致癌?還能吃牛蛙嗎?
    然而杭州市在例行檢測時發現某餐飲機構的牛蛙中檢出呋喃西林超標,很多媒體在報導的時候說了吃會致癌。這是一種什麼藥物?為何會出現在牛蛙上?真的會致癌嗎?還能吃牛蛙嗎?01「呋喃西林」是什麼東西?呋喃西林是一種殺菌用的獸藥,對很多細菌、黴菌和原蟲都有很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曾經在水產養殖業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