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想| 饑渴慕義,必得飽足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2021-01-09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

 [太5:6] 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主說,像很飢餓的人尋找食物,很口渴的人尋找水一樣,如果我們帶著這樣渴慕的心尋求神的義,主必讓這樣的人得以飽足。有的人對飢餓特別敏感,肚子餓了全身難受,沒有力氣,幹不了別的事情,直到吃了東西症狀才緩解。有的人對口渴很有體會,尤其是運動後,感覺全身缺水,喉嚨冒火,非常渴望喝水。耶穌時代的巴勒斯坦地區井不多,一口水也很寶貴。有時候人們為了能喝到一口清涼的水,需要在沙漠裡走很長時間,所以,他們聽了耶穌這句話會很有感觸。

主說,基督徒要帶著乾渴的心盼望神的義。信仰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中,每天都有很多痛苦的事情發生,很多不公平不公義的事情在上演,人們會感到自己是那麼的無力,有時候似乎看不見神的工作。有的人覺得信仰解決不了現在遇到的問題,想要放棄信仰,覺得神的國和神的義是很遙遠的事情,不可能在現實發生。但是主安慰我們說,不要灰心,只要是說饑渴慕義的人,神必定讓他們得到飽足!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得到飽足,是因為不懇切的祈求。使徒雅各說,你們得不著,是因你們不求。我們常常把神的國度和義拋在後面,把我們自己的私慾,私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先想吃什么喝什麼穿什麼,對公共的事情沒有什麼關心。然而,神的國和神的義與每個基督徒都分不開。最近有一句話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當神的義充滿在這個世界時,每一個人也能得到飽足。

先知以賽亞描述了神的義充滿在地上的場面: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11:6-9】當認識耶和華的知識充滿遍地時,各種各樣的人都可以和平相處,每個人的靈魂都可以得到滿足。

我們的心感到枯乾嗎,對神的國度失去盼望了嗎,真的想進去充滿公義,公平的世界嗎?讓我們看著神的應許吧。主說,如果我們有對神的國度乾渴的心,我們會得到生命,公義和平安。神會使乾渴的人得到飽足,成就他們的盼望。願每個基督徒重新燃起對神的國和神的義的盼望,帶著要乾渴的心尋求主,主會一一安慰我們,成就我們的願望,因為主說,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飽足。


相關焦點

  • 天國福音丨耶穌基督登山寶訓中的八福
    馬太福音5章6-12節,「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 福音時報 · 2020年年終回顧 -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從棕枝主日到復活節當天,不少教會都為信徒提供了每日不同的證道信息和靈修方式,活用微信公眾號將今年聖周和復活節的日期、主題及相關經文列出,以便弟兄姊妹提前預備並參與。也有教會在線上舉行雲端禱告會、復活節雲端讚美會、雲端聖樂崇拜會、復活節主日崇拜等。有教會倡議受難周期間,禁止一切娛樂活動,專心祈禱默想。
  • 上帝的十誡與主耶穌基督的論福
    {指上帝和主基督耶穌設立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的救恩}「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馬書6:2-23)若不把福音傳得全備,如何向神交帳呢?不少人是平生第一次聽到福音,知道耶穌基督,多麼新奇、多麼感動,在根本沒有了解就是什麼是福音的時候,就迎接了,信主了。後來才曉得基督教有如許多的異端和打著基督旗號的邪教,然而好些人已經出不來了。他們那麼確信他所聽到的、所相信的就是最正確的真理,其人生境遇和所行的迷不知返,讓人唏噓不已。
  • 基督徒常常喜樂的七大理由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為什麼基督徒能常常喜樂呢?有七大理由幫助你理解這一命令。基督時報網站編輯整理出這七大理由,與大家一同分享。1、舊事已過,在基督裡一切都是新的了;「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 九首受難周經典讚美詩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這周是紀念主耶穌基督受難的受難周,也是奔向復活節的一周。在這一周內,很多教會的傳統是經歷主耶穌基督的苦難,迎接主耶穌在自己生命中的復活。基督時報同工亦為讀者一一整理和收集了九首受難周的經典歌曲。各各他之十架,雖然有人藐視,於我卻是真神仁慈;神子耶穌基督甘離天堂榮華,在此十字架被人釘死。(副歌)故我高聲稱頌主十架,直到在主臺前見父面,我一生要背負主十架,十字架可換公義冠冕。各各他之十架,雖然滿有血跡,我仍然以此架為聖;因在此寶架上,我救主捨生命,洗我眾罪並使我成聖。
  • 十句聖經經文 默想上帝的「恩典」!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恩典」一詞是基督教裡面非常獨特的一個詞
  • 牧者靈修丨詩篇:敬畏神的福氣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外在權柄是從頭銜、地位來的,內在權柄是從基督、聖靈、真理、信心、愛心、受苦來的。有的人有內在權柄,沒有外在權柄,像以利亞。以利亞有內在權柄,沒有外在權柄,他是先知,他不是宰相,不是元帥,也不是君主。所以,弟兄姊妹我們要隱藏自己,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神的,直到永遠;耶和華,禰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祂所承受的名,比天使的名更尊貴;萬膝向祂跪拜,萬口稱耶穌基督為主;叫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將榮耀歸給父神。
  • 基督徒講話的12個好技巧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
  • 門徒會」褻瀆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能容忍
    原標題:曹聖潔牧師:「門徒會」褻瀆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能容忍   全國政協原常委、中國基督教協會原會長曹聖潔牧師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邪教「門徒會」打著基督教旗號欺騙民眾發表看法。
  • 王齊 | 尼採眼中的基督教之罪及其他 —— 以《反基督:詛咒基督教》為核心
    尼採使用了基督教神學概念Anti-Christ作為書的標題,在神學語境下,一般將其譯為「敵基督」,《約翰一書》第2章第18節是《聖經》中唯一使用過該詞的地方。「敵基督」意為反對基督的人,尤其指假冒基督的名義而從事反對基督的工作的人。在《馬太福音》和使徒信件中還出現過「假基督」的說法,其意應該與「敵基督」相同。
  • 每日默想丨思想加利利海邊的恩典,餵養主的羊
    基督教不是冥想的宗教,而是實踐的宗教。愛不是頭腦明白就結束了,要在生活上有具體的改變。主對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真的愛我的話,就去尋找迷失的羊,餵養他們。這個聲音同樣也是對我們說的。我們真的愛主嗎?我們愛主的具體行為是什麼呢?主用什麼來確認我們的愛呢? 那就是餵養主的羊。我們愛主的話,不能逃避的這個責任,就像主來找到我們一樣,我們有責任代替主去尋找主的小羊。
  • 義人之義在其義心和義行
    基督信仰不是在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乃要在眾人聚集的幽暗之所,見證十字架的愛和公義之光。基督十字架是神完全公義的彰顯。我們不僅要在光明中信靠神,更當在黑暗之中以義心和義行來見證神的義。默想:祂全然公義的主。祈禱:主呵,我的口終日要述說禰的公義和禰的救恩,因從亙古到永遠,禰向作惡的人行公義的審判,向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的救恩。
  • 基督教丨基督徒應該如何保守自己的聖潔
    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 眾教會迎「基督君王主日」 上海諸聖堂牧者分享《普世君王》
    上海基督教諸聖堂(圖:徐匯老壽) 普世教會即將於本周迎來將臨期——聖誕節前的四個主日。進入將臨期的前一主日為基督君王主日。基督徒如何認識上帝?以怎樣的心來迎接基督耶穌這位普世君王?他從四方面帶領會眾默想耶穌基督「君王」的身份。1 善牧君王 領袖榜樣(詩95:1-7)耶穌是具有牧人心腸的君王。有的君王是有君王的心卻缺少牧人的心腸。而聖經《以西書》中,「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它們尋見。」這讓我們看到,耶穌基督要親自牧養自己的百姓,他要親自尋找自己的羊,不僅要去尋找他的羊,非但找到,還要就回來。
  • 年度盤點| 2018年全球基督教十大頭條
    在以前的時代是更多是閱讀報紙,這個時代可能我們更多用手機閱讀,形式在變化,但是閱讀資訊的需要時不變的。有華人牧者也曾說,透過閱讀資訊不僅可以知道當下我們的生活處境,不和社會生活脫節,而且也可以知道如何更好得把每天的具體生活建造在上帝的話語上。這個世界雖然因人的墮落有很多黑暗和罪惡,但上帝掌權,這是天父世界。我們需要開眼世界,這是關懷和守望的第一步。
  • 專題- 福音時報2017年十大精典訪談 - 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近期,福音時報採訪了一位在雲南基層教會事奉30餘年的牧師,他專注於培養年輕傳道人,也在基層教會培訓教牧,他分享了目前他所看到的雲南教會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復興的道路。 編者按:黑天爍,1959年生,1995年因長時間畫畫黑天爍雙目失明,後受母親影響,開始接觸信仰並成為基督徒,重拾信心繼續從事藝術創作,近年來,他在陶藝、繪畫、書法方面都有大量創作。
  • 「基督的武器」:中世紀的耶穌受難圖像與符號化
    比如,在歐美的大學當中,學期的設置基本上是按照基督教節日設立的,因此就有了「復活節假期」(現在為了政治正確,又常常稱為「春假」)和「聖誕假期」等。雖然與聖誕節同為四大瞻禮之一,但從神學上來說,復活節才是一年中所有的禮儀節慶裡最隆重的。因為按照基督宗教的教義,耶穌基督作為天主之子的核心標誌便是他戰勝了死亡。在《信經》和《聖經》的福音書中,都特別強調基督的死而復活。
  • 得救成聖與內聖外王:一基督徒論中國傳統敬天文化與聖經中的上帝
    編者按:基督教說有普遍啟示與特殊啟示。普遍啟示告訴我們有一位上帝,特殊啟示告訴我們這位上帝是怎樣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敬天」文化十分關鍵,也愈來愈有學者考證中國古代對於「天」的敬仰與聖經中的上帝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