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在加利利沿海之地,尋我恩主所留蹤跡;
彷佛見主就在面前,向我顯示他的慈顏。
哦,加利利,小加利利;主常賁臨,施恩不棄;
願你記念恩主腳跡,讓我讀出他的心意。」
主日的時候,一首獻詩《加利利沿海之地》把人們帶回到2000多年前主在加利利海邊與門徒一起吃早飯,親切對談的場面。加利利海也被稱為「提比哩亞海」或「革尼撒勒湖」,主在這裡呼召了第一批門徒,當時彼得回應了呼召,立即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主復活後在這裡再次呼召了門徒,彼得和其餘六個門徒重新回應主的呼召,從此以後成為真正愛主的得人的漁夫。每個基督徒都有一個加利利海邊的經歷,那是我們與主見面,回應主的呼召的地方。在這裡我們被神的愛觸摸,心被感化,也像彼得一樣告白:「主啊,我愛你。」
在加利利海邊,主三次詢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三次回答說:「主啊,我愛你。」這是聖經裡面很感人的場面。主不是知道彼得愛他嗎,為什麼還要再問呢?有人說是因為彼得否認了耶穌三次,所以主要詢問三次。其實這段話裡還有更深的含義,主想告訴我們愛主的人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愛不只是停留在言語上,還應體現在行動上。如果一個人說我愛你,卻一點行動都沒有,依然過自己的日子,那怎麼算是愛呢?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同樣,愛沒有行為也是空的。
當彼得回答說主我愛你的時候,主對彼得說餵養我的小羊,這樣囑咐他三次。主告訴彼得非常具體的要做的事情。基督教不是冥想的宗教,而是實踐的宗教。愛不是頭腦明白就結束了,要在生活上有具體的改變。主對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真的愛我的話,就去尋找迷失的羊,餵養他們。這個聲音同樣也是對我們說的。我們真的愛主嗎?我們愛主的具體行為是什麼呢?主用什麼來確認我們的愛呢? 那就是餵養主的羊。我們愛主的話,不能逃避的這個責任,就像主來找到我們一樣,我們有責任代替主去尋找主的小羊。
這個時代是饑渴的時代,很多人都跌跌撞撞,他們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而是因為不聽耶和華的話。這個時代有很多尋找神的話語的人,他們的靈魂很疲憊。主為他們心裡著急,誰去安慰安慰主的百姓呢?主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主而去呢?沒有傳的人,誰能聽到福音呢?愛主的人不去餵養主的羊,還有誰可以去呢?基督徒得救之後不是什麼都不做,等著上天國,而是要參與到主的工作中,餵養主的羊。
耶穌問彼得,你真的愛我嗎?這個時候,彼得憂愁了。他回答說:主啊,你知道我愛你。是的,主知道彼得愛主,但是並不是在這裡結束,耶穌要求的是具體的。你愛我的話,要餵養我的小羊。有人覺得這是牧者傳道人的責任,不是自己的責任,其實不是這樣,主的話是向所有愛主之人說的,餵養主的羊是所有得到愛的人都應盡的責任。初代教會的信徒人人都是傳道人,福音不是由使徒傳到羅馬,而是由不知名的基督徒傳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福音的使者。
願每個弟兄姐妹默想加利利海邊的恩典,思想主的心意,重新喚起我們向著主的愛,回應主的呼召,餵養主的羊,在信仰家庭工作生活中努力做見證,使多人歸義,發光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