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去了,英特爾還在遭受「幽靈」和「熔毀」的困擾

2020-12-04 36氪

編者按:2018年1月,四組研究人員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同一段時間發現了同一類型的安全漏洞:「幽靈」和「熔毀」。英特爾首當其衝,遭受了極大衝擊。近日,《連線》雜誌發表文章稱,一年過去了,英特爾還在遭受著「幽靈」和「熔毀」的困擾。文章作者為HAY NEWMAN,原題「THE ELITE INTEL TEAM STILL FIGHTING MELTDOWN AND SPECTRE」,由36氪編譯,希望能夠為你帶來啟發。

一年前,英特爾與一個由學術和獨立研究人員組成的網絡協作,披露了兩個具有前所未有影響的安全漏洞。

從那以後,英特爾一個核心的黑客團隊就一直致力於收拾殘局,甚至自己創建相應的攻擊進行研究。

這兩個漏洞,被稱為「幽靈」(Spectre)和熔毀(Meltdown),都與處理器如何管理數據,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有關。

它們不單單影響了使用英特爾、AMD和ARM等晶片製造商的幾代產品,而且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英特爾和其他公司為了提高性能推出的權宜之計,確實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熔毀,特別是幽靈揭示了,晶片設計存在一個超過20年的基本安全漏洞。

整個2018年,英特爾內內外外的研究人員,都在繼續發現與這類「Speculative_execution」漏洞相關的可以利用的弱點。

想要修復其中的許多問題,不僅僅需要軟體補丁,還需要從概念上重新思考如何製造處理器。

英特爾這些努力的中心,是公司的一個戰略攻擊研究和緩解小組STORM,由來自世界各地的黑客組成,任務是防範下一代安全威脅。

針對 Speculative_execution 安全漏洞,他們需要產品開發團隊、傳統架構團隊、外聯和通信部門之間的廣泛合作,以協調應對措施。STORM一直是技術方面的核心。

「對於幽靈和熔毀,我們的態度非常積極,」英特爾攻擊性安全研究部門負責人德希內什·馬諾哈蘭(Dhinesh Manoharan)表示。STORM歸屬於這一部門。

「考慮到我們需要處理和解決的產品數量,以及我們要這樣做的速度——我們設置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

英特爾的攻擊性安全研究團隊大約由60人組成,他們專注於主動進行安全測試和深入調查。

STORM是其中的一個小團隊,大約有12個人專門致力於原型開發,以展示它們的實際影響。這有助於揭示漏洞實際延伸的程度,同時也可以提出潛在的緩解措施。

這一策略幫助他們儘可能多地捕捉到Speculative_execution漏洞的變體,這些漏洞在整個2018年緩慢出現。

「每次發現先進的技術能力或攻擊時,我們都需要繼續跟蹤它,對它進行研究,並確保我們的技術仍然可以作為解決手段,」STORM的負責人羅德裡戈·布蘭科(Rodrigo Branco)表示。

「對於幽靈和熔毀也是如此。 唯一的區別是規模,因為它們影響到了其它公司和整個行業。」

不斷變化的反應

在2018年初,因為其隨意的回應,以及在嘗試控制幽靈和熔毀時推出的一些糟糕的補丁,英特爾受到了業界的批評。

但是,在英特爾之外大量參與Speculative_execution漏洞應對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家公司在應對幽靈和熔毀方面的不懈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贏回了人們的好感。

「無論如何,新的東西都會被發現,」喬恩·馬斯特斯(Jon Masters)說,他是開源企業IT服務集團Red Hat(最近被IBM收購)的架構專家。

「但是過去沒有人意識到這些問題,所以他們不願意為了安全而犧牲任何性能。現在,對於英特爾來說,安全性不僅僅是一個複選框,而是一項關鍵功能。」

據估計,為英特爾晶片增加基本的 Speculative_execution 防禦系統需要4到5年的時間。與此同時,除了針對傳統處理器的補丁外,英特爾還在去年10月份宣布的晶片上添加了第一個物理防禦系統。

但是完全重新設計晶片以抵禦 Speculative_execution 的攻擊需要時間。馬斯特斯說:「從頭開始設計一個完整的晶片微架構並不常見。」

儘管英特爾迅速吹捧其迄今取得的進展,而不是專注於這個更大的時間表。但其安全研究人員承認,徹底重新開發非常重要。規模也很大。

「隨著漏洞的緩解,響應時間會因你生產的產品類型而異,」英特爾的馬諾哈蘭表示。

「如果這是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式,而不是作業系統,或者是低級固件,或者是矽,那麼複雜性就大不相同了。我們扭轉局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光譜的每一端都是不同的。」

STORM之眼

Speculative_execution 攻擊只是 STORM 大量研究主題中的一個。但是這個主題在2018年一直備受關注。

在英特爾披露幽靈和熔毀的幾天後,當時的執行長布萊恩·克爾扎尼奇(Brian Krzanich)宣布了「安全第一」的承諾。

「底線是,持續的協作將帶來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以恢復客戶對其數據安全性的信心,」克爾扎尼奇寫道。

從那以後,STORM的許多成員從獨立的安全顧問公司和其他外部研究團體中招募而來,幫助英特爾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與不同的產品團隊分享我們的見解和專業知識,但是我們並不局限於特定的產品,」STORM馬裡昂·馬沙萊克(Marion Marschalek)說,他主要從事軟體編譯器的安全分析工作,於2017年加入了英特爾。

「這在某種意義上是特殊的,因為我們獨立於生產流程。 我們可以在不受時間限制的情況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STORM團隊在英特爾位於俄勒岡州希爾斯博羅園區的一個開放式房間裡辦公。「就像電影裡的那樣,」馬沙萊克笑著說。「有很多白板,很多人會忽然跳起來,在牆上畫想法,並和別人討論。」

STORM甚至有一個非正式的團隊吉祥物:羊駝,這要歸功於每隔幾個月在俄勒岡州農村的布蘭科農場舉辦的聚會。

但是,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之外,STORM還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從各種嵌入式設備和行動裝置到個人電腦、伺服器和超級計算機,世界各地的大量計算設備都在使用英特爾的晶片。

為了防止團隊成員感到不知所措,布蘭科努力將挑戰控制在一個可控範圍內。

「對我來說,這很令人興奮,我需要解決人們以前從來不需要解決的問題。你正在定義影響力,對我來說,這有點驚人,」布蘭科說。

「對於經驗不足的研究人員來說,這可能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這可能會讓人不知所措。」

這既是英特爾處理Speculative_execution安全漏洞的優勢,也是其面臨的挑戰,同時也是英特爾接受新的處理器攻擊概念的起因。

「希望英特爾能從中獲得深度防禦的信息,」密西根大學計算機架構研究員託馬斯·溫尼斯(Thomas Wenisch)說。他曾參與Speculative_execution研究,包括對英特爾處理器Secure Enclave(安全區域)技術的攻擊。

「如果有人確實在一個系統的某個部分發現了缺陷,我們怎麼能讓其他部分的安全措施仍然有效呢? 希望我們能看到不那麼脆弱的晶片設計。」

STORM內部的研究人員似乎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但隨著英特爾多年來未能全面實施硬體保護以防範 Speculative_execution 攻擊的硬體保護措施,新的威脅類型也在不斷出現,公司作為一個整體,需要長期堅持「安全第一」。

整個矽工業也是如此,在安全保護與速度和靈活性經常不一致的情況下,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追求最高性能,是幽靈和熔毀出現的原因。

經濟壓力往往與安全需求不相稱。「這很難,因為最終他們還是要靠表現來競爭,」溫尼斯說。 不管他們周圍在發生什麼,STORM的任務就是不斷深入研究即將出現的任何風險。

畢竟,這些風險應該不缺少出現的機會。

原文連結:https://www.wired.com/story/intel-meltdown-spectre-storm/

拓展閱讀:

2018年第一起「魔幻現實主義」事件:四組研究人員幾乎同時發現了存在幾十年的漏洞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堵上「幽靈」和「熔毀」漏洞 英特爾第9代CPU安全就無憂了嗎?
    在英特爾秋季桌面發布會上,英特爾方面稱,第9代CPU增加了針對Spectre(幽靈)和Meltdown(熔毀)漏洞變種的硬體保護。回顧英特爾「晶片門」想當初,英特爾「晶片門」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作為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英特爾晶片被廣泛用於各種計算設備,比如筆記本、臺式機和伺服器等。2018年1月初,英特爾晶片被媒體曝光存在嚴重技術缺陷,由此引發全球用戶對信息安全的擔憂。當時,一安全團隊曝光了CPU中的Meltdown(熔毀)和Spectre(幽靈)兩大漏洞。
  • 比「幽靈」和「熔毀」更嚴重 英特爾晶片曝出MDS漏洞
    近日,有學術研究人員披露英特爾晶片中存在一類新漏洞(MDS)。受該漏洞的影響,數百萬臺採用英特爾處理器的計算機受到影響,涵蓋使用相關晶片的蘋果設備。據悉,這些漏洞可能會洩露潛在的敏感數據。來自多所大學和安全公司的研究人員,他們發現英特爾CPU中存在投機執行側通道漏洞,該漏洞被稱為微架構數據採樣——MDS攻擊。
  • 英特爾幽靈峽谷 NUC 繼任者「野獸峽谷」曝光
    IT之家 12 月 2 日消息 根據外媒 FanlessTech 的消息,英特爾幽靈峽谷 NUC 的繼任者是 「野獸峽谷」,將搭載 11 代酷睿 H 系列處理器。另外,2021 年第四季度英特爾還會推出一款 8 升體積的野獸級 NUC。
  • 科學家發現幽靈粒子 手機有望一年一充電
    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科學家發現幽靈粒子 手機有望一年一充電  這項突破性的發現將極大地推進未來技術的發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以及能夠實現一年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
  • 英特爾幽靈峽谷拆解:支持M.2 22110 SSD,未來可選 RTX 3060
    IT之家 1 月 16 日消息 日前,英特爾發布了新款高性能 NUC 主機幽靈峽谷,首發配備為 11 代酷睿 i7 低壓處理器 + RTX 2060 顯卡。Simplynuc 網站現已上架英特爾新發布的幽靈峽谷 NUC,起售價 1349 美元。
  • 英特爾潤米合作跑鞋幕後 歷時一年難在功耗和算法
    合作三方分別是提供Curie晶片方案的英特爾公司、提供90分品牌跑鞋產品的小米生態鏈公司潤米科技、以及產品的首發銷售平臺京東,會後,智東西與少數幾家媒體深入採訪了英特爾和開潤股份兩方的負責人,分別為英特爾公司新技術事業部副總裁、新業務部門總經理Jerry
  • 資料:核電站核反應堆堆芯熔毀破壞原理
    「熔毀」一詞道出了核電最核心的問題:核能安全嗎?「熔毀」這個詞因兩件臭名昭著的事故至今令人記憶猶新:1979年的美國三裡島事故,以及七年之後發生在現烏克蘭的車諾比事故。你可以把福島上那些沸水堆(BWR)的堆芯想像成電熱壺中電子元件的放大版本。
  • 安全研究人員表示,英特爾解決硬體缺陷方面仍存在不足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VUSec小組的研究人員表示:「不幸的是,除非有足夠的行業壓力,否則英特爾似乎沒有動力改變目前的狀況,這讓公眾產生了一種錯誤的安全感。」這個問題涉及兩個基於硬體的缺陷,分別稱為ZombieLoad和RIDL。
  • 熔毀 免安裝硬碟版下載
    【遊戲封面】遊戲名稱:熔毀【運行說明】1、解壓壓縮包2、運行「開始遊戲」進入遊戲【遊戲介紹】  《熔毀》是一款由開發商 Phenomenon Games 製作的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遊戲。還是Unity引擎打造的一個q版射擊遊戲,看得出還加入了些RPG元素。遊戲目的就是活下去。
  • 過去的一年,和現在的一年一樣嗎?科學家從珊瑚化石中找到證據
    對於自然生物來說,它們除了生存和繁衍之外,時間也在它們身上留下了痕跡,證明它們的過去,例如樹木的年輪。年輪是植物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樹木內的細胞和導管每年都會經歷一次從大到小的變化,同時質地也會從疏鬆變成密實,因此在樹幹的橫截面形成了一圈圈的環狀紋路。年輪常見於溫帶喬木或者灌木,一般是一年長一圈紋路,因此才被稱為「年輪」。那麼年輪有什麼研究價值呢?
  • 中國科學家捉到"幽靈粒子"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這項突破性的發現將極大地推進未來技術的發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以及能夠實現一年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
  • 全球約10億人正遭受精神障礙困擾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據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 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10億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礙困擾,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殺而失去生命。
  •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此外,該核電站2號反應堆面臨著堆芯熔毀的危險。  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洩漏事故為4級。根據日本官方提供的數據,當前遭受輻射汙染的人數為22人。不過,媒體卻認為可能有超過190人有核輻射汙染症狀。福島縣已經計劃對12萬名避難者進行核輻射檢查。
  • 我國發現幽靈粒子 和鋁離子電池可讓手機逆天
    我國發現幽靈粒子了,真的是很給力啊,因為要知道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爭相創造可能存在它的人工環境。你問這種東西有什麼用?用處大了,舉個例子它可以實現手機電池一年充一次電。我國發現幽靈粒子了,不知如果它和鋁離子電池結合是不是手機就可以逆天了。
  • 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
    資料圖: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原標題: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據新華社電 港媒稱,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3日報導,這項突破性的發現將極大地推進未來技術的發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以及能夠實現一年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只有一個磁極報導說,中國科學院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經過多年研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方忠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證實了外爾費米子的存在。
  • 閃電換帥 英特爾重回「技術咖」
    帕特·基辛格是科技界的熱門人物,他曾經是英特爾第一任首席技術官,為英特爾工作了30年,並推動了USB和WiFi等關鍵行業技術的開發。帕特·基辛格從2012年起擔任VMware執行長,他帶領這家公司轉型為雲基礎設施、企業移動和網絡安全領域公認的全球領導者,使公司的年營收幾乎翻了三倍,成為當今雲計算市場炙手可熱的領頭羊。顯然,市場對這位新CEO寄予了厚望。
  • 希捷、百度展開深度戰略合作;機器人Heliograf過去一年寫了850篇新聞
    機器人Heliograf在一年內寫了850篇新聞;公安部研究所表示可能將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載入手機卡。 1.希捷、百度展開深度戰略合作18日,希捷和百度宣布再次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強化雙方在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存儲業務方面的合作。
  • 《盜賊之海》幽靈船在哪 幽靈船位置一覽
    導 讀 盜賊之海幽靈船位置一覽 多人在線RPG海盜遊戲盜賊之海在6月17日更新了鬧鬼海岸新版本,鬧鬼海岸版本加入了新敵人幽靈船
  • 「三英戰呂布」再度上演 英特爾要何去何從
    英特爾作為晶片行業的大佬,其地位在過去很多年都是穩如泰山,只不過最近兩年,英特爾自身研發出現了問題,在外部又遭遇了其他廠商的巨大壓力,儼然一副三英戰呂布的局面。蘋果M1處理器在與英特爾度過長達十多年的蜜月期之後,兩者終於在今年宣布了分手。
  • 英特爾Gregory Bryant:創造改變世界的技術正是英特爾的使命
    競爭加劇促使英特爾著力 推出具有領導力的產品 近年來,微處理器發展速度比過去十年要快得多,競爭對手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英特爾的市場份額,英特爾究竟該如何保持自身在PC行業的領導力,技術和市場方面又會有哪些動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