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奶粉事件
合格產品致病企業也擔責
國家質檢總局集中答覆近期公眾反映問題
競報訊(記者張偉濤)昨天,國家質檢總局就近期公眾對有關奶粉及其他產品反映的問題進行了集中答覆。對消費者提出的「食用了總局公布的合格企業名單裡的奶粉,但嬰幼兒仍被發現有腎結石」的問題,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有證據證明企業生產的食品引起了嬰兒的疾病,生產企業應當承擔責任。
食用合格產品發病企業也要擔責
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布的檢驗結果僅說明被抽查的產品批次含三聚氰胺的情況。
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生產企業必須對出廠的產品進行嚴格檢驗,未經檢驗合格不得出廠。如果有證據證明企業生產的食品引起了嬰兒的疾病,生產企業應當承擔責任。
對有些已經長大也發現腎結石的兒童,其是否由於小的時候喝問題奶粉造成的情況,建議儘快向國家衛生部門反映情況,並留好治病記錄。
如果懷疑生產者的產品(含未檢出三聚氰胺的產品)引發了嬰幼兒腎結石等疾病,受到傷害、要求賠償,建議保存好有關證據,並向衛生部門、司法部門諮詢。
如果消費者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也可通過質檢總局網站進一步說明需求。
已購產品退貨可找工商部門
對消費者擔心購買的奶粉存在問題,不敢消費的情況,質檢總局表示,目前三鹿嬰幼兒奶粉和已公布的問題產品已經全部下架、召回。有關退貨的問題,請向工商管理部門諮詢,也可以直接向廠家提出。
要查已買產品可聯繫當地機構
對部分消費者害怕已消費的一些產品不安全,提出抽查某些品牌、某些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要求,質檢總局表示,現在能夠在市場抽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已經全部抽檢並在質檢總局網站上公布了檢驗結果,消費者對一些購買在手的產品要求進行檢驗篩查,建議與當地的有資質的檢驗機構聯繫。
另外,目前在產的109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中,部分企業存在多個品牌、多種系列的產品,甚至產品名稱也不同。質檢總局表示,這些做法都是合法的,但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識別產品的困難。
■相關新聞
李毅中稱凱氏定氮法有漏洞
昨日,在實地查看三元綠荷牧場、蒙牛乳業生產基地時,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李毅中說,不法分子將三聚氰胺添加到原料奶中,鑽的是凱氏定氮法測定奶粉蛋白質含量的漏洞。
國標GB/T5413.1-1997《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質的測定》中明確,使用凱氏定氮法測定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這一方法是目前國際通用的測定蛋白質的方法。
凱氏定氮法,是指通過測量氮元素的含量,並利用氮元素與蛋白質換算係數,來計算乳製品中所含蛋白質總量的方法。在分析過程中,所有含氮物質均被統計成蛋白質總量。三聚氰胺含氮量高達66%,一旦被摻入乳製品中,就可以提高氮的含量,造成原料奶蛋白質含量虛高。而其價錢,只有蛋白原料的五分之一。這暴露出我們在食品質量監管中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李毅中透露,目前有關方面正在研發奶製品中蛋白質和三聚氰胺含量的快速檢驗方法和儀器設備。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張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