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合格企業名單裡的奶粉致病企業也擔責(圖)

2020-12-01 搜狐網

  關注奶粉事件

  合格產品致病企業也擔責

  國家質檢總局集中答覆近期公眾反映問題

  競報訊(記者張偉濤)昨天,國家質檢總局就近期公眾對有關奶粉及其他產品反映的問題進行了集中答覆。對消費者提出的「食用了總局公布的合格企業名單裡的奶粉,但嬰幼兒仍被發現有腎結石」的問題,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有證據證明企業生產的食品引起了嬰兒的疾病,生產企業應當承擔責任。

  食用合格產品發病企業也要擔責

  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布的檢驗結果僅說明被抽查的產品批次含三聚氰胺的情況。

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生產企業必須對出廠的產品進行嚴格檢驗,未經檢驗合格不得出廠。如果有證據證明企業生產的食品引起了嬰兒的疾病,生產企業應當承擔責任。

  對有些已經長大也發現腎結石的兒童,其是否由於小的時候喝問題奶粉造成的情況,建議儘快向國家衛生部門反映情況,並留好治病記錄。

  如果懷疑生產者的產品(含未檢出三聚氰胺的產品)引發了嬰幼兒腎結石等疾病,受到傷害、要求賠償,建議保存好有關證據,並向衛生部門、司法部門諮詢。

  如果消費者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也可通過質檢總局網站進一步說明需求。

  已購產品退貨可找工商部門

  對消費者擔心購買的奶粉存在問題,不敢消費的情況,質檢總局表示,目前三鹿嬰幼兒奶粉和已公布的問題產品已經全部下架、召回。有關退貨的問題,請向工商管理部門諮詢,也可以直接向廠家提出。

  要查已買產品可聯繫當地機構

  對部分消費者害怕已消費的一些產品不安全,提出抽查某些品牌、某些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要求,質檢總局表示,現在能夠在市場抽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已經全部抽檢並在質檢總局網站上公布了檢驗結果,消費者對一些購買在手的產品要求進行檢驗篩查,建議與當地的有資質的檢驗機構聯繫。

  另外,目前在產的109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中,部分企業存在多個品牌、多種系列的產品,甚至產品名稱也不同。質檢總局表示,這些做法都是合法的,但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識別產品的困難。

  ■相關新聞

  李毅中稱凱氏定氮法有漏洞

  昨日,在實地查看三元綠荷牧場、蒙牛乳業生產基地時,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李毅中說,不法分子將三聚氰胺添加到原料奶中,鑽的是凱氏定氮法測定奶粉蛋白質含量的漏洞。

  國標GB/T5413.1-1997《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質的測定》中明確,使用凱氏定氮法測定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這一方法是目前國際通用的測定蛋白質的方法。

  凱氏定氮法,是指通過測量氮元素的含量,並利用氮元素與蛋白質換算係數,來計算乳製品中所含蛋白質總量的方法。在分析過程中,所有含氮物質均被統計成蛋白質總量。三聚氰胺含氮量高達66%,一旦被摻入乳製品中,就可以提高氮的含量,造成原料奶蛋白質含量虛高。而其價錢,只有蛋白原料的五分之一。這暴露出我們在食品質量監管中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李毅中透露,目前有關方面正在研發奶製品中蛋白質和三聚氰胺含量的快速檢驗方法和儀器設備。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張慶龍)

相關焦點

  • 奶粉又出事!15家香港黑心毒奶粉名單曝光,雀巢,美贊臣紛紛上榜
    15家香港黑心毒奶粉名單曝光,檢測出三大致病隱患,希望你家沒有 第一大致病隱患: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的縮水甘油酯 經過這次香港消委會抽檢質量結果顯示:這15款奶粉中,都含有一種名為縮水甘油酯的物質。
  • 成都質監通報8月食品質量抽查情況 三家企業上不合格名單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成都市質監局、成都市工商局、四川檢驗檢疫局日前聯合通報2013年8月食品質量抽查情況,四川省甜源糖製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的產品經檢測不合格。   根據通報,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檢了成都市企業生產的蜂產品、餅乾、膨化食品、乳製品。
  • 多款奶粉檢出致癌物?他們回應了
    120微克/公斤,為所有樣本中最高,以一個1個月大的嬰兒,每日飲用計算,其食用分量就會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議攝取量。涉事企業惠氏、美贊臣、 a2、雅培、貝拉米作出回應 在回應中,以上企業均強調其產品安全,可供食用。
  • 廣東抽查室內加熱器產品 10家企業上不合格名單
    本次抽查了深圳、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順德等7個地市(區)40家企業生產的40批次室內加熱器產品。經檢驗,發現10家企業生產的10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5.0%。本次被抽查的40家生產企業(40批次)包括大型企業1家(1批次)、中型企業1家(1批次)、小型企業38家(38批次),大、中、小型企業佔被抽查企業總數的比例分別為2.5%、2.5%、95.0%。
  • 海南發現4種不合格奶粉 蛋白質含量低於國家標準
    本報海口5月8日訊(記者宗兆宣)記者今天從省疾控中心獲悉,我省衛生部門近日對市場上銷售的近600種奶粉進行了突擊檢查,並對可疑奶粉進行檢測,檢查結果顯示有四種奶粉蛋白質含量明顯低於國家標準,為不合格產品。
  • 大頭娃娃罪魁禍首是假冒特醫食品,與所有奶粉品牌無關!你所關心的...
    儘管胡說有理連日來儘量努力一一回復眾多消費者的留言,但由於微信公號留言只能精選100條,而很多消費者的關切又是共性問題,因此,在採訪的基礎上,今天胡說有理統一在這裡回復大家:目前所有在胡說有理後臺詢問自己家寶貝喝的嬰幼兒奶粉品牌是否合格的問題,根據國家監管部門的檢測通報,這些獲得配方註冊的奶粉品牌都是合格的,請放心食用;且本次「大頭娃娃」事件的罪魁禍首產品也與所有嬰幼兒奶粉品牌無關
  • 問題奶粉又上市,中國嬰兒何時能吃上放心奶粉
    例如2003年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根據2004年4月27日《新華網》發布的國務院調查組對阜陽地區的調查結果,阜陽2003年5月1日以後出生、以奶粉餵養為主的嬰兒中共有輕度、中度營養不良嬰兒189例,阜陽市因食用劣質奶粉造成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嬰兒共計12人。
  • 紅橙黃藍綠,五類企業五種幫扶,「海關五色圖」助企業復工復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魯佳 通訊員 壽海贊「這家企業享受海關五色圖的橙色幫扶政策,晚上『五色專項工作組』幫忙加班驗放。」2月20日晚,在杭州海關關員的辦理下,5000多罐奶粉在杭州綜合保稅區快速通關放行,火速上架銷售緩解庫存告急的情況。
  • 沒有良知,通過了奶粉註冊又如何?
    作 者 | 劉 磊 (奶粉產業觀察員)編 輯 | 孫 英自今年8月3日公布首批奶粉配方註冊名單以來,國家食藥監總局也在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食品企業飛行檢查」等監管工作,這些監管措施是相互關聯,彼此促進的,旨在提高奶粉的安全性,淘汰不合格乳企,扶持優質乳企,優化發展環境。
  • 2017年度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名單出爐 新增53家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
    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2017年度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名單出爐,包括萬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內的53家企業獲評2017年度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評選依據「品牌示範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從品牌創新能力、品牌管理體系、品牌增長水平、品牌保障機制、品牌拉動效應、獲得各類創新獎、是否實行免費售後服務等方面對申報企業進行量化考核,並根據各企業最終所得分值確定入選企業。
  • 今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公布
    今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公布 2020-12-03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皮革奶」檢測難於三聚氰胺 長期食用可能致癌
    2月12日中國政府網掛出農業部近日下發的《2011年度生鮮乳製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其中除了要求檢測奶粉當中的三聚氰胺之外,還要檢測皮革水解蛋白。而農業部17日表示,近年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物質的例行監測中沒有檢出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添加物質。
  • 阜陽大頭嬰兒事件中被忽略因素:奶粉被細菌汙染
    現在回過頭來看,在2004年安徽阜陽「大頭嬰兒」事件中,有一個可能的致病因素在當時被忽略了:在這些劣質奶粉中後來分離出了阪崎腸桿菌 金立旺/圖  阜陽「大頭嬰兒」事件中被忽略的殺手  作者:張田勘  現在回過頭來看,在2004年安徽阜陽「大頭嬰兒」事件中,有一個可能的致病因素在當時被忽略了:
  • 奶粉中吃出蟲子、黑褐色顆粒,真的是奶粉質量問題嗎?
    嬰幼兒奶粉中發現蟲子、黑褐色顆粒等異物的新聞屢見報端,隨手一搜就能發現這類報導涉及了國內國外各個品牌、各個階段的嬰幼兒奶粉產品。那麼奶粉中的異物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在日常餵養中該如何正確儲藏奶粉呢?據知名奶粉企業工程師介紹,國內正規奶粉生產企業,均嚴格遵守GMP規範化生產,有先進的設備和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能夠做到全程監控。
  • 奶粉裡的蟲子從何而來?脹罐、結塊還能不能吃?科普解答你的疑問
    根據國家公布的最新抽檢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合格率為99.9%,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抽檢100%合格。而去年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合格率為99.79%,奶粉質量抽檢合格率持續保持高位。
  • 泰安8家企業上榜省瞪羚企業名單
    泰安8家企業上榜省瞪羚企業名單 發布日期:2019-01-09 09:37
  • 一周食安黑榜:安萊儷依奶粉再度檢出不合格 順豐優選所售北純牌有...
    網紅三源裡菜市場所售農產品也被檢出不合格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發現,北京市朝陽區順源裡2號樓東側三源裡菜市場內121號北京隆朝嘉業商貿有限公司經營的海蟹,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出值為2.0 mg/kg,標準值為≤0.5 mg/kg。
  • 膠州市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標籤標識自查
    本報訊 孫開珍 近日,為規範食品標籤標識管理,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優化食品市場發展環境,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完善監管措施,在轄區內開展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標籤標識自查,進一步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遏制假冒偽劣、「山寨」侵權及利用標籤標識欺詐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構建食品標籤標識監管長效機制。
  • 41家淄博企業上榜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名單
    12月3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官網對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獨角獸企業名單進行了公示。本次公示的名單中包含5家獨角獸企業、372家瞪羚企業。據了解,今年評選出的372家瞪羚企業也是自2018年山東評選瞪羚企業以來,瞪羚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年。
  • 延長石油陝西登榜不合格 企業聲明執行標準存偏差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2日訊 (記者 張海蛟) 近日,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020年第一季度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標準抽查情況的通報》顯示,陝西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陝西延長石油化工公司」)出現在公開標準複查企業不合格項目名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