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對話」空間站太空人 20個提問揭曉

2021-01-11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月19日下午,南京第三高級中學在宣布說,南京三中已經接到美國宇航局正式通知,將於北京時間8月26日,18:44—18:54之間,通過學校業餘電臺與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通聯對話(ARISS計劃);並同時公布了此次通聯對話的20個問題及參與對話的學生名單。這將是中國中學生(含港澳臺地區)第一次通過學校業餘電臺與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實現直接通話。

此前,南京第三中學面向社會徵集「與太空人對話」問題,經過學校和有關專家的初選出50個優秀的對話問題後,通過向社會徵集和網上投票的從這50個問題中遴選出20個問題向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提問,騰訊網也參與了這次活動。

以下為對話太空人的20個問題:

1、 Can you see the Great Wall from the ISS?

你能從空間站看到中國的長城嗎?

2、 Do you sweat in the space and how do you handle it?

在空間站工作是否會出汗?如果有,如何處理?

3、 If air leak happens in the ISS, what emergency actions will be taken?

如果在空間站發生洩漏,你們會採取怎樣的緊急措施?

4、 How do you handle the waste generated in the space?

你們怎樣處理空間站產生的垃圾?

5、 Is it very quiet on the ISS?

國際空間站裡非常安靜嗎?

6、 What does your family think of your work in the space?

你的家人怎樣看待您空間站工作?

7、 On the ISS, in which direction will the plants grow?

在國際空間站裡,植物會像什麼方向生長?

8、 How do you maintain oxygen supply on the ISS?

在空間站怎樣獲得氧氣供應?

9、 What does it feel like when you go through the black-out-area?

你通過「黑障區」時是怎樣的感受?

10、Is there any robot on board the ISS?

請問空間站裡有機器人嗎?

11、How far does the ISS fly per hour?

空間站每小時飛行多遠?

12、How can you keep ISS on its own orbit?

你們如何控制空間站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

13、What if you happen to get sick?

如果你們在空間站生病會如何處理?

14、What if you lost connection with the ground? Is it possible for the spacecraft to go back to the earth automatically?

如果和地面失去聯繫,太空梭能否自動回到地球?

15、Have you ever seen some space junk with your own eyes?

如果和地面失去聯繫,太空梭能否自動回到地球?

16、Does earth look any different from it used to be?

我們的地球看起來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17、What is the long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ISS and the earth?

空間站和地球的最遠距離是多遠?

18、Which time zone do you use in the space?

空間站裡使用的哪個時間?

19、What do you feel about space walk(EVA)?

在太空行走的感覺是什麼?

20、What do the stars look like in the space?

在空間站看星星象的樣子是什麼?

(來源:騰訊科技 編輯:肖亭)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對話太空人 "太空寶寶會比姚明還高嗎?"
    「NA1SS,BY4AY呼叫並等待」……   連續二十幾遍呼叫後,無線電那頭終於傳來太空太空人的聲音,24位孩子激動地歡呼起來。   昨天,「我問星空———對話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活動在市青少年科技藝術活動中心舉行,上海中小學無線電愛好者通過無線電直接與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美國太空人吉瑞特·雷斯曼進行了對話。
  • 造價1000億美元的空間站漏氣11個月:三名太空人被緊急撤離
    國際空間站發現漏洞的問題還沒有解決,ASA和Roscosmos航天局都認為氣壓洩露問題對太空人不會產生立即危險,但這個漏洞必須找到,否則空間站內的空氣會一直洩露到太空中。川陀太空原創:【每日小科普】總第1306期造價1000億美元的國際空間站從2019年9月開始就發現了漏氣現象,空間站機艙氣壓出現了輕微變化。之前數個月進行了多次艙外行走,對漏氣現象並沒有仔細調查,艙外行走也會導致空間站內氣壓發生變化。為了堵上漏洞,太空人需要關閉所有艙門,然後監控氣壓的變化。
  • 太空人在空間站拍攝到「天外來客」:五個光點並排飛行
    在空間站上,太空人可以看到與眾不同的地球全景,並且可以經常看到極光。拍攝地球極光,是很多空間站太空人的愛好,俄羅斯太空人在空間站拍攝地球極光時,意外發現了與眾不同的物體——五個並排飛行的不明物體突然出現,持續3秒後消失。
  • 太空人返回地球之後會是什麼樣子?NASA空間站太空人「重學走路」
    太空人返回地球之後會是什麼樣子?NASA空間站太空人「重學走路」太空人是一個高危職業,不但要面對各種來自太空的危險,還要應對在太空環境下生存的不便,在太空的工作中,太空人的肌肉得到的鍛鍊非常有限,所以在長時間的太空工作後,需要進行輪班換人。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拍到五個「神秘飛行物」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太空人意外拍到了5個並排飛行的不明飛行物(視頻截圖)。Ivan Vagner / Roscosmos8月19日,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太空人Ivan Vagner在拍攝極光時意外拍到了5個並排飛行的不明飛行物。
  • 在空間站,男太空人患的這種病,只有女太空人才能治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長期在地球軌道上生活、工作的地方,用以對地球本身進行研究和各種空間實驗。國際空間站內長期有人值守,採用的是輪班制度,太空人都是來自各個國家,不過每一位太空人在空間站內的待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半年,就要被輪換下來回地球進行修養和恢復訓練。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將為更換電池進行太空行走
    然而沒有太多時間讓太空人去驚嘆眼前的美景,先不說危險,太空行走本就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兩位太空人要持續工作幾小時,慢慢「蠕動」著,帶著冰箱大小的電池組往返於空間站另一邊的工作檯。使用近20年,是時候將他們替換下來了。2017年,NASA用24個小型鋰電池替換了一些舊電池,相比氫鎳電池,鋰電池蓄能更多,供能更高效。
  • 空間站太空人捕捉壯觀極地中氣層雲
    空間站太空人捕捉壯觀極地中氣層雲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官網報導,2010年6月16日,國際空間站飛越至愛琴海上希臘科斯島上空時,軌道幾乎與地球日夜明暗分界線平行。位於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捕捉到壯觀的極地中氣層雲。  不管是在地球表面,還是在國際空間站上,都可以觀測到極地中氣層雲。極地中氣層雲也被稱為「夜光雲」或「夜耀雲」,這是因為它們通常出現在黃昏時。當太陽位於地平線之下,地球表面開始變暗時,這些雲因為處於高空仍然可以被陽光暫時照射到。
  • 20年了,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做了很多科學實驗,是人類的太空實驗室
    首先是微生物隕石混合樣本 隕石樣本和微生物的混合物將被送往空間站微生物和巖石相互作用在空間探索和地球外沉降中有許多潛在的用途。例如,微生物可以將巖石分解成土壤,用於植物生長,或者提取對生命維持系統和藥物生產有用的元素。 用組織晶片檢測心臟的變化 微重力會增加人類心臟的負荷,心臟的形狀也會發生變化,如果一個人在太空生活一年以上,這些變化是否會成為永久性的,目前還不清楚。
  • 兩名太空人升空後無法直奔空間站:軌道飛行18個小時,對接需手動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319期今天凌晨3月30分,SpaceX將2名太空人送入了軌道,進入軌道之後太空人不能馬上對接空間站,需要進入一個18至19小時的軌道飛行階段,預計明天抵達空間站,美國時間是31日晚上。
  • 史上最「悲催」的太空人,被遺忘在空間站,回來後國家竟已成歷史
    太空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航天英雄,正是因為有這些不怕犧牲不怕辛苦的人存在,我們的航天事業才能夠得到發展。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太空人除了讓人敬佩以外,更是被不少人表示同情,因為他可以說是史上最「可憐」的太空人了。
  • 空間站太空人捕捉到壯觀極地中氣層雲
    空間站太空人捕捉壯觀極地中氣層雲位於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捕捉到壯觀的極地中氣層雲。    不管是在地球表面,還是在國際空間站上,都可以觀測到極地中氣層雲。極地中氣層雲也被稱為「夜光雲」或「夜耀雲」,這是因為它們通常出現在黃昏時。當太陽位於地平線之下,地球表面開始變暗時,這些雲因為處於高空仍然可以被陽光暫時照射到。
  • 20年近3000項實驗,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研究了啥?
    成果包括深入認識了人類和動物是如何適應長時間的空間飛行的;材料在空間中的表現(見「高空飛行科學」)。10月30日,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美國宇航局太空人、生物學家Kate Rubins在接受媒體提問時,在接近零重力的環境中漂浮著說:「這就像把一整個世界一流的大學縮小到空間站的大小。」
  • 未來新建空間站俄太空人或配備武器,外太空配備手槍的意義何在?
    空間站(space station)是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必要設備,它們可以長時間的在近地軌道運行,並且支持多名太空人工作科研的地方。主要會分為單模塊空間站和多模塊空間站兩種。目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是人類的第一次成功嘗試,目前已經運行二十多年,未來幾年間我國也將發射自己的空間站。
  •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龍」飛船發射升空 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
    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15日由一枚「獵鷹9」共有四名太空人執行此次任務,包括了美國航天員麥可·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和香農·沃克以及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太空人將他們搭乘的「龍」飛船取名為「堅韌」號。由於天氣原因以及為了方便火箭回收,原定於美東時間11月14日的發射推遲一天。
  • 中國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已開始「散架」
    【僑報網綜合訊】媒體6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得到消息,2022年前後,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在明年到後年兩年的時間裡,通過11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後航天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還要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加拿大太空人空間站實拍地球壯麗圖片
    加拿大太空人空間站實拍地球壯麗圖片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7-08 拍攝這組照片的加拿大籍太空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也因為這組照片而在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上大受追捧。(環球網綜合報導 實習編譯:胡曉宏審稿:郭文靜)
  • 只因0.1毫米的孔,國際空間站拉響紅色警報,太空人緊急撤離
    據環球網報導,就在近期,只因0.1毫米的孔,國際空間站就拉響了紅色警報,當時上面還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一名美國人和兩名俄羅斯人。根據初步判定,漏氣的源頭位於美國艙段,於是這些太空人緊急撤離至俄羅斯艙段,等待最終的調查結果出爐。
  • 長期在太空中身體有變化:太空人在空間站查出血液凝塊
    由於隱私等原因,太空人的身份和病情出現的確切時間都被保密,在病例研究中省略了個人識別信息,僅知道該太空人在空間站執行為期6個月的太空任務,在空間站僅兩個月,就檢查出了深靜脈血栓。這是第一次在太空人身體上發現血凝塊,而美國宇航局還沒有制定在「零重力」環境治療該病情的既定方案。
  • 外媒:中國公布天宮空間站計劃,可與國際空間站相媲美
    近10年來,中國的航天科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五月初長徵五號的順利升空,有國外航天機構認為中國航天已經完全超過歐盟、日本等國。六月初有外媒報導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建設天宮空間站的新計劃,預計這個中國即將建成的新空間站(CSS)將在未來與16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ISS)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