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四年級的小夥伴,在課堂作業本上有這樣一道判斷題:榆樹、臭椿、楓樹的果實是翅果,能藉助風力傳播種子。這道題目裡榆樹、臭椿的果實是翅果很明確,問題的關鍵是楓樹的果實是怎樣的。有問題,問度娘!然而,一查百度傻眼了。
槭樹就是楓樹,楓樹就是槭樹?那楓樹的果實應該就是翅果了,可又有人說楓樹的果實是球狀的。這究竟是啥?傻傻分不清啊!
於是,小魚坐不住了,古詩、古籍、植物鑑賞都來查了一遍,結果槭樹還是楓樹,這居然是一個至今沒有定論的懸案!這也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論。
有些教授認為,我們存在兩種錯誤:
1.我們錯誤的把楓樹和楓香樹認為是同一種植物。
2.我們常常把楓樹和槭樹混為一談。比如,我們很熟悉的五角楓,它的學名卻被叫做五角槭,屬於槭樹科。
但也有教授不這樣認為,所以這也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論。
楓樹與楓香樹錯誤的源頭,大概是從日本的書刊開始。日本學者松村任三的《植物名匯》(1915年)、寺崎留吉的《日本植物圖譜》(1933年)和上原敬二的《樹木大圖說》(1959年)等書刊中,均將楓香樹稱為楓樹。而我們國家的學者也參考了日本書刊。
至於槭樹,我國古代的描述其實是很少的,最早認為槭樹屬於槭樹科(Acer L.)的書刊,應該是英國人翟爾斯(Giles H·A)在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所著《華英大辭典》。再次就是日本學者齋田及佐藤在《內外實用植物圖說》(1907年)中提到的「槭」。把楓樹叫做「槭」的,不是來自中國的傳統,也是取自日本的書刊。
關于楓樹與楓香樹的差別,也許參照我們國家王筠在1827年《說文釋例》和1850年《說文句讀》裡提到的更加準確,他說:「南方之楓香木,其葉似楓而實如慄房(球形),焚之有香氣,非一物也。」這個意思是說,楓香樹生長在南方,葉子的形狀和楓樹相似,但果實是球形的,燃燒楓香木會有香氣,但楓香樹與楓樹不是同一種植物。楓香樹屬於金縷梅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關于楓樹與槭樹的混亂,則是對日本書籍錯誤的延續。現在的「槭樹科」應該被叫做「楓樹科」,楓樹屬于楓樹科。那槭樹呢?臺灣的李先勇教授認為槭樹可能是古代對「七葉樹」的縮讀,所以槭樹應該是七葉樹,屬於七葉樹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槭樹科植物全世界約有200種,中國產140種,樹種太多了,難以找到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所以到底是槭樹還是楓樹這依然是一個懸案。
圖文來源 | 科學魚團隊
文章公益傳播,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喜歡記得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