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環球航海過程中的淡水是怎麼解決的?

2020-12-04 心安歷史說

古代的中國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謂天圓地方;但是古巴比倫的人卻認為,地是圓的,大地的周圍是河流;古歐洲的人認為,地球是一個大的平面,海的盡頭是個無底洞;古希臘有人認為,地球是圓的。

麥哲倫就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一直想要求證。於是,向葡萄牙國王提出航海計劃,被國王拒絕。西班牙國王當時想得到更多的財富,想要對外擴張,於是支持麥哲倫,給他配齊船隻跟水手。麥哲倫的船隊由5艘遠洋海船和200多名船員組成。其中主戰艦「特立尼達」號排水量可達110噸,其他的排水量不足百噸。

1519年9月20日在西班牙出發,1521年3月28日返航,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麥哲倫環球航海不僅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還驗證了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而且海洋不是隔離的,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這次的航行為人們的航海事業起到了先鋒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貢獻。

本人是非常佩服麥哲倫的,在當時科技還是十分不發達的情況下就能去完成這一壯舉。遺憾的是,麥哲倫死在途中,自己的水手代替他回到了自己的揚帆之地。這次航行,就是一場與生命的較量。

長途航行且船只有限,而且還有這麼多水手每天需要糧食和水。其實糧食不是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可以多準備,在海上也可以捕撈點魚蝦等補充營養。但是水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就算是在科技發達的現在,水的儲備仍然是一個大問題。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七天不吃飯,但是不能不喝水,人體的70%都是水分。那麼在航海過程中,淡水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呢?

因為在海上呆的時間很長,而且海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海水中大量的微量元素跟生物,對人體都是有危害的。同時,海水中有大量的金屬物質和鹽,濃度大於人體體液的濃度,如果直接飲用海水會直接造成人的死亡,所以船員們是絕對不會考慮飲用海水的。

在現在可以把海水進行分離,將淡水解析出來。眾所周知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肯定沒有這樣的技術。而且,淡水在沒有活物的情況下,是很難保存的,超過一個月就會發出惡臭,根本沒有可能再去飲用,只能用於生活中簡單的洗漱。而且再加上他們都是用橡木的桶盛水,這樣水跟空氣直接接觸更加容易變質。

所以,在登船的時候他們會準備很多的酒,在海上漂泊是很空虛跟寂寞的,沒有可以消磨時光的工具,天天面對著茫茫的大海。而且,在當時也沒有手機,更沒有抖音和微博,更沒有任何的娛樂項目去消磨時光。只能一復一日地重複單調的生活,所以喝一些酒來填補空虛的生活,還可以補充淡水,以及增加飽腹感。另外在出發的時候他們會將水煮沸,用高溫殺掉微生物,往水裡倒一些酒來,另外加一些橄欖油,讓油層漂在水上邊,減少與空氣的接觸,延緩水變質的時間,讓水保留的時間更長一點。同時酒還可以殺菌,減少一些傳染病的危險。因為酒是發酵後得來的,所以保存的時間會很長。在密封狀態下可以保存好久好久,酒越存放越值錢,在靠岸的時候還可以用酒來換取物資。

另外淡水的補給當然還有其他的來源:現在航海船隊出行都是靠港口的補給,有計劃的停靠,補給也都是按照計劃進行,但是在麥哲倫的那個年代,航線和要到達的地方都是陌生跟未知的,而且在當時所有的設施都是不完善的,根本不可能會有港口,所以港口補給在麥哲倫的年代是沒有的,但是適用於現在船隊的出行。

雖然麥哲倫航海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但是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計劃的,不然跟跟送死是沒用任何區別的,還是會做好一些準備措施,繪製地圖等等。他們的航海船隊不會離開陸地太遠,要保證自己的安全,繪製的地圖也會根據所行駛的裡程來計算補給的。想要隨時靠岸是非常不現實的,海上會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海島,所以看到海島就會上去,海島上大多數都會有淡水,所以海島補給是他們很重要的補給手段。

另一方面是,航行途中會有降雨,所以在降水的時候,船員們會利用雨水收集器,將雨水收集起來,利用特殊的方法儲存,當作淡水儲備。

船員們經過長時間的航行,也會積累很多的經驗,比如,在船靠岸或者登上海島的時候,會在當地找一些果子攜帶,可以短暫地減緩口渴;還可以利用簡單的蒸餾方法,將海水進行蒸餾,這也是一種獲得淡水的方法。

如果其他的方法都不可取的情況下,還可以在海裡撈一些魚,將魚體內的生物水擠出來,補充人體的水分,因為海水中魚類鹽分含量比較低,所以可以暫時性的減緩缺少淡水的危機情況。或者,飲用魚眼睛的血水,這樣聽來是讓人無法忍受的,但是在茫茫大海上,如果不採取這樣的方法只能等死,所以人在生死關頭不會計較這麼多的。

麥哲倫航海真的是非常偉大的,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勇敢,不僅僅是麥哲倫,還有緊緊跟隨的200多名船員,踏上的徵程是未知的,前途也是迷茫的,也不知道將會面臨什麼,也不知道是否能夠活著回來,但是大家都義無反顧地去做了。就算放到現在,恐怕也只有寥寥無幾的人願意賭上性命,去做一件看似沒有希望的事情吧。淡水對於人來說真的是至關重的,但是不管做了什麼準備還是措施,都不可能萬無一失,所以如果在上述的方法都不可取的情況下,只能是聽天命了。

相關焦點

  • 麥哲倫是怎麼解決環球航行中的淡水問題的?
    喝啤酒為主,當然,中途靠岸可以補充淡水。啤酒不僅僅用來飲用,出發時,用成桶的啤酒壓倉,就起到所謂的壓艙石的作用,可以保持船隻的吃水深度。麥哲倫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麥哲倫是葡萄牙航海家,他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那麼,他是怎樣解決淡水問題的呢?主要是靠喝啤酒。
  • 麥哲倫環球航行時,淡水問題如何解決?除了儲存,就靠聽天由命!
    麥哲倫通過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一個圓球。麥哲倫所帶領的探險船隊在1519年9月20日從西班牙出發一直到1522年9月6日成功歸來,他們完成這次環球航行歷時1082天。完成這次航行,他們面臨著很多困難,其中淡水資源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因為航行在海上根本不好找到淡水資源,而且海水是不能去直接飲用的,所以他們究竟是如何解決淡水問題的呢?
  • 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還原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揭開血腥的遠洋航行!
    直到麥哲倫完成了環球之旅,才真正的證實了地圓說這一說法。所以今兒個咱就聊聊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偉人麥哲倫的環球之旅。一、準備航行的麥哲倫出生於葡萄牙的麥哲倫,從小生活於一個落寞的其實家族。在這個起點上,他有機會成為皇家的航海工作人員,並多次出海在未知的領域探索,以及進行殖民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他漸漸熟悉各類航海用具,充實了自己的航海知識。也通過這些豐富的航海經驗,他更加的相信,這個世界,還有更加廣泛的地方等著他去探索挖掘。三十而立,在我們國家,三十這個年紀,應該是自立於世的年紀了。
  • 航海家麥哲倫是怎麼死的?
    麥哲倫是歐洲偉大的航海家他曾多次向葡萄牙國王申請做一次環球航行,但沒有獲得批准。為了實現自已的願望,後來他移居到西班牙並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允許和資助。公元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的船隊向西面進發,他們從聖羅卡啟航後,穿越了大西洋,又沿南美洲大陸的海岸南下,穿過後來被命名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至1521年4月7日抵達菲律賓的宿霧島時只剩下3條船了。
  • ...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新華社哈瓦那3月13日電 通訊:為世界帶來和平與愛——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新華社記者林朝暉「當全世界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我帶來了和平與愛的信息這是正在進行環球航行的西班牙航海家阿爾巴羅·德馬裡查拉爾日前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時對新華社記者說的話。「我愛中國和中國人民,希望今年9月能駕著摩託艇抵達中國上海。」德馬裡查拉爾雖然已經58歲,但他仍像年輕人一樣動作敏捷。2019年8月19日,他駕駛一艘3米長的摩託艇從西班牙塞維亞港出發,展開預計歷時一年半的環球航行,以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主角麥哲倫為何沒完成航球航行呢?
    1519年到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可以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通過他的探險團隊的努力向人類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論斷,包括現在的太平洋也是他所命名的。可是如此優秀的一位航海家,竟然沒有完成環球航行這一偉大的壯舉,而是死在了現在菲律賓的一個小島上。
  • 講座︱麥哲倫環球航線五百年:大航海中的生與死
    羅德裡格斯教授在講座中,以麥哲倫環球航行為切入點,討論了這次航行得以成功的諸多因素、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及文化聯繫,以及16世紀海上生活面臨的種種困難等主要問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1494年《託爾德-西裡亞斯條約》的籤署是麥哲倫航行重要的歷史背景。
  • 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探險家—麥哲倫
    但是有一個人就一直堅信地圓說,於是他便開始了自己漫長的環球航行計劃,他就是麥哲倫。麥哲倫向葡萄牙國王申請組織船隊去探險,但是被一再的拒絕,於是麥哲倫又向西班牙國王提出了環球航行的請求,當時的國王查理批准了他組織一支船隊出航。於是在1519年的9月20日,一支由五條海船,二百多人組成的遠航隊從西班牙的塞維亞城外港出發了。
  • 揭秘航海家麥哲倫,為何命喪部落酋長之手
    在今天菲律賓的馬克斯坦北岸,修建了一座奇特的雙面碑,墓碑的背面刻著:1521年4月27日,費爾南多·麥哲倫死於此地。他是在與馬克坦島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交戰中受傷死亡的。完成人類歷史第一次環球航行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向世人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但是卻死於菲律賓當地部落首領拉普拉普的刺刀之下。就這樣結束了麥哲倫的生命,在他的手下的帶領下完成了這次航行。
  • 是什麼樣的船,幫助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的夢想?
    在495年前的今天,即1522年9月6日,對於世界而言是個十分重大的日子:麥哲倫成功完成了環球航行!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位航海家的環球航行以及他的船。麥哲倫在進行環球航行前(1505年-1513年),已經到過印度、非洲和東南亞。在奪取馬六甲海峽的戰爭中他瘸了,並因此退役。這之前他了解到,香料群島(印度尼西亞東部的馬魯古群島)以東還是一片大海。
  • 艱難的壯舉:麥哲倫與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麥哲倫全球航行對世界歷史的發展作用? 成年後,他又開始為王室的航海事業服務,從而有機會接觸到屬於最高機密的航海記錄。這也為他日後的大展拳腳,奠定了豐厚的理論基礎。 1505年,24歲的麥哲倫加入該年度的印度遠徵艦隊。在總督阿爾梅達的指揮下,船隊在東非和印度西海岸展開了一系列徵戰活動。麥哲倫也是首次接觸到擊劍和划船,並開始熟悉指南針、羅盤與鐵鍬等航海儀器。
  • 紀念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500周年(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9月20日(外代一線)(11)紀念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500周年9月20日,在西班牙桑盧卡爾-德巴拉梅達的羅塔海軍基地附近,西班牙海軍參加紀念活動。當日,西班牙舉行活動,紀念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500周年。1519年9月20日,著名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環球航行。途中,麥哲倫在菲律賓的一次小規模衝突中喪生,4艘船隻先後沉沒、折返、焚毀或遭劫,唯有「維多利亞」號在西班牙人埃爾卡諾的指揮下繼續西行,並於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完成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用實踐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 航海家麥哲倫:我有火槍,為啥還要講道理?
    說起人類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麥哲倫必然榜上有名。在關於他的介紹中,很多都說麥哲倫帶領艦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比如近1000支長矛,幾百支鋼頭標槍,至少60把十字弩,100套鎧甲……可以說,麥哲倫艦隊完全可以武裝出一支小型軍隊。以這樣的戰鬥力,麥哲倫完全不用懼怕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敵人」。實際上,麥哲倫在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土著人,槍炮派上了用場。
  • 麥哲倫環球航行命名太平洋,扮演上帝涉及部落糾紛在菲律賓被砍死
    這個實際上就是人類在地理大發現的過程中又向前突破了一步,用我們之前比方來講,在黑暗當中的摸索,又摸出一塊拼圖來,又補上了一塊。人類就知道除了此前已知的大西洋和印度洋之外,地球上還有另外的一片大洋,當時命名稱叫南海。
  • 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究竟是誰最早發現了地球是圓的?
    「地圓說」在麥哲倫環球之旅前夕文藝復興的歐洲已經非常盛行,甚至已經有人製作出比較原始的地球儀(雖然大陸構造基本是錯的),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也是為了進一步確證大地是球體這一事實。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歐洲,當時歐洲的中心古希臘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依託海洋貿易而發展,航海業非常發達。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導航關係到生死存亡,那時候沒有航海時鐘也沒有六分儀,甚至連一份製作粗糙的海圖都是奢望。這樣以來,導航就完全靠那些經驗豐富的水手,水手們常年在海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水文和天文資料,依靠水文經驗和天文觀察來確定船隻方位。
  • 《最強蝸牛》麥哲倫的望遠鏡新貴重品怎麼獲取 麥哲倫的望遠鏡新...
    導 讀 最強蝸牛麥哲倫的望遠鏡新貴重品怎麼獲取,麥哲倫的望遠鏡能解鎖新幻境麥哲倫的環球之旅,想知道貴重品推薦在哪查看
  • 497年前的10月21日,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發現麥哲倫海峽
    船長麥哲倫此行不但擔負著掠奪巨額財富的重責,還想通過他的探險歷程來證明地球是個圓球。探險船隊在大西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後又利用東北季風和赤道海流到達南美洲巴西海岸,並順利沿著南美海岸南下航行4個多月。第二年10月,當探險隊沿著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時,突然發現一條通往太平洋的海峽。
  • 航海王燃燒意志麥哲倫技能加點 燃燒意志麥哲倫怎麼玩
    麥哲倫的定位是團體輸出,偏於輔助性質比熊強上一大截。
  • 麥哲倫艦隊的水手:淡水、野味、土著美女,靠岸必須享受
    麥哲倫艦隊 這是麥哲倫艦隊書記官皮加費塔日記中的內容,他統計的時候大概漏掉了20名船員,實際上出發時約有257名船員。麥哲倫的小舅子杜阿爾特·巴爾波查,甚至想要待在這裡,當一個貿易商人,過上神仙般的日子——這把麥哲倫氣得夠嗆,直接把巴爾波查戴上腳鐐關在船上了。 水手們還是有工作的,麥哲倫抓緊時間和當地的土著人做生意,用各種小玩意兒換取補給。除了淡水,還有水果和食物。
  • 揭秘大航海時代,著名航海家死的原因,只因為兩個字!
    說起麥哲倫,我想應該不少人在中學的歷史書上都學到過關於他的歷史,在大航海的時代,他的艦隊最終成功的繞了地球一圈,證明了地球是個圓球形,但是在航海的過程中,這位航海家並沒有跟隨他的艦隊走完全程,他在半路上犧牲了,關於這位航海家的死因我想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