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500周年(2)

2020-12-04 新華社體育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9月20日

(外代一線)(11)紀念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500周年

9月20日,在西班牙桑盧卡爾-德巴拉梅達的羅塔海軍基地附近,西班牙海軍參加紀念活動。

當日,西班牙舉行活動,紀念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500周年。1519年9月20日,著名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環球航行。途中,麥哲倫在菲律賓的一次小規模衝突中喪生,4艘船隻先後沉沒、折返、焚毀或遭劫,唯有「維多利亞」號在西班牙人埃爾卡諾的指揮下繼續西行,並於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完成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用實踐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新華社/法新

相關焦點

  • ...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新華社哈瓦那3月13日電 通訊:為世界帶來和平與愛——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新華社記者林朝暉「當全世界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我帶來了和平與愛的信息這是正在進行環球航行的西班牙航海家阿爾巴羅·德馬裡查拉爾日前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時對新華社記者說的話。「我愛中國和中國人民,希望今年9月能駕著摩託艇抵達中國上海。」德馬裡查拉爾雖然已經58歲,但他仍像年輕人一樣動作敏捷。2019年8月19日,他駕駛一艘3米長的摩託艇從西班牙塞維亞港出發,展開預計歷時一年半的環球航行,以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 袁隆平院士獲「紀念麥哲倫海峽500周年獎」
    今天下午,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及代表團專程來到長沙,代表智利外交部國家形象委員會將「紀念麥哲倫海峽500周年獎」頒發給袁隆平院士。農業農村部、省外事辦、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頒獎儀式。
  •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主角麥哲倫為何沒完成航球航行呢?
    1519年到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可以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通過他的探險團隊的努力向人類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論斷,包括現在的太平洋也是他所命名的。可是如此優秀的一位航海家,竟然沒有完成環球航行這一偉大的壯舉,而是死在了現在菲律賓的一個小島上。
  • 是什麼樣的船,幫助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的夢想?
    在495年前的今天,即1522年9月6日,對於世界而言是個十分重大的日子:麥哲倫成功完成了環球航行!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位航海家的環球航行以及他的船。麥哲倫在1480年出生於葡萄牙,10歲時被老爹送去皇宮,成了王后的侍童。六年後,他意外進入國家航海事務所工作,開始了與大海結緣的一生。
  • 麥哲倫環球航行命名太平洋,扮演上帝涉及部落糾紛在菲律賓被砍死
    03 500年前,麥哲倫開啟環球航行在這個消息很快的傳遍歐洲之後,麥哲倫就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或者說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希望驗證南海和大西洋是不是連通的,也正是因此他產生了這樣的環球航行的想法。於是在1519年的時候,麥哲倫就出發了。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啟航照片80歲高齡的航海家兼作家吉米·康奈爾(Jimmy Cornell)本月20日從塞維亞啟航開始了他的第四次環球旅行,本次環航以紀念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德·麥哲倫和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 Sebastián Elcano)海洋探險500周年,他們的探險完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
  • 麥哲倫是怎麼解決環球航行中的淡水問題的?
    麥哲倫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麥哲倫是葡萄牙航海家,他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那麼,他是怎樣解決淡水問題的呢?主要是靠喝啤酒。
  • 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還原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揭開血腥的遠洋航行!
    直到麥哲倫完成了環球之旅,才真正的證實了地圓說這一說法。所以今兒個咱就聊聊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偉人麥哲倫的環球之旅。一、準備航行的麥哲倫出生於葡萄牙的麥哲倫,從小生活於一個落寞的其實家族。然而三十三歲回到葡萄牙麥哲倫,心中卻在想著如何進行下一場旅行探險,一場環球旅行。他去找國王,闡明自己的發現,還有更廣泛的地方值得去發掘。當時的葡萄葉國王滿足於自己的當下所擁有的航線貿易,覺得不需要再擴展。此路不通,麥哲倫便把目標轉向了鄰國西班牙。1517年,他來到了西班牙的塞維亞,並向該地司令的提出了想要出航環球的想法。
  • 艱難的壯舉:麥哲倫與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
    1521年,麥哲倫死在了環球航行的後半段陸上。這次遠徵當然為了科學論證地球是個球體,而是西班牙人對葡萄牙海上勢力的瓦解嘗試。成年後,他又開始為王室的航海事業服務,從而有機會接觸到屬於最高機密的航海記錄。這也為他日後的大展拳腳,奠定了豐厚的理論基礎。 1505年,24歲的麥哲倫加入該年度的印度遠徵艦隊。在總督阿爾梅達的指揮下,船隊在東非和印度西海岸展開了一系列徵戰活動。麥哲倫也是首次接觸到擊劍和划船,並開始熟悉指南針、羅盤與鐵鍬等航海儀器。
  • 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究竟是誰最早發現了地球是圓的?
    「地圓說」在麥哲倫環球之旅前夕文藝復興的歐洲已經非常盛行,甚至已經有人製作出比較原始的地球儀(雖然大陸構造基本是錯的),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也是為了進一步確證大地是球體這一事實。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導航關係到生死存亡,那時候沒有航海時鐘也沒有六分儀,甚至連一份製作粗糙的海圖都是奢望。這樣以來,導航就完全靠那些經驗豐富的水手,水手們常年在海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水文和天文資料,依靠水文經驗和天文觀察來確定船隻方位。在航海瞭望的過程中水手們發現,他們總是先看見帆船的白帆,然後隨著距離靠近才能逐漸看見船身,這就是所謂的「隱沒」現象。
  • 菲律賓擬建拉普拉普博物館,麥哲倫喪命之地或成新景點
    2021年,菲律賓將舉行馬克坦戰役勝利500周年以及菲律賓環球航行的紀念活動。為迎盛會,菲律賓開展了重要的工程建設,今年7月,菲律賓國家五百年紀念委員會(National Quincentennial Committee,以下簡稱NQC)公布了全新拉普拉普博物館的設計形象。拉普拉普是誰?
  • 歷史書騙了你,第一個環遊世界的人不是麥哲倫,而是菲律賓人?
    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德·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常被認為是全球第一個進行環球航行的人。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根據歷史記載麥哲倫的船隊於1522年9月首次完成了環繞地球航行一周。但事實上麥哲倫(Magellan)早在1521年就死在了菲律賓。
  • 麥哲倫環球航行時,淡水問題如何解決?除了儲存,就靠聽天由命!
    麥哲倫通過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一個圓球。麥哲倫所帶領的探險船隊在1519年9月20日從西班牙出發一直到1522年9月6日成功歸來,他們完成這次環球航行歷時1082天。完成這次航行,他們面臨著很多困難,其中淡水資源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因為航行在海上根本不好找到淡水資源,而且海水是不能去直接飲用的,所以他們究竟是如何解決淡水問題的呢?
  • 科技日曆|麥哲倫率船隊環球航行,「回報」土著人的是西班牙300年的...
    1521年麥哲倫在環球旅行時抵達關島。3月6日,關島的土著查漠洛人在海邊發現了奄奄一息的大航海家。麥哲倫在島上待了數月。但接踵而至的是他對救過他的命、給了他給養的關島查漠洛人的回報――300年的西班牙佔領與統治。在此後100的歲月中,美國人、日本人都為爭奪這一方領土而大打出手,直到1944年,美國宣布關島為其非合併領土。
  • 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探險家—麥哲倫
    但是有一個人就一直堅信地圓說,於是他便開始了自己漫長的環球航行計劃,他就是麥哲倫。他堅信大地是圓形的,盼望做一件人類歷史上破天荒的壯舉——環繞地球航行。麥哲倫向葡萄牙國王申請組織船隊去探險,但是被一再的拒絕,於是麥哲倫又向西班牙國王提出了環球航行的請求,當時的國王查理批准了他組織一支船隊出航。
  • 497年前的10月21日,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發現麥哲倫海峽
    船長麥哲倫此行不但擔負著掠奪巨額財富的重責,還想通過他的探險歷程來證明地球是個圓球。探險船隊在大西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後又利用東北季風和赤道海流到達南美洲巴西海岸,並順利沿著南美海岸南下航行4個多月。第二年10月,當探險隊沿著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時,突然發現一條通往太平洋的海峽。
  • 講座︱麥哲倫環球航線五百年:大航海中的生與死
    羅德裡格斯教授2019年是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西班牙語國家因此發起了許多紀念活動。1519年麥哲倫率領著246名船員和5艘船隻,從西班牙塞維亞港出發,踏上了未知的海上徵途。羅德裡格斯教授在講座中,以麥哲倫環球航行為切入點,討論了這次航行得以成功的諸多因素、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及文化聯繫,以及16世紀海上生活面臨的種種困難等主要問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1494年《託爾德-西裡亞斯條約》的籤署是麥哲倫航行重要的歷史背景。
  • 麥哲倫環球航行側面論證
    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也認為地球可能是其他形狀,都主觀的將自己的國家認為是地球的中心,同樣的問題把主角換成宇宙以後或許還是一樣的結論
  • 麥哲倫環球航海過程中的淡水是怎麼解決的?
    麥哲倫就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一直想要求證。於是,向葡萄牙國王提出航海計劃,被國王拒絕。西班牙國王當時想得到更多的財富,想要對外擴張,於是支持麥哲倫,給他配齊船隻跟水手。麥哲倫的船隊由5艘遠洋海船和200多名船員組成。其中主戰艦「特立尼達」號排水量可達110噸,其他的排水量不足百噸。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智利「麥哲倫海峽獎」
    11月16日,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向袁隆平頒發「麥哲倫海峽獎」。當晚,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代表智利政府在長沙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頒發了「麥哲倫海峽獎」。今年是麥哲倫海峽被發現500周年,也是中國和智利建交50周年。在頒獎現場,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還向袁隆平頒發了「中智建交50周年紀念獎章」。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11月16日,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向袁隆平頒發「中智建交50周年紀念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