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智利「麥哲倫海峽獎」

2020-12-05 魯網

11月16日,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向袁隆平頒發「麥哲倫海峽獎」。

當晚,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代表智利政府在長沙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頒發了「麥哲倫海峽獎」。

今年是麥哲倫海峽被發現500周年,也是中國和智利建交50周年。在頒獎現場,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還向袁隆平頒發了「中智建交50周年紀念獎章」。

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

11月16日,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向袁隆平頒發「中智建交50周年紀念獎章」。

當晚,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代表智利政府在長沙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頒發了「麥哲倫海峽獎」。

今年是麥哲倫海峽被發現500周年,也是中國和智利建交50周年。在頒獎現場,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還向袁隆平頒發了「中智建交50周年紀念獎章」。

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

相關焦點

  • 國際事件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智利"麥哲倫海峽獎"
    根據新華社11月16日報導,在這個重要的日子,智利政府設立了麥哲倫海峽獎,為世界上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頒發。其中,智利駐華大使在長沙代表智利政府為我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授予麥哲倫海峽獎。因為袁老年事已高,智利政府特意派出智利駐華大使蒙特斯前往長沙頒獎,避免袁老旅途勞累。隨後,智利駐華大使蒙特斯表示,麥哲倫海峽的發現打通了全世界的不同國家之間的橋梁,令世界各國實現了通航貿易,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而袁隆平院士在農業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無數國家的人民有了賴以生存的食物,改善了成千上萬民眾的生活質量。
  • 袁隆平院士獲「紀念麥哲倫海峽500周年獎」
    今天下午,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及代表團專程來到長沙,代表智利外交部國家形象委員會將「紀念麥哲倫海峽500周年獎」頒發給袁隆平院士。農業農村部、省外事辦、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頒獎儀式。
  •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原標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名單已正式出爐,候選者人數之多再破記錄,達278名。出人意料的是,有兩個人的名字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他們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印度「綠色革命始祖」斯瓦米納坦。在歷屆諾貝爾和平獎評選中,實現糧食增產的農學家被提名是沒有先例的。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裡的拓荒者
    來源:中國文明網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被國際同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 吃米不忘「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獲得很多大獎不為人熟知
    ▪2011年獲馬哈蒂爾科學獎。 ▪2014年01月10日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015年獲第十四屆世界傑出華人獎。 ▪2016年10月03日獲第一屆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2011年獲馬哈蒂爾科學獎。 ▪2014年01月10日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015年獲第十四屆世界傑出華人獎。 ▪2016年10月03日獲第一屆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
  •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相信他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了。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34;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34;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
  •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人認為是袁隆平,國外學術圈為何卻不認可?
    2000年,70歲的袁隆平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用以表彰其在(秈型)雜交水稻領域做出的貢獻。當時還在上小學的我,一度認為自己吃的大米,都是這位值得尊敬的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長大以後,隨著對水稻知識有了一些了解,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作為一個東北人,從小吃的大米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關係並不大。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怎麼獲得這個稱謂的?
    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什麼是雜交水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64年,立志改變糧食現狀的袁隆平發現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1965年,他又在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正是這些不育株的發現,打破了米丘林-李森科的傳統水稻「無性雜交」理論。並且推論了雜交水稻優勢理論的可行性。而且,雜交優勢更明顯。比如: A品種水稻產量高但是容易得病; B品種產量低,但是不容易得病。
  • 袁隆平英語演講,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雜交水稻之父
    一提到袁隆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可你聽過這位聞名中外的科學家「飈英語」嗎?7月11日,在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雁棲湖論壇」中,袁隆平以流利英語完成了一次長達20分鐘的演講。
  •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6年的耕耘與禾下乘涼夢
    袁隆平獲「共和國勳章」袁隆平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當人們問道他有什麼夢想時,袁老總是回道:希望有生之年實現「禾下乘涼夢」,如今袁隆平的超級水稻畝產已經達2000多斤,但袁老並不止步於此,而是向著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如果從1964年,袁隆平在實驗田裡研究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算起,他已經在雜交水稻領域深耕了56年,付出了畢生精力。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是什麼?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裡除了水稻,就只有她了!
    袁隆平,這個活在教科書裡面的人物,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在大家看來,他是一個眼裡只有雜交水稻的人。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了雜交水稻,他的眼裡就只剩下那個陪伴他近60年的妻子了。很多人看了他們的愛情故事,總會調侃到,袁老不僅因為發明了「雜交水稻」讓我們更多人能吃上飯,更是給我們「撒狗糧」,餵飽了我們。1953年,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當時工作被分配到湖南的一所農校教書。處於興趣還有國家的需要,當時的袁隆平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農業。出身高級知識家庭的他,對於學農的苦卻絲毫不在乎,每天風吹日曬,下田插秧,對自己的穿著打扮也不在乎。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三個兒子,現狀如何
    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說起這些振奮人心的名號,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熟悉的名字——袁隆平。今年90歲高齡的他,仍然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一線做研究由於當年一直在湖南懷化下轄的洪江市一所農校教書和搞雜交水稻的研究,所以自己孩子的名字也與湖南有一定關係,分別是:袁安定、袁定江、袁定陽。
  • 80%的人都吃謝華安的「汕優63」,為何袁隆平才是雜交水稻之父?
    1964年,袁隆平帶領團隊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技術,經過不懈的努力,1974年袁隆平團隊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 。第二年成功攻克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這位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袁隆平也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成為中國農業科技的代表人物。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讓窮怕了、餓怕了的中國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讓數億中國農民都有了奔頭。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情牽武義40年 ——「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
    武義縣的雜交水稻從上世紀8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400公斤,到上世紀9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600公斤,後到超級稻最高畝產突破800公斤,現在則是「袁隆平一號」有機稻降臨武川大地——水稻豐產豐收、農民增產增收的背後,是一段鮮為人知的、延續40年的關於雜交水稻之父贈送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世紀情緣的感人故事。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三位孫女近照曝光,真實顏值眾人驚呆
    寫進了教科書上的偉人---袁隆平#袁隆平 當大家第一次聽到「袁隆平」這三個字,知曉他的故事我想應該是在我們中學課本裡面吧。那是大家第一次了解到「他的故事」,那時的他大概四五十歲,些許白髮,手捧著心心念念的水稻生怕出點什麼差池…那時候的他是多麼的專注和認真,滿心眼裡都是稻田,是他的熱愛,是他心心念念的讓人們吃飽飯的信念…那一刻我們才了解到他就是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是我們教科書裡的了不起的人物,是時代的英雄。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三位孫女近照曝光,真實顏值眾人驚呆
    寫進了教科書上的偉人---袁隆平#袁隆平 當大家第一次聽到「袁隆平」這三個字,知曉他的故事我想應該是在我們中學課本裡面吧。那是大家第一次了解到「他的故事」,那時的他大概四五十歲,些許白髮,手捧著心心念念的水稻生怕出點什麼差池…那時候的他是多麼的專注和認真,滿心眼裡都是稻田,是他的熱愛,是他心心念念的讓人們吃飽飯的信念…那一刻我們才了解到他就是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貢獻卓著,卻為何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在我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到年邁的老人,下到還在上學的學生,都聽過袁隆平的鼎鼎大名。首先明確一點,袁隆平是院士,但他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而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想要弄清袁隆平為什麼沒有被選為中科院院士,就必須要先了解中科院和工程院的區別在哪裡。我們先說說工程院,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於1994年成立,總共有院士902人,分成9個學部,袁隆平就屬於農業學部。
  • 中國雜交水稻創紀錄,袁隆平英文致辭:願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那個從小在課本裡讀到的名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天又一次讓人們熱血沸騰。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由於水稻種植技術落後,每年需要進口數十萬噸大米。馬達加斯加擁有世界第二長的水稻種植歷史,僅次於亞洲國家。然而,水稻種植技術落後,管理粗放,阻礙了水稻的生產。
  • 世界雜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
    ​2018年,袁隆平獲得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公示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袁隆平自工作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的成長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出生於北京,出生檔案上還有林巧稚的籤名。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大家一提到袁隆平,首先會想到什麼?我猜絕大多數肯定知道,他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 雜交水稻 這些問題的答案估計很多人都想知道。 小鯨覺得呢,我們欠袁隆平一個深入了解。 講真,雜交水稻是一個相當繁雜且專業的過程。我盡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講解,並且試圖用一個簡單、清晰的框架去概括他所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