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2020-07-15 爆品會圈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相信他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了。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34;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34;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並提出並實施&34;,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


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4年獲得沃爾夫農業獎 ,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0年獲得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那麼取得如此成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呢?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袁隆平,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 ,籍貫江西省德安縣 ,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34; 。他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1960年7月,他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他利用該株水稻試種,發現其子代有不同性質。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他推論該為天然雜交水稻。隨後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個品種的花粉,嘗試產生雜交品種。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1964年7月5日,他在試驗稻田中找到一株&34;,經人工授粉,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從此在配製雜交水稻上取的輝煌的成就


袁隆平還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聘請為國際上發展雜交水稻的首席顧問。他30次赴國際水稻所開展合作研究和技術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緬甸、菲律賓、孟加拉等國指導發展雜交水稻。


先後在境內外舉辦了50餘期雜交水稻國際培訓班,培訓了來自40多個發展中國家約2000名政府官員和農技專家。1980年5月,袁隆平應美國邀請赴美進行雜交稻制種技術指導。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就此看來袁隆平在國際上那也是名聲大振,那麼諾貝爾獎作為一個世界級的獎項,能獲得這個獎項都是在莫個領域有很高成就的人,可以說是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b一般認為,要想拿諾貝爾獎,首先要在某一領域有重大發現或建樹。但僅此還不夠,還要有一些必要條件。這也是諾貝爾獎常會引起輿論關注,甚至引起爭議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袁隆平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讓我們如今能吃的上米飯,都是要感謝他的,做作為人類做出如此貢獻的袁隆平教授,非但沒有獲取諾貝爾獎,連提名都沒有的原因有兩個: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第一點:其實雜交水稻是在有前人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並不是袁隆平從一開始就研究發現的,就沒有滿足諾貝爾獎在莫個領域的研究成果這一點。


第二點:就是諾貝爾獎沒有設立農業獎這個獎項。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經濟學獎、地球獎七項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或組織,是不是沒有聽說過農業獎。可能這才是他沒有獲得的真正原因吧。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但是不管怎麼樣,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相關焦點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怎麼獲得這個稱謂的?
    閒時吃稀,忙時吃幹,平時半稀半乾,雜以番薯青菜之類,可見當時的糧食危機有多麼嚴重。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什麼是雜交水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64年,立志改變糧食現狀的袁隆平發現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1965年,他又在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正是這些不育株的發現,打破了米丘林-李森科的傳統水稻「無性雜交」理論。並且推論了雜交水稻優勢理論的可行性。
  • 都研究雜交水稻,為什麼中國科學院院士沒有袁隆平,有謝華安?
    很多人喜歡說是袁老養活了14億人,但實際上,大部分人吃到的可能都是謝華安院士的「汕優63」,而並非超級雜交水稻,這與高產水稻品種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和抗病蟲害能力有很大關係,這決定了一個雜交稻品種育成之後能否被大面積推廣。為什麼雜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原標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名單已正式出爐,候選者人數之多再破記錄,達278名。出人意料的是,有兩個人的名字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他們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印度「綠色革命始祖」斯瓦米納坦。在歷屆諾貝爾和平獎評選中,實現糧食增產的農學家被提名是沒有先例的。
  •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人認為是袁隆平,國外學術圈為何卻不認可?
    2000年,70歲的袁隆平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用以表彰其在(秈型)雜交水稻領域做出的貢獻。當時還在上小學的我,一度認為自己吃的大米,都是這位值得尊敬的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長大以後,隨著對水稻知識有了一些了解,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作為一個東北人,從小吃的大米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關係並不大。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大家一提到袁隆平,首先會想到什麼?我猜絕大多數肯定知道,他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 我們平時吃的泰國香米,東北大米跟它有關係? 雜交水稻 這些問題的答案估計很多人都想知道。 小鯨覺得呢,我們欠袁隆平一個深入了解。 講真,雜交水稻是一個相當繁雜且專業的過程。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貢獻卓著,卻為何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想要弄清袁隆平為什麼沒有被選為中科院院士,就必須要先了解中科院和工程院的區別在哪裡。我們先說說工程院,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於1994年成立,總共有院士902人,分成9個學部,袁隆平就屬於農業學部。
  •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6年的耕耘與禾下乘涼夢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此時的他已經90歲高齡,當被人攙扶著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榮譽勳章時,全國億萬觀眾即欣慰,又感嘆歲月不饒人。袁隆平在雜交水稻56年的深耕與「禾下乘涼夢」,闡釋了這位人民科學家一生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青春即是汗水和辛勞。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裡的拓荒者
    來源:中國文明網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被國際同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裡除了水稻,就只有她了!
    袁隆平,這個活在教科書裡面的人物,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在大家看來,他是一個眼裡只有雜交水稻的人。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了雜交水稻,他的眼裡就只剩下那個陪伴他近60年的妻子了。很多人看了他們的愛情故事,總會調侃到,袁老不僅因為發明了「雜交水稻」讓我們更多人能吃上飯,更是給我們「撒狗糧」,餵飽了我們。1953年,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當時工作被分配到湖南的一所農校教書。處於興趣還有國家的需要,當時的袁隆平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農業。出身高級知識家庭的他,對於學農的苦卻絲毫不在乎,每天風吹日曬,下田插秧,對自己的穿著打扮也不在乎。
  • 諾貝爾獎為什麼不提名袁隆平?專家說出原因:不是不給而是給不了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很多人都以為諾貝爾獎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拿到這個獎就死而無憾了。另外獲得諾貝爾獎的獎金也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大概能獲得100萬美金左右。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三個兒子,現狀如何
    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說起這些振奮人心的名號,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熟悉的名字——袁隆平。由於當年一直在湖南懷化下轄的洪江市一所農校教書和搞雜交水稻的研究,所以自己孩子的名字也與湖南有一定關係,分別是:袁安定、袁定江、袁定陽。
  • 80%的人都吃謝華安的「汕優63」,為何袁隆平才是雜交水稻之父?
    1964年,袁隆平帶領團隊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技術,經過不懈的努力,1974年袁隆平團隊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 。第二年成功攻克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這位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袁隆平也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成為中國農業科技的代表人物。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讓窮怕了、餓怕了的中國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讓數億中國農民都有了奔頭。
  • 吃米不忘「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獲得很多大獎不為人熟知
    他嘔心瀝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從為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到影響全世界,他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大獎和稱號不為人熟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他讓人很欽佩。(圖片來自東方IC)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情牽武義40年 ——「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
    武義縣的雜交水稻從上世紀8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400公斤,到上世紀9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600公斤,後到超級稻最高畝產突破800公斤,現在則是「袁隆平一號」有機稻降臨武川大地——水稻豐產豐收、農民增產增收的背後,是一段鮮為人知的、延續40年的關於雜交水稻之父贈送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世紀情緣的感人故事。
  •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3個兒子,他們如今都過得怎樣?
    ——陸遊《示兒》」大家對袁隆平這個名字應該是非常的熟悉,袁隆平老先生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也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是我們國家研究和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在其專業領域研發出了多種雜交水稻的育種方法,他的相關研究給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眾多國家帶去了雜交水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個地方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的糧食危機。
  •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3個兒子,他們如今都過得怎樣?
    ——陸遊《示兒》」大家對袁隆平這個名字應該是非常的熟悉,袁隆平老先生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也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是我們國家研究和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在其專業領域研發出了多種雜交水稻的育種方法,他的相關研究給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眾多國家帶去了雜交水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個地方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的糧食危機。
  • 雜交水稻三代成功:能被冠以世界的人很少,他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有沒人和我一樣,從小我就篤定世界上最該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袁隆平,每回諾貝爾和平獎頒發時,我全都不屑一顧,在20世紀70年代雜交水稻問世以來,它解決的從來不只是餵飽中國人得肚子,它拯救了全世界70多億人口的糧食問題。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智利「麥哲倫海峽獎」
    11月16日,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向袁隆平頒發「麥哲倫海峽獎」。當晚,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代表智利政府在長沙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頒發了「麥哲倫海峽獎」。在頒獎現場,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還向袁隆平頒發了「中智建交50周年紀念獎章」。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11月16日,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向袁隆平頒發「中智建交50周年紀念獎章」。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尊貴特權,全球僅兩人有,另一個是英國女王
    如今我們每天都能夠吃到熱騰騰的白米飯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袁隆平。在小學的課本上就出現過關於袁老的課文,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為中國農業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個尊貴特權,全球僅兩人有,另一個是英國女王相比較那些走量的明星、網紅,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當經常關注像袁隆平這樣偉大的科學家,正是因為他的努力,中國人民才不會餓著肚子,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像他這樣的人的努力,祖國因為有他變得更好,而他所做的事情與你我每個人息息相關。
  • 袁隆平英語演講,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雜交水稻之父
    一提到袁隆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可你聽過這位聞名中外的科學家「飈英語」嗎?7月11日,在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雁棲湖論壇」中,袁隆平以流利英語完成了一次長達20分鐘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