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大家對袁隆平這個名字應該是非常的熟悉,袁隆平老先生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也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是我們國家研究和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在其專業領域研發出了多種雜交水稻的育種方法,他的相關研究給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眾多國家帶去了雜交水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個地方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的糧食危機。
袁隆平老先生雖然說沒有怎麼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但是百姓對於老先生的關注度一直沒有減少過,作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袁隆平老先生似乎很少向媒體和大眾們提及過除開專業領域的其他東西,其實袁隆平的家庭也是有著很多故事的,不過因為老先生的事業所受到的關注度太高,很多人都沒有什麼機會去了解他的家人們。
其實老先生有三個兒子,他們三人如今都已經是中年人了,同樣的都有各自的事業和生活,其中有的工作會與老先生的領域相關,有的卻是一片獨特的天地。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大部分都認為像袁隆平這樣的國家級科技人才,他的孩子們也肯定非常的優秀,大致也應該在相關的技術或者科學領域有了自己的成就。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為雜交水稻廣受關注,老先生共有3個兒子,如今已經各自有了自己的事業,他們如今都過得怎樣?
其實他的三個兒子並不是像大家所想像的樣子,他們並沒有全部都投身科技研究領域,各自走上了自己喜歡的道路,但是他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非常的支持父親的事業,無論他們身處那個行業,他們都或多或少的和農業有一些關係。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自己有著什麼樣子的背景,自己人生和道路都不應該被別人定義,自己的路當然得自己走出來,自己的事業也需要自己來成就。無論在何種行業只要有所作為,對國家和人民有一定貢獻就是優秀的。袁隆平的三個孩子都是如此,他們分別處在不同的行業中,但是他們都非常的努力的做好著自己的一份工作。
不求做最頂尖的人物,但求做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物。他的三個兒子都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人,沒有因循守舊,更加沒有固步自封。他們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並朝著這個方向不停的努力著。袁隆平一直都居住在湖南,所以說他的三個孩子也都出生在湖南,他們兄弟之間都存在著一些年齡差距,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對報效祖國和造福百姓的共同理念,他們分別是袁定安、袁定江以及袁定陽。
企業家袁定安
袁定安作為袁老先生的大兒子,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湖南農村,那個時候的袁隆平正是年輕力壯,也是雜交水稻研究的實驗期和初級階段,那時候出生的袁定安在生活上是吃了很多的苦頭的,這樣的童年生活也為他堅定的自我意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那個時代成長的人對於學習的渴望絕不亞於任何一個時代的人,但是他所要面對的困難也是非常大的。
雖然對於他來說上大學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意志堅定的袁定安沒有過絲毫要放棄的準備,一直反覆的提醒自己,自己的理想是什麼,自己的未來道路是什麼。就這樣他憑藉著自己的自律自強和堅持不舍最終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在學校學習管理專業的他,當然有著一顆進入企業大展拳腳的想法,當然作為父親的袁隆平自然沒有去幹擾他的選擇,其實在他的成長階段,袁隆平就因為工作的原因對他太缺少關注了。但是即使這樣,袁定安還是沒有辜負家人和父親的期望,在大學畢業以後他進入了一家國營企業。
他在企業中積累的眾多的工作經驗,這個時候的國企崗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鐵飯碗」是很多人做夢都想要進入的地方,但是對於袁定安來說這條道路不是他想要的,他有著自己的想法。就這樣,在眾人的不解之中,他離開了國企,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下海創業的他自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那時候的市場競爭還是非常的激烈的,初入商界的他也是吃了不少的苦頭。
但是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過人本領,他還是度過了這些難關,最終擁有了一家自己的企業,這家企業是農業領域的,至於為什麼要在農業領域進行創業可能也和父親有很大的關係吧。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有3個兒子,各自有夢的3人,紛紛走上自己的獨特道路。他們如今都過得怎樣?大兒子袁定安成為了一個企業家,那麼袁定江和袁定陽呢?
袁定江與大哥袁定安不同的是他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同樣在教育的道路上袁定江的道路要比袁定安通暢許多,他的學習歷程自然也要比大哥簡單太多,高中畢業的袁定江順利的進入了湖南財經學院,那時候如果能在這所學校獲得財經等工商管理專業的學位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很難得的,所以他的就業也十分的簡單,但是他並沒有選擇多麼華麗的工作,而是選擇了做公務員。為國家工作的他依舊十分的努力,在幾年的工作之後便進入到了了珠海市某單位。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參與農民的貸款業務。
有了這番工作的他,依然沒有放棄學習,而是一邊工作一邊不斷的提升自己。最後到了相應的時間,他離開了公務員的崗位來到了隆平高科技公司,在不久之後便坐上了副總裁的位置。他的人生一直都是按照計劃來的,他知道自己當下的水平適合什麼樣子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的磨練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成為科技公司高管的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學習,如今的他已經在這個領域有了非常多的成就,雖然他沒有像父親一樣成為科學家但是他對百姓和國家的貢獻依舊非常的大,他在自己喜歡的和擅長的領域繼續發光發熱,為祖國做著貢獻。
袁定陽的出生對於袁隆平來說本來就是一個驚喜,作為年紀最小的一個兒子,他與父親的接觸也是最多的,父親對他的影響也是最深的。所以從小,父親就是袁定陽眼中的偶像,他一直以父親為榜樣,自己的夢想也是成為像父親那樣的科學家。
他在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了該領域的學習,在學習和休閒之餘他會主動的向父親去請教有關於學術上的知識,他一直都非常的謙虛,無論是對父親還是對其他的科研工作者,一直保持著一顆學習的心態,隨著自身能力和知識的不斷積累,他也終於有機會參與相關的科研工作了,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肯定和支持。他與父親一同,都效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沒過多久就在袁隆平的研究所中當上了首席創新專家。在同領域不斷的向父親和其他研究人員看齊,不斷的進步和突破。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人生,不要用別人的想法來質疑自己的主見。只有自己渴望的事業才是最好的。他們三人的成長雖然各自不同,但是都成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在各自的領域中做著貢獻。
參考資料:《示兒》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