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校長當起了「主播」。
中國江蘇網訊 這個特殊延長的寒假,有一群教育戰疫人,他們不在醫療一線奮戰,他們在「雲上課程」奮戰。
南京晨報聯合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建鄴區教師發展中心、雨花臺區教師發展中心,以及南京眾多中小學,中國工商銀行南京分行特別支持,為家長和孩子從眾多的線上學習資源中遴選優秀與合適的課程,近期將系列報導一批出色的網上課程教師,並將他們的優質線上課程分享給大家。
夜深人靜的時候,家人已經熟睡,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校長胡松卻忙碌起來。他熟練地調整好設備和狀態,想像著眼前坐著熟悉的學生們,準備就緒,開始!「同學好,接下來我將帶同學們,用半小時時間一起來梳理下七年級上冊的幾何內容……」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讓孩子們在家「停課不停學」,作為一名中學高級數學教師,胡校長最近當起了「主播」。
30分鐘的微課,前後要花3個小時
在2月11日凌晨上線的這節課程,胡校長講課的題目是《半小時重溫七年級幾何》。講解時,胡校長會留意語調、語速,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更有面對面的真實感,還會適時加入板書。相對於一些新手老師「主播」,胡校長對於錄課系統和設備已經很熟悉。
「我的女兒在上小學,每天回家都比較早,有的時候我還在學校工作,於是她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手機拍照給我,我看到後就立刻把講解錄成微課發給她」,對於微課這種形式,胡校長覺得效果挺好的,「在學校的時候,數學最後一道題相對比較難,我也會把沒來及講但必須講的,錄成微課發到家長群裡給學生看,效率很高。」
雖然一節微課只有30分鐘,但是從準備到剪輯結束,常常要3個小時左右。「白天主要是備課,一般需要兩個小時,女兒覺得我錄課很有意思,能在電視上播出,能在網絡上被大家看到,覺得爸爸很厲害,其實我們作為老師,就是儘自己的一份職責,我們最了解學生需要什麼。」胡校長說。
迅速「備戰」,鍛鍊出了一支微課團隊
這次因疫情而延長假期後,學校初三就接到了教育局的通知,老師們立刻投入到「備戰」狀態。讓胡校長特別感動的是,所有的老師收到任務的時候,沒有一個老師談到困難,沒有一個說不參加,沒有一個老師問是否有報酬。有的老師在老家,第二天就立刻趕回南京,緊急去商場買電腦和耳麥等設備。
有的老師以前沒有錄過微課,都是自己慢慢地摸索,大家集中起來在群裡交流討論,互相幫忙。老師們的認真盡責讓胡校長很感動:「昨天有個老師跟我說,有句話講錯了,我說你可以把那句話重新錄一下,然後剪輯進去,但那位老師說,我還不太熟練,我還是重新從頭錄一遍吧。」
短短一段時間,一周的課程就全部錄完了,胡校長非常開心:「我們的團隊是非常好的,在錄製過程中,我們鍛鍊出了一支隊伍,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微課上線12小時,收看人次突破78萬!
自2月10日零點,鼓樓e學校線上課程正式上線後,截至當天12:00,短短的12個小時,鼓樓e學校線上課程共有78.66萬人次收看,最高同時在線43萬人。據了解,這次鼓樓名師團隊錄製的課程是對所有人開放的,全國的孩子和家長都可以收看,特別是武漢的孩子,只要他們有需要,鼓樓 e學校裡的資源都可以提供給他們。
作為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019年南京市學科教學帶頭人,胡校長多年專注於教學研究和解題研究,多次開設省、市級公開課和講座,面對這個振奮人心的數字,胡校長連呼:「實在沒想到!」在胡校長本來的預想裡,鼓樓區自己本身有10萬不到的學生,即使加上外網收看,有個15萬就已經很不錯了。
從課程上線的那刻開始,飛速上漲的收看人數,讓鼓樓名師團隊的老師們又激動,又興奮,又欣慰,孩子們和家長的認可,讓大家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胡校長告訴記者:「一個浙江溫州的數學老師看了課程,加我微信,問我要課件,這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讓我們對後面課程的錄製更有信心。」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靜